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雲普法」讓民法典落地生根

2021-01-11 廣州日報

7月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15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主題為「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心裡」,現場為「廣州雲普法」團隊授旗。

在中央政法委第二屆「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視頻類榜單上,廣州普法抖音號是唯一一個入選的普法號。《民法典》系列目前已更新至66集,8000多萬的播放量。

廣州日報社

廣州市普法辦

廣州市司法局

聯合推出

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分鐘普法視頻「火了」,廣東競宇律師事務所主任羅歡平的個人抖音號擁有380萬粉絲,總瀏覽量8億人次。身為廣州市司法局特約公益「普法大V」,他新近又成為「廣州雲普法」的一員。

「廣州雲普法」團隊是全國首個官方打造的市級新媒體普法團隊。記者從廣州市司法局了解到,團隊將創作包括民法典在內的普法新媒體作品,在新花城、「廣州普法」抖音號、快手號等平臺播放,以新媒體形式、立體化方式、接地氣內容讓民法典走到人民群眾身邊、走進人民群眾心裡。

目前,在「廣州普法」抖音號設置「民法典系列」專題,已發布短視頻66條,8000多萬播放量。在「廣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等發布 「民法典」專題宣傳21篇,總閱讀量近千萬。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魏麗娜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建平臺:全國首個市級新媒體普法團隊

2018年以來,廣州市普法辦以「廣州普法」微信公眾號為引領,構建「廣州普法+」新媒體矩陣,同時以「廣州普法」為品牌宣傳號,建立集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微信小程序等「移動普法」平臺於一身的「廣州普法」融媒體平臺。

截至目前,「廣州普法」新媒體矩陣粉絲數量達376.8萬。其中,「廣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指數在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榜單中多次排名前三,「廣州普法」抖音號影響力在全國司法行政榜單上穩居前二。

為繼續保持廣州法治宣傳工作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打造廣州成為全國新媒體普法的領跑者,內容創新、手法創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市普法辦著手組建「廣州雲普法」團隊,為推動民法典普法工作助力。

「『廣州雲普法』團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廣州市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小非認為,團隊匯集了法律界的頂尖專家人才,確保內容的高質量高水平。

作為全國首個官方打造的市級新媒體普法團隊——「廣州雲普法」團隊,將在助力民法典普法工作上有哪些新動作?

廣州市司法局局長廖榮輝表示,「廣州雲普法」由熟悉新媒體推送、有一定網絡知名度、熱心公益普法的骨幹力量組成,目前人數為50人,聘期為1年。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市場監督局、教育局以及各區普法辦等單位,涵蓋了檢察官、法官、律師、人民調解員等不同群體。當中,有十來歲的小學生,也有四五十歲的社會公益律師,團隊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

內容上,「廣州雲普法」將緊扣群眾法律需求和時政熱點,創作包括民法典在內的普法新媒體作品,在新花城、「廣州普法」抖音號、快手號等平臺播放。

本月以來,「廣州雲普法」團隊成員已開展2場網絡直播,為網民講解民法典各編亮點,每期直播1小時,吸引近萬名網民圍觀,通過直播平臺現場與律師互動,諮詢生活中涉及民法典的疑問和困惑。

抓關鍵:領導幹部帶頭學民法典

據了解,民法典審議通過後,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理論中心組專門學習民法典,並就宣傳貫徹民法典作出部署。廣州市政府組織開展了2020年市政府全體會議學法活動,廣州市領導帶頭學習民法典。市普法辦、市司法局迅速行動,印發了在全市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實施方案。

廖榮輝介紹,廣州市將從「發揮領導幹部關鍵作用,推動領導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入手,舉辦全市副局級以上領導幹部民法典學法培訓班、市直各部門和各區政府領導班子民法典專題講座,各區普法辦及各級人大、政協機關以及司法機關同時參照推進;各單位各部門根據前期制定的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民法典的具體工作方案,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學習民法典;以法院現場旁聽和觀看庭審視頻直播(錄播)形式,舉辦2020年全市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學法活動,組織全市國家工作人員旁聽一次民事案件的庭審。

進校園:將民法典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

青少年群體是民法典普法宣傳的重點對象。據悉,廣州市將把民法典知識納入到中小學課程中,邀請法學專家結合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編寫民法典課件和教案,並製作學習視頻,使民法典走近每一個中小學生身邊。

同時,整合學校的法治教育力量,通過律師進校園、法治副校長講「法治第一課」等形式把民法典知識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中,以校會、級會、班會、團隊活動等為載體,將民法典的宣傳教育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中。

廣州市司法局將聯合市教育局舉辦全市青少年「我與民法典」普法短視頻大賽,青少年學生製作一分鐘以內的民法典普法短視頻上傳到網絡,帶動更多的人學習宣傳民法典,成為民法典的尊崇者、擁護者和踐行者。

下基層:深入推進「民法典七進」工作

接下來,廣州市將持續開展民法典普法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網絡、進家庭活動。創新開展「用法治方式規範公民行為習慣養成」試點工作,著眼提升公民民法素養,持續開展公民法治素質提升行動,從日常行為做起,培育全民規則意識和法治行為習慣。

同時,進一步完善全市各區法治文化主題公園中民法典相關設施建設,圍繞民法典主題,融入民法元素,彰顯民法精神,為群眾走近民法典、學習民法典提供生動的平臺。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市級新媒體普法團隊——「廣州雲普法」來啦!
    全國首個市級新媒體普法團隊——「廣州雲普法」來啦!廣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廖榮輝介紹了廣州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的情況。民法典審議通過後,廣州市法宣辦、市司法局迅速行動,印發了在全市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實施方案,積極開展新媒體普法。截至目前,「廣州普法」抖音號設置「民法典系列」專題,發布短視頻39條,點擊量5536.8萬。在公號和頭條號等發布 「民法典」專題宣傳21篇,總閱讀量近10萬。
  •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林彬:民法典體現中國道路自信
    來自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廣東省政法委、廣東省法學會、廣東省司法廳等單位的幹部與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研究民商法學的學者們濟濟一堂,共同研討剛剛審議通過的民法典。 廣東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林彬多次參加民法典的研討和編纂,對民法典深有感情。會議上,周林彬以《民法典的中國特色與制度自信》為題做了演講。
  • 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上線!188個網點一鍵導航
    12月22日下午,「2020年度廣州基層法治服務力研討發布會」 在南方傳媒大廈舉行。發布會現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法治與基層治理課題組發布《2020年廣州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觀察報告》,並上線全新輕應用「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廣州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巡視員廖榮輝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 民法典「第一案」亮「典」
    2020年8月20日,在天津市津南區海河故道公園民法典主題長廊,市民用手機掃碼體驗主題長廊內的在線電子解讀功能。新華社東南網1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 通訊員 楊長平 洪俊達 邱曉敏)良法善治,民心所向。伴隨新年的鐘聲,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而婚姻法、繼承法等9部民事單行法律走進歷史。
  • 落地生根——若蹈虎尾
    查一查花書,看到書上介紹的寛葉落地生根的圖片很像,屬景天科,又名花蝴蝶。是多年生肉質草本,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喜溫暖溼潤環境。其葉片肥厚多汁,邊緣長出整齊美觀的不定芽,形似蝴蝶,飛落於地,立即紮根繁殖子孫後代,頗有奇趣,冬季開花,花冠淡紅色」。不經意撿來的一株植物,竟然是生命力這麼頑強的花卉!今年冬天,此刻,我陽臺的石桌上,擺放了三盆落地生根。
  • 民法典: 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本報記者 楊金麗滄州市委黨校政策法律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郭雅雯就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和突出亮點作了詳細解讀。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環視全球,不少國家都有民法典。
  • 學習宣傳民法典,貴州律師這樣做
    4.讓民法典宣講真正走入了行業培訓中12月14日,遵義市律師協會副秘書長、貴州港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明受邀參加遵義市2020年全域旅遊培訓會,並為120餘名參會人員開展了一場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民法典宣講活動,讓民法典宣講真正走入了行業培訓中。
  • 廣州摘楊梅墜亡再審案
    廣州摘楊梅墜亡再審案 ——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條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僅有原則性規定而民法典有具體規定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可以依據民法典具體規定進行裁判說理。第五條 民法典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 民法典開始施行 中國進入「法典化」時代
    從胎兒到墳墓,民法典保護中國人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涵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保護的權益範圍相較於之前的單行法也將更加廣泛。 作為民法典時代的初代公民,我們應該了解它為我們賦予的新權利,不做法律的糊塗人。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今起施行 中國進入「法典化」時代
    這兩天,在江蘇南京、河南鄭州等地,一些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學習民法典,迎接民法典正式實施。首部民法典頒布後,各地各部門創新民法典宣傳學習方式,講好民法故事,傳播民法知識,推動形成全社會遵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首部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 民法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
    民法典:十四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嗎?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民法典來了!《動物要管好》
    民法典來了! 原創 廳新聞辦 黔微普法 收錄於話題#民法典來了
  • 落地生根這麼多品種,它們只適合養花盆,養戶外容易泛濫!
    落地生根這麼多品種,它們只適合養花盆,養戶外容易泛濫!兒時就常常見到過一些磚瓦房房頂上面有許多 落地生根,實際上便是飛禽將根深蒂固的果子吞掉,隨後代謝出去,這種根深蒂固就長在房頂到了。每一年春冬季節,在房頂上就能見到落地生根,給出一大片的花瓣,花色一般是橘黃、鮮紅色或粉紅色的,花瓣像一串串燈籠一般,垂下出來非常漂亮。
  • 民法典助力,普及婚檢應順勢而進
    原來,上海市閔行區法院1月4日適用民法典宣判了一起撤銷婚姻關係案。李某與江某訂婚後開始同居。2020年4月,李某懷孕,6月,雙方登記結婚。婚後經江某坦白,李某方知對方患愛滋病多年。雖然李某確實並未被傳染,她還是決定終止妊娠並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對這段婚姻予以撤銷(1月4日中青在線消息)。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應當恢復強制性婚檢制度。
  • 盆栽多肉不死鳥,落地生根,好看又好養,開花一次就可年年不斷
    它們不僅生命力頑強,落地生根的繁殖力也是極為旺盛的,完全不需要刻意種植,到了播種期,落地生根的種子會自然灑落在土壤中,並且在短時間內長出新根,要不了多久就會爆盆;此外,落地生根開花後也是一種極為漂亮的植物。
  • 2020全國兩會召開熱點解讀:民法典,護航美好生活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寫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編纂民法典的要求以來,從立法機關到法律實務部門,從專家學者到社會公眾,新中國歷史上首部民法典的編纂,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隨著民法典草案提請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編纂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王歌雅: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價值闡釋與制度修為
    在此基礎上,也有應去除監護一章的立法建議,因為民法典總則編已規定監護,無須重複規定;即便民法典總則編關於監護的規定並非盡善盡美,但可通過制度完善或司法解釋加以補充或補救。然而,如何實現監護在民法典諸分編間的制度架構與規範融通,尚需充分的立法論證與深層的立法銜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立法體系的爭論雖觀點紛呈,但其終以五章制的立法體系結束了立法邏輯與制度架構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