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代戰爭中虐待戰俘的事件,首屈一指的恐怕是日本人在二戰中製造的巴丹死亡行軍。1942年春,美國在東南亞的堅固堡壘菲律賓失守,將近8萬美菲聯軍成為俘虜。
隨後,日軍將這些戰俘押往100多公裡外的戰俘營,一路上,日本人不僅不給他們食物和飲用水,還虐待甚至殺害戰俘,最終,高達15000名戰俘死於這場暴行,這還不包括因受虐待隨後死於戰俘營的人數。
二戰前,日內瓦公約已經過三次修訂和補充,關於戰俘待遇規定的清清楚楚。但日本人聲稱當時趕路行軍,況且它也沒籤署日內瓦公約,不受其約束。不管日本人怎樣狡辯,這都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戰爭罪行。
二戰中,如果還有像巴丹行軍這樣聲勢浩大的押解戰俘大遊行,那就是二戰後期的1944年7月,蘇聯押解近6萬德軍戰俘在莫斯科進行的大遊行。
隨著1944年6月盟軍在西線登陸諾曼第,蘇聯紅軍在東線發起籌劃已久的巴格拉季昂行動,在這場收復白俄羅斯的大規模攻勢中,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遭受毀滅性打擊,參戰的近百萬德軍中,有高達20萬傷亡或被俘。
蘇軍能在東線取得如此大勝利?這讓很多西方媒體表示懷疑,於是,史達林下令在莫斯科搞一個戰俘大遊行,讓德國二十多位將軍帶著自己的兵漫步在莫斯科的廣場和街道。
遊行中,德軍戰俘被分為兩大部分及幾十個方陣,在蘇聯紅軍戰士押解下,昔日趾高氣揚的德國人目光呆滯、垂頭喪氣。多達五萬七千名戰俘浩浩蕩蕩行進在莫斯科中心地帶,當他們依次通過規定地點後,後面的灑水車立即開始衝洗法西斯留下的痕跡 。
對這場極富爭議的戰俘大遊行,蘇聯方面聲稱為了向外界展示戰果,同時為了打擊法西斯囂張氣焰並鼓舞自身士氣。至於這一舉動算不算虐待戰俘,那就見仁見智了。
鮮為人知的是,幾年後的韓戰中,朝鮮人民軍也上演了一出押解美軍戰俘遊行的大戲。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僅用三天就攻下漢城。雖然有少量美軍緊急馳援,美韓聯軍仍抵擋不住北方攻勢,只得退縮到釜山一線組成環形防禦圈。
朝鮮人民軍初戰大捷,一統半島似乎指日可待。1950年7月,朝鮮人民軍在平壤舉行戰俘大遊行,大概認為「內戰無戰俘」,這次參加遊行的主力都是被俘的美軍。街道兩旁站滿興高採烈的平壤市民,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對著美國大兵指指點點。
沒有斥責打罵,也沒有故意傷害,這一次,美軍戰俘的待遇顯然還可以。赤手空拳的他們列隊通過平壤的街道,挨個接受朝鮮人民的檢閱。美國人大概沒想到,時隔八年,美國大兵在亞洲另一個半島上又一次經歷「巴丹行軍」。
文/田瑞安 水平有限,請多指正 ;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