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物「袋狼」,因為讓農夫錯認為是澳洲野犬而慘遭滅絕

2020-12-05 騰訊網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袋狼」

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

顧名思義,是擁有育兒袋的動物,在小袋狼出生後,就會在袋狼媽媽的育兒袋裡,度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期,跟袋鼠的育兒袋是一個道理。

袋狼,主要分布於幾內亞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其實袋狼並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確切的說應該是「袋狼科」,袋狼是留存到現代,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他們有它們獨特的攻擊方式,它們會利用自己的速度追趕獵物,耐力超群的袋狼,追逐到獵物疲倦後,用尖利的牙齒咬破它的喉嚨。因為袋狼的下顎有非常強的咬合力,基本上可以將獵物的頭骨咬碎,脊柱咬裂。等獵物失血過多,失去行動能力後將其吃掉。所以儘管瘦小一些,但由於利用耐力,完全可以把獵物「耗死」,袋狼是可以捕獲比它們自身大很多的獵物。

袋狼的棲息地被霸佔

19世紀初,因為有很多西方移民,進入到澳大利亞周邊地區,這裡的袋狼也逐漸消失、減少。

袋狼唯一可以生存的家園,就是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而斯塔馬尼亞州的州徽上就印有袋狼的圖案,可以見得袋狼是斯塔馬尼亞島的象徵。

但由於歐洲殖民者的殘忍捕殺, 袋狼的數量逐漸減少,那些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更破壞了當地的食物鏈。因為袋狼的獵物減少,袋狼只能選擇去牧場,獵殺牧羊和家禽。

家禽死亡的元兇是澳洲野犬

而正因為牧場主的家禽和牧羊死亡,才將槍口對向了袋狼。當地更有傳聞稱,袋狼專門襲擊羊群的「殺羊魔」,所以大部分牧場主建議政府,將其斬殺才行。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真實大量獵殺家禽的居然是澳洲野犬。

因為當地為了大力發展畜牧業,所以進行了對這些食肉動物的捕殺,並且為了捕殺力度,還公布如打死一隻袋狼,政府獎勵100馬克。

那些只知道賺錢的獵戶,就對袋狼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殺,當時政府記載,從1888年到1914年被殺死的袋狼就達12268隻。

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亡

1933年,一個獵人,把他之前捕獲的一隻袋狼,賣給了霍巴特的博馬裡斯動物園。 園方給這隻袋狼取名為「班傑明」。 但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9月7日死於園內。

結語

一個物種的滅亡,大多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它們的家園和它們的食物鏈,袋狼是沒有選擇權的,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生存。

相關焦點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一些物種在各種媒體的報導下得以走進群眾的視線裡繼而得到保護,但一些,從來沒有這個機會,甚至有一些,因為被扣上不明不白的帽子,在人類的「一廂情願」下導致其滅亡。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在當時,很多人從外貌將袋狼誤以為是老虎,因此塔斯馬尼亞虎這個稱呼比袋狼更為人所知,這也證明了它的特別之處。
  • 滅絕的袋狼真的重新出現了?!
    (建議在有wifi的情況下觀看)是的,視頻沒有字幕……大概意思就是沃特斯認為這隻動物有著袋狼的一些典型特徵,身體疑似有暗色條紋,尾巴長、硬且尖細,尾根部比較粗壯。同時沃特斯還採訪了五位「袋狼」目擊者,目擊者表示從未見過這種動物。沃特斯堅信視頻裡的動物不是狐狸或者野狗,袋狼並沒有滅絕。
  • 關於澳洲野犬的身份認定問題,極有可能影響其未來發展
    提到澳洲野犬,就不得不提一種已經滅絕,但同樣具有代表性的物種——袋狼,可以說袋狼的滅絕,澳洲野犬有很大的責任。袋狼產生於距今400多萬年前的澳洲,由於體型小,速度不快,所以在當時還生活著袋獅、雙齒門獸的澳洲大陸上,袋狼長時間都處於「小角色」的狀態,直到袋獅等強大的掠食者滅絕了。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袋狼出現在地球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四百萬年,它們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紐幾內亞地區生活。
  • 澳洲三大夢魘級入侵動物,中華田園犬滅絕袋狼,野兔將其變成荒漠
    澳洲曾經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大洲,曾經被認為是一個大型島嶼,由於澳洲缺乏有力的外部競爭,本土的生物以有袋類居多,與其他的大洲有著明顯的區別,更多的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特徵,同時,這也讓它們對外來物種的入侵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在澳洲歷史上有著三大堪稱夢魘級別的入侵物種,每一個物種的入侵都幾乎造成了澳洲大批量的本土動物滅絕。
  • 它被污衊為偷羊賊,慘遭大屠殺,是滅絕的最冤的生物
    於是他們把目光瞄向了袋狼,畢竟澳大利亞地區已經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了。因此當地牧民在有組織的情況下,對袋狼大肆屠殺。然而後來卻發現,偷羊的動物大多是澳洲野犬所為,它們在大約5000年前,隨著人類進入澳大利亞。
  • 澳洲野犬的這張「身份證」該怎樣上?
    ,食性更雜,生存能力也更強,在日後的競爭中,澳洲野犬逐漸佔據上風,最終全面超過袋狼。當然,這裡面同樣有人類的「助力」,前面說過,起初野狗們只是在村莊周圍活動,捕食一些牲畜,而當時的人們卻將這個「黑鍋」扣到了它們認為更具危險性的袋狼身上,於是又紛紛獵殺袋狼,給了澳洲野犬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
  • 滅絕的袋狼並不是狼,它們是歷史上被人類滅的最冤枉的動物
    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所以我們不應該藐視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喜歡動物,就多多關注我吧! 澳大利亞有很多有袋類動物,除了袋鼠之外還有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動物已經滅絕了,1936年的時候,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中去世,被認為意味著該物種的徹底滅絕,至今已經80多年。但是在2017年3月30日,鳳凰周刊的微博帳號上發布了一則新聞,稱在澳大利亞北部的約克角城,一部攝像頭拍到了一隻袋狼,這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最後一隻袋狼
    1933年,在澳洲大陸以南的塔斯馬尼亞島上,人們用獸籠捕獲了一隻熟悉而陌生的動物,說熟悉是因為它是這裡的原生動物,說陌生是因為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見過這種動物了。人們捕獲的動物是一隻袋狼,大家給它起名叫做「班傑明」。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
  • 世界十大神秘動物袋狼,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滅絕?
    袋狼被人們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或塔斯馬尼亞狼,是一種棲息在澳大利亞的大型食肉類有袋動物,曾經廣泛分布於大洋洲大 陸,而且數量很多。在4-5 千年前,大洋洲大陸上的袋狼才漸漸趨於滅絕,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它們在生存競爭中無法與其習性相似的大洋洲野犬相匹敵。
  • 澳洲「狼」嚎再起?3年8次目擊,滅絕83年袋狼真的還活著?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根據澳洲政府最近披露的文件,自2016年起,3年內共有8宗目擊疑似袋狼生物在野外現身的報告。最早的目擊報告是在2016年9月,南澳洲一戶人家目擊疑似袋狼的生物在後花園出現。2017年初在有民眾在珀斯一處郊外拍到疑似袋狼的生物。
  •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捕食者,卻難逃被人類滅絕的厄運,一切始於誤會
    由於地殼運動的關係,在距今4000萬年左右的時候,澳洲大陸與相連的大陸板塊脫離,而成為了一塊與世隔絕的孤立大陸,這就為澳洲獨特的動植物發展創造了基礎,生物學家認為,由於氣候的變化,澳洲的森林被草原所取代,食物減少,而有袋類動物相比胎盤類動物而言,新陳代謝要慢很多,所以便取得了生存優勢,澳洲大陸也成為了唯一一塊被有袋類動物所佔據的地區。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說起澳洲的明星物種,在現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是袋鼠、考拉一類天生自帶萌感的動物,但是如果將範圍擴大一點,到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那麼袋狼無疑是其中名氣最大的一種。由於澳洲地理環境特殊,雖然在歷史上有過多種大型的食肉動物,但是卻也沒有亞非拉等地區的那麼複雜和強大,所以袋狼自然而然地就成為最耀眼的一支,在某些地區,也將它們稱之為塔斯馬尼亞之虎,或者塔斯馬尼亞之狼。
  • 捕盤羊,捉袋狼,豹口奪食,滅絕了幾十種動物,貓狗也兇猛!
    然而,貓狗並不單單會對野生動物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會造成一些野生動物的滅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哪些野生動物因為貓和狗的襲擊而滅絕。,原來的頂級猛獸澳洲袋狼被野犬滅絕,它們成為了新的食物鏈最頂層的生物,而且,由於澳洲野狗團結且兇猛,更加適應艱苦的環境,因此它們大量繁殖,對當時澳洲一些行動緩慢但是體型巨大的食草動物進行攻擊,比如巨袋鼠、牛頓巨鳥、巨蜥、雙門齒獸等,都紛紛滅絕,最終只有一些能躲避澳洲野狗襲擊的動物活了下來,可以說,澳洲野狗完全改變了整個澳洲的生態系統。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澳洲野犬祖先來自中華大地?我國移民為何遺棄家犬後退走
    在澳洲,野犬是一個獨特的種族,因為澳洲99%以上的動物都屬於低級原始的單孔類,或者是有袋類動物,然而,澳洲野犬這種高級的有胎盤類動物仿佛是橫空出世一般,與澳洲格格不入卻成為了澳洲最頂級的猛獸,這是為什麼呢?
  • 史上「最慘」生物,被誤認為是殺羊賊,最後一隻還被太陽曬死
    生物的滅絕是地球的一種更新換代,如果地球上從未有過滅絕,那麼地球可能早就承受不住成千上萬的生物帶來的強大負荷了,滅絕是這個地球上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是從人類出現這個地球上之後,很多生物的滅絕都與人類有著多多少少的關係,人類成為了很多生物能否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下來的關鍵,在受人類影響已經遭到滅絕的生物中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掠食者,人類沒去澳洲之前,它們才是澳洲的主人。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澳洲是塊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獨特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典型的就是袋鼠和考拉,它們也成了澳洲的標誌之一。除了袋鼠,還有種食肉動物也是有袋類哺乳動物,它叫袋狼。在人類還沒有踏足澳洲的時候,袋狼才是澳洲大陸的主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很多人聽名字就認為袋狼也是狼的一種,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