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變「大使」,蔡英文當局在玩什麼把戲?

2021-01-16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直新聞:我們看到,繼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推特簡介上把自己的身份標為所謂「臺灣駐美大使」,臺駐日代表謝長廷也在推特上稱自己為所謂「臺灣駐日大使」。對此,你做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個人認為,茲事體大,非同尋常。

首先,大家知道,在一般情況下,國與國之間假如沒有建立正式的邦交關係,其駐外機構往往會以「代表處」或「辦事處」來命名,而相關負責人也只能被稱為「代表」,只有建立了正式邦交關係的國家才會互相設立「大使館」,其負責人才能被稱為「大使」。因此,蕭美琴的這一做法,等於是在並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情況下,自行把「美臺」關係給升級了。這就不僅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也違反了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甚至是違反了美國國內的《臺灣關係法》,因為這三個法律都不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

其次,這件事情更為陰險的地方在於,蕭美琴與謝長廷稱呼的,並不是島內現政權的所謂「駐美大使」與「駐日大使」,而是臺灣的「駐美大使」與「駐日大使」,也就是說,這一行為,比蔡英文所謂的在島內現政權後面加注臺灣兩個字的做法,走得還要遠,它是直接就把島內現政權給廢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還違反了當前島內基本的法律與制度,是赤裸裸的「臺獨」行為。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背後是包藏著蔡英文當局的狼子野心的。可惜的是,面對這麼大的一件事情,這麼重大的一個改變,在野的國民黨居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謝長廷隨後在推特上更新了日方歡迎圖樣,「大使」字眼已經消失

直新聞:在面對外界質疑的情況下,謝長廷已經刪除了含有「臺灣駐日大使」字樣的推特,而蕭美琴則辯解稱,她將自己的頭銜改為「臺灣駐美大使」並不是為了個人自封與自嗨。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在這點上,我認同蕭美琴的說法,她和謝長廷絕對不是為了個人自封與自嗨。因為臺灣駐美與駐日代表的稱呼問題,不僅涉及到了複雜敏感的「美臺」與美日關係問題,而且涉及到了中美與中日關係問題,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和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稱呼是不能隨便亂改的。否則的話,不僅會淪為一個國際笑話,而且有可能會受到臺當局的處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先是蕭美琴後是謝長廷,卻一前一後地在極具影響力的社交媒體上改了自己的稱呼。

我認為,這絕對不是個人行為,而是蔡英文當局精心策劃和部署的一個行動,其目的,是為了測試一下美國與日本政府的意圖,看看他們接下來是不是願意把所謂「美臺」與「日臺」關係升級並且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是不是願意支持臺灣「獨立」。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國內的不少鷹派政治人物紛紛發出了提升所謂「美臺」關係層級的言論,蔡英文當局把不準這究竟是代表了美國政府的意思,還是僅僅代表這些人個人的意思,因此他們要測試一下。假如美國與日本政府對此表示肯定,那就說明他們同意了,假如美國與日本政府對此不聞不問,那也可以理解為他們默認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兩件事情出來之後,蔡英文與蘇貞昌不僅沒有批評蕭美琴與謝長廷魯莽,反而表揚他們非常努力。

最後,蕭美琴與謝長廷紛紛站出來澄清並且主動刪除推特上的這一稱呼,也就意味著蔡英文當局的測試失敗了,他們碰到了軟釘子,美日兩國政府肯定在私底下表達了反對意見。同時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公開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不會尋求跟美日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則算是給美日認了個錯,為這件事情畫下了一個句點。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這件事情最終變成了一個鬧劇,蔡英文當局因此而碰了一鼻子的灰。

直新聞:不過,蕭美琴與謝長廷還辯解稱,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自己稱呼自己為駐美大使與駐日大使,而是所在國的友人這樣稱呼他們。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不排除的確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的出現。但是,那些稱呼他們為「大使」的人,實際上多是一些非官方人士,因為他們分不清所謂「代表」與「大使」的區別,於是為了讓對方高興,就把對方的身份拔高了來叫,反正他們這樣稱呼的時候,也多是在一些無關大雅的非官方場合。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一種社交行為和一種社交禮儀。就如同一些西方男士見到了任何一位女士都會誇讚對方「是我這一輩子見到的最為漂亮的女人」一樣,當不得真的。

而在事實上,外交上是否具有「大使」身份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認定標準的,不僅只有邦交國才能互派大使,而且大使到任後要向對方國家元首呈交到任國書,只有經過這個儀式,才會被承認為派遣國政府在接受國的代表。也就是說,這個儀式不僅承認了新任大使的職權,也代表著承認了大使所代表的國家。而臺灣既不是一個國家,相關代表也沒有在美日享受過這個儀式與待遇。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美日兩國政府官員不會在正式場合稱呼蕭美琴與謝長廷為大使,甚至連很多重要的場合都沒有現身的機會。同樣,無論是蕭美琴還是謝長廷,他們在跟美日政府展開官方交往的時候,也不敢造次稱呼自己為大使。因為這既是法律也是常識,是一個人有自知之明的表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代表參加國際大會被當場趕走 蔡英文當局又跳腳
    海外網6月10日電 近日,世界氣象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臺「代表」被直接取消資格。對此,蔡英文當局又跳腳,妄稱被大陸「打壓」。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9日消息,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參加聯合國世界氣象大會。在6日的會議上,他突然被告知不具備資格,大會給的名牌也被取走。
  • 小人得志便猖狂,蔡英文又跳出來了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7日高調宣布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臺外事部門8日歡呼雀躍,聲稱自1971年以來首度有現任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來訪,這"展現美國對臺灣國際參與的強勁支持,並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提升"云云。
  • 克拉夫特去不了臺灣,與蔡英文通話談什麼?|北京觀察
    近半個月,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可謂刷足存在感。當地時間1月6日深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放出消息,為反映美國「支持香港人民及所有渴望自由的人」,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之後,民進黨當局高調炒作,稱這是首次有現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訪臺,「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提升」。
  • 蔡英文當局是要「跳船」,還是配合「最後瘋狂」?
    距離川普卸任不足兩周,蔡英文當局可謂進退維谷。儘管卸任已進入倒計時,川普政府粗暴插手臺灣問題的行動仍在繼續。繼美國國務院日前高調宣布美臺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之後,當地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
  • 蔡英文新年講話釋放煙幕彈,國臺辦回應:欺世惑眾的把戲
    據中新網1月1日報導,臺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新年談話時宣稱: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稱: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玩弄欺世惑眾的把戲。可從大陸方面的回應來看,對持頑固分裂立場的臺當局態度明確,就是放棄治療。島內社會也許感到意外,但大陸民眾則在意料之中。在蔡的第一個任期時,大陸確實還對她抱有一絲期望,採取了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可惜的是,她並沒有珍惜這最後的機會,相反與川普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甘當美國遏制、圍堵大陸的棋子,在分裂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去年發生的亂港風波,背後的黑手之一就是臺當局。
  • 日方代表欺辱臺民眾蔡英文在幹嘛? 玩手機 曬曬照
    海外網9月11日電 日方代表赴臺期間腳踹慰安婦銅像事件,引發島內軒然大波。直至10日下午,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才出面回應稱,臺當局重視慰安婦問題;「臺日交流協會」則稱,沒什麼特別想說的。10日晚間,日方代表「早已離境」「不是腳踹是腳麻」的新聞再次登上各大臺媒,為民眾的怒火再添了一把柴。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本應出面回應,卻悶不吭聲,社交平臺臉書和推特的動態也還停留在9日9日。不過,海外君發現,蔡英文深夜在另一個不太常用的社交平臺Instagram上更新了一條狀態,曬了曬自己的辦公室照片。
  • 聲稱要見蔡英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預計下周六「訪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美東時間7日凌晨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將訪問臺灣。據了解,在美方主導規劃下,克拉夫特預計下周末(16日)訪臺。
  • "什麼鬼島臺灣!"蔡英文當局這個舉動激怒漁民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全臺各大釣魚協會等社團日前向臺當局「行政院」陳情要求開放漁港區釣魚。昨天(3日)全臺各區漁會、漁民團體、釣魚團體受邀參加協作會議凝聚共識,但百餘名漁會幹部、漁民團體人員不滿「行政院」先決定開放五十處區域垂釣再開會,是「先射箭再畫靶」,退席抗議。
  • 稱日本是「大哥哥」 蔡英文當局為何如此媚日?
    當年被殺的牡丹社頭人阿古祿父子的屍骨早已作朽,今天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似乎忘了這段歷史。看看他們對日本的媚態,了解中日近代史、了解日本殖民臺灣歷史的人,不禁感到心酸與氣氛。臺灣當局立法部門負責人蘇嘉全訪日時媚態十足地說「臺日如夫妻,日本哭臺灣哭,日本笑臺灣笑」,說得日本人都笑了,那是嘲笑。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竟在公務上稱日本駐臺代表為「大哥哥」,自稱「小弟」,讓人笑掉大牙。
  • 蔡英文又說了什麼「紙上空話」?
    針對蔡英文這番看似緩和的談話,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執行所長包承柯也表示,這其中存在隱晦的邏輯,就是意味著蔡英文仍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至於蔡英文期待兩岸恢復交流,包承柯更表示「對照民進黨當局近期限縮兩岸往來的政策,只是紙上空話罷了。」包承柯指出,從民進黨當局最近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即可知曉在實質上蔡英文不樂見兩岸交流,想方設法予以限縮。
  • 蔡英文被「打臉」!高談反腐敗卻偷偷中飽私囊
    作者:淺陌審稿:萬裡前段時間民進黨當局大肆宣揚「全面執政並不代表必定腐敗」的口號,表示不希望腐敗的事情在臺當局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被指控疑似貪汙,瘋狂打民進黨當局的臉!
  • 蔡英文當局被酸「日本皇民」:替日本驅逐臺灣漁船
    蔡英文當局被酸「日本皇民」替日本驅逐臺灣漁船。(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月13日訊 臺灣5艘漁船前日晚間在衝之鳥海域附近捕魚,遭到日本公務船驅趕,臺當局「農委會漁業署」竟然透過廣播,要求在該海域作業的臺灣漁船迴避,引起臺灣民眾一片撻伐。
  • 他們把票投給蔡英文後 發現自己沒飯吃了
    為消除歐盟黃牌警告,臺當局「農委會」修訂「遠洋漁業條例」等三「法」,重罰未經許可從事遠洋漁業、捕撈過量者,去年初實施至今,已開罰上百件。屏東小琉球、東港、宜蘭南方澳、蘇澳、高雄旗津等全臺各地漁民向臺當局抗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漁民促進自救會代表昨在國民黨「立委」陪同下舉行「官逼民反!
  • 蓬佩奧「最後瘋狂送秋波」,蔡英文當局為什麼還保守了?
    不過對於美國取消美臺往來限制,蔡英文當局的回應卻趨向保守。島內直言,美國政府的「臨去秋波」對臺灣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川普和蓬佩奧(右)官員態度相對保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聲稱,國務院已將行之有年的美臺官員交往限制廢除,「以讓臺灣官員今後能以更平等、尊嚴的地位與美國交往。臺灣《聯合報》11日舉例稱,之前單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就有諸多限制。
  • 「冷氣」「國道」「大靠山」 蔡英文當局的政治笑話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蔡英文。他覺得一個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對專業不能堅持,連續兩次在交通政策上被打臉,還好意思戀棧職位,實在是「笑話當局」之光。針對蔡英文在視導漢光33號演習的時候說自己是臺軍最大靠山,唐德明直言這是天大的笑話,因為要當人家靠山不能只用嘴說,不然純粹就是「吹牛打嘴炮」。唐德明好奇,當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在「立法院」耍寶時,蔡英文做了什麼?現在軍隊招不到人,資深軍士官不願意留營,蔡英文又做了什麼?
  • 臺陸軍前副司令: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
    據臺媒報導 美國駐聯合國使團日前宣布,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在13日至15日來臺,將與臺當局涉外事務人員會面,也將見蔡英文。對此,擔任過臺陸軍副司令的國民黨「立委」吳斯懷直指,「國際舞臺上沒有這種玩法」,根本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且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所說,克拉夫特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治人物,是共和黨大金主,募款功力一流,她的到來可讓民進黨稀釋萊豬壓力,但可能要重金侍候,因此勸蔡當局不要再當「凱子」,「花了錢還可能得罪拜登團隊。」吳斯懷9日在臉書表示,還剩下幾天任期的執政團隊,派大使來臺灣能給什麼承諾?
  • 蓬佩奧之流不斷上演「最後瘋狂」,蔡英文跳出來稱「重要裡程碑」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美高調宣布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臺的消息後,民進黨當局異常興奮,繼臺外事部門聲稱「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進一步提升」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9日)也跳出來宣稱是「重要裡程碑」。
  • 「古今臺外」發明人失業,臺媒稱因其惹惱蔡英文當局
    有親綠媒體認為,該節目被「收攤」的原因之一是招惹了蔡英文當局。 在民進黨當局執政的臺灣裁撤一檔親綠節目在島內引發諸多猜測。有網友就此評論稱郭倍宏「罵柯文哲罵一年多都沒事,罵幾集蔡英文就掰了」。 綠媒《自由時報》在4月12日爆料稱,《政經》被「收攤」的另一個原因正是招惹了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
  • 張亞中:美國變了,蔡英文自然也要變
    川普主張「反華」,蔡英文則一心「抗中」,在目的上,雙方是一致,於是很快,善於操弄政治的兩位互相利用。換言之,也就是民進黨當局利用美國掀起「臺獨」風波,而美國則利用臺灣問題,遏制中國大陸發展。至此,中國大陸、中國臺灣與美國的關係,也成了各地關注的焦點。
  • 王鴻薇稱呼蔡英文為「領導人」,民進黨當局玻璃心又碎了
    (圖片來源:臺媒)近日,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在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上批評蔡英文對美政策時,稱呼其為「領導人」,叫美國總統為「川普」(臺灣翻譯為「川普」)。未曾料想,這平平常常的稱呼,卻刺痛了民進黨當局及部分綠營人士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