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20歲的蒙牛,能否靠低溫鮮奶再創造一次商業奇蹟?

2021-01-21 界面新聞

記者| 趙曉娟編輯 | 牙韓翔

「我不是生而強大,我只是天生要強」,蒙牛的廣告語如是說。

按照蒙牛乳業1999年8月18日的註冊日期計算,再過3個月,蒙牛將迎來其20歲生日。蒙牛的前10年趕上了常溫牛奶(UHT奶)飛速發展的時機,最近10年蒙牛又開啟了瘋狂併購的模式,但20歲的蒙牛在與伊利的纏鬥中贏少輸多——2018年,二者年收入的差距是100億元,這一年蒙牛實現的數字是689.77億元,而伊利則為789.76億元。

如今,一個機會來了。

蒙牛正在大張旗鼓地進入伊利還未全面布局的低溫鮮牛奶。5月17日,蒙牛在京東商城的「吃貨節」上推出0脂肪鮮牛奶,並且開啟低溫牛奶的價格戰——低至25.9元一瓶(720毫升)的鮮牛奶還可以用199減50 的優惠券。這些保質期15天的鮮牛奶已經吸引了一些有瘦身需求、健身的人群,他們在評論中表示這款牛奶「口感清甜,適合健身飲用」。

蒙牛推廣的0脂肪鮮牛奶。

這已經是蒙牛第三年推廣鮮牛奶業務了,但很顯然,今年的推廣力度顯然要大於從前。借著價格戰,蒙牛急於將區別於常溫奶的鮮牛奶介紹給消費者。不過,在盒馬鮮生北京門店的鮮牛奶貨架上,蒙牛鮮牛奶算是新加入者,消費者更為熟悉的品牌可能是三元、光明、唯品,甚至盒馬自營的日日鮮牛奶。

在一線城市,消費者對於這類需要低溫儲存的新鮮牛奶需求已經成熟。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今年的業績會上也表示,鮮奶已完成供應鏈打造,以華東市場入手實現突破,零售渠道份額從全國第10躍居第3,鮮奶被蒙牛定位四大新業務的首位(其他三個是奶酪、植物基飲料、海外業務)。

鮮奶又稱巴氏殺菌奶,屬於低溫乳品範疇。蒙牛在年報中提及,低溫產品的市場份額連續13年保持行業第一,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核心產品包括冠益乳、優益C、歐式炭燒酸奶以及股東達能旗下的代餐酸奶碧優卡趣滋。

蒙牛在低溫市場擁有的優勢,可以複製至同樣需要冷鏈運輸和儲藏的鮮牛奶業務。

「巴氏奶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華東華南發達地區的三線城市)。對於大企業而言,巴氏奶是一個非常好的品類方向。」乳業分析師宋亮向界面新聞分析稱。

但因運輸半徑距離有限的原因,特定城市的低溫奶市場並不容易攻破。區域巨頭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無論奶源布局、冷鏈體系,這些不是外來企業可以輕易撼動。

例如,三元鮮奶在北京市場具有絕對優勢,光明和達能在上海的低溫乳製品市場佔有份額最大,尤其光明是低溫鮮奶的代表。

蒙牛仍然有機會。除了上海、北京這種區域品牌強勢的城市,蒙牛、伊利這樣的巨頭在其他主要二三線城市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這兩大巨頭在這些城市不斷加強低溫、常溫產品的布局,並不斷影響著這些城市的市場份額。

最為重要的是,從大環境而言,進口奶源對中國市場的衝擊在增大,部分華東、華南區域性乳企因環保原因奶源成本不斷上升,這不利於區域性小型乳企的競爭,卻給了大型乳企如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整合機會。

尤其是一些做得較差的區域性乳企,例如南京、福建等地的區域被整合的可能性就很大。而恰恰是華東、華南這些更容易接受巴氏奶的區域,正是全國性乳企需要切入的市場。

只是,低溫鮮奶已經不可能像20年前常溫奶那樣能迅速在全國開花,或者能迅速成就一家企業了。

在1995年以前,中國乳品企業大多以生產低溫鮮奶為主,因鮮奶不易長期保存導致銷售半徑有限,多數乳企以區域型發展為主,直到可以常溫保存的利樂包裝出現後,超高溫滅菌技術後的牛奶放入利樂包便可以常溫保存,半年甚至更長的保質期也適合長途運輸,藉此,開啟了伊利與蒙牛迅速崛起的時代。

某種程度上,伊利以及後起之秀蒙牛從區域乳企到全國性乳企巨頭的蛻變,是藉助常溫牛奶(UHT奶)的普及完成的。

1999年,從伊利離職的牛根生創立蒙牛,在2005年蒙牛的業績便達到了100億元,2005年蒙牛一句「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的廣告語,讓特侖蘇成為當年的現象級爆款,這一高端牛奶品牌可以說是蒙牛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產品——沒有之一。

包括特侖蘇在內的液態奶在長達10年間為蒙牛業績貢獻了大部分的液體奶銷售額。

以蒙牛2011年的業績為例,當年蒙牛全年營業額373.8億元,其中液體奶銷售額337億元,UHT奶銷售208億元,在液體奶中佔比62.5%,尤其是蒙牛最最重要的單品特侖蘇。

直到現在,特侖蘇以及其相關系列的酸奶產品都為蒙牛多次創造銷售記錄,2018年蒙牛在年報中稱,特侖蘇該年度仍然保持了雙位數增長。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還因蒙牛在成立9年後業績超越伊利被稱為商業傳奇——2007年,蒙牛以213.18億元的銷售額超越伊利(193.60億元),並在此後的4年中持續保持該記錄,這其中無不與牛根生本人的創業風格、對爆款的敏銳以及創新的營銷方式有關。

2011年蒙牛業績被伊利再度反超,直至2018年業績蒙牛與伊利的業績相差100億元。

在公開報導中,多數分析將此歸咎於蒙牛引入中糧開啟併購之路、創始人退出管理等多重因素。

2009年7月,中糧以61億港元收購蒙牛20%的股權,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2011年6月,創始人牛根生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蒙牛邁入中糧系買買買的時代,在2010年至今的8年間,蒙牛先後完成了君樂寶乳業、雅士利奶粉、多美滋中國(由雅士利主導)、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的5起併購,就在5月20日,蒙牛落實完成了收購聖牧高科51%的股份。

尤其是後兩起收購,被解讀為蒙牛在液態奶創新品類方面加強供應鏈端的動作。

「蒙牛併購聖牧和現代牧業,一個打造有機奶源(聖牧),一個鞏固低溫奶奶源(現代牧業),而且這三家都為香港上市企業,長遠看來可以整體打包進行融資。」宋亮對界面新聞說。

其實現代牧業和聖牧之前在市場出現了很多策略失誤。

比如將有機奶捲入價格戰是錯誤策略,蒙牛接手後重新調整了戰略,將有機奶、低溫奶作為豐富高端產品品類的手段,這也是併購這些上遊企業的價值。而每日鮮語鮮牛奶、聖牧塞蘇茵代餐酸奶等產品都是蒙牛介入之後重新定位推出的新品。

只是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遠超以往,鮮奶能不能再次複製特侖蘇那樣的商業傳奇,這種機率的期望指數顯然是不可能太高的。

以上海市場為例,巴氏殺菌奶在上海表現好於全國,而這裡是光明乳業的主場。據凱度提供的數據,截止2018年5月的一年,上海巴氏奶滲透率達到72%(遠高於全國的31%),巴氏奶在乳製品中的銷額佔比達19%(高於全國的5%)。

一位乳企上海區域的經理向界面新聞透露,上海市場的低溫產品體系中,低溫牛奶光明有絕對優勢,強在產品供應鏈優勢和產品地緣優勢,而酸奶產品中則是達能的原味產品,產品力對於上海消費者而言更強。

「不過這兩年,上海酸奶產品已經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了,例如蒙牛冠益乳牛油果口味、光明如實、君樂寶純享青蘋果口味、達能核桃口味、卡氏餐後一小時、伊利的帕瑞緹芝士酸奶都非常有競爭力。」他說。

另一個挑戰來自常溫奶,即便是提供一小時送貨到家的京東到家平臺,其向界面新聞提供的數據顯示,常溫奶銷量和增速都要高於低溫牛奶,購買者分屬兩個不同人群,這意味著鮮奶業務必須尋求更多差異化的群體。

此外,在渠道掌控力方面,一位乳業行業人士透露,伊利對全國性渠道的掌控優勢非常明顯,蒙牛在渠道掌控力上略遜於伊利。

香港財華社欄目《港股解碼》在今年5月的分析中給了原因,蒙牛和伊利在前期渠道布局模式並不相同,蒙牛採取大商制,在規模逐步增大的同時也培育了一批有實力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的銷售狀況對蒙牛也產生較大影響,蒙牛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費用來補貼大經銷商;而伊利採取扁平化、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公司不斷增加銷售人員直接控制終端,這樣產生的結果就是伊利對於下遊渠道的掌控力度更強。

「這是蒙牛的歷史遺留問題。」一位熟知蒙牛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說,「在蒙牛白手起家並沒有成型的經銷商體系,而是必須藉助經銷商,並讓他們充分享受應有的利益,這決定了蒙牛對於經銷商的依賴性要高於伊利。」

而不利於蒙牛的是,不斷收購只會加長這種掌控渠道的磨合時間,但為了千億目標計劃,蒙牛有可能還會繼續收購——這樣的邏輯便成為「擴充品類—收購—市場磨合」的循環。

此前,蒙牛制定了2020年的千億目標,總裁盧敏放在今年的業績會上宣稱,「千億目標是已經確定的,(實現)方法有多種。」

按照蒙牛2018年不到700億元的銷售額,剩下的300億元如何在2年時間實現?只希望蒙牛自己已經有了答案。

相關焦點

  • 股市四海堂常識學院:乳企押寶低溫鮮奶
    不時湧入的新權力進一步加大了鮮奶市場的競爭水平,看似商超打折促銷本質上是乳企對增量市場的搶奪。各大乳企的財報顯現,鮮奶範疇呈現出較好的增長勢頭,成為乳業一大支撐。蒙牛中期業績報告顯現,今年上半年,鮮奶產品需求旺盛,消費者浸透率疾速提升,蒙牛乳業今年上半年鮮奶業務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0%;光明乳業上半年停業總收入121.46億元,同比上升9.52%。
  • 蒙牛2019中報:喝過不忘 「每日鮮語」打造鮮奶第一味道
    來源:金融界網站8月28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據公告披露,2019年上半年蒙牛實現銷售收入398.572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0.769億元,同比增長33%。
  • 蒙牛轉型常溫奶巨頭涉足巴氏奶勝算幾何?
    近兩年,蒙牛、伊利進軍巴氏奶的消息不絕於耳,但兩公司每次都予以否認。直到今年初,蒙牛在杭州一口氣推出三個鮮奶子品牌,正式宣布入局,但這一切都進行得十分低調。據一位巴氏奶業內人士透露,蒙牛旗下「每日鮮語」巴氏殺菌乳早在今年1月就投產,3、4月蒙牛曾對其進行集中推廣,但市場反應一般,目前僅在部分北方市場可見。
  • 奶牛工人到比肩馬雲的創業領袖,用3年創造從4000元到85億的奇蹟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對手品牌,比如肯德基跟麥當勞,寶馬跟奔馳,耐克跟阿迪達斯,在中國也有這樣的對手品牌,就知名的應該就是蒙牛跟伊利。蒙牛堪稱是中國商業史的一個奇蹟。蒙牛乳業迅速崛起,一躍成為我國乳業史上的一個顯著品牌,創始人牛根生伴隨著蒙牛乳業一舉成名。
  • 蒙牛出售君樂寶51%股權完成 君樂寶正式單飛
    原標題:蒙牛出售君樂寶51%股權完成,君樂寶正式單飛   繼豪擲14.6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有機奶粉貝拉米後,蒙牛出售君樂寶一事也有新進展
  • 創造出EVA的「變態」,連宮崎駿都不放過
    昨天下午,繆繆媽媽通過微博發聲,質疑官方的上述回應,提出令人心碎的呼籲:「請不要再給孩子潑髒水了」……之前不久,另一位年僅13歲的小男孩鍾美美,僅僅是如實再現了他在校園裡看到的情景,就被要求「多拍一些正能量作品」。說這話的人,可還記得「正能量」這個詞從哪裡來的嗎?
  • 蒙牛和伊利翻車了?孩子真正不能喝的牛奶,你可能天天都在買!
    它講述了過去十幾年蒙牛伊利的發家歷程,並「揭露」了在幾起乳製品安全重大事件中,他們發揮的作用。隨後,該公眾號受到蒙牛和伊利兩家公司的聯合投訴,文章已經刪除。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也馬上出來闢了謠。這些問題,局長今天一次過跟大家講清楚。01孩子還可以喝牛奶嗎?答案當然是YES啦!
  • 蒙牛乳業:2H20可比口徑液態奶收入增勢延續,看好公司中期發展戰略
    中金公司11月19日發布對蒙牛乳業的研報,摘要如下:公司近況我們近期邀請了蒙牛乳業管理層參加中金年度策略交流會,與投資人就終端表現、明年奶價走勢及中期戰略等方面進行交流評論我們預計公司公司管理層表示可比口徑下3Q20常溫白奶/低溫鮮奶增勢延續,常溫酸奶亦有近雙位數增長。我們判斷2H20可比口徑下公司液態奶收入增速有望達雙位數。另外,2020年5月起國內原奶價格環比(周頻)增長,至11月初已達到4元/kg左右。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白奶消費增長趨勢將延續,原奶供給仍處於偏緊狀態,因此21年奶價大概率仍延續上漲趨勢,對大型乳企而言,競爭環境相對有利。
  • 20 歲感染 HIV,病情被醫院判死刑後:什麼才是「活著」?
    許赫眉頭一揚,道:「我們醫院最後把我收下了,安排兩個科給我一起治。」最接近的死亡同樣是在許赫 20 歲那年,廣州某所大學的課堂上,一個趴在課桌上猝死的學生上了頭條。許赫眼睜睜看著他們被病痛反覆折磨,有的病人不做透析就喘不上氣、走不動路,他覺得這樣的人生「沒有意義」。許赫說,也許到了 40 歲,50 歲,他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但那時候,他才 20 歲啊。「我什麼事情都不能去感受,這麼大的世界也不能去體驗,20 歲的我怎麼接受?」
  • 42款低溫鮮牛奶評測(上):價格相差9倍,要怎麼選?
    ③24款有機純牛奶評測(上):賣得貴的不一定更好這一期,進入到低溫鮮牛奶的評測。本期評測的低溫鮮牛奶,大部分採用的是巴氏(70-85℃)殺菌法生產,也叫巴氏鮮奶,少部分採用的是高溫(120-137℃)殺菌法,這兩類都區別於超高溫(135-150℃)滅菌法生產的常溫奶,統稱為低溫鮮牛奶。
  • d POINT:用戶數位化的「CARD商業」養成|場景實驗室
    「Launch 首發」第3輯《場景會員》專題, 以6大認知對「場景會員」做了系統闡釋——用戶數位化、場景細分、「會員制單元」新供給、生態聚合、反向定義和意義驅動。「場景會員」不只是會員制創新,更在於系統數位化到全面場景化後的新遊戲規則。當萬物以「場景」連接和創造,只有場景的激活才有意義。而「會員」意味著承諾,是品牌或平臺對用戶的忠誠。
  • 《仙境傳說RO》聯動新世紀福音戰士:以愛與勇氣 創造冒險的奇蹟
    現在,《仙境傳說RO:守護永恆的愛》2周年慶典正在進行中,在周年慶的尾聲,新的危機即將降臨米德加爾特大陸,看冒險者們與新世紀福音戰士一起以愛與勇氣,創造冒險的奇蹟!「仙境傳說RO x EVA聯動計劃」開啟!
  • 蒙牛推出「高考押題奶」,獲網友力贊
    蒙牛推出新包裝 破圈玩梗 緊跟年輕潮流   此次高考季,蒙牛大膽破圈玩梗,緊跟年輕化潮流,聚焦高考,進一步拉進與年輕群體距離。其中蒙牛新推出的【高考押題奶】不僅吸引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更是拉進了蒙牛與年輕群體,尤其是學生群體的距離。   【高考押題奶】是蒙牛2020年的全新力作,它將自己押題的知識點印在包裝上,然後祝所有高考學子【蒙什麼都牛 做什麼都對】。包裝上的考題分為三類,一是取巧型的簡單題目,一類是公式知識點聯想出的鼓勵性話語,而第三類則是真正找來頂尖高中教研組老師出的高考預測題目。
  • 「這有山」商業綜合體設計:把大山裝進盒子裡,突破購物中心束縛
    聽到「這有山」這個名字,你會想到什麼呢?哪家有意思的酒吧、或者是哪個景區的民宿?其實,這有山是文旅融合的商業綜合體,位於長春。這有山商業綜合體設計將大山裝進盒子裡,突破購物中心束縛,不愧是在抖音、快手等走紅的商業綜合體!
  • 宮崎葵<手拉你>臺灣上映 4歲出道打滾20年全靠熱忱/組圖
    在東京的公司上班,邁入第二個年頭的粉領上班族「芽衣子」(宮崎葵飾演),以及目前只是飛特族的樂團主唱兼吉他手男友「種田」(高良健吾飾演)。從鄉下來到東京念書,在大學時代輕音社相識的兩人,交往已邁入第六年的兩人同居住在位於東京郊區附近的小公寓內。
  • 對話OPPO Ace2 EVA 限定版設計師: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蹟
    「我初三看完所有 EVA 作品,現在大二了他還沒出」,「這算什麼啊,我 13 歲看的 TV 版,現在 33 了。」對於包括 Ben 在內的忠實粉絲來說,EVA 幾乎可以與他們的青春劃等號。「還記得鞠萍姐姐的歌聲嗎?」
  • 看王牌有機菁摯,搶佔營銷「鮮」機
    堅持100%有機鮮奶,100%全程不催乳,100%牧草不催熟,更以「100%有機鮮奶 一次成粉」這一區隔競品的硬核優勢,成為更好有機的行業標杆。這,也是此次與用戶溝通的核心落點。面臨國內外競品環伺的流量高峰雙十一,品牌如何通過數字營銷,溝通優勢,突出重圍?
  • 「小豬佩奇」:成功兒童 IP 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方法論
    其背後究竟有哪些商業邏輯?是否存在某些成功的方法論?以下自有分曉。一、成功背後的商業邏輯《小豬佩奇》的成功是多層面的,涉及到動漫產業鏈的多個環節。然而,不管是從視聽層面、內容層面、傳播層面來談論其成功的原因,都顯得過於表面;以下從最深層的心智層面出發,闡述打造成功兒童 IP 兩個十分重要卻往往被業界忽視的商業邏輯。
  • 福利 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 「玲玲馬戲團 」來西雅圖嚕!免費票派送ING!
    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玲玲馬戲團目前正在華州附近四個城市帶來「創造奇蹟」(Built To Amaze)專場演出,作為馬戲團的馴獸師安德烈‧麥克萊恩(Andre McClain)從小喜歡表演,夢想成為馴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