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彰顯位置信息價值

2020-12-06 驅動中國

中雲網獨家報導  緊接著新聞門戶入口、搜索入口、遊戲入口、社交入口,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時代,位置和地理信息已經成為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一個入口,從地圖信息、從街景地圖到室內地圖,基於位置的商業服務、智能汽車到智慧城市,在5月15-16日,由全球最大的地理信息行業門戶3sNews主辦的「2013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2013)大會上,我們可以真切的感知到:位置即信息。當地理信息被匯聚成基於位置的大數據,當行動裝置和智能汽車把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信息的採集者和被標記者,當真實的世界和數字的世界融合到一起並可被標記、分析、預測,這一切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今天,地理信息的邊界正在瓦解與重構,跨越與融合,從PC到移動、車載等智能終端,從傳統3S到LBS和O2O,從面向政府到商業智能,地理信息正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大商業!

(中雲網攝:位置即信息,2013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開幕)

不久前,阿里巴巴緊接著入股新浪微博之後,以兩倍溢價入股高德,佔了29%股份,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移動時代網際網路巨頭對地理位置入口的關注。其實,早在很多年以前,地理位置的價值就已經被廣泛認識到:2007年的時候,全球最大的兩家地圖公司TeleAtlas和Navteq在半年左右時間內,分別以37美元和81億美元的價格被TomTom和Nokia收購,這個價格跟當時的百度市值差不多。而之所以地圖廠商受到熱捧,正如當時微軟虛擬地球項目創始人陶闖在大會上所說:「因為地圖當時幾大巨頭都已經意識到,作為移動時代位置服務入口,地圖的重要性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當時,微軟和谷歌也一直在這個領域展開激烈爭奪。」

(中雲網攝:PPTV聚力傳媒集團創始人陶闖展示2000年自己做的穿戴式眼鏡地理產品)

根據大會透露,"十二五"末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的年產值可望超越2000億元,到2020年將形成萬億元的年產值。未來,基於地理信息的精準推送將會帶來無法想像的生活體驗。在移動化智能時代,每個人都將成為地理信息的生產者、使用者和傳播者,地理信息的價值需要圍繞「人」進行重新定義。正如在WGDC2013開場致辭中,主辦方3sNews創始人兼CEO劉玉璋的大膽預測:未來十年,移動化、實景化、實時化、社會化將是影響下一代地理信息技術的重要趨勢。移動GIS將大行其道,實景化重構真實世界,實時化讓生活充滿樂趣,社會化應用更將層出不窮。未來政府的趨勢也將是開放API,以鼓勵更多開發者開發更多的應用,為公眾服務。只有當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是面向移動網際網路還是車聯網,都來開放API,如此,地理信息產業才能真正繁榮!開發者才將迎來真正的偉大時代!

地理信息服務作為「雲+端+大數據」的服務,不管是行動裝置、智能車還是其他物聯網設備,通過這些設備進行信息採集、分析和接收工具,再通過地圖串聯起移動、智能的生活,而透過這次大會,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亮點:

1、雲計算後臺和生態系統建設

無論對於高德還是超圖這些地圖廠商,還是對於地理信息增值服務提供商,雲後臺的建設對於其戰略都是非常關鍵的。高德軟體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裁郄建軍就表示:「我們在建LBS雲過程中,一個是把自己的數據做好,雲服務做好,同時支撐著整個產業鏈。比如說我們跟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包括和中國聯通都有合作。為他們提供客戶端支持。然後跟OS廠商,蘋果地圖、谷歌地圖,還有微軟我們都跟他們合作。手機廠商更不用說了,三星、摩託都在跟他們合作。另外跟網際網路大佬也在合作,比如跟新浪微博合作、跟阿里合作。高德開放雲平臺是跟整個產業圈生態鏈上各個大的玩家一塊合作,提供我們的價值。」

2、移動時代數據採集的多元化

智能移動時代,用戶將參與到地圖數據採集的過程中來。高德軟體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裁郄建軍表示:「移動時代用戶用完地圖的信息,可以再回到公司的資料庫裡,變成地理位置大資料庫。這些信息在不停的更新,基礎母庫是靠人工採集形成的。它們之間有效融合以後,地理信息資料庫就是最動態,最綜合的,多個維度的。」Waze公司的業務發展總監Chris Butler介紹其數據採集的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的數據,比如對於位置來說,發生了一些事故或者交通情況是怎麼樣;第二個是被動信息的採集。我們有機會為用戶採集一些被動數據,比如說在哪個地方,這個照片是怎麼照的?哪些地方拍照片的頻率高?這些數據都可以收集起來。

3、突破傳統的實景地圖應用

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郭晟介紹,實景地圖是一種以空中的遙感、航測或地面的近景影象直接反映製圖物體的地圖,它既包含了二維線劃圖,同時也包含了與二維線劃圖有著準確地理相關的可量測影象,實景色地區圖以一種完全真實的方式,來展現空間。在影象所表達的世界裡包含著大量地理的、環境的、社會的、經濟的人文的信息以及可供挖掘的知識。諾基亞大中華區業務拓展總監高玥演講中說:「今天位置服務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形式,從打開一張平面變成要看實際的景象。地圖可以豎起來看,可以和現實虛擬結合在一起,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擬的?今後幾年中將會模糊這個界限。也就是說有時候分不出來哪些是現實,哪些是虛擬?看圖的時候可以看到所有的POI都是可以點進去的。在圖上看到某一個點,我們也可以把它選取,然後看它在實際生活中是什麼樣子。比如我的車在哪兒,我的朋友在哪兒?我們現在不再需要打電話,我們把位置記在手機裡面,用你的地圖去搜索就能夠找得到。也能夠隨便找我周邊的位置,通過實景查找他們。」 高玥透露,這些很炫的功能都是依託在非常龐大數據之上的,這些是積累了幾十年的數據,諾基亞把它進行運算,進行重新的改造,把它做成一個平臺,而且,這個不是諾基亞獨有的,是所有開發者可以輕鬆利用的。

(中雲網攝:地理即信息,數位化空間和真實空間的融合)

責任編輯:Laosu

相關焦點

  • 微信發原圖暴露位置?大數據時代下,你還有多少隱私?
    當時,對於「微信發送原圖會洩露用戶地理位置隱私」的說法,微信官方就曾進行過技術解讀:現如今,任何智慧型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和相機一樣包含 EXIF 參數,記錄了照片的各種詳細屬性,特別是如果你打開了「記錄地理位置功能」,照片中就會保存你拍照的詳細位置等信息。
  • 彰顯禮樂文化的時代價值
    綱維有序、禮樂交融可以說是中華禮樂文化展現出的獨特的時代力量。被稱為「中國文化之心」的禮樂文化興於三代,經周公旦「制禮作樂」和孔子「以仁釋禮」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形成了以「仁」為核心、以禮和樂為兩翼,以社會建構、文化建構和人格建構為目標的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文化。以現代性視域審視,禮樂文化在以文化人的時代文化任務中仍蘊含著豐富價值。
  • 資訊時代,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全局
    他們掌握了數據,這些數據匯聚起來,經過加工分析,全局就展現在眼前。實際上,在資訊時代以前,信息的作用已經相當重要,尤其是在一些依靠信息的領域,其作用是決定性的。比如我們的股市,純粹就是一個信息市場。沒有信息的股民,等待他們的只能是韭菜的命運。
  • 智慧大數據時代遙感不能缺席
    【深圳商報訊】(記者 王海榮 劉雙 實習生 張文鑫)「定位導航、遙感、地理信息、虛擬實境等產業的出現,帶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面對體量巨大、速度超快、形態多樣、真偽難辨、價值無窮的大數據產業,遙感應該如何發展?」昨日,參加中國遙感大會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稱,在大規模加快遙感大數據的應用推廣前,還需打通多條通道。
  • 行走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者」少帥
    行走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者」少帥——訪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華區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孔宇華最近的併購行為都是與「大數據分析」業務相關:很多大數據實踐初期的客戶會面臨數據複雜性的挑戰,缺乏很好的手段和工具對非結構化及多結構化數據進行元數據管理。而Revelytix是一家聚焦企業信息管理軟體的公司,在Hadoop出現之後,Revelytix將之前積累的一些技術移植到該平臺之上,並發布了新的產品——Loom。
  • 陳奕昆:大數據時代下汽車企業數據運營思路
    在7月11日,以「D造客戶生態」為主題的「2019(首屆)中國汽車客戶生態高峰論壇」上,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奕昆為大家解讀了「大數據時代下汽車企業數據運營思路」。今天演講的題目「大數據時代汽車企業數據運營的思路」主要分享四部分:第一部分,會跟大家分享整個汽車產業界目前發展的一個現狀,以及下一步在整個新能源、電動汽車未來下一步15年發展一個大體的方向。第二部分,我會分享一下我們從2015年截止到現在我們整個新能源汽車國家平臺數位化建設的一個歷程以及我們自身思考的一些思路。
  • 上海宏鹿信息技術創立小牛科技大數據領域的新生力量
    龐大的用戶信息催生出了巨大的數據信息流量需求。目前,由於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加速發展,網際網路用戶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狀態,網際網路的普及率也在逐年增高。  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國對於發展大數據的積極性比較高漲,在經濟、科學技術等產業中大數據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數據化產業的發展。
  • 細思恐極,大數據時代,我們都將「一絲不掛」
    千萬別覺得只有名人政要的隱私信息有價值。 這種數據收集是小事情嗎?當這些隱私洩露成為常態並不止於商業用途,大數據,究竟會怎樣影響,不,會怎樣控制我們的生活?
  • 地圖大數據價值升級 百度地圖立體化數據多維助力智能交通建設
    6月14日,WGDC2017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進入到第二天,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李志堂、主任架構師張紹文、內容生態總經理劉斌共同出席「空間大數據+智能交通峰會」,從地圖大數據、人工智慧導航、數據內容升維表達等角度闡述了百度地圖在構建智能交通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作用。
  • 你能夠區分「數據」和「信息」的差別嗎?
    而信息則是對數據處理加工後的結果,人們會把對自身有價值的數據稱之為信息。比如對於一個足球迷而言,這個世界上一切有關足球的歷史、記載;每一天發生的足球比賽、教練、球員以及工作人員的狀況;甚至還有國際足聯以及其下級單位的規定……這些都屬於足球世界的數據。
  • 惡意爬蟲抓取信息,「大數據」營銷公司如何販賣個人隱私?
    騷擾電話正成為大數據時代的「頑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所謂「大數據」公司數據來源可疑,甚至有些大數據公司並沒有數據。新京報記者經過多地暗訪、臥底發現,有大數據公司號稱可以採集到任意指定網站或者APP的訪客手機號;另一家號稱「中國網際網路營銷服務第一品牌」公司的「鷹眼智客」官網則顯示:「有你所需要的一切」。
  • 帶你了解數據信息知識之間的關係與區別
    大數據是比較火的一個熱詞,但說到什麼是數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數字,如1,2,3等。其實這是數據的狹義定義。數據所涉及的範圍很廣,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的定義範圍也越來越寬泛,比如在網際網路時代文字,圖片和視頻都是數據,醫院裡面的醫學影像圖片也都是數據,甚至包括公司和工廠的設計圖案、解決方案等等。
  • 擁抱大數據時代 變革開啟新徵程—威創股份2020中國市場巡展海口...
    威創股份2020中國市場巡展也似乎離不了一個「變」字,9月3日,威創股份以「智匯八方 創顯價值」為主題的巡展在海口亮相,給大家展示了威創近期的一些變化。   這是快速變化的時代!
  • 「小猴上樹」帶領全國藝術教育機構走向大數據時代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藝術培訓機構的覆蓋率越來越高,機構在獲客成本上也一直在增加,傳統的線下引流越來越分散,幾乎所有的傳統培訓機構紛紛踏上了尋找新流量的路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更加複雜多樣化,網際網路時代裡線上運營工具的變化層出不窮,機構也在尋求線上平臺與自身所處的藝術行業合理結合。
  • 大數據時代的電視節目評估體系變革
    馬雲曾說過,數據即資產,分析即服務。傳媒王國上空有朵大數據做的「雲」,「雲服務」如今蓄勢欲飛,但是如何利用這朵「雲」為電視在全媒體混戰中突圍,筆者認為,對電視節目評估體系進行變革勢在必行。作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重要量化指標,收視率是節目評估的客觀定量指標,是能體現節目市場價值取向並設定市場價值基準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新的評估體系中,提出了不能「唯收視率論」的指導性意見,因此收視率在節目評估體系中的權重設定成為考驗制定者和執行者智慧的一道關卡。
  • 博鰲直擊 | 大數據在哪個行業最有價值?
    在昨天下午數據的價值分論壇上,騰雲天下CEO崔曉波、平安普惠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CMO徐漢華、聯合利華公司前董事長Michael TRESCHOW、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參與了「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價值體現」討論,主持人是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力奮。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 銳捷宋子航談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變革
    【IT168 專訪】隨著雲計算、虛擬化和大數據等熱門技術紛紛落地,數據中心網絡的建設也不斷變化。數據中心流量和帶寬的指數級增長,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對傳統網絡的想像,很多企業對高速智能的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的需求已十分迫切。  數據中心網絡和乙太網標準的發展,都對新一代核心交換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上海宏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小牛科技給各行業大數據建設與支持
    當今時代是一個數據帝國,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量數據湧入人們生活,推動當今各行各業的繁榮。人們通過對大數據的認知和分析,得到許多前所未有的未解之謎,對未來發展有極大的推進作用,革故立新的大數據時代使得各行各業更加繁榮穩固的發展。
  • 數據時代的靈魂三問: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而按照《數據新視界》的解讀,邊緣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包括但是不限於生產企業車間、建築物樓頂、戶外手機基站、自動駕駛汽車等等。總體說來,邊緣是一個位置,而不是一個物體,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自行決策。這顯然是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不能實現的。比如剛剛提到的自動駕駛,位於汽車上的攝像頭和傳感裝置可以獲取車輛運行信息,並在第一時間進行判斷,操控汽車的行駛。
  • 大數據信息資料採集:視頻信息採集及評論內容爬取八爪魚採集規則
    大數據信息資料採集:視頻信息採集及評論內容爬取八爪魚採集規則---數據採集滿足多種業務場景:適合產品、運營、銷售、數據分析、政府機關、電商從業者、學術研究等多種身份職業。輿情監控:全方位監測公開信息,搶先獲取輿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