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童年零食,像70後80後的回憶是一毛錢十塊的水果糖、炒熟的花生米,90後00後的回憶就是辣條、拖肥、巧克力等等。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富有,連零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光是糖就有著軟糖、硬糖、棒棒糖等多種類型。但在物資貧瘠的父母那個年代,糖一直是很奢侈的物品,所以早一些出生的80後們,肯定對寶塔糖十分熟悉,畢竟這可是那時為數不多的又甜又好吃的小零食。
寶塔糖還真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糖,它還是一種驅蟲藥,能幫助人們驅除肚子裡的寄生蟲。而寶塔糖裡最重要的一種東西就是蛔蒿,我們國家的蛔蒿種子就是從蘇聯引進的。但買來的種子只有20克,就只在國內呼和浩特、大同、濰坊和西安這個四個地區進行實驗,最後證明了蛔蒿能在濰坊大面積種植。在1950年的時候中蘇宣布了友好關係,蘇聯也為中國帶來了很多技術人員,教會了中國很多高科技的東西,這其中就包括如何提煉蛔蒿。
有大量的蛔蒿,還有著專業的技術,於是從濰坊做出了許多的寶塔糖銷售到全國各地。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蘇聯在赫魯雪夫上臺之後,中蘇關係逐漸的惡化,蘇聯撤走了待在中國的技術人員們,本就百廢待興的中國更是雪上加霜。沒了技術,蛔蒿也就沒了用武之地,而且後來濰坊發生了自然災害,很多蛔蒿都死光了,寶塔糖自然也就無法生產。
但好在留下的寶塔糖還有庫存,就一直堅持到了八十年代中葉。其實提起驅蟲藥,很多孩子都是抗拒的,但寶塔糖因為熟知孩子不喜歡吃苦的特點,特意加入了很多的糖,吃起來不僅甜滋滋的,還能有效的驅除寄生蟲,受到了很多孩子們的歡迎。因為無法繼續生產,寶塔糖在八十年代逐漸消失了,但好在我們國家在那之後就研製出了新型的打蟲藥,孩子們驅蟲也就不需要吃寶塔糖。
其實很多吃過寶塔糖的孩子都不知道那竟然是驅蟲藥,後來沒再見過也以為是停止生產了,沒想到一塊糖還有這麼一段故事。蘇聯撤人的打擊對我們國家是巨大的,表明著很多東西我們都要開始重新摸索,但好在我們都挺過來了,如今的驅蟲藥也十分有效科學,寶塔糖註定要藏在那一代人的回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