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來,
全市檢察機關共有300多名志願者奔赴一線
幫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他們,去菜市場、各小區督導,
他們,在高速卡口24小時工作不間斷執勤,
他們,在火車站一刻不停地對重點疫區人員分流引導,隔離疏散。
他們說守土有責,這是使命。
為此
我們新媒體中心製作了一則小短片,
以此表達深深的敬意。
▽
今天,
我們一起感受下
幾個暖心的防疫小故事。
01
我在車站分流了十幾個來自重點疫區的乘客
姑蘇區檢察院幹警劉颺、王亞洲被分配到了蘇州火車站,24小時輪班上崗,直面各地來蘇的乘客。為了節省物資,一套防護服要穿上兩到三天。
來蘇乘客在體溫檢測過後,發燒的直接由120送往醫院,而正常體溫者則對其身份證及有關信息進行查驗核實,發現有重點疫區暴露史的乘客,將他引導至信息採集點進行信息採集,了解情況,詢問去往蘇州何處。
△圖為劉颺、王亞洲直接面對重點疫區過來的人員,進行測體溫,發熱的直接送醫院,不發熱測量體溫登記進行分流
△火車站廣場長椅上匆匆扒兩口飯
「企業馬上就要復工,這幾天火車站返蘇人員多了起來。今天,我分流了十幾個來自重點疫區的乘客」。王亞洲在他的日誌中寫到。
「辦案要衝在第一線,防疫也要衝在第一線。」來自一線辦案部門的劉颺在報名時這麼說。
姑蘇區檢察院幹警林濤和張超則被分配到了蘇錦分流點進行蹲點值守,對來自重點區域的返蘇人員身份證進行登記和拍照、籤訂承諾書。
△圖為林濤、張超對高鐵北站及火車站返蘇人員進行二次分流
「你就別跟我爭了。我雖然年紀稍微大點,但還有重要的辦案任務離不開你這個小夥子,就讓我先去吧。」出行前,50歲的林濤硬是替下了本部門的年輕幹警。兩人為此還爭了好一會。
「昨天半夜2點還接到了返蘇人員要隔離,就是張超他們那裡送來的。」在社區參與防疫工作的宋偉棟說。
他們說,
守土有責,這是使命,要保護好大家。
02
守護了每一個小家,其實就是保護了大家
還記得這張照片麼,吳江區檢察院幹警魏斌踮腳扒在載重車車窗外為司機測體溫。這個姿勢,他前一天已經重複八小時,第二天繼續。
△圖為吳江區檢察院幹警魏斌踮腳扒在載重車車窗外為司機測體溫。
他寫了卡口日記,記錄了自己和同事防疫的日子(以下摘自魏斌的日記):
_
第一次服務
_
時間:1月31日晚18時至凌晨1時
地點:常臺高速原盛澤主線收費站卡口
第一次和同事的志願工作,老實說心裡有點嘀咕,不知道一線卡口到底是什麼情況。到了卡口,穿上穿上防護裝備後,莫名提升了些底氣。看著綿延的待檢車隊,他們想不到這個看上去穿著專業的人其實是一個新兵蛋子吧,哈哈。
在馬路上工作十幾分鐘,「擔心」這種多餘的東西已經拋之腦後了。遇到的司機、同乘人員形形色色,有的面色凝重、一言不發,有的樂觀開朗、主動溝通。大部分的人積極配合,甚至還主動施以援手,捐贈自帶的防護裝備,少數的帶著牴觸情緒、質疑不斷,需要我們耐心溝通。
工作到21時,低頭測量完畢,放行了一輛待檢車輛,抬頭看了一眼遠處的車流,一眼望不到頭。一盞盞車燈好似夜間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每一輛車都承載了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期許和幸福。我們守護了每一個小家,其實就是保護了我們大家。
我揮手示意後面車輛上前。夜很長,工作還要繼續。
車流雖然行駛速度很慢,但也要注意貨車等大型車輛,同事凌傑在工作中差點被大貨車刮到,著實嚇了我們一身冷汗。同在卡口執勤的交警同志給我們分享了他的路面執勤經驗,給他點讚。
車流不絕,工作不斷,一直憋到12點把路面積壓車流處理完畢後,凌傑才有時間去跑了趟廁所,回來還一直嘀咕早知道少喝水,上廁所脫防護設施還要消毒真是太麻煩了。
_
第二次服務
_
時間:2月4日下午14時至晚上20時
地點:常臺高速黎裡收費站卡口
這次志願工作的內容從體溫測量調整為交通重點人員管控,又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不過和第一次相比,我和凌傑已經有了更多的底氣。來到卡口,和上一批的志願同志做好交接後,我們開始工作。
管控工作建立在前期公安、衛健的同志信息核查甄別基礎之上,針對滿足條件的相關重點人員,由我們對接實施管控措施。
△圖為吳江區檢察院幹警凌傑在卡口幫過路人員測體溫
黎裡卡口車流量不大,在工作的同時,凌傑主動幫助維護卡口衛生工作,將用完的醫療廢物進行處置。下午15時,有一行三人在吳江有自有住所的浙江籍相關重點人員需要進行管控,我們進行信息登記、核實,並聯繫住所地所在社區負責同志至卡口進行管控交接。由於住所地社區管控任務較重,被管控人一行三人在卡口等了較長時間,凌傑在沒有防護服的情況下,主動與他們溝通,告知實際情況,妥善做好了人員安撫工作。到了晚上8時,工作結束,凌傑又驅車至院內加班,處理手上的案件。
抬頭看著他辦公室的燈光,雖然工作內容變了,但是服務人民的初衷沒有變。
加油!
03
凌晨,他們相遇在高速卡口
「我來了,兒子挺好,正睡著。」他邊快步走著邊再次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防護設備。「好,目前車流量在變少,但你還是要注意。」她測完一名卡車司機的體溫,退後讓他上前登記信息。「車裡保溫杯裡有熱咖啡,路上開車慢一點。」他接過同事遞過來的登記本,開始了新一班的工作……這是夫妻之前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叮囑,但在這個寒意料峭的早春凌晨,卻變得格外溫暖。
他是江蘇省張家港市檢察院的幹警王志,她是他的妻子陳利,同時是張家港市婦幼保健所的一名醫生。他們離開溫暖的家,將九歲的兒子託給年邁的老人照顧,投入到防控疫情一線卻巧合地相遇在錫通高速公路鹿苑卡口。夫妻二人不在同一時間共同執勤,但是陳利值班時間是晚上18:00到24:00,王志值班時間是24:00至6:00,聚少離多的夫婦倆格外珍惜每日24:00執勤交接班時的短暫時光,簡單的交流,相互的撫慰。
「卡口是一個城市的防火牆,嚴防死守住病毒,我們的家人就更安全!」王志和所有在崗執勤志願者一樣,用這一份沉甸甸的信念相互鼓勵著、堅守著,絲毫不敢懈怠。
04
蘇州城門,我們來守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初四幹到了十五,同志們,加油!」
元宵佳節那天一早,吳中檢察志願服務隊的群裡的志願者們就相互打氣。
周末正好碰上企業復工的返程高峰,車流量明顯變大,再加上昨天蘇州高速嚴控全面升級,高速出口協助檢測、登記旅客的工作,明顯要比前幾天更加辛苦了。
「確實挺累的,只知道揮手下一輛、下一輛……」吳中區檢察院志願者鬱向明說。
△圖為吳中區檢察院黨員志願者鬱向明、濮霄亮在吳中收費站協助驗證、登記旅客信息
和鬱向明一同在吳中收費站出口協助登記旅客信息的,還有該院的濮霄亮,8小時志願工作結束後,他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蘇州城門,我們來守」。
一向樂於奉獻的王春林參加了城南街道東湖社區的志願工作,對每一位本社區居民的進入進行體溫測試,對外來人員返回進行勸返,每天志願工作10小時以上,昨天他回到家中在群裡說:「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做了,就想喝口水」。
△圖為吳中檢察院黨員志願者王春林參加城南街道東湖社區的志願工作
我們堅信,
這場戰「疫」,
一定會贏!
來源 | 張家港檢察院、吳中區檢察院、姑蘇區檢察院
視頻製作 | 安娜
原標題:《凌晨,這對夫妻相遇在高速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