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在地球上生活的動物有很多種,單就哺乳動物這個類別來說就種類繁多,我們每個人對不同的動物都會有不一樣的認知和感官。比如,當很多人在聽到熊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覺得這種動物太可怕了!似乎,它們就是一個兇殘到只食用很多其他動物的物種,但卻忽略了熊也有不同的品種,更沒有幾個人會去了解真實的它們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熊的脾氣在哺乳動物中是相對比較溫和的了。它們只有在自己遇到危險,或者是受到其他物種挑釁的時候,擁有超強打鬥能力的它們才會比較容易被激怒。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一些馬戲團中看到熊的身影,它可以聽話的配合指揮者進行許多指定的動作表演。
而且,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熊就像是一種「耳聾眼瞎」的動物,它的視覺和聽力都很差,只擁有特別靈敏的嗅覺能力。客觀的說,熊的臉長得有一些像狗,只是它們的身體不僅看上去特別粗壯,而且發達的臼齒擁有特別搶的咀嚼能力。而它們撕碎食物和攀爬的利器,則是腳上那些鋒利的爪子,熊在平日裡就像是「慢生活狀態」的最佳代言,走路總是慢吞吞的。
但是,一旦它們鎖定了自己的獵食目標,則會為了達到更快的奔跑速度,而讓自己的後腿直立起來。剛剛出生的熊小到跟天竺鼠差不多大,它們也跟很多哺乳動物一樣,剛出生的小熊也離不開父母的照料,熊大概需要和母親共同生活一年的時間。很多人對熊的印象,都是它們特別喜歡吃肉。
沒錯,熊的確是 「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但它們也是一類雜食性大型哺乳動物。事實上,自然界中的大多數熊在食物這個方面都吃得特別雜。它們不僅會吃蛙、鹿和魚這樣的活物,甚至還會尋找很多已經死掉的動物屍體進行食用。或許你會感到意外,其實,很多熊都更喜歡吃螞蟻,以及從蜂窩盜取到香甜蜂蜜。
當然了,儘管很多熊都會吃堅果、嫩芽和青草這些食物,但是,在食物愛好這個方面,不同種類的熊也會表現出一些差異性,比如:北極熊就主要以海豹和魚為食。而在生活習性這個方面來說,那些在北方寒冷地區生活的熊,它們每年都需要進行4到5個月左右時間的冬眠。而其他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生活的黑熊便不會有這樣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都單獨活動的熊,在冬眠之外的時間裡,一般都不會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棲息。
在地球上生活的熊,在很早之前就被科學家們劃分為了4屬8種。其中的阿拉斯加棕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動物,而孩子們在童話世界中出場率最高的品種,則是廣泛分布在亞洲大陸和歐洲的歐亞棕熊。在「熊科」這個大的類別中,棕熊Ursus arctos的分布範圍是最廣泛的,儘管它們的整體數量並不龐大,但卻可以在北美洲和歐亞大陸上的很多地區生活。
當我們對熊為什麼有的時候很兇,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有所了解之後,便不會再對它們充滿恐懼感。熊,並不是一種天生兇殘的動物,更不會輕易去攻擊主要適用範圍之外的物種,自然也不會突然做出一些傷害人類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東西的認知存在偏見,都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當下的認知還很有限、甚至本身就是錯誤性的結論。熊,除了整體體型大了一點,其實,它們看上去還是很萌很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