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根本不懂貓!

2021-01-16 不存在


日劇名編劇「笨蛋節奏」大人曾經吐槽:日劇想確保票房,故事裡就要有幾個關鍵元素登場,比如,貓,少女和拉麵。


這就是我為什麼越來越「討厭」貓片,因為,當下有太多日系作品用貓拉票,打著貓的旗號,卻一點也不懂貓!


今天就說說這部看得我想哭的《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後文簡稱《哭貓》)。


這裡「看的我想哭」,

不是被感動哭,而是被氣哭。



《哭貓》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少女意外得到面具,可以變成貓接近喜歡的男同學,然後喜聞樂見地玩脫,無法變回人類……


雖然編劇是動畫界有名的岡田麿裡,最擅長刻畫女性之間的細膩感情,而且劇情後半段的畫面堪稱低配版《千與千尋》,少女、貓、變身、女追男、重組家庭……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確實有閃光點。


但是,整個故事卻讓人覺得彆扭。


首先,女主角「無限」真的不討喜。


她更像是昭和時代的人物,貫徹一種「不管別人願不願意,只要我一直糾纏就能得手」的精神,不斷強行騷擾男主角。


女主角綽號「無限」,她表達喜歡的方式,就是每天當著所有人的面騷擾男主


拜託,這要是性別對換一下,是可以算作性騷擾的!


以感情細膩著稱的日系青春戀愛故事,消化不了深夜劇的情感表達啊……



既然女主角立不住,那麼,男主角逐漸喜歡上女主角的主線劇情,也就沒有說服力。


其次,主創對貓的理解實在不行,不過停留在一些淺層表面上。



下面,我們展開細講。


01

如何把「變身系故事」變成「作死系故事」


《哭貓》的戲劇結構,是個變身系故事


變身系,是源流非常久遠的一種劇情。從神話時代開始,變身系故事就是最接近哲學的神話故事類型。


變身系故事與人類對自我的社會化認知發展的接受性是同步的,基本有三大分類:


首先,是最古典的形式是「懲戒式變身」,比如著名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主角是個欺負動物的壞小孩,所以被詛咒變成了小人,恢復人形的條件就是將功抵過,用成就來恢復人身。


懲罰式變身的結局,往往包含者某種「社會道德認同的達成」。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個體對力量的渴望,產生了介於懲戒與祈求之間的「代價變身」


得到力量,失去部分「人類」的特質,從《假面騎士》系列,到《進擊的巨人》都是這種類型。



第三種變身,是產生於現代文明社會的「獎勵性變身」,比如著名的金凱利的《變相怪傑》,以及《鹹蛋超人》系列,只獲得力量,不付出代價。


從現代哲學的底層潛意識分析,就是「脫離社會身份束縛」,獲得超脫於「社會人」定義的自由。



《哭貓》中,女主最初得到貓面具,完全是獎勵性變身,因為她變身成貓,是不需要付出直接代價的。



之後「賣面具的」肥貓出現,不斷誘勸她放棄人類的身份,徹底變成貓,似乎是個反派。


但是,最終這個反派也沒有直接作惡去逼迫她變身。


右邊的胖貓就是「賣面具的」,基本是一個中介,將貓面具送給人類,並勸他們放棄人類身份


女主想變成貓,完全是自己的選擇,

因為生活不如意,

做人太累了。



這個選擇的本質,是一種逃避。


到了後面,女主後悔了,想要恢復人形,但需要「接受做人很辛苦這個事實」,這又近似於「懲戒式變身」。



但實際上,她接受變身的思想過程,僅僅是叛逆少女突然改變主意。


故事的主推動力,完全就是「看心情」,

所謂的挫折,比如重組家庭的矛盾,不被心上人喜歡……


全都是因為別人沒有以她為宇宙中心來運行。



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是你是少女,你就作吧!總會有別人來拯救你的,甚至會有一隻貓來替你面對人生的難題。(劇透:女主後媽的愛貓「黃豆粉」接替她的人類身份,就是貓在替她扛做人的責任……)



《哭貓》把經典的「變身系故事」的模式破壞了,成了一個作死系故事。


02

你們是不是太小看貓了?


讓我們說回關鍵,


為什麼太多「貓片」不好看,

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貓。



《哭貓》對貓的刻畫,停留在這幾個方面:


-可愛(一堆女同學圍著貓尖叫、男主角是個貓奴見貓就rua)



-柔軟懶散(奔跑、跳躍、舔爪子,對貓的表現只有幾個簡單動作,再細緻的對習性、神態的捕捉,沒有了,甚至不如隨便哪個擼貓小視頻)



-無所事事(女主以及大多數想變貓的人類認為,當貓就可以不用辛苦了)



是誰告訴你們貓生很輕鬆的?

真以為變成貓,就可以無憂無慮了?



你們知不知道,流浪貓要為了自己的地盤,每天和別的貓甚至黃鼠狼等動物打仗,還要提防倒黴孩子和居心叵測的人類?


你以為那些拿著貓條和貓罐頭來餵貓的人都是無私的嗎?


不,他們就是饞貓的身子!想摸人家!


他們日常評價路遇流浪貓的通用標準,就是「給不給摸」!如果摸到了,就滿足了,就去尋找那些還沒摸到的……色情!市儈!


家貓看似有溫飽保障,然而,家貓沒有自由啊,大多數人類的居所,不過70平米,哪裡容得下貓咪的偉大的靈魂。


更可氣的是,很多家裡有貓的人,出去還要摸別的貓!還去貓咖吸貓!說好的一輩子最愛呢?


除此之外,《哭貓》最要命的設定是:


男主之所以喜歡(女主變的)貓,是因為他曾經有一條去世的愛犬。因為傷心,所以把思念的心情轉移到貓身上,並且給貓起了愛犬的名字「太郎」。


03

經典貓片是怎樣練成的?


《哭貓》這部動畫,最好笑的是大結局部分。


女主角因為內心深處有心結(我不想做人啦!),不能直接變回人類,男女主角只能聯手對抗賣面具的,不讓對方收走女主的「人類身份」。


最終,是靠好心路人介入,用暴力幫助了兩人奪回「人類身份」。



……然後,女主就釋然了……變回了人類……

這就是「大力出奇蹟」啊!

什麼心結不心結的,多想幾分鐘就想通了!



關於貓,我們更愛的是:


《魔女宅急便》的小黑貓吉吉。



伊藤潤二和石黑亞矢子夫妻各自筆下的貓咪故事!


還有《怪化貓》《貓侍》《夏目友人帳》等等作品。



小林誠的《我為貓狂》系列,每個養貓人看了都得跪,比起很多將貓擬人化的故事,他筆下的貓,就是貓!


即使其中有一些貓的擬人,也是貓味十足,所有行動,都是貓的邏輯,比如,開會哪有玩逗貓棒重要!



恐怖漫畫之王伊藤潤二老師,估計是笑嘻嘻地畫出了《伊藤潤二的貓日記》。


從給貓鏟屎的細節,到「貓並不可愛」但就是「愛得要死」這種微妙感覺的把握,絕對不是那些喊著「貓好可愛」的傻子們能理解的。



再次強調一遍,每個真的養貓的人都知道,貓大多數時候,一點也不可愛,我們養貓是出於奴性和崇拜!


說白了《哭貓》,不過是個彆扭少女蹭貓熱度的故事,改成《我戴上了蠢驢面具》《我變成了超級電腦》都不影響劇情的發展……



貓才不會去替一個跟自己無關的少女扛人生重擔,

您太自戀了!



如果貓有一座城市,也一定類似海盜的寶藏島,貓不勞動!貓是獵人!


電影中貓的城市,除了長得比較奇幻,跟人類世界沒什麼區別


最後,我強烈推薦《貓不存在》中的貓咪們!(恰飯!)該短篇集中收錄有厄休拉·勒古恩等科幻大師認真寫貓的故事,你看了一定不會想摔東西罵娘,因為裡面的每個作者都養貓、懂貓,知道好看的貓故事怎麼寫。


千萬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少女變貓記 動漫《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宣布延期
    少女變貓記 動漫《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宣布延期 時間:2020-04-27 13:24:59 來源:nakineko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不過是逃避生活的方式
    花煜寒|文《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泣きたい私は貓をかぶる)是由Studio Colorido負責製作的原創動畫電影。影片講了少女美代,獲得一個可以變成貓的面具,變成貓的她如願以償,陪在自己喜歡的少年日之出身邊。
  • 成人的世界中的「貓的面具」——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埃及貓雕像古埃及,最古老的神話中,一名叫做貝斯特的女人原是擁有獅子頭部的女戰神,後來演變成了現代的貓女神。更是在希臘的統治時期進一步的被逐漸轉變成了一位代表月亮的神明。貝斯最初以野貓的形象出現,直至後來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時候,形象才轉為家庭的寵物貓身上出現。在很久以前貝斯特最初的外觀便是貓頭人身的女性,但是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一些貝斯特的雕像上就被戴上了王冠。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別害怕,你已足夠勇敢!
    圖源佐藤順一、柴山智隆導演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我討厭這裡,我討厭這個愚蠢的世界,我希望世界快點消亡一個晚上,無限戴上貓的面具出門,聽見日之出說家裡想要關閉陶藝工作室,但自己想做陶藝家。「我沒那麼自信,所以我什麼話都沒有說」,聽著日之出羨慕自己敢於表達的話語,她想鼓勵他,想告訴他真實的自己。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轉戰線上 6.18登網飛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轉戰線上 6.18登網飛 時間:2020.04.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劇場版動畫《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人物角色圖公開
    劇場版動畫《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人物角色圖公開 時間:2020-05-11 14:25:35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溫暖治癒清新一夏
    6月18日 Studio Colorido的長篇動畫電影第2彈《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女主角笹木美代喜歡上了同班同學日之出賢人,每天捉弄他卻得不到回應。而在某一天笹木美代得到了貓店主贈與的貓面具,她就能夠變成貓呆在賢人身邊。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豪華製作陣容公布
    去年製作的了動畫電影《企鵝公路》的STUDIO COLORIDO的動畫公司製作了新的作品《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該動畫電影將在6月5日上映,這次製作陣容非常豪華,監督是是佐藤順一是專門製作治癒系動畫的監督大代表作有
  • 如《千與千尋》那般治癒心靈,動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文|翼如以前我每一天都在期盼著世界毀滅,但是,和日之出相遇,喜歡上你後,開始覺得這個世界也不是那麼不堪——《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有沒有一個人能使你對這個世界改變看法?有沒有一個人能讓你重拾愛與希望?
  • 懷裡的貓是女孩子,岡媽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6.5上映
    由岡田麿裡擔任腳本的原創劇場版動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近日公開了正式預告PV,動畫將於今年6月5日在日本上映。動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講述了一個女生為了去見喜歡的男生而變成貓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見治癒日漫,你的那隻貓在哪裡?
    這不,2020年6月18號的一部「貓片」在網絡上全球首映,又讓貓咪大火了一把——《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的日本動畫電影,充斥著日漫裡常見的元素,夏日、煙花、陽光,一如既往的清新與美好的感覺。雖然看名字有些中二,但看到編劇一欄的名字是「岡田麿裡」時,任誰都無法拒絕吧。畢竟在日漫中,她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 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宣布延期上映!
    原定於2020年6月5日上映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於官方網站宣布,電影受疫情的影響將會延遲上映,具體上映時間尚未公開。《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是由曾寫出了《龍與虎》《未聞花名》《朝花夕誓》等優秀動畫作品的岡田麿裡進行編劇的動畫電影。岡田麿裡最擅長的就是描繪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故事的起承轉合與情感的爆發都是她的強項。在她創作的故事裡,觀眾的感情總是會被她給牽著鼻子走。
  • 岡田麿裡新作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正式預告 6.5上映
    岡田麿裡新作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正式預告 6.5上映 時間:2020-03-10 10:23:41
  • 《噓月》決定作為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最終曲!
    n-buna新曲《噓月》決定作為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最終曲!播放著「噓月」的新PV也公開了n-buna的新曲《噓月》確定為2020年6月18日(周四)起在Netflix全世界獨家發布的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最終曲。
  • 超治癒純愛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變成貓咪去見你
    日本最新療愈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就取消原在戲院上映的預定計劃,於6月18日在西瓜視頻上架,令許多影迷都十分期待!如果變成貓會是怎麼樣呢?日本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泣きたい私は貓をかぶる)描述青春期少女的迷惘與勇敢追愛的故事,不管是青少年還是出社會的大人都能引起共鳴與回憶。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為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少女差點變成一隻貓
    而動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中,女主為了追求那個對自己沒有任何好感的男主,不惜戴上一個能夠變成貓咪的神奇面具,每天給男主帶來快樂,讓男主對自己有好感甚至是愛上自己,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少女為了心愛的少年,怎樣漸漸地迷失自我。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最近刷文章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不少關於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文章,甚至還有不少人拿它和君名比較,一些人說比不上君名,一些人說君名比不上貓的面具。對於這種拿一部作品去和另一部作品相比較的事,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對,如果我真的要比較兩部作品的話,那肯定會拿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比較。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願你我都擁有陽光,得到心愛之人的寵愛
    小夥伴們你們好,我是夢夢,大家年少時有沒有暗戀別人的經歷呢?那種想要一個人關注的心情,是夢夢對青春最直接最清楚的回憶。今天夢夢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一部日本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願意成為一隻貓,希望得到你的青睞。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變成貓咪去見你,2020年治癒系列!
    日本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中文預告,電影已於18號18:00登陸各大視頻平臺,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本片主要講述了綽號「無限」的女生笹木美代偶然間得到了一副只要戴上就可以變身為貓的面具從而展開了一段奇幻經歷,化身有著太陽味道的可愛貓咪「太郎」的美代,她與賢人加深了交流逐漸走進了彼此的內心,但明明只是為了更加靠近心上人,可自己與貓之間的邊界卻變得越來越模糊。這部動畫電影由著名日本動畫導演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執導,腳本家岡田麿裡負責劇本。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哪可以看 抖音西瓜視頻播放地址介紹
    6月18日,日本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將正式上線,這部動畫電影原定 2020 年 6 月 5 日日本上映,但因為疫情原因改成6月18日通過網絡平臺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