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多數的農民為了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都是抱著只要賺錢不犯法就好了的心理,也不懂種棵樹怎麼就造成危害。尤其像欽州、玉林、梧州、貴港等地區,其他農作物根本沒有收入,為了收益快並且維持生活,很多農民都用速生桉代替松樹和杉樹。那桉樹和松樹杉樹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呢?
1、時間周期和性價比
首當其衝那就是「利益」無疑,桉樹種植三四年一砍、砍後在原有樹根上再長新芽,過個幾年可再收穫一批。一棵樹大概可以砍成三截,收益高且快。
松樹和杉樹生長周期長,以油松為例:至少要15——20年進行割取松脂為宜。而杉樹則需要20——30年才能砍伐,價格才高。
2、勞動力需求量不同
年輕人往外跑,造成勞動力不足。桉樹不需要過多的護理,特別符合勞動力外流的特點。種植樹木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自農村的人們還可以繼續做其他的工作,來維持生計,可等於是種植桉樹屬於附加收入,所以人們更加熱衷於種植,收入和人力以及肥料的性價比相當高。
松樹以油松為例,割取松脂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到松脂割取季節都是汗流浹背,從這個一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
3、環境影響程度
桉樹是「抽水機」、「抽肥機」,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在桉樹附近的田稻穀的產量都低好多(這是一個農民的切身體會)。跟所有成片種植的經濟林一樣,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多樣性;甚至整個山只有一種樹。化肥的過量使用,很多租林種植的,為了要在有限租期內實現多批次砍伐,過度使用化肥,透支了土地。
松樹、杉樹種植的周圍草木都很好,也具有淨化空氣、觀賞性等價值。
現在廣西到處都是桉樹,很多人也聽說種桉樹不好,但是有誰關心過我們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的生活,自己家鄉經濟上不去,很多年輕人都只能背井離鄉,在家的人誰不想利用自己的土地補貼一些家用?!松樹要種好多年才會長大割油再賣也沒得什麼錢,杉樹還要二三十年,所以說農民有時候解決自己生活都有點困難,哪裡會顧得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