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魚缸裡的觀賞魚魚鰓快速地一張一合,心想:「完了完了!這好端端的,怎麼突然間就鰓寄了?」鰓寄,指的就是鰓部寄生蟲。確實,患上鰓部寄生蟲的魚類,多多少少都會出現魚鰓張合頻率變高的現象。但是,依靠觀察鰓蓋張合頻率,從而來判斷這條魚是否染上了鰓寄,這個方法並不可行。
1. 水中氧氣不足,造成缺氧。
現在正值夏日。我們都知道,水溫是能夠影響到水中溶氧量的。一般情況之下,水溫越高,那麼水中的溶氧量就會越低。夏天的水溫通常都能達到二十六度以上,沒有增氧設備的魚缸,如果裡面養的魚不多,那就還好。如果水體小加上魚的密度比較高,那麼很容易就會出現觀賞魚集體呼吸急促的現象,鰓蓋張合的頻率非常高。水中溶氧不足最為容易造成觀賞魚呼吸急促,也就是缺氧。所以他們要快速張合鰓蓋來儘可能捕捉多的氧氣。
2. 剛剛轉入新環境,緊張害怕。
這個咱就不多解釋了,買過魚的魚友都知道,剛剛入缸之際觀賞魚會感到緊張害怕,所以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一般情況之下只要是體質健康的情況之下緩一緩就好了。
3. 無氧運動。
相信有玩過草缸的魚友都非常熟悉一種叫做「小猴飛狐」的觀賞魚,其遊速非常快,極為難抓。當你想要抓到一隻小猴飛狐的時候,折騰了幾十分鐘之後卻因小猴飛狐遊速太快抓不到而放棄,那你或許會發現,經過一番「飛躍跑酷」躲避你那巨大的手以及各種捕撈工具,它就會在一個地方靜靜待著,呼吸會變得非常急促。這是為啥?通常生活在急流的觀賞魚如果被轉到魚缸中飼養,他們的呼吸頻率都會變高。因為這些生活在急流的觀賞魚,在魚缸中也需要通過快速遊動,從而捕捉更多氧氣。同時,快速遊動還會使觀賞魚體內積攢一些乳酸鹽。當魚類靜止的時候,他們就需要快速呼吸來獲得更多氧氣,用氧氣去氧化這些乳酸鹽。
4. 水體鹽度導致。
或許,當你投入了礦物鹽去調節觀賞魚體質的時候,水體在提高鹽度之後溶氧量會變低一些,觀賞魚會出現耗氧量下降的現象,呼吸頻率變低。這是一個適應期,適應鹽度高於原先的水質。但是一旦過了這個適應期,觀賞魚就會出現「反彈性報復」的呼吸!也就是鰓蓋快速張合。好像一個人餓了很久,有吃的了就狼吞虎咽,大快朵頤一般。但是這並非病態表現,不是病!不需要治療手段!
觀賞魚呼吸急促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因為鰓寄,還有其他原因,並且很多。判斷觀賞魚是否鰓寄的最果斷的方法就是直接把觀賞魚的魚鰓掀起來,看看鰓蓋底下是否有蟲體,是否魚鰓是鮮紅的,有沒有失血顏色變淡的情況,這是最為準確的。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