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斌
記得梁實秋在一篇文章裡提到,有人做文章前先翻字典,翻到什麼就寫什麼。我翻字典,得到的題目是,魚。一起筆才知道,這樣的題目實際是太大了。關於魚,我知道的實在有限。不妨把題目縮小,寫我所見過的幾種小魚。
生命真是宇宙間的一個奇蹟,它的起源神秘莫測。有說來自外太空,也有說產生在水裡。這樣的問題,很多人大概都有思考過吧?最典型就是那個先有雞先有蛋的千古難題。至今沒有爭出一個定論。像螞蟻猜不出一條河流的源頭,面對生命起源的問題,人,也是一樣的茫然吧。
第一次在欒川雞冠洞裡見到盲魚,就有對生命肅然起敬的感覺。雞冠洞是一個地下溶洞,盲魚,就生活在洞內的地下河,由於位於地下數百米,又終日不見光線,這些魚類眼睛完全退化而成為盲魚。仔細看,它們的身體是透明的,小的寸許,大的也不過兩三寸,自如地在水裡遊來遊去,神態跟我們常見的魚類,沒有什麼區別。沒有眼睛的盲魚,定然是進化出用其他器官來代替眼睛的功能。這也很符合自然界的規律。以前在電視和資料裡曾看到過一種魚,它們能在攝氏六十多度的熱水中,怡然自得地遊泳。據說這種魚的祖先是火山爆發時的倖存者。它們之所以能生活在燙熱的湖水中,完全是環境使然。
我所遇到最有趣的小魚,是用做溫泉魚療的星子魚,也有叫親親魚,或者魚醫生。它們體長只有二三釐米,跟小時候吃的面魚那麼大吧,卻有超強本領,專咬食人身上的死皮和真菌。見識到這種奇特的小魚,是在海南興隆的一家四星級賓館裡。池子一周坐了魚療的旅客,有人甚至將整個身子都浸入水中。可以看到大家伸進水裡的皮膚上,都附了一簇簇的「魚醫生」。每個新人的加入,都會引來又一批的小魚。腳剛伸進水裡,這些小東西會在第一時間趕上來,開始咬你腳上、小腿上的死皮。好癢啊,趕緊拉出來。如是反覆一兩次,便可以適應了。而等適應之後,就成了一種享受。據說對於常見皮膚病、疤痕、腳氣有著獨特療效,而且無任何副作用,這也是「溫泉魚療」廣受人們喜愛的緣由吧。
常年流水的山澗裡有一種小魚,叫不出名字。也是永遠長不大。前些日子,跟戶外群去華縣的西澗峪旅行,那是個還沒有被人為開發的處女地。自然環境少有人為的痕跡,水,真是清,植被也非常的好。晚上就在距農家不遠處一塊空地上支起帳篷,聽著山泉淙淙的響聲,入睡,真是非常美妙。晨起,在農家門前的一個小水潭洗手——水是從下面自動溢上來的,潭裡的水永遠那麼些。不漲,也不枯。裡面居然有十多尾小魚,非常靈敏,一會兒相互追逐嬉戲,像是很調皮的孩子。一會兒又聚在一處,像是竊竊私語,有所交流,讓人回想起兒時的遊戲的場景。見到生人,出溜,都一齊躲到邊上的石縫裡去了。
又想起生命的起源。這樣的小水潭裡,怎麼就會產生了小生命?這些生命的種子,也如草木的種子一樣,會從空中飄移而來嗎?一位朋友說起他小時候的見聞:下了一場大雨,學校操場被雨水淹沒。十多天後,一窪一窪的小水坑裡,有小魚在遊動。這些小小生命的種子,在那樣惡劣的環境裡,居然能夠長期潛伏,直到生命之水的再次出現。想想看,那是一場怎樣的等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