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的傳統美食,臘肉可以說是已經走進了家家戶戶,幾乎逢年過節,每家每戶都會有臘肉這種菜擺上桌,而這些臘肉的口味有好有差,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同樣是的臘肉口感差距有如此之大,實際上這個跟臘肉的製作工藝還是有關係的,而臘肉的工藝最終要的一點就是在脫水的過程中。
而對於臘肉脫水,普遍的方法一共有兩種,一種就是直接風乾,也就是晾在外面,經受日曬和風吹,但是這樣的效果比較慢,往往要花上一兩個月才能完成臘肉的脫水,另外一種就很方便了,那就是煙燻,用煙把臘肉燻幹的過程,基本在半個月之內就可以完成,在完成之後也能夠直接開吃,而且味道也非常不錯,但是實際上風乾和燻幹的區別只是在於時間問題而已,而他們真正的區別在哪呢?
首先就是方法的難易度的問題,風乾臘肉看上去非常簡單,實際上需要滿足很多條件,首先要掛在房子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其次空氣還不能太潮溼,不然怎麼吹也是吹不幹的,尤其是冬天,而想要曬乾就更加難了,需要連續很久的晴天才能做到,對天氣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所以在南方,一般臘肉不會選擇風乾方法,因為實在是太難了。
而燻幹就是南方臘肉的主要脫水方式,這種方法普遍是使用柴火的煙來脫水,在煙燻的過程中,肉的脂肪會流失一部分,因為受熱而冒油,不過對於不同的地方,用於燻幹臘肉的材料也不同,不光光只有柴火,也有一些帶有獨特香氣的植物莖葉作為燃料的,而這種燻幹的臘肉,在口感上面會更加香甜可口,不會有令人非常討厭的煙味。
而這兩種脫水方法,從口感上面也是不一樣的,風乾的臘肉一般都比較依賴自然條件,所以肉質也非常不穩定,油脂也脫離得不充分,所以吃起來口感會更加油膩,而燻幹的臘肉由於熱量的作用,肉基本上就已經是熟的了,所以後續的製作也不會過於麻煩,基本上焯一下水就能食用。
所以究竟哪一種臘肉更加好吃,其實還是看個人口味問題,有的人喜歡吃燻幹的,有的人喜歡吃風乾的,根據口感不一樣,喜歡的人也各有千秋,所以只需要知道區別,各位在挑選臘肉的時候心裡就有一桿秤了,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樣的臘肉,方便之後的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