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的養法很多,裸缸飼養最省時省力,而是魚缸更好看的,則搭配一些水草,或者是還原孔雀魚祖先的水下景觀,那樣更加貼切自然,更加好看。孔雀魚其實是水族店基本都會有的一種熱帶觀賞魚,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可是現在的孔雀魚確實沒之前的好養,所以很多魚友聽說孔雀魚好養之後去養,發覺其實難度也比較大,一直有在問。
今天時間比較趕,也沒思考太多東西,直接按照腦子裡潛在的知識給大家說說孔雀魚的飼養心得和注意事項吧。當然,這裡指的是普通的孔雀魚,而不是培養品系孔雀魚的,因為培養品系孔雀魚它有一套比較嚴謹的基因遺傳邏輯在裡面,過於複雜且玩的人少,就不聊這個。
答案是40x25公分左右的長方形魚缸,或者是30x30公分的正方形魚缸,當然這個尺寸是一個例子而已,也就是一個大概,總之不能只用20公分的那種太小的,也別整個1米的那麼大。
現在的孔雀魚基本都是人工繁殖的,大部分還是由專業的魚房繁殖出來,有點溫室裡寶寶的感覺,而且還有一些是為了降低損耗(損耗指孔雀魚天生因體質問題而夭折,或者養到一半還沒成年就死掉),會用一些抗生素類的藥水來泡魚,可魚離開了藥水自然是在劫難逃,所以買回家的基本都沒幾天走掉。
而我們得知道一個事實,並非所有順利出生的孔雀魚都會順利成長,即便你照顧得再好,也有有那麼一些體質不好的個體,養著養著就不行了。所以才有了同一胎魚,不同價格的存在。其本質就是個體體質的差異不同,而導致最終表現出來魚的狀態也不同,進而影響了觀賞性的不同,最終決定價格也不同了。
基於這樣的現狀下,目前孔雀魚還是比較嬌生慣養的,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粗獷的個體,那些要麼是一些比較會養魚的魚友養多了,繁殖出很多的孔雀魚,然後隨手便宜賣掉的。這些孔雀魚其實已經經過魚友的一波淘汰了。首先魚友肯定不會去用藥,而是自然飼養,那麼這樣的狀態下,一些體質差的個體已經早不行被處理掉了,生下來能拿出來賣的,基本體質也還行,所以比較耐養,可缺點就是觀賞性很一般,也不是什麼品系魚。
養孔雀魚加熱棒還是必備的,且不說體質比較差的一些,當溫度變化一大,就容易得白點病,那些體質好的孔雀魚,太冷了也是受不了,水溫變化太大也難受,體質也會下降。所以如果是晝夜溫差比較大,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朋友,養孔雀魚基本全年都放加熱棒的,主要原因是預防水溫劇烈波動。
孔雀魚的代謝量其實不是特別大,畢竟只是小型熱帶魚,所以對魚缸水質的壓力也不會太大,過濾的選擇用簡易的過濾設備即可滿足要求。經過我自己的飼養經驗下來看,效果最好最省心的是那種帶生化濾材的水妖精,選擇掛壁式的水妖精,整個魚缸就看起來比較整潔乾淨。
燈的選擇也簡單,因為孔雀魚已經人工培育了很多年了,發色穩定,基本不藉助燈光來發色。所以選擇普通的LED燈就可以了,主要配燈是為了滿足我們主人觀賞的。而我個人建議一個40公分的魚缸,配一個夾燈或者吊燈,這樣整個魚缸看起來就比較高端且靈動。
文章中間花了比較大的篇幅跟大家說孔雀魚的現狀,其實用意是希望大家更了解目前的孔雀魚市場情況,從根本上了解它們是怎麼來的,才更利於理解它們的飼養,而是不是單一地告訴大家飼養餵多少,配什麼的設備這些比較淺顯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其實你上網隨便搜索下,也能搜索得到,而我在文章裡說的,基本上是養孔雀魚之前需要重點知道的。如果還有其他不懂的,也歡迎大家留言,如果問題比較多,下一篇文章再重點講解飼養過程中的一些細節。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