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飼料油流向大陸?大公司為何敬而遠之?大幸福公司是誰?

2021-01-21 oilcn油訊


近3萬噸問題油不知去向,

頂新否認飼料油流向大陸


作者 何天驕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越南大幸福油品銷售的對象不只是臺灣的頂新等公司,還可能有大陸市場,大幸福貿易公司負責人楊振益甚至還無意間透露:大陸才是我的主力市場!


10月21日,臺灣數家媒體引述臺灣彰化檢方的消息稱,頂新集團捲入的飼料油事件中,部分飼料油或流向大陸。一家名為越南大幸福貿易的公司向司法機關供述稱,有油品銷往頂新集團在大陸的事業公司。對此,頂新集團21日向《第一財經日報》否認了大幸福貿易為頂新集團在大陸的油品供應商。


近3萬噸問題油不知去向


此前,大陸地區包括國家質檢總局、國臺辦均公告稱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未從臺灣進口過食用豬油脂。因此,業內人士稱,除非有確實的證據指向問題油流向大陸,否則這一信息的準確性有待核查。而不管該信息準確度如何,如今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可能對頂新商業帝國的大陸業務帶來影響,而頂新集團也在力保臺灣問題油事件不會蔓延到大陸。


臺灣有媒體報導稱,臺灣駐越南代表黃志鵬表示,從2011年至今年6月底,越南大幸福貿易公司一共出口4.3萬噸飼料油和0.5萬噸食用油到臺灣。但「衛福部食藥署」卻僅掌握2011年後,頂新、正義和永成向大幸福購買的油品量約359.5萬公斤,「農委會」也僅掌握1.3萬噸,約有3萬噸油品不知其流向,這也引發了臺灣民眾的恐慌。


彰化檢方目前查證,進口的其餘油品已經流向了12家廠商,而這12家廠商是否透過空殼公司虛假交易賣飼料油給食用油廠商成為臺灣檢方下一步調查的重點。


資料顯示,越南大幸福貿易公司2004年成立後,曾自行制油2到3年,之後就改收購劣質油品出口,並且自今年7月以後,不再賣食用油。也就是說,大幸福公司已經從事劣質油出口業務近8年時間,大量劣質油已經進了消費者的肚子。


報導稱,檢調發現,大幸福油品銷售的對象不只是臺灣的頂新、正義及永成等公司,還可能有大陸市場,大幸福貿易公司負責人楊振益甚至還無意間透露:「大陸才是我的主力市場!」


臺媒指問題油或流向大陸


臺灣媒體這一信息目前未經過臺灣檢方證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頂新集團相關負責人求證此事,頂新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媒體有關「越南大幸福貿易公司楊姓負責人向司法機關供稱有將油品銷往頂新在中國大陸的事業體」,頂新集團嚴正澄清,大幸福貿易公司並非頂新集團在大陸相關事業部門的油品供應商。


此外,頂新方面認為該信息有意抹黑頂新集團,意圖讓頂新集團大陸地區業務受損。該負責人稱:「按照常理,檢方不會在事情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放出不確定的信息。」


康師傅方面也對記者表示,其在大陸生產與銷售的產品並未涉及臺灣油品事件,也未從臺灣進口相關油品原料,在大陸生產與銷售的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據悉,大陸地區業務佔到頂新集團所有銷售業務的近九成,如果頂新飼料油事件波及大陸業務,頂新集團將會遭遇重挫。


相關人士擔憂,雖然頂新集團表示大幸福貿易公司並非頂新集團大陸油品供應商,但是不排除大幸福貿易公司自己將相關飼料油運往大陸銷售。臺灣地區爆出「正義公司」使用飼料油生產食用豬油事件後,質檢總局發表聲明稱,經查,2013年以來大陸方面未從臺灣進口過食用豬油脂。為防止問題油品流入大陸,保護大陸消費者健康安全,質檢總局已暫停臺灣「正義公司」其他食用油品進口。國務院臺辦發言人範麗青也在近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了同樣的表述。然而,大幸福貿易已經從事劣質油業務近8年時間,2013年之前是否有問題油流入大陸依舊是個謎。


雖然問題油流向撲朔迷離,但頂新制油公司、正義公司董事長魏應充卻已經深陷窘境。據臺灣檢方的最新消息,臺北「地檢署」以詐欺、偽造文書、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罪名,起訴頂新制油前董事長魏應充、總經理張教華等人。臺灣媒體分析稱,如果罪名成立,魏應充最重可判30年有期徒刑。此外,受到頂新黑心油事件影響,臺灣欲發起大規模問題食品整治活動。21日上午,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在接受質詢時表示,「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將於22日正式運作,並安排「警政署」對臺灣進行黑心食品「大掃蕩」。


****飼料油市場:大公司為何敬而遠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胡軍華


日前,臺灣頂新集團旗下公司被查出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危機持續發酵,飼料用油這一冷門市場進入公眾視野。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大陸每年出欄約7億頭商品豬,每頭生豬理論上可以生產5公斤左右的豬油。但是實際上豬油無論是消費者食用,還是用作飼料原料,市場需求並不大,因此大公司對此並不感興趣,只是作為輔助業務運營。


使用正規原料生產的豬油每噸6000元~7000元,在農村地區,還有一部分消費者使用豬油炒菜。但是整體而言,豬油的食用消費量不大,豬油等動物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高於大豆油等植物油,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可能會引起動脈管腔狹窄,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在食用領域,豬油主要用於烘焙產品的生產,傳統的中式酥皮,一般都是用豬油製作,一是因為豬油夠香,二是因為豬油的起酥性非常好。


豬油更多用於飼料領域。


浙江東立綠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利明對本報記者表示,母豬在哺乳期間,仔豬在生長時,對能量的需求比較大,除了玉米還要補充一定的脂肪,所以飼料中需要一定的油脂,油脂在飼料中的比例為3%~5%;商品豬育肥期間,對油脂也有一定需求,但數量不多,只佔2%~3%。


除了提供能量,馮永輝介紹,飼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比較大,摻入一定的油脂,可以降低粉塵,因此飼料中也需要加入油脂。


雖然在飼料中佔比不高,但是中國飼料產量全球第一,年產量接近2億噸,飼料用油的總量仍然不可小視。


為了規範飼料用油的生產,農業部等部門發布了規定進行指導。2012年,農業部發布《飼料原料目錄》,其中對動物油脂類產品規定:分割可食用動物組織過程中獲得的含脂肪部分,經熬油提煉獲得的油脂,原料應來自單一動物種類,新鮮無變質或經冷藏、冷凍保鮮處理;不得使用發生疫病和含禁用物質的動物組織。本產品不得加入游離脂肪酸和其他非食用動物脂肪。產品中總脂肪酸不低於90%,不皂化物不高於2.5%,不溶雜質不高於1%。名稱應標明具體的動物種類,如:豬油。


上述規定已經明確指出不得使用地溝油等混合油脂作為飼料用油的原料,但是業內人士說,使用泔水油、病死豬作為飼料用油的情況並沒有得到禁止,背後的原因還是利益。像病死豬作為原料,成本極低,與正規豬油每噸6000元~7000元相差懸殊,有極大的利潤空間。使用這些非正規原料生產的飼料用油在酸價、重金屬殘留等指標上很難合格,如果混充食用豬油,更有可能引發癌症。


中國市場每年消費的食用植物油總量約為3000萬噸,益海嘉裡集團、中糧集團等主要食用油生產企業都沒有將動物油脂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屠宰企業由於接近原料市場,是豬油等動物油脂的主要供應方。


雙匯集團每年在國內屠宰生豬量約2000萬頭,是國內最大的屠宰企業,但是每年生產的豬油只有約1萬噸,貢獻的收入佔總收入比例很小。


有關人士解釋,生產量少,一個是因為消費者食用豬油的需求不大,即便有,自己在家裡就可以熬製豬油,所以雙匯選擇賣肥膘而不是豬油,肥膘的售價與肉價相同,比豬油更有效益;雙匯主要生產的是飼料用油,但是量也不大,主要銷售給飼料公司,雙匯與這些公司明確約定,只用於飼料,不得作為食用油流入市場。


****飼料用油是個啥?


作者 何天驕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10月初,剛剛有旗下公司捲入臺灣地溝油事件的頂新集團,又被發現旗下制油公司涉嫌採購動物飼料油摻混到食用油中出售。由於動物飼料油價格遠低於食用油,不法商販不顧動物飼料油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危害,鋌而走險將動物飼料油摻混入食用油。


飼料油就是動物飼料中所添加的油脂,主要混入飼料供牲畜食用,可提高牲畜食用的口感,達到增肉的目的。飼料油的原料是生產動物油、植物油的副產物,以屠宰加工副產品為主,主要包括腸油、下腹肥膘、邊角肉等。食品專家董慶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般來說,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植物油,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較大。我國在2005版食用動物油脂國家衛生標準中指出動物油脂一般指的是以獸醫衛生檢驗認可的生豬、牛、羊的板油、肉膘、網膜或附著於內臟器官的純脂肪組織,單一或多種混合煉製成的食用豬油、羊油、牛油。而動物飼料油應符合植物油料衛生標準中對農藥殘留、重金屬、黴菌毒素等限量的要求。


事實上,在我國,動物飼料油原料來源較為混亂,甚至有地溝油混入其中。山東曾破獲一起特大地溝油混制飼料油案件,雖然山東地溝油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規定,禁止低品位動物油進入食品行業。相關專家指出,目前動物飼料油依舊面臨原料來源複雜、可溯性差、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此,動物飼料油對動物尚存有一定安全風險,如果被人食用則安全風險更大。


在臺灣,豬油屬動物性油品,雖可用植物油取代,但不少食品下遊業者嫌植物油不夠香,不願改用植物油。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油脂提煉技術進步,廠商生產豬油時小比例混入飼料油,透過脫酸、脫色與脫臭,可達到食用豬油的檢測標準。用飼料油混入豬油的現象在臺灣存在,大陸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動物油很少,將飼料油摻混入食用油的事件還未曾被發現過。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對比了臺灣飼料用油與食用油標準發現,食用油有很多更詳盡、更為嚴格的標準,其中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原料,食用油原料必須要由健康的沒有病的豬肉熬製,而且不能用某些器官諸如皮、尾部、骨頭等熬製,對熬製採用的豬肉部位來源有清晰的界定,飼料用油就沒有這麼嚴格的規定限制,此外,飼料用油對重金屬檢測也沒有標準。從危害角度來說,如果只是少量摻入,量就微乎其微,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危害,如果食用過多會產生危害。雖然這個危害是潛在的,並且對身體的危害風險還是很低,但是政府以及消費者對於這個做法必須是零容忍的。


雖然一般而言動物飼料油對人體危害風險較低,但由於動物飼料油存在諸多潛在的危害,並且管控上相對食用油不夠嚴格,長期食用對人可能產生致命的危害。臨床毒物科專家顏宗海表示,飼料用油與食用豬油的檢驗與衛生標準不盡相同,食用豬油若混摻飼料用油,可能有微生物、黃麴黴素、赭麴黴素等危害,甚至可能有重金屬或其他未知毒素。尤其若受到黃麴黴素汙染,長期食用可能會傷肝、肝硬化,尤其B肝患者會有肝癌風險;若有重金屬鉛,可能對大腦及周邊神經產生神經毒性,甚至傷腎、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大幸福貿易公司是誰?


作者 言嘉寧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據駐廠保安說,印象所及工廠早就不再生產任何油脂產品,目前廠區內的4個大油槽,只是收購各地的油脂,集中存放和略作處理。


近4年臺灣從越南進口多達4.3萬噸飼料油,頂新、正義及永成等廠商才購買1.6萬多噸,有多達近3萬噸飼料油流向不明。因為與頂新前總經理、頂新集團油脂業務的負責人常梅峰是長年的業務夥伴,媒體把目光投向了楊振益的越南大幸福貿易公司(下稱「越南大幸福公司」)。


根據臺媒的報導,越南大幸福公司,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福門縣新協村。公司成立於2004年,初期有進行榨油制油工作,此後就以購油方式經營出口貿易。根據越南大幸福公司經理呂氏幸向臺北駐越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陳述,過去3年半,以七分之一和七分之六的比率,出口食用油和飼料油到臺灣,總數量分別為600萬公斤和4300萬公斤,大幸福公司自今年7月以後,不再賣食用油。


越南大幸福公司2004年成立後,曾自行制油2到3年,之後就改收購劣質油品出口。據駐廠保安說,印象所及工廠早就不再生產任何油脂產品,目前廠區內的4個大油槽,只是收購各地的油脂,集中存放和略作處理。


由於越南出口油脂進入臺灣必須出示產地證明和公證報告兩份重要文件,其中產地證明由商工總會 (VCCI)調查和出具,另一份文件是公證報告,由具檢驗能力的驗證公司出具。在越南商工總會的官方網站上有出口公司的名錄,記者尚未查到可能的相關公司。而披露的 VINACONTROL公證公司在其官網上顯示該公司為穀物與飼料貿易協會成員,不過其出具報告的主要項目集中在工業領域,提供的公證報告主要用於明確運輸或交割中出現毀損時的責任劃分。公司在食品衛生和安全檢查一項的說明中顯示:按照國家管理部門和客戶的要求進行。對於其具體的檢測和公證方向尚沒有進一步的說明。


目前彰化檢方證實,越南大幸福公司除以「食用油」名義供貨頂新、正義公司,另以飼料油名義出貨給永成等13家飼料廠。檢方表示,另12家飼料廠是否比照永成,透過空殼公司、假交易賣飼料油給食用油廠,將是追查重點。


相關焦點

  • 飼料油市場需求不大 大公司敬而遠之
    日前,臺灣頂新集團旗下公司被查出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危機持續發酵,飼料用油這一冷門市場進入公眾視野。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大陸每年出欄約7億頭商品豬,每頭生豬理論上可以生產5公斤左右的豬油。
  • 飼料油市場:大公司為何敬而遠之
    日前,臺灣頂新集團旗下公司被查出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危機持續發酵,飼料用油這一冷門市場進入公眾視野。
  • 臺灣「飼料油」事件出現逆轉 頂新集團被冤枉了?
    讓頂新集團聲名掃地的「飼料油」事件或許是一場烏龍。據臺灣媒體報導,負責審理頂新制油公司油品案的彰化地方法院合議庭28日公布,於5月中重新對頂新制油屏東廠油槽採樣的檢驗報告顯示,所有檢驗數值皆排除了回收油、地溝油、餿水油、廢棄油等劣質油的可能,確認相關原料油可做食品用途。從2013年底到2014年,頂新集團三次捲入劣質油品事件。
  • 臺灣宜大機械公司:謀變大陸水產飼料機械市場
    文/圖&nbsp《水產前沿》撰稿人&nbsp張玉梅  大陸水產養殖現已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產業,飼料企業在當中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用,飼料機械企業則扮演「幕後英雄」的角色,之中不得不提起臺灣宜大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宜大」)。  宜大於1974年開創臺灣水產飼料加工機械先河後,最早進入大陸市場。
  • 臺灣餿水油風暴新進展 香港公司謊報飼料油為食用油
    原標題:臺灣餿水油風暴新進展 香港公司謊報飼料油為食用油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餿水油事件10日有新進展,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10日說,香港金寶運貿易公司在向臺灣強冠企業輸出豬油時,把只能供動物食用的飼料油填報為可供人類食用的油,涉及刑事罪行。
  • 頂新進口椰子油和牛油 越南官方證實是飼料油
    網易財經10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幸福賣給頂新等臺灣業者的牛油及椰子油,臺灣「衛福部」次長許銘能27日表示,已收到越南官方正式文件,確認全部都是飼料油,因此先前「預防性下架」的大幸福下遊產品
  • 混充動物性飼料油 臺灣正義公司60餘款油品下架
    混充動物性飼料油 臺灣正義公司60餘款油品下架 2014-10-09 10:05:03圖:「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黑心油又一樁,臺南地檢署查出頂新味全集團旗下豬油大廠正義公司,涉嫌向鑫好公司購買動物性飼料用油後,混摻入食用豬油中,製成維力清香油等60餘款油品銷往臺灣各地,案件爆發後,現已全面預防性下架。
  • 金龍魚曝地溝油事件是真是假?
    金龍魚曝地溝油事件是真是假?時間:2014-05-20 17:20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溝油的金色產業鏈在哪裡 來源:南方都市報 地溝油流入了益海嘉裡在天津的油脂公司?
  • 熱烈祝賀:我公司產品被中國飼料博物館收錄!
    山東中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水溶油、均衡油粉、能量速補營養液、能量王等產品在飼料博物館陳列。  當日,中國農業大學柯炳生校長在開館儀式上說:對中國農業大學來說飼料博物館的意義非常大,是世界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飼料博物館。飼料博物館涵蓋非常豐富,有教學、育人、科普的功能。此外,飼料博物館還有豐富的文化意義。
  • 奶牛場130多頭奶牛中毒 疑因鄭州公司兜售發黴飼料
    李三合說,為此,國內某乳業集團取消了他們公司鮮奶專供資質。對於生過病的130多頭奶牛,奶牛場隨後會將它們淘汰、散賣。   該公司董事王先生稱,他們公司跟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已合作5年,這次的事件給他們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奶牛「中毒」因飼料發黴?
  • 宏遠集團:公開遣責大正資產評估公司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備受市場各方關注的粵宏遠(0573)購買「宏遠」品牌事件,今日再燃戰火。廣東宏遠集團針對廣東大正聯合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在8月30日致其的函件中聲稱「評估標的是廣東宏遠集團和股份公司的四個項目,而非「宏遠」品牌」發表聲明,公開遣責大正評估公司。
  • 蠍子養殖公司為何養殖的都是大蠍子?
    如果你參觀過室內恆溫養殖場,你也許覺得很奇怪:你發現蠍子養殖公司養殖的都是大蠍子,幾乎沒有看到室內養殖的小蠍子。是不是很奇怪呀?今天郟縣蠍子養殖基地陳超峰為你揭開室內恆溫蠍子養殖的騙局。首先說明,蠍子養殖不全是騙局,但是一些室內恆溫蠍子養殖廠家不是真正飼養蠍子的,他的目的就是炒種的。
  • 安徽池州:劣質飼料坑農 主管部門相互「踢皮球」
    為了能促成這筆大買賣,一絕公司保證,竺國財每年只需定購550噸飼料,超出部分由一絕公司補償,而養魚所需的9065號飼料和865號飼料每噸的結算價分別為3460元和3550元。   檢驗報告顯示飼料嚴重不合格,3.15前後一絕公司大變臉  突然之間蒙受如此重大的損失,竺國財和其他養魚戶們驚呆了,他們多次前往一絕公司要求補償,但一絕公司拒不認帳。為了查找原因,2014年12月,竺國財和養魚戶們通過東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取樣865及9065號養魚飼料送至池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檢驗,檢驗報告出來後顯示產品不合格。
  • 阿扁家土狗飼料陳幸妤油飯都成「機密」
    臺海網10月6日訊 臺灣特偵組調查陳水扁「國務機要費」發現,扁家的勇哥及Honey兩隻狗的飼料,以及陳幸妤生小孩的滿月油飯等費用,陳鎮慧都曾用機密費支付,辦案人員形容扁家濫用「國務機要費」「真的很嚴重」。
  • 海大集團:公司的飼料品種涵蓋豬飼料、雞飼料和鴨飼料等畜禽飼料及...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海大集團提問, 公司2020年的飼料銷量目標是多少?主要源自哪個品種的增長?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的飼料品種涵蓋豬飼料、雞飼料和鴨飼料等畜禽飼料及魚料、蝦料等水產飼料,品種齊全、結構均衡。
  • 飼料行業公司排名
    網訊,通過對通信技術行業各項數據統計分析,飼料行業公司排名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002385)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臺灣頂新旗下公司被曝使用黑心油 飼料油混充食用油
    臺灣頂新集團旗下公司被曝使用「黑心油」 今年從越南進口871噸飼料油混充食用油 臺灣食品安全風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上月「餿水油風波」後,知名企業頂新集團旗下企業以飼料油混制食用油又被曝光,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
  • 月均銷量不足10輛 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重整 「油老虎」納智捷敗...
    據天眼查消息,近日經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申請人為北京正點未來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正點廣告廣州公司」)。一時間,東風裕隆汽車公司旗下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大陸市場的傳言甚囂塵上。不過,這一說法隨即遭到了公司否認。「目前納智捷還沒有要退出大陸市場。」
  • 公安部統一行動證實地溝油流向餐桌傳聞(組圖)
    柴油企業每噸5000元買不到地溝油  公安部統一行動證實地溝油流向餐桌傳聞  本報記者李恩樹  一口烏黑的大缸突兀地矗在一片菜地邊,裹雜垃圾的油脂已經從缸中滿溢而出,甚至凝固在了缸邊,湊近觀看,仍有惡臭襲來。
  • 華夏幸福完成對賭業績,吳向東領導制定公司戰略
    2018年,華夏幸福營業收入為837.99億元,同比增長40.52%。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總資產4097.1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37.76億元,同比增長17.88%。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幸福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7.46億元,同比增長32.88%,達到與第二大股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601318.SH)的業績對賭——2018年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