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意投餵才是對動物的真愛

2021-01-08 一言為上

9月19日,一段「家長帶著孩子餵狼吃草」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播,在北京動物園狼館展區外,一些家長和孩子扎堆餵食,其中不乏雜草、乾枯樹枝和吃完的雪糕棍,更是有人餵狼吃掛麵。今天上午,北京動物園回應,遊客已被列入動物園黑名單,如果再次被發現存在不文明行為,則被禁止進入所有市屬公園。(2020年9月24日 《北京日報》)

「餵狼吃草」遊客列入黑名單,這真是怪不了別人了。一直以來,動物園都是親子出行的首選之地。在這樣一處美好之地,卻被列入了黑名單,真是讓人無語。

無規矩不成方圓。動物園是公共場所,自然有其特定的管理規定。而一些人卻認為,去動物園裡看動物,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親近動物,而這親近,很多的時候就是通過投餵食物的方式實現的。不讓投喂,那還有什麼意思。這裡就需要普及知識了,動物園裡並非明令禁止投喂,而是規定不能違規投喂。據報導前些年,無錫動物園曾展出過一隻高3米多的長頸鹿標本警示遊客,其死因就是誤食遊客亂投餵的食物。動物園裡的動物都有食譜,每天由專門的廚房製作後,由飼養員定時投喂,這樣才能保證動物們的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遊客違規自主投餵動物,可能會造成動物營養失衡,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繁殖;或是因為不良食物,引起動物疾病甚至是死亡。考慮到遊客的需求,動物園裡都會有專門出售投餵動物食物的售賣點,只要花點錢,只要按規矩辦事,遊客的需求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孩子小,對投餵動物興趣十足,難免要不遵守規矩。但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應該是可以做到遵守規矩、文明遊園的吧。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懂得隨意投餵動物的危害,讓孩子對小動物的愛心,能夠真正有益於小動物,而不是傷害小動物。

很快,期待已久的國慶佳節將至,很多人也會選擇帶著孩子去動物園裡轉轉。希望遵守規矩成為一種良好的風尚,學會尊重、學會敬畏,希望動物園裡的小動物們能夠給人帶去更長久的歡樂,希望人們能夠更愉悅地享受公共生活。

相關焦點

  • 遊客隨意投餵,動物很「受傷」
    近日,有市民反映,天津動物園經常有遊客隨意投餵動物,這種行為既不文明,也會對動物的健康帶來危害。日前,記者在天津動物園採訪發現,在動物園的各個館舍均設有警示牌,提醒遊客不要隨意投喂,但仍有一些遊客不聽勸阻,將隨身攜帶的水果、蔬菜、麵包、火腿腸等食物胡亂投餵給動物們吃。
  • 遊客無視「禁止投餵」警示標誌,隨意投餵動物,素質何時能提高?
    管理員表示類似情況時有發生,他們見到時會及時制止,但是依舊有人不聽勸阻悄悄投喂,而給動物隨意投餵幹掛麵會對動物的身體造成傷害;在水禽展區,很多遊客向水中遊動的鳥類餵食自己攜帶來的零食,包括餅乾、水果等。在狒狒展區,有很多遊客將自己攜帶的零食從玻璃窗上部扔進狒狒展區。
  • 北京動物園掛「禁餵」牌 有些動物不可隨意投餵
    在飼餵區的「家犛牛」被明示禁止投餵攝影/見習記者武文娟  原標題:北京動物園飼餵區掛出禁餵牌  本報訊(見習記者武文娟)北京動物園西區北側的兒童動物園內的「飼餵區」標識牌兩邊分別懸掛的兩種動物簡介都標有
  • 北京動物園上「大招」,隨意投餵動物屢勸不改將被禁止入園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應悅)遊客隨意投餵動物行為屢禁不止,北京動物園上手段了。日前,園區已完成智慧安防系統全覆蓋,監控探頭專盯遊客不文明行為,發現亂投餵現象即時通過廣播喊話阻止,屢勸不改或情節嚴重的遊客,還會被拉入「遊園黑名單」,該遊客再次入園時,門區的人臉識別系統將會自動報警。
  • 動物園動物被餵出「假日病」 「禁止投餵」不奏效
    原標題:動物園動物被餵出「假日病」 「禁止投餵」不奏效 記者發現,病根子還是在遊客隨意投餵上,動物園380面警示牌,還是管不住一隻投餵的手。   熊山半小時20多人次投餵   前天下午,參加動物園夏令營活動的30餘名小朋友正在猴山參觀,動物園的保育員在一旁認真地講解如何識別猴群首領。10歲的石瑞辰忽然發現,有人蹲在地上通過鐵絲網眼餵小猴子吃饅頭。
  • 遊客北京動物園隨意投餵:有人餵老鷹吃炸雞(圖)
    但記者在園內看到,有遊客向水禽扔麵包、饅頭,還有人餵老鷹吃炸雞。這種隨意投餵的行為,嚴重威脅動物的健康。  法晚記者(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了解到,對此,北京動物園管理部門通過採取設置玻璃幕牆、加高加密圍欄等改善硬體的措施,以及全園覆蓋提示、「科普式」勸阻等人性化方式,減少不文明投餵行為的出現。
  • 大媽隨意投餵流浪貓嚴重擾民:你們該感謝我
    而且大媽投餵的對象不只是鴿子,前來進食的還有不少喵星人的身影。 然而對於周邊生活的居民來說,大媽的投餵行為簡直令人無比困惑、無比火大。 因為大媽不只是會隨意往馬路上亂灑大量飼料,有時還會賭氣似地往人家家裡丟飼料,這就不能忍了。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投餵動物看似是好事,可不顧及動物安全,好心也會辦成壞事。過度投餵埋下健康隱患去年12月,據北京晚報報導,因遊客過度投喂,導致遊弋在杭州西湖上的鴛鴦被撐死了很多隻。據統計,西湖的鴛鴦數量較去年減少76隻,目前共有260隻,其中很多鴛鴦都因為過度投餵被撐死。無獨有偶,2012年,在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一隻川金絲猴「泉泉」發生非正常死亡。
  • 動物園亂投餵屢禁不止:小動物們不餓 亂投餵是害它們
    隨後準備再拿出一塊橡皮糖餵猴子的時候,這名六七歲大的小女孩搶過糖袋子藏在身後不給他。他對小女孩說:「它餓了,拿一塊給它。」小女孩搖搖頭說:「不行,不讓餵的。」   曾告誡過他不能餵動物的巡邏人員在遊客的提醒下,得知男子還是把橡皮糖餵給了猴子,無奈地搖搖頭。
  • 澳大利亞:動物兇猛,「請勿投餵」
    投喂,惹禍上身 隨意餵食,人類自身首先會受到傷害 投餵看似可愛的動物,也可能招致嚴重後果。曾有一隻葵花鳳頭鸚鵡飛進維多利亞州小鎮希爾斯維爾,居民經常給予照料,結果幾個月後這隻鸚鵡帶回一大群同伴。作為澳大利亞「最不瀕危物種」,葵花鳳頭鸚鵡不僅腦子聰明、喙堅無比,而且擅長「團夥作案」。最終小鎮遭到「洗劫」:電腦鍵盤被啄成了垃圾,木質陽臺、木屋玩具房等都遭到「強拆」。
  • 「五一」假期·出遊 天津 飼養員:隨意投餵 動物難承受
    央視網消息:許多人覺得,既然動物本來也要吃東西,我們帶了食物給動物吃,不是還給動物園省錢了嗎?怎麼就不讓餵了呢?聽聽飼養員怎麼說。天津動物園的飼養員告訴記者,投餵自帶食品看似與動物親近,實際會嚴重威脅動物的健康。
  • 西城展覽路「NO餵」志願者聯盟成立:愛護動物 勸阻投餵
    3月23日,「珍愛動物,文明有我」——展覽路街道「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正式成立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鮑聰穎 劉辰)「投餵動物是害不是愛,可以仔細觀賞動物,別上來就喂,您餵高興啦,動物受不了……」3月23日,「珍愛動物,文明有我」——展覽路街道「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成立暨北京動物園勸阻遊客投餵工作在北京動物園小廣場啟動。當日上午,首批「NO餵」反投餵志願者聯盟的志願者們正式上崗。他們佩戴工作證、身穿藍馬甲,守在動物的圍欄旁。
  • 夏季貓咪胃口不佳,鏟屎官心裡著急,到底該怎麼餵投它們才好?
    貓咪飲食清淡貓主子們都是肉食性動物,它們很喜歡各種重口味的肉食,但在高溫環境下它們可沒有這麼好的胃口,在夏季貓咪們偏愛清淡的飲食,鏟屎官們可要投其所好才對。給貓主子吃零食只能在它們吃完正餐後才能餵投,減少零食量,才能讓它們接受健康清淡的食物。
  •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北京動物園女子餵狼吃草後反懟 投餵動物慘劇早已歷歷在目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9月24日 16時01分
  • 不要因為隨意投餵流浪貓
    貓咪固然很可愛,但是我們不要隨意投餵流浪貓,以防被貓抓傷,被貓咪抓傷後也要記得去打狂犬疫苗。如果被貓咪抓傷後我們需要對傷口做一些處理,然後就醫。(1)就地及時(最好是在咬傷後幾分鐘內)對傷口進行清洗消毒,對預防狂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傷口不宜包紮、縫口,開放性傷口應儘可能暴露。
  • 投餵野生動物?善行?或是人類的自私與無知?
    請勿投餵長頸鹿的提示牌投喂,惹禍上身隨意餵食,人類自身首先會受到傷害。黑背鍾鵲這種性格彪悍的澳大利亞喜鵲,每年9月到11月在南半球的春季繁殖期,會變成「憤怒的大鳥」。若此時投食,黑背鍾鵲會以最快速度用鋒利的爪子和尖喙實施進攻,每年不知有多少當地人和外國遊客的臉被抓破,有人眼睛視網膜脫落,耳朵被啄傷後聽力下降甚至失聰,最嚴重的則會導致死亡。
  • 對不文明投餵動物行為,苦勸不如重罰
    有的餵雜草,有的餵樹枝、掛麵,甚至還有吃完的雪糕棍。亂投餵動物是遊園時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前不久,同樣在北京動物園,一名帶著孩子的女子為此還與其他遊客發生衝突,爆出「我是餵硫酸還是餵藥片了」的驚人之語。確有那麼一些人,甭管是對草食動物還是肉食動物,溫順型還是攻擊型,他們想逗就逗;也無論蔬菜、草根、樹葉,手頭有啥就扔啥。
  • 為什麼動物園不讓餵動物?管理員給出解釋,隨意餵動物後果很嚴重
    而如果經常去動物園的應該知道基本上每個動物園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那就是不能夠餵動物。那麼為什麼動物園不讓餵動物?有一位動物園管理員給出了解釋,他說如果隨意餵動物後果很嚴重。大家可能會覺得他在危言聳聽,其實並不是,動物園裡的人都比我們更專業,也比我們更加的了解動物的習性,所以他們說的肯定比我們更正確。
  • 不要再投餵動物園的動物了,好好地狗熊都快變成狗了
    但是我們細想一下,我們應不應該投餵動物園裡的動物?投餵行為對動物有什麼影響?遊客投餵動物的行為到底是好是壞遊客們有時候就是因為動物太可愛了忍不住想喂,有時候是想吸引動物的注意力,選擇了投餵動物這一方式。
  • 投餵野生動物,你的好心可能害死他們
    看似友善的投喂,背後隱藏許多深遠的影響,是需三思的行為。圖片來源:李璟泓 繪製(文/林大利)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常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它們的衝動。與動物親切互動能帶給我們溫馨感受,但是,任意投餵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它們嗎?如果是在愛它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投餵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