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2020-07-11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王佳純

「沙漠蝗沒來,卻來了另一個不速之客!」

隨著黃脊竹蝗6月底從寮國遷飛入境我國雲南以來,雲南省及普洱市、西雙版納州林草部門,部署沿邊境的江城、勐臘等縣,選用環境友好型的藥劑,組織近千架次無人機,同時集合地面防治力量,對入侵的黃脊竹蝗進行阻截防控。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外遷與當地種群疊加,黃脊竹蝗群活動區域超11萬畝

科技日報記者7月10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6月28日,在普洱市江城縣牛倮河保護區與寮國接壤的邊界沿線,發現黃脊竹蝗入侵,呈移動式危害,主要危害對象為竹子、芭蕉、粽葉蘆等作物。

隨後,普洱市寧洱縣、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局部區域也發生了黃脊竹蝗危害。

黃脊竹蝗是網翅蝗科竹蝗屬的一種,俗稱竹蝗、蝗蟲,主要危害毛竹、剛竹、水竹等。竹蝗成災時,可將竹葉洗劫一空,竹林如同經過火燒,竹子當年枯死,第二年毛竹林很少出筍,竹林逐漸衰敗,受危害的毛竹枯死,竹腔內積水,纖維腐敗,竹子便再無使用價值。

截至7月9日,普洱市累計監測到江城、寧洱和墨江3縣共8個鄉鎮入遷黃脊竹蝗群落活動區域117660畝,其中林地96989畝、農地20671畝。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記者還從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了解到,截至7月10日,當地累計發生黃脊竹蝗災害面積1214畝,其中農地634畝,林地580畝,主要發生區域為勐臘縣勐伴鎮、瑤區鄉、易武鎮。

普洱市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境外黃脊竹蝗持續入侵形勢嚴峻,當地每天都能監測到新入侵種群;種群擴散速度加快,並有向周邊縣區蔓延趨勢;入侵種群有向農田擴散蔓延趨勢,對農作物有潛在災害風險。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研究員陳鵬介紹,目前境外黃脊竹蝗持續入侵態勢嚴重,並有向周邊縣區蔓延趨勢,雲南省邊境一線7月至8月份黃脊竹蝗爆發成災的可能性大。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突出區域治理和科學防控,無人機與地面防治雙推進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雲南普洱邊境等地的黃脊竹蝗災害,是當地種群與外遷種群的雙重疊加,尤其是邊境線以南國外種群暴發成災,由於當地食料缺乏,黃脊竹蝗成蟲羽化後,開始不斷遷飛入侵我國的普洱江城等周邊縣區,對雲南省竹林和其他作物造成嚴重威脅。

此前,為應對沙漠蝗等外來生物入侵風險,雲南省各級林草部門有全面的預案和物資儲備。

此次黃脊竹蝗甫一入侵,雲南省各級林草局就及時召集相關部門,根據黃脊竹蝗的特性和各地實際,及時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派出技術專家和相關人員趕赴現場,指導普洱市等地開展防控工作,採取無人機防治與地面防治、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措施進行防治。

雲南省林草局要求普洱市各縣、區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全面做好監測並控制住黃脊竹蝗災情蔓延勢頭,並建立起省、市、縣、鄉、村、組、公益林管護員蟲情監測網絡,全面排查蝗災隱患,突出區域治理和科學防控。

此外,沿邊的普洱市、西雙版納州等地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全面準確掌握黃脊竹蝗發生情況。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截至9日,普洱市開展防治防控面積累計54257畝;無人機飛防作業累計979架次。通過防治防控,累計減少黃脊竹蝗發生面積54257畝,現有黃脊竹蝗發生面積63403畝。

目前,普洱、西雙版納一線「飛防」作業仍持續開展,對所有發現的竹蝗發生區做到應防盡防,不留死角。同時,在中老邊境線開展飛防形成了30公裡的隔離帶,竹蝗災害蔓延勢頭得到緩解。

據了解,雲南省林草部門下一步將加強與我國山水相連的寮國等國的溝通協調,對入侵雲南的黃脊竹蝗蟲源地進行防控,並做好國內、國外蝗情測報,形成長效機制,根據蝗情預測預報結果,採用綠色綜合防控技術對黃脊竹蝗蟲進行分類治理,防早防小,確保全省森林資源、糧食生產安全。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結合生物學特性,黃脊竹蝗這樣「治」

據了解,黃脊竹蝗在雲南普洱、版納等地1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4月中旬至5月底孵化,6月下旬為盛孵期。1~2 齡跳蝻多集中取食小竹及禾本科雜草,2齡初開始上大竹,3齡以後全部上大竹,上大竹後起初集中梢端取食,後逐漸分散。當集中取食竹梢時,竹梢呈現枯黃色。

陳鵬研究員介紹,竹蝗跳蝻期約2個月,跳蝻經5次蛻皮為成蟲。跳蝻和成蟲喜群集,並具嗜好鹹味和人尿的習性。6月下旬成蟲羽化,7月初為羽化盛期,成蟲取食後約20天交尾產卵。

跳蝻4齡至成蟲交尾前食量最大,約佔竹蝗總食量的60%以上,危害最烈。7月中旬至8月為產卵盛期。成蟲產卵期1~2個月,壽命50~80天。成蟲在近交尾時常成群遷飛轉移,使發生區域迅速擴大。交尾後不再遷移,選擇向陽的山腰、雜草灌木較少、竹林較稀、土壤較疏鬆的地方聚集產卵。

針對這些生物學特性,人工挖卵、藥物滅、人尿誘殺等是防治的主要方法。

警惕!這種蝗蟲入侵雲南,活動區域超11萬畝

竹蝗產卵集中,可於11月份發動群眾至產卵多的地點挖卵塊;跳蝗出土10天內,於早上露水未乾前用敵百蟲粉噴撒,每公頃用藥20~30千克;或用鬧羊花1千克加水200千克煮、沸,當藥液呈紅褐色時取出過濾成母液,再將母液稀釋成500倍液噴射。

在跳蝗上竹時,對密度較大的竹林,用3%敵百蟲粉20~30千克噴撒;或在露水幹後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殺蟲淨油劑進行超低容量噴霧;也可以進行煙霧劑防治;釋放白僵菌,使初生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此外,可用100千克人尿液,加入2~3千克5%敵百蟲粉拌勻,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

(圖片來源:雲南省林草局、普洱市林草局)

編輯:張琦琪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黃脊竹蝗自寮國入侵我國,目前活動區域已擴大近10萬畝
    黃脊竹蝗自寮國入侵我國,目前活動區域已擴大近10萬畝。黃脊竹蝗正在不斷登陸我國雲南,目前活動區域近10萬畝這次入侵我國的黃脊竹蝗,實際上是從寮國穿越過來的,而它之所以會從寮國穿越邊境登陸我國,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寮國對病蟲害的防治力量有限
  • 雲南蝗蟲入侵,10萬畝糧食告急,蝗蟲的天敵原來是鴨子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小麥豐收的季節,可沒想到大批黃脊竹蝗侵入雲南,10萬畝地糧食告急!怪不得有的地方說,蝗蟲過後,寸草不多,雖然有點誇張,但是蝗蟲咬過的區域確實莊稼收成很差。2、人工挖卵:蝗蟲的卵較為集中,可以找蝗蟲卵,集中噴灑藥物,抑制蝗蟲數量。但只是少量蟲災時有效,大面積的蝗蟲襲擊的時候,是根本無效的。3、釋放白僵菌:這種菌類是蝗蟲們的天敵,尤其是一些新生的蝗蟲,剛出生沒有多久,是最怕這種菌類的,一碰到這種菌類很容易死亡。
  • 雲南蝗蟲入侵,10萬畝糧食告急,鴨子大軍整裝待發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小麥豐收的季節,可沒想到大批黃脊竹蝗侵入雲南,10萬畝地糧食告急!黃脊竹蝗的危害這種蝗蟲主要是啃食竹子或者莊稼,被它啃食過的莊稼,就像被火燒過。一般第一年枯死,往後也很難再有莊稼出現,危害是非常大的。怪不得有的地方說,蝗蟲過後,寸草不多,雖然有點誇張,但是蝗蟲咬過的區域確實莊稼收成很差。
  • 雲南蝗蟲入侵11萬畝!不是非洲沙漠蝗,這次的蝗蟲可以吃嗎?
    在蝗蟲全球肆虐的情況下,中國也沒有獨善其身。之前還有網友擔心,會不會從印度和巴基斯坦那邊,蝗蟲穿過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現在,雲南出現了一種叫黃脊竹蝗的昆蟲,它從寮國進入雲南,已經遍布雲南11萬畝田地。雲南農業部門正在全力滅殺,使用無人飛機進行噴藥防治,而各地也設有蝗蟲檢測點,密切觀察黃脊柱蝗蟲的動向。為什麼會有蝗災?我自古就遭受蝗災的侵害,並且情況也比較嚴重。
  • 新物種入侵14省區,專家預測潛在危害區域達2億畝、重點危害5000萬畝
    今年1月,草地貪夜蛾首次被發現入侵中國雲南,後相繼在西南、華南地區出現,同時快速向北遷飛擴散。今年1月,它首次被發現入侵中國雲南,後相繼在西南、華南地區出現,同時快速向北遷飛擴散。《中國新聞周刊》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截至5月24日,草地貪夜蛾已蔓延至雲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慶、河南、安徽等14個省(區)、528個縣(市、區),已查實發生面積191萬畝。
  • 么蛾子"已入侵雲南,多地受災!雲南設立3500個監測點防控
    已入侵雲南文山多鄉鎮受災……為應對草地貪夜蛾入侵雲南造成農作物產量損失全省16個州市已設立3500個監測點、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四川、貴州7省(區)176個縣玉米田查見幼蟲,累計發生面積76萬畝,比2周前增加33個縣和11.2萬畝,目前在田發生面積55.5萬畝。
  • 警惕!這種「兇猛」飛蛾已入侵我國14省區,每晚能飛100公裡…
    目前發生區域涉及雲南、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重慶、河南、安徽等14省區市的385個縣(市、區),查見發生面積138.4萬畝。專家告誡,防控草地貪夜蛾將是一場複雜的攻堅戰,面臨「入侵性、遷飛性、雜食性」,以及外來蟲和本土蟲混雜難辨性等問題。一旦防控不當,有可能對我國糧食生產和相關農業產業構成較大威脅。
  • 中金公司:三部委印發蝗蟲防控預案 明確儲備菊酯等殺蟲劑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近日,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制定了《沙漠蝗及國內蝗蟲監測防控預案》[1],要求嚴防境外沙漠蝗入侵,同時繼續做好國內蝗蟲防治,保障糧食和農業豐收。對此,我們的點評如下:沙漠蝗今年入侵中國機率小,海外存再次爆發可能今年以來,沙漠蝗在東非、西南亞罕見暴發,對當地糧食和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專家分析認為,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機率很小。此外,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近期受邀前往巴基斯坦協助治理蝗災問題,防治組表示巴基斯坦蝗蟲多處於成蟲期,很快會產卵,因此當前正值防治沙漠蝗的關鍵時期。
  • 吃了蝗蟲的鴨人還能吃嗎?專家解答
    新京報快訊 浙江10萬隻鴨子今天(2月27日)衝上微博熱搜,有媒體報導,它們將前往巴基斯坦助力抗擊蝗災。涉及捐贈鴨子的企業董事李柳萌也表示,公司確定願意捐贈10萬隻鴨子。
  • 2020中國農業難:沙漠蝗陰雲未消,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
    一、起源於北美:沙漠蝗陰雲未散,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2月中旬,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表示,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
  • 4000億隻蝗蟲和30000隻鴨子
    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被譽為全球「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一個規模為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中吃下的食物相當於3.5萬人的日進食總量。現在鋪天蓋地的4000億蝗蟲,每天消耗的糧食堪比一隻軍隊!
  • 4000億隻東非蝗蟲逼近我國?要緊嗎?以前有3萬隻鴨子救過災
    據報導,本次蝗災始於東非,目前已渡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謂僅一步之遙(圖片來源:環球時報)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蝗蟲過境只能用「慘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極大地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存。
  • 4000億隻蝗蟲快速逼近中國?浙江曾派3萬隻坐飛機的鴨子滅蝗
    據報導,本次蝗災始於東非,目前已渡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謂僅一步之遙(圖片來源:環球時報)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這次蝗災始於東非,目前已渡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
  • 誰能想到,我國人民治理蝗蟲的方法是養雞鴨……
    而蝗蟲在出生後攻擊力也不行,第14天到21天是它們蹦的很歡但卻最虛弱的時候。時機成熟!牧民們帶著牧雞出發了,哨聲一響,雞群出擊,感受一下這氣勢↓因為小雞是從出生就開始養,又一直聽特定的哨聲,所以它們只認這種哨聲,一隻優秀的牧雞一天能吃掉70多頭蝗蟲。
  • 肯亞發生蝗災,蝗蟲為什麼會成災?會入侵我國嗎?
    那麼,蝗蟲(俗稱螞蚱)為什麼會成災?我今天就來告訴你,主要有4點。1.繁殖。我們都知道,生物都有延續生存的本能,大自然會用一種方法來保持生態平衡。越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繁殖的動物就越少;越是食物鏈底端的動物,繁殖的動物就越是多。比如老鼠,處於食物鏈底端,一年可以繁殖100多隻。而小小的蝗蟲沒有什麼破壞力,便能大批繁殖。
  • 重新認識一下蝗蟲,蝗災中的蝗蟲為什麼不能吃?
    ,該組織稱已募得2100萬美元援助資金,但與所需的7600萬美元仍有較大差距。糧農組織官員表示,蝗蟲數量在一年半內增加了6400萬倍,據估計,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三國的蝗蟲已達到3600億隻。這些蝗蟲破壞力空前,多地出現糧食短缺。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肆虐的黃宅,防止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因為此次蝗災的破壞力可謂是太過強烈,FAO 表示,本次蝗災是東非地區25年之最,是肯亞70年之最。
  • 4000億隻蝗蟲快速逼近!會危及中國嗎?多國進入緊急狀態!浙江曾派3...
    圖為當地時間2020年1月21日,在肯亞Archers Post附近的拉裡索羅村,群居蝗蟲聚集在一些地面植被上。「目前的蝗災暴發出乎意料。」聯合國糧農組織巴基斯坦辦事處的聲明說,「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有利天氣條件,蝗蟲繁殖,災情一直持續。」「今年沙漠蝗蟲活動是前所未有的。」
  • 滅蝗蟲,靠10萬「鴨軍」行不行?真相來了!
    關於此次蝗災會不會危害中國、能不能靠吃來消滅掉、準備10萬隻鴨子備戰是否可行等問題,農視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生物防治重點實驗室張龍教授。 非洲蝗災的主角:沙漠蝗 非洲這場蝗災的主角是沙漠蝗,而以往在我國鬧蝗災的主要是飛蝗,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 雲南江城:一個邊境縣的「人蝗大戰」
    7月16日,雲南江城,被高效低毒農藥殺滅的黃脊竹蝗這種蟲子,學名黃脊竹蝗,主要由境外遷入。在這片承包而來的土地上,高顯全用其中的6畝種植甜竹60棵。往年,這些甜竹每年能給他帶來上萬元的收入。但今年,這筆收入要打折扣了,「剛賣了一個月就不讓賣了,竹林裡打了農藥。」這些農藥,是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利用無人機從高空噴灑的,其目的,是殺死那些主要由境外入侵的不速之客:黃脊竹蝗。
  • 入侵雲南的黃脊竹蝗蟲源找到了
    7月30日,雲南省林草局就黃脊竹蝗防控工作召開專家見面會,截至7月28日,全省共發生黃脊竹蝗14.34萬畝,累計防治面積42.87萬畝次。專家組研判,從遷入情況看,境外竹蝗的蟲口數量仍然較大,還不斷分批次遷入,防控形勢依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