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本裡讀到的美好印象被打破?廣西桂林山水淨土難尋?
廣西桂林旅遊 逃難渡劫?我太難了?
我印象裡的桂林一直是小學課本裡山水相依,質樸童真的樣子,所以這麼些年,都不敢去桂林,害怕去過的地方都不再成為風景,所以寧願一直保持著對它既定印象裡的美好,不忍揭開。想著有一天,時光再長點,人心再沉穩點,再去接受桂林山水的洗滌。結果,在各種巧合因素下,今年的十一我們鬼使神差的來了桂林。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灕江山水甲桂林。然而我們左躲又躲還是低估了國內人口數量,此趟被我們形容為安逸日子過舒服了,非要出來逃難渡劫的行程,就這樣在桂林活生生的上演。
這麼多年的旅遊城市名號,在我既定映像裡,桂林應該是一個旅遊業已經非常成熟的地方,不說國際化,也應該是基礎設施完善,旅遊配套合理的景象。結果我理解的成熟和桂林實際的成熟是有差距的,桂林的成熟在於一條龍商業化的成熟,野蠻吸金毫不避諱。
我們心心念念的灕江,早上六點起床出發去排隊(這裡的排隊是指導遊通道排隊,不包括景點門口散客排隊,散客的話估計要排到非節假日才能買上船票),導遊通道,均是昨晚半夜就來排隊的導遊,加入排隊大軍,導遊就「失聯」,因為根本看不到人,只能通過微信告訴大家耐心等待,到對面的土山坡上休息,後來才知道,去過灕江的人貌似都在那個土山坡待過,這還成了去過灕江的認證標誌,像接頭暗號一樣。下午四點登船,期間經歷了可怕的灕江廁所。景區門口四個廁所蹲位,男女混用,還有兩個蹲位門壞了根本用不了,所以成千上萬的團點導遊都叫遊客使用這兩個蹲位。進入景區裡面就更難找廁所了,我們坐的土山坡上有幾座臨時搭建的移動廁所,看起來怕怕的,一直不敢喝水。後來憋不住去了一個景區內自家修的廁所,一個老大爺坐那收錢,一元一人,估計大爺一天收入按萬計的。
經歷了災難苦等,下午坐船遊灕江的時候也沒了脾氣,灕江山水還是美的,是那種秀麗的、層巒疊嶂的美,與長江三峽、清江畫廊的美是不同的,一種是柔美、隱約美;一種是俊美、大氣美。只是灕江真的不大,水也不深,轉了一圈個把小時也就算完事,沒有初見的震撼感,那就談不上深刻的喜愛感了。我想如果不是十一,如果我有時間,在灕江附近小住一段,慢慢體味灕江水,或許能細細品出它的美來。
除了灕江遊和觀賞了喀斯特溶洞銀子巖以外。剩下的就全部是購物購物購物。一個是侗族多耶古寨,本來我以為是要參觀少數民族聚集區,觀賞他們的生產生活,結果展示的是銀梳子、觀賞的是銀飾,都是為了最後來到一個巨大的銀用品加工和產銷基地,現場製作加工,現場售賣。
其實我並不排斥銀器銀飾,相反很喜歡。我們尊重少數民族對銀飾和銀器的執著和敬畏。在寨子裡,人們傳達的是用銀杯、銀碗、銀筷子吃飯喝水能消毒殺菌保健康;孩子帶銀鎖、銀手環定心神、免驚嚇;月子裡的女人帶銀腰帶,去溼邪、助調理;針灸用銀針,刮痧用銀砂板,穿耳洞帶銀耳環都是銀消毒殺菌的功效體現。我們到了寨子裡,也算是大開眼界,感覺不買點銀器傍身,都會淪為不關心身體健康的一類。
不過銀器好歸好,價格卻比外面高一倍甚至兩倍。了解了下銀的市場價在13元-15元一克之間,加工精細成品18元一克已經很高,但在多耶古寨普通師傅出品的銀器28.8元一克;大師傅出品則要35.8元一克。東西是好東西,價格卻太虛高。儘管如此,也抵擋不了遊客的豪情,銀飾大廳異常火爆。
桂林雞血玉的博物館是第二個購物點,博物館做得如此商業化我真是服氣。還是一樣,展覽品真值得一看,雞血玉是好東西,收藏價值也很高。只是又在博物館盡頭搞個兩層賣玉的櫃檯,一樓平價都是些幾百塊、幾千塊的玉石,帶著玩玩的;二樓高檔一些上萬,幾十萬的都有。
更讓我大跌眼鏡的是這裡的超市,導遊直接一車拖去,是那種像沃爾瑪一樣規模的大型超市,除了土特產啥也不賣,各種特產琳琅滿目,滿滿的吸金體質,我想本地人是從來不會進去的吧,生意也是異常火爆,遊客個個大包小包,沒有三五大塑膠袋出不了門。
一個好好的旅遊城市,好山好水好淳樸的地方,硬生生被這些拙劣的宣傳和野蠻的吸金方式給打破,我們希望的桂林不是做一錘子買賣的桂林,是希望去了還想再去,還能有點念想的桂林。每一個去桂林的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桂林情懷,憧憬著小學課本裡青山秀水能撫慰我們塵世的混濁,誰料來了桂林,被攪得更渾,這可如何是好。
文|蘇白傳媒遠望文學工作室 秦程
策劃組稿運營:蘇白傳媒策劃部 提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