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掃光的瓶蓋好難開
一個人最絕望的瞬間:大概是飯熱好了沒有菜,卻用什麼工具也打不開一瓶飯掃光的時候。
@皇冠海cvip98
一天沒吃飯了,去超市買了瓶飯掃光,我淦,完全打不開!
@藤原-本命年
好尷尬,買了一瓶飯掃光,打不開。
@一隻想要暴富的小豬豬
擊垮我的是!實在打不開一瓶飯掃光!
隔著屏幕小飯也感受到了你們的絕望。
話不多說,先上乾貨
官方版飯掃光開蓋方法來咯!
飯掃光官方版開蓋方法
1.勺子法:藉助不鏽鋼勺
藉助勺子插入瓶蓋縫隙中,稍稍用力撬一下,讓空氣進入瓶內,聽到「噝」的出氣聲說明負壓已排完,輕輕擰一下即可輕鬆打開瓶蓋。
2.熱水法:藉助一碗熱水
將飯掃光瓶口朝下,泡在熱水裡,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泡兩分鐘後再取出擦乾就能輕鬆開蓋。
為什麼堅持使用玻璃瓶身?
相較於普通的塑料瓶,玻璃瓶不僅製作成本更高,而且難運輸,運輸成本也會相應增加。飯掃光為什麼一如既往地堅持使用玻璃瓶身呢?
答案很簡單:「美味不變質,碗中不留米。」是飯掃光堅守的「糧」心。
玻璃瓶的密封性較好,使用玻璃瓶身,保鮮效果更好,更容易保持食物本身的口感與風味,美味留得住。
其次,玻璃瓶本身更耐高溫,利於消毒殺菌,食材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而玻璃瓶身透明特性可以讓裡面的食材狀態一覽無餘。飯掃光始終不忘「糧」心,敢於曬出實物,勇敢接受消費者的檢閱。
糧食不易,「糧心」可貴
我國糧食已經連續十幾年迎來了大豐收,人均糧食佔有量超470公斤。這可喜的成就往往會讓人忽視水稻成米的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的一生橫跨春夏秋三季,歷經育秧,打田,插秧,生長,抽穗,揚花,灌漿,直至成熟,收穫,才有可能被端上飯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都值得被尊重:它們值得被製成美味,值得被吃得乾乾淨淨。
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響應光碟號召,人人都在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從你我做起,刻不容緩!我們要積極響應習大大「光碟行動」號召,堅決不做「剩男剩女」!拒絕浪費,吃飯就要飯掃光,簡約時代不將就!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