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攝影師歷時一年多 穿行絕壁拍攝珍禽異獸

2020-12-05 人民日報

孔雀湖精靈 張仁韜 攝

雙角犀鳥與大盤尾 陳建偉 攝

三趾翠鳥 大山之魂 攝

天行長臂猿 孫曉宏 攝

暗色巨蜥 曾祥樂 攝

褐冠鵑隼 鄭山河 攝

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成年雄性灰腹角雉,發現國內菲氏葉猴最大群體……這些都來自「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所拍到的珍貴圖片。「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系列活動今年3月1日結束,由德宏州委、州政府組織舉辦,德宏州委宣傳部、自然影像中國承辦,歷時一年多。

自然影像中國聯合發起人、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會長陳建偉介紹,一年多的拍攝,在德宏獲得了大量高質量的珍稀野生物種影像資料,如天行長臂猿、菲氏葉猴、豹貓、小爪水獺、褐林鴞、犀鳥以及紅外攝影的雲豹、北豚尾猴、熊狸、豺、黑熊、靈貓、金貓等。還在國內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灰腹角雉的野外高清晰圖像。

攝影師們穿行於懸崖絕壁,夜宿於密林郊野,食與星月為伴,攝與珍禽為友。無論是零距離的反覆聚焦,還是極目遠眺的瞬間抓拍;無論是熬更守夜的蹲點捕獲,還是不經意間的意外邂逅;無論是國外大咖的精湛技藝,還是州內愛好者的小試身手;無論是小熊貓的憨態可掬、眼鏡王蛇的高冷驕傲,還是菲氏葉猴的頑皮嬉鬧、花冠皺盔犀鳥的低沉溫情,一幅幅美圖,定格著一次次心動的記憶,一幀幀影像記錄著一段段求索的神奇......

攝影師說

陳建偉

在國內首次拍到 「國寶」灰腹角雉

「此次攝影年活動最意外的發現和最激動的時刻,就是拍攝到成年雄性灰腹角雉。」談到拍攝灰腹角雉野外高清晰圖像過程時,陳建偉抑制不住心中的那份喜悅,從2016年11月項目啟動以來,團隊攝影組先後深入德宏山林,對境內生態環境進行拍攝記錄。拍攝到灰腹角雉的時間是2016年11月19日,是在工作人員架設的紅外相機收集的數據中發現的,連續拍攝了3張照片。「當時我們初步斷定是灰腹角雉,隨後聯繫了北京師範大學專門研究雉類的專家鄭關美院士和張正旺教授。通過他們的協調和努力,灰腹角雉影像鑑定會於2017年2月22日在北京召開。」

鑑定會上,專家組聽取了「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團隊發現灰腹角雉過程的匯報,並查看了野外拍攝的影像資料。經質詢和討論,最終證實,所拍攝照片為灰腹角雉的成年雄鳥,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本次拍攝的照片是我國境內首次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拍攝到野生灰腹角雉的圖片。

張正旺表示,灰腹角雉作為世界範圍內的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價值高,但國內外對其了解和研究非常少,相關資料也不多。此次拍攝到的照片,說明當地生態環境非常好,適宜灰腹角雉生存。

孫曉宏

在山裡守了兩天 拍攝天行長臂猿

今年60歲的孫曉宏是自然影像中國的攝影師,他愛上自然生態攝影已有6年之久。去年攝影年期間,他走遍德宏州5個縣市,跋山涉水地進行拍攝,拍到了天行長臂猿、三趾翡翠、黃嘴河燕鷗等很多珍貴的圖片。

孫曉宏介紹,為拍攝天行長臂猿自己在盈江支那山裡守了兩天,每天早出晚歸;為拍攝三趾翡翠,左手被當地特有的毒蚊子叮到出現水腫,雖然當晚就輸了液,但是後面近3天的時間左手都不能動,期間的拍攝任務都是靠右手完成的;為拍攝7隻黃嘴河燕鷗在一起歡騰的圖片,在江邊守候了數天。

「2014年,我就曾在大盈江邊拍攝過一組黃嘴河燕鷗交配期的圖片,當時有13隻,去年有7隻,今年就更少了,只有4隻,以後可能就拍不到了。」說起拍攝黃嘴河燕鷗孫曉宏回憶道,「當時為了抓住黃嘴河燕鷗交配瞬間的鏡頭,每天天未亮我們就要驅車到大盈江江邊守候,天黑了才返回住地休息,每天都要站在冰冷的江水裡等上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前6天都沒能拍到這個鏡頭,大家情緒都很低落。第7天我們早早就到大盈江江邊守候,待黃嘴河燕鷗捕魚進食完後,終於在那天上午拍到了這組珍貴的圖片。」

曾祥樂

經常晚上進山 聽取蛙聲一片

現任盈江觀鳥協會理事長的曾祥樂,是德宏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微距攝影師,他之前在北京工作,一次到德宏拍鳥後,就深深地愛上了德宏,隨後辭去工作到德宏盈江定居。

由於長期紮根盈江,曾祥樂一年大概有3/4的時間在山裡搞野拍。攝影年期間拍攝了眾多記錄盈江生物多樣性的影像資料。鳥類方面,拍攝到了很多珍貴資料,如印度池鷺、禿鸛、紅翅懸壁雀等;還拍攝到喇叭唇石斛等多種野生蘭科植物;兩爬類拍攝了茶色林蛇、孟加拉眼鏡蛇、孟加拉巨蜥、緬甸蟒等。

曾祥樂介紹,作為一名微距攝影師,為了一個鏡頭,經常要與毒蛇和猛獸近距離接觸,這需要具備耐心、勇氣、臨危不亂的素質。同時需要提前學習和了解大量有關野外生存和野生動物的資料,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危險。比如拍攝蛇類,需要學習蛇類的分類知識,了解哪些是毒蛇哪些是無毒蛇,在下溪流和鑽草叢探索時,要穿水鞋防止蛇咬等意外發生。

去年攝影年期間,為了拍攝雙角犀鳥小鳥出巢的瞬間,每天一早,他就要背著沉重的器材進山,中午吃點乾糧,天黑了才回城,這樣堅守了10多天。而兩爬類往往都是夜間出行,為拍攝到它們,他經常晚上進山,聽取蛙聲一片,尋找一絲蛇蹤。

鄭山河

前後5次進山尋找 發現菲氏葉猴群體

鄭山河4年前喜歡上攝影,起初拍攝的作品主要反映當地人文景觀,通過參加「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和自然生態攝影師們的接觸、交流,漸漸地愛上了自然生態攝影。

「我喜歡上自然生態攝影是近兩年的事,2016年『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在芒市啟動,許多國內優秀的自然生態攝影師齊聚德宏,其中就有孫曉宏老師,當時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看到他手機裡存放的自然生態攝影作品,就被吸引住了。」鄭山河說,從那刻開始他便喜歡上了生態攝影。

攝影年啟動後,作為生態攝影入門者的鄭山河和其他自然生態攝影師們輾轉於芒市、瑞麗、盈江、隴川等地進行拍攝。他介紹,自己發現國內菲氏葉猴最大群體就源於一次獨自野拍。去年10月底,他到芒市軒崗鄉水井村進行野拍,途中聽當地一位放牛的老人說起附近有猴子出沒,但不知道是什麼猴子,只說得出其特徵,灰毛、藍眼眶。為了確認該區域有菲氏葉猴活動的跡象,之後的半個多月裡,他前後5次進山尋找,最終在一個不知名的山窪裡找到它們的蹤跡。

「我看到附近山腰上樹枝在晃動,便用望遠鏡觀察,因為距離較遠,加上枝葉茂盛遮擋了部分視野,只能看到一隻幼年菲氏葉猴在樹枝上嬉戲。」鄭山河說,之後便一路尾隨該菲氏葉猴群體行徑,直到猴子們到達山澗一條瀑布邊飲水休息時才停下腳步。

為了能近距離拍攝到菲氏葉猴的畫面,鄭山河在攀爬瀑布巖石的過程中,不小心從巖石上摔下來,左膀劃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但他當時顧不得疼痛,根據自己常年在野外生存的經驗,在附近找了些止血草,通過咀嚼後敷在傷口處,再次向瀑布上方爬去,最終完成了拍攝。這之後,鄭山河一到兩天就會再去拍攝菲氏葉猴,經過2個月的跟蹤拍攝,漸漸地他掌握了這群菲氏葉猴的活動規律,現在三到四天就會去一次。鄭山河說:「通過長期的跟蹤拍攝,它們已經對我放下了戒心,現在去它們已經不再怕我了。」

據悉,該區域的菲氏葉猴有近200隻,是目前國內菲氏葉猴最大群體。

大數據

目前德宏州森林面積76.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8.78%

已發現的高等植物有339科1908屬6033種

佔全國總數的22.3%

記錄有陸生和水生脊椎動物5綱37目114科379屬725種

佔全國總數的11.51%

現有鳥類680餘種,分布種數排名全國第一

近百名自然生態攝影師,一年多共拍攝到影像數據近20萬個

其中數位相機照片約10萬張,視頻約3800個

這些素材為德宏州建立了高質量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生態影像庫

相關焦點

  • 他們遇到它們 定格德宏的美
    百名攝影師歷時一年多 穿行懸崖...
    褐冠鵑隼 鄭山河 攝原標題:他們遇到它們 定格德宏的美百名攝影師歷時一年多 穿行懸崖絕壁 拍攝珍禽異獸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成年雄性灰腹角雉「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系列活動今年3月1日結束,由德宏州委、州政府組織舉辦,德宏州委宣傳部、自然影像中國承辦,歷時一年多。自然影像中國聯合發起人、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會長陳建偉介紹,一年多的拍攝,在德宏獲得了大量高質量的珍稀野生物種影像資料,如天行長臂猿、菲氏葉猴、豹貓、小爪水獺、褐林鴞、犀鳥以及紅外攝影的雲豹、北豚尾猴、熊狸、豺、黑熊、靈貓、金貓等。
  • 《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巡展走進天津講述"香港故事"
    新華社天津8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夢幻迪斯尼」「精彩的舞龍舞獅」「憨態可掬的熊貓」……近百幅既有童真童趣又能展現香港蓬勃朝氣的經典之作近日呈現在天津少兒面前。   繼在首都圖書館展出後,由中國日報社、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北京紫檀文化基金會、香港特想集團、一汽紅旗協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第二站近日走進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免費向市民開放。
  • 《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精選圖片全國巡展在天津圖書館舉行
    中國日報網12月21日日電(記者陸中秋)12月21日,由中國日報社、中國畫報出版社、中國圖書館學會、首都圖書館主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精選圖片全國巡展在天津圖書館開展。《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畫冊精選圖片全國巡展啟動。
  • 極限視角酷拍記錄 竇驍帶你穿行紐西蘭
    3月31日下午, 演員竇驍「穿行紐西蘭索尼紀實影展」在上海南豐城拉開帷幕。這是索尼酷拍攜手竇驍上演的一場擁抱自然、挑戰自我的勇敢之旅。藉助於強大的防抖功能,無論自行車速降還是摩託車穿行,均可以在崎嶇的道路上記錄平穩、流暢的視頻。同時在各式配件的輔助下,索尼酷拍通過第一視角將蹦極等很多難以企及的畫面盡收囊中、原汁原味的體現這場令人血脈噴張的穿行之旅。
  • 攝影師拍攝《山海經》的妖怪,「三皇五帝」中的白帝,畫面美成仙
    中國古代許多神話故事中,有很多妖怪或神仙穿行其中。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玄而又玄的詭怪傳說,總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一位專業攝影師,多以古風人像拍攝為主。她對古代神話傳說故事非常感興趣,常常將《山海經》中的妖怪塑造於現實生活中,用照片來展示。
  • 攝影師拍攝貓咪的10個小貼士
    之前介紹過的攝影師巖合光昭 (Mituaki Iwago) ,是一位能「吸引」貓咪接近的生態攝影師,除了貓攝影展外也有推出關於街貓的寫真書。貓咪網站 ilove.cat 就邀請了攝影師分享拍攝小貼士:1/找出理想的地點攝影師說,他拍攝過非常多的貓咪,對貓的感受很強烈,他發現流浪貓在不同的地方、表情也會不一樣。
  • 野生動物攝影師的20年拍攝筆記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作為世界上優秀的野生動物影片製作人之一,20年的時間裡,約翰·艾奇遜隨團隊遊走於世界各地,目睹了無數壯觀場景——在雨中看塍鷸搗爛泥,被一隻北極熊跟蹤,頭頂捲起雪雁「龍捲風」,目睹企鵝被海獅擼成肉塊,甚至從呲牙咆哮的雄海豹群中來回穿行……在展示專業野生動物拍攝團隊的生活之餘,艾奇遜也揭示了多種野生動物真實的生存現狀,以及那些長期與野生動物共同生活,並且與它們有著複雜互動關係的人
  • 感恩節特輯:攝影師獨門拍攝秘籍大放送
    初學選擇建議選擇50mm焦段,也就是標準鏡頭開始拍,不管你是APS畫幅還是全畫幅,我都是建議這個焦段,標準鏡頭用好,是一切鏡頭的基礎,我一隻50mm f/1.4D,用了五六年,拍了很多好題材的人文人像,從來不會覺得這個才一千多元的鏡頭哪裡不夠好。不要被那些各種目的閒言碎語幹擾,這個一千多元的鏡頭用不好,一萬多的也未必可以用的好。
  • 攝影師專注拍攝鹿群 未發現「模特」近在咫尺 (1/3)
    攝影師專注拍攝鹿群 未發現「模特」近在咫尺 (1/3) "← →"翻頁
  • 黑白攝影是對攝影師最好的考驗——冬季風光拍攝
    冬天,這是一年中拍攝美麗的風景的美好時光。寒冷的冬季雖然帶來了一系列挑戰; 對於風景攝影師來說,它也可以是一年最好的時間。冬天美麗的光線總是一閃即逝,特別是在早晨。這也是風景春夏的另一種表現 - 雪和霜完全改變了整個景觀,創造了一個冰雪覆蓋的大地。你有黑白頭像來拍攝冬季風光,是很有趣的。
  • 女攝影師北極拍攝白鯨嬉戲圖 水中吐泡泡萌死人
    女攝影師北極拍攝白鯨嬉戲圖 水中吐泡泡萌死人 (2/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北京南海子的「珍禽異獸」
    南海子的「珍禽異獸」  王順成  5月19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四不像」又可以和大家見面啦。從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從此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和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
  • 攝影師拍攝到罕見藍鯨哺乳照
    原標題:攝影師拍攝到罕見藍鯨哺乳照   藍鯨哺乳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4日報導,專門駐紮在觀鯨勝地斯裡蘭卡海域拍片的攝影師派屈克 戴克斯特拉(Patrick Dykstra)日前全球首發藍鯨母親與寶寶同遊及哺乳罕見照片
  • 攝影師拍攝到世界上唯一紅色蝙蝠魚,網友留言:它喝多了
    因為蝙蝠是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攜帶者之一,和蝙蝠相關的動物都格外受到人們注意,前不久,一位義大利的攝影師拍攝到一隻特別的蝙蝠魚,也備受人們矚目。這位來自義大利的水下攝影師名叫裡斯蒂安·萊恩,在最近一次潛水攝影的時候,它拍攝到一隻3米左右的蝙蝠魚,這隻蝙蝠魚與其他蝙蝠魚最大的區別就是,這隻蝙蝠魚的腹部是紅色的,而絕大多數的蝙蝠魚都是黑白兩種顏色,這隻蝙蝠魚被攝影師裡斯蒂安·萊恩稱為是世界上唯一的粉紅蝙蝠魚。
  • 三隻松鼠聯盟小店全面升級 歷時一年將破百家
    三隻松鼠聯盟小店全面升級 歷時一年將破百家來源:聯商網2019-08-09 16:42聯商網消息:2018年,三隻松鼠推出了新零售創業平臺「松鼠小店」,截至今年7月,正好是小店對外發布一周年,而在本周六(8月10日),歷時一年的小店即將正式突破
  • 攝影師近距離拍攝巨齒大白鯊:血盆大口似卡通形象
    &nbsp&nbsp&nbsp&nbsp12月30日消息,攝影師Harry Stone在南非Gansbaai海岸拍攝到一頭巨齒大白鯊,長得簡直就是迪斯尼電影《海底總動員》中的布魯斯。
  • 攝影師拍攝大阪機場迷人光影下的飛機
    圖:日本攝影師Takahiro Bessho在大阪伊丹機場拍攝的夜幕下的飛機。前段時間,飛行員Jeffrey Milstein從空中拍攝的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以及新澤西紐瓦克機場的晝夜景色,讓我們領略了世界知名機場的壯美。近期,日本攝影師Takahiro Bessho從地面的角度,拍攝了大阪機場夜景的璀璨和飛機的線條美,再度美爆我們的朋友圈 !
  • 攝影師印尼拍攝科莫多巨蜥 大搖大擺令人震撼
    這組照片是攝影師子睿在科莫多島和林卡島拍攝的。科莫多巨蜥在清晨和傍晚較為涼爽的時段相對活躍,常會出現在水潭附近,林間空地甚至有時會大搖大擺的穿過遊客徒步的小路,如果運氣足夠好你可以在清晨溫暖的陽光灑在海灘時見到他們的身影。科莫多巨蜥是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野外僅存3000隻左右,集結於科莫多島,林卡島為代表的幾座印度尼西亞小島上。
  • 成都年會集體照拍攝,選專業團隊有多重要?
    一晃已經進入2021了,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成都前段時間的疫情如今慢慢的控制住了,各企業單位的會議及活動也逐步安排上了日程,年底是舉辦年會的日子,年會這麼重要的時刻,值得被記錄,年會集體照更是要引起重視,所以提前選好專業的團隊是必須的,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專業的團隊呢?
  • 攝影師蹲守冰層拍海豹幼崽(組圖)
    原標題:攝影師蹲守冰層拍海豹幼崽(組圖)   攝影師David Doubilet 歷時整整兩年拍攝加拿大聖勞倫斯灣的生態環境,與格陵蘭海豹親密接觸。這組精美絕倫的圖片可以讓我們一瞥這個神奇物種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