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體驗約8分鐘
2020是60年一遇的庚子年,傳說每逢庚子年,災禍橫事不斷,持續有人舉證或「跳預言家」來力證這一說法。
迷不迷信不好說,但已經過半的這一年,應該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太如意,甚至有末世感。
末世時代看末世電影,《創世紀》中有諾亞方舟,電影《2012》中也有人類共同建造的新諾亞方舟,而Neflix推出韓國導演奉俊昊同名電影《雪國列車》的改編劇集,則給大家帶來新思路——一輛永不停歇的巨型列車「破雪號」,在末日中穿行。
#末日旅行Kiko Tse@香港
劇集
《雪國列車》
Snowpiercer Season 1
—
***內文涉及嚴重劇透,介意者請即刻退出***
永恆引擎
首先,氣候變了
懷疑論者知道原因,但還是用謊言讓人類走向滅亡。
就想想今年西伯利亞錄得三十幾度的氣溫可怕不可怕
戰爭讓地球更熱,冰山融化,物種滅絕。所以科學家設法讓地球冷卻,修補他們造成的破壞。
結果,卻冰封地球。
只有最具遠見的威佛先生預知未來,準備一輛偉大的方舟列車「破雪號」,帶領人們在末日狂奔。
1001節車廂,永不停轉的引擎
在冰封的最後幾天,作為罪魁禍首的富人們都躲進了全長1001節車廂的「破雪號」。而被留下的倖存者,出於求生本能,入侵了他們的列車。
全世界目前78億人,算有7成撐不下去,那剩下23億多人也不可能都裝進這輛列車
買票上車的富人分布於頭等車廂和二等車廂,衣食豐饒;勞動人民們則佔據了三等車廂,有節制地不愁吃穿;而被仁慈的威佛先生收容上車的「難民」們,則留在末節車廂,最低額度地保持生命狀態。
不用標註,都直觀感受到這是哪個車廂了
列車的一切都以「平衡」為核心。
列車高速行駛,破開冰雪。儲水車廂保持穩定食水供應;人造海洋、牛棚、溫室等供應營養均衡的生態系統,並精確計算人均所需熱量;桑拿、蹦迪、心理醫生等娛樂活動依然上演,避免人們精神狀況脫節。
說明錢不一定能買到快樂,但沒錢是肯定買不到
末日來臨,人們發現過去的信仰並沒有憐憫或庇護他們,此時提供一切的慈善家威佛先生,潛移默化地成為了大家新的信仰和絕對掌權者。孩子們學習W手勢去敬仰威佛先生,每個人也必然會聽從他制定的秩序。
每個人都會比劃W
正義未得伸張
在極力維護平衡的主張下,人類暫免於滅絕的恐懼,在「破雪號」上度過了7年。
對末節車廂的「末節人」來說,每一天都是苟活,他們求出無期,不見天日。由於列車並沒有把他們需要消耗的資源計算在內,所以他們的食物供應隨時會被切斷。剛上車,他們就經歷了多天斷食,被逼得人吃人。
末節車廂的人,連生育權也被剝削
唯一的出路是被富人們召喚去幹活,比如鋼琴要調音、需要樂手演奏......
有天賦的孩童,也可以到「學校」接受教育,以補上勞動崗位的空缺。
但這些機會,寥寥可數。
末節車廂的雷頓
在他們之中有一人叫安德烈·雷頓,總是想著推翻上層,變著法子地盤算如何起義,可是他連離開末節車廂的方法都沒有,於是只能不斷與其他人紙上談兵。
終於,機會來了。
破雪號發生了殘忍的連環殺人事件,受害人都是三等車廂的男性,不止被肢解還被閹割。
威佛先生絕不姑息這種事情,他委派心腹瑪蘭妮調查,而瑪蘭妮則尋求曾是警探的雷頓幫助,條件是助他離開末節車廂。
雷頓軟硬不吃
雷頓認死理,覺得現在的「破雪號」就是不公平,於是死活不要離開末節車廂,在查案途中處處留神車廂的漏洞,依然在計劃末節人的造反。
要命的是,雷頓在過程發現了瑪蘭妮的秘密——早沒有了威佛先生,是瑪蘭妮在隱瞞實際操控車廂。於是瑪蘭妮把雷頓放進了冰櫃冷藏,試圖掩蓋真相。
末節人也不知道雷頓在進行如此秘密的工作,於是試圖逃出車廂去尋找雷頓。
知道得太多了
兜兜轉轉,最後查出兇手是頭等車廂最具勢力的佛吉家族獨生女蘿潔,引發了三等車廂和二等車廂以罷工來威脅,要參與對蘿潔的審判。
眾人以公義為名,實際上是希望打破階層固化,為自己的階層爭取更多的福祉。
佛吉家族的價值觀扭曲
瑪蘭妮只能妥協,讓他們參與審判過程。但頭等車廂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們開始去籠絡二等車廂,不顧一切要保全蘿潔。為的不光是一個佛吉家族,而是整個頭等車廂的絕對話語權。
三等車廂的訴求
審判結果是蘿潔有罪,但瑪蘭妮左右為難,只好假借威佛先生念及蘿潔年紀尚小決定放過。
三等車廂與末節人的不滿到達沸騰點,於是策劃了罷工,瑪蘭妮只能去發表一場恩威並施的演講撫慰人心。
瑪蘭妮對罷工的態度
問題悄然而至
禍不單行,運行了7年的列車發生零件故障。
瑪蘭妮最了解她親自設計的列車,於是與其他幾位工程師一起攀出車外,在零下攝氏120度的天氣,維修還在急速行駛的「雪國號」。
每個車廂的人都憂心忡忡,若不成功,人類便會全部滅亡。
在犧牲了一位工程師的情況下,列車如願修好,繼續運轉,大家在一片歡天喜地中慶祝的同時,瑪蘭妮的挑戰又來了。
末節人逃出來找到雷頓,他們計劃煽動三等車廂聯手推翻現有局勢,瑪蘭妮只能在秘密被揭露前找到失蹤的雷頓。
雷頓的行動
雷頓除了告訴同夥車上並沒有威佛先生外,還利用蘿潔愛獵奇、愛搞事的性格,讓她親自見到引擎室沒有威佛先生,頭等車廂也震驚地知道了瑪蘭妮隱瞞的真相,隻手遮天。
於是,佛吉家族聯手掌握「兵權」的護衛隊首領打算把瑪蘭妮拉下來,自己上位奪權。
佛吉家族以為佔了先機
瑪蘭妮說出了真相,世人都以為威佛先生設計了永恆的列車,其實她才是真正設計師。
威佛只是負責買票也壓根不相信列車可以拯救人類,所以只想濫用列車去維持榮華富貴,長久地得到讚美,在夜間車廂酒池肉林。
瑪蘭妮不忍心血被毀,想盡力保存人類,於是把威佛丟在路邊,接管了「破雪號」。
雖然也是她說了算
兩股勢力像是豺狼和鬣狗一樣對權力虎視眈眈,瑪蘭妮馬上就要成為獵物。
頭等車廂的勢力馬上對瑪蘭妮進行審判,列車上尚有理智的人行動了,她被一群人救走。
她也開始反思,自己維持的平衡並不能讓大家都滿足,於是決定投向末節人,和他們合計利用把中間6節車廂分離出去,把佛吉家族一夥踢走,而後把權力移交給安德烈·雷頓。
瑪蘭妮差點被處決
雷頓告訴大家這是民主的結果,但是被強壓多年的末節人和三等車廂乘客卻沒有遵守遊戲規則。
列車和佛吉家族被拋棄在茫茫雪國,底層人民卻在翻身之時,在列車上肆意搶掠和破壞,瑪蘭妮維繫已久的平衡和秩序瞬間消散了。
解放的時候
雷頓還沒來得及去穩定局面,他們又發現真正的威佛先生還活著,且要用「破雪號」備用車追上「破雪號」合併車輛,掌控權利。
人類的宿命......?
《人類簡史》中提出,自農業革命後,智人開始從漫遊採集者轉變為農業社會,實際上是植物馴化了人類。一連串為了讓生活更輕鬆的「進步」,最後卻像是在人類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鎖。
《雪國列車》為了保全人類的生活,用人類慣常的生活去解讀生存和生活的意義。為了讓人類能體面地保全現有文明,甚至保全了舊日制度——階級分層,去確保有效而且高效的社會運轉。
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轉機制與基本邏輯。大膽的設想來了,如果「雪國號」是共產呢?無分車廂,大家都可以有平等的配給和享受,那何樂而不為?
在末世的背景下,瑪蘭妮選擇了階級,去保障「社會」的運作。雖然她失敗了。
從頭到尾,我都沒有站過雷頓一夥。
在追逐自由和平等之前,必須確保價值。所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對的。
末節人從一開始就沒有買票上車,而車上也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去容納他們,所以他們對資源的消耗一直都無法抵禦提供的價值。
後來他們千方百計推翻了原來的規律,但目的是讓大家處於無政府狀態,一片混亂。看到這裡,大家都會覺得,瘋了嗎?
事實上,無政府主義本身並不指向道德淪喪的社會面貌,其核心反而是強調個人自由、自主,以及廢除政府及管理機構與民眾的權力關係。
換句話說,無政府主義意欲破除的,是社會政治組織由上至下的服從,就像古時以大家庭的形式聚居,沒有政府和國家,也沒有法令和統治者,整個「社會「秩序全靠彼此自發地協商、遵守。
這一切建基於鼓吹對人性本善的信念。
劇中人物經常出現信任危機
話說回來,在末日作為命運共同體,設身處地,我發現最後最偉大的力量,依然還是人性。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大水花 獨家「感官指南」
帶你用幾分鐘看完一部優質紀錄片
90後爸爸生存壓力實錄
欲望樂園:抽一隻籤,講一個故事,喝一杯酒
出品 | @寧大大編輯 | @Kiko Tse;設計 | @剛叔dashuihua@ytmedia.com
藝術·音樂·愛感官生活方式 都市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