苦惡鳥是鶴形目秧雞科的一屬,其別名很多,古人稱它為「姑惡」,又名苦鳥。民間傳說這種鳥是一個苦媳婦所化,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為怨鳥,所以叫起來總是「姑惡姑惡」。蘇東坡、陸放翁等人都有詠姑惡詩。苦惡鳥喜歡夜裡叫,聲音單調遲緩,「苦哇—苦哇」,時常整夜叫個不停,聽到這種水鳥的叫聲時,會通過傳說想到中國舊禮教和封建家庭的生活陰暗,使人悵然不樂。
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常見的的苦惡鳥主要有兩種,白胸苦惡鳥和紅腳苦惡鳥。

白胸苦惡鳥,體型略大,頭頂及上體灰黑色,臉、額、胸及上腹為白色,在荊棘或密草叢中,以細枝、水草和竹葉等編成簡陋的盤狀巢,以昆蟲、小型水生動物以及植物種子為食。

紅腳苦惡鳥,中等體型,上體呈褐色,臉及前胸為青灰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有一雙紅色的腿,因而得名。其主要以昆蟲、軟體動物、小魚等為食,也吃草籽和水生植物的嫩莖和根。相較於白胸苦惡鳥,其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