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春天是最容易犯困的季節,似乎連空氣中都飄散著慵懶的味道。3月21日,科學界志在打造一個純淨的睡眠狀態,他們在2001年把這一天指定為「國際睡眠日」。忙碌的都市人在快節奏中輾轉反側,醒來時一陣連天的哈欠,哈著眼淚,這種掙扎已不分季節時令。此刻,將「世界睡眠日」與春季的第一天被放在同一張床上,顯然頗具深意,而枕頭更理當是其中之重。
枕頭是什麼?文學家說,枕頭是親暱的愛人,與你夜夜廝守;生物學家說,枕頭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承託你的生理弧度;歷史學家說,枕頭是時代的藝術品,記載社會和生活的變遷。可見,枕頭與我們關係源遠流長,親密到難以割捨,以致在電影《戀上你的床》中,我們特別理解鄭秀文的痛苦:離了熟悉的枕頭,便睡不著覺!
作為一種生活用具,小小枕頭,方寸之間,伴隨著我們歷經無數春秋。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漢代以前,雖有銅枕、玉枕,但枕頭多為竹、木所制;西漢出現了漆枕和絲織枕頭,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到了唐宋時期,瓷枕最為盛行;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現代人習慣睡軟綿綿的枕頭,很難想像頭枕在石頭、木塊上硬邦邦的怎麼入眠。隨著睡眠研究的深入,對枕頭的要求,我們越來越挑剔,不僅要有體面的外表,還要有內在的體貼溫柔。
一個枕頭代表一個時代。它的進化和演變,支起了人類的夢想。未來枕頭會是什麼樣子呢?設計師們仍在釋放他們的想像力,例如模仿DOS黑白界面的「電腦」枕頭、形狀如真人懷抱的「手臂」枕頭等等。這些誇張的、有趣的、可愛的甚至怪誕的面孔,加上不斷智能化和高科技含量,足以改寫我們對它的單純定義。也許,在醒來的某一天,你會發現:夢是迷人的,擁有這種枕頭簡直迷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