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男籃世界盃後,李楠成了「罪人」。千篇一律的「鑽石」和「牛角」戰術,戰波蘭痛失好局,用人保守,缺乏臨場指揮能力……種種罪名,伴隨著一聲聲「李楠下課」把他推向人生低谷。但是,李楠被人憶起的,不應只是「牛角」和那次兵敗世界盃。
他曾是三分球刀刀致命的「小李飛刀」,是為了隊友衝進場幹架的大哥,還是當時女記者心中的偶像「楠哥」。
如果你已經淡忘,或者未曾聽聞,那麼就請由我慢慢說給你聽。
****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是中國男籃最鼎盛的時期之一,出徵大名單群星璀璨,可主帥宮魯鳴還是帶上了稚嫩的李楠,看重的正是他在聯賽裡高達59.2%的三分命中率。當時的李楠21歲,對於首次入選國家隊,他並沒有太多想法,「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就是想得趕快找塊地方,站住腳。」結果一站就是12年。
4年後的雪梨奧運會,「黃金一代」的落幕演出,姚明的奧運首秀。值此新老交替的關鍵節點,李楠終於迎來了揚名立萬的機會。
小組賽最後一場,中國隊迎戰前一年的歐錦賽冠軍義大利隊,比賽前半段,以「雙塔」作戰的中國隊在對手的防守下始終無法放開手腳,直到李楠登場,他毫無懼色地亮出飛刀,迎著防守人先後命中兩記三分球,中國隊才得以打破僵局,逐漸佔得上風。
到了下半場,李楠更神,在三分線外例不虛發,刀刀見血外,令義大利隊頭疼。
李楠內外兼優的技術特點是因為早年在北京部隊打球時,身高1.98米的他在隊內司職大前鋒,低位背打的腳步、籃板球的爭搶和小勾手等技巧的使用是他吃飯的傢伙事兒。1994年進入八一隊後,李楠才改打外線,很快練出了一手出手點雖低,但速度卻極快的三分神技,完成了轉型。
終場前最後三分鐘,義大利隊將比分追到只差4分,結果李楠連續命中兩記三分、一記追身急停跳投,連得8分,撲滅了對手反撲的希望。
全場比賽,李楠三分線外7投6中,幫助中國隊實現了亞洲冠軍首次擊敗歐洲冠軍的壯舉。
「小李飛刀」的威名就此遠播海外,義大利隊的教練向他發出了到歐洲打球的邀請。
但在雪梨奧運會結束後,最受關注的卻不是場上球員的進步和衰退,而是主教練蔣興權。因為備受期待的中國男籃在本次奧運會上只拿到了第十名,排名不進反退,更令球迷們無法忍受的是,小組賽對法國的比賽中,最後8分鐘領先17分的中國隊被對手逆轉,這場失利在當時毀掉了蔣興權指導的一世英名,面對外界的聲討,這位曾率領中國男籃屢創佳績的名帥選擇了放下教鞭。
不過在當時,26歲的李楠根本想不到,類似的情形會在19年後於他的身上重演。
1999-00賽季,李楠是八一板凳席上的「第六人」。那時的八一坐擁王治郅、劉玉棟、李楠、範斌和張勁松這五員虎將,要想將這套陣容發揮出最大威力,就必須有人放棄先發的榮耀,並在先發球員休息時帶領隊友繼續高歌猛進。擁有出色得分能力、身手全面的李楠成了最佳人選。到了2000-01賽季,王非從美國學成歸來重掌八一隊,也沿用了這一戰略。
對於「第六人」的角色,李楠沒有怨言:「一個運動員,只要能在球場上發揮作用就行了,不在乎什麼先發後發。」只要主教練叫到李楠的名字,他無需預熱,立刻就能在場上進入狀態,這種能力也為李楠贏得了「微波爐」的外號。
CBA聯賽八一VS奧神,開局階段,主場作戰的奧神以16-6領先十分,但李楠登場後僅用7分鐘,他就砍下14分帶隊一舉反超,看臺上的球迷們也隨著李楠命中的一記又一記三分球紛紛倒戈,後來只要八一隊進攻,球迷們便高呼「給李楠」。
這場比賽,李楠投進了12記三分球,轟下59分。
2001年,八一隊與上海再次會師總決賽,第一場,上海大勝八一,讓向來王者無敵的八一隊吃到了六年總決賽和季後賽歷史上的第一場敗仗。
總決賽第二場,在寧波,生死時刻籃球居然傳到了李楠的手中!上海隊的球迷們瞬間血冷,李楠沒有一絲猶豫,以一記精準無誤的三分球乾淨利落的殺死了比賽!
第三場,替補出場的李楠狂砍41分,他還在姚明面前打成了4次高手拋投,131-122,李楠助八一隊拿到了冠軍點。
賽後李楠直言:「現在國內一般的中鋒協防對我都不會造成什麼威脅。當然,姚明這麼高的個子,對我的影響肯定有,但我今天手很順,所以在內線並不怕他。」幾天後,八一隊成功問鼎。
這就是巔峰期的李楠,賽季場均27.1分7.3籃板2.6助攻2.8搶斷,命中了該賽季最多的133記三分球。六冠加身後,他回到家鄉大連與愛人戴珉補辦了推遲多年的婚禮,幾天後,他又跑到CBA全明星大賽上摘得「三分王」桂冠。
2002年世錦賽,李楠隨中國隊前往土耳其熱身,出色的發揮很快就贏得了希臘的潘納辛納克斯以及土耳其冠軍球隊的欣賞,並派主教練親自邀請李楠加盟。由於翻譯不在場,李楠沒當回事,不久後便遠徵印第安納,在對陣紐西蘭的比賽中,他大發神威,三分線外12中8,轟下33分。
李楠的表現,再次堅定了兩大歐洲豪門對他的追求,一路追到了中國,當時只要八一隊點頭,那麼李楠就將成為中國籃球史上登陸歐洲聯賽的第一人,可惜最終未能成行。
巔峰期的李楠、姚明、杜鋒,朱芳雨……隨著這批球員的崛起,重新出山的蔣興權也找到了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2003年哈爾濱亞錦賽上,中國男籃八戰全勝,拼下了參加04年雅典奧運會的資格。李楠場均18.2分,在決賽擊敗韓國隊的比賽中,他命中了6記三分,砍下26分。
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楠已是一名飽經歲月磨礪的老將了,右肘的傷勢積弊成疾,骨質增生讓他那條投籃的胳膊無法正常彎曲。劉玉棟和10塊碎骨的故事人盡皆知,其實李楠的膝蓋裡也一直有數塊碎骨折磨不休,經過兩次手術,醫生一共從他的膝蓋裡取出了6塊碎骨。
雅典奧運會期間,中國男籃戰塞蒙,要出線,必須贏。最終中國隊創造了奇蹟,末節打出10-0,以1分優勢獲勝,時隔八年後再次闖入世界八強。該屆奧運會,李楠場均11.4分,是中國隊除姚明之外,唯一一位得分上雙的球員。
幫助國家隊實現目標後,李楠終於放心的對疼痛難當的手肘進行了「刮骨療毒」,三個小時的手術不光取出了幾塊游離的碎骨,還刮去了骨刺。
四年後的北京奧運會,是李楠最後一次身披國家隊戰袍徵戰了,他也成了中國隊第一個參加過四屆奧運會的「四朝元老」。
李楠漫長的12年國家隊高光時刻講完了,這12年裡,他3次幫助中國隊挺進世界八強,數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也正是這12年,讓李楠吸粉無數。
****
在記者剛接觸籃球圈子時,就聽到前輩們喊李楠為「楠哥」,國家隊的隊友們也喊他「老大」,李楠總是樂呵呵地應著。絕大部分女記者都是八一隊的粉絲,因為她們的偶像都是楠哥。第一次約李楠專訪也是16年前,因為他的大哥光環,我心裡有點慌……沒敢叫楠哥,而是叫了李楠老師。結果他爽快地答應了採訪,地點約在訓練局公寓的餐廳,採訪結束時,李楠堅持買了單,理由是「你結帳不打折。」最後他補了一句,「叫什麼老師,叫楠哥。」
當年聯賽的怪現象之一就是:只要八一隊的比賽,記者席一群人全變球迷,為李楠加油。
2005年斯杯,大哥李楠打架了——為了易建聯。
2005年第一屆斯杯,易建聯在比賽中與波多黎各隊員發生衝突,當對方在場的幾名球員圍攏到易建聯身邊時,坐場下的李楠衝進了場,然後就是一人撂倒多人的景象,他身後跟著的還有杜鋒、莫科、唐正東、朱芳雨、王仕鵬、邊強、王博、張勁松、呂曉明、張雲松共10人……
事後,中國籃協將這次鬥毆事件定性為一起嚴重的違紀違規事件,16人受罰,以李楠為首的4名球員被罰最重,各罰2萬,嚴重警告。
在國家隊當老大時,李楠會稱同屋的易建聯為「聯哥」,「我和每個人都能很好的交流、溝通,關係非常融洽。」這一點他倒是從不謙虛。他也會和年輕的隊友們一起像孩子一樣打遊戲。
那時在李楠的敘述裡,他的人生是順利的,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大喜大悲,他甚至沒有落選過國家隊名單,「回過頭來看看,該經歷的基本經歷過了,該打的比賽也打過了,和不同級別、不同風格的球隊交過手,不錯了。」
他沒有料到的是,16年後,他的籃球執教生涯遭受到了第一次重創。
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擔任男籃主帥時的失敗不能被洗刷掉,但反過頭來,僅這一次的折戟沉沙也並不能否定他此前立下的赫赫戰功,所以在評價李楠時,這些成功和失敗是應該被放在同一天平的兩端去衡量的。而現在,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江蘇隊主帥。
他換了個地方去專研「鑽石」和「牛角」,也換了個位置重新出發,有關於他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作者:槍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