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4年12月3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城,一家汽車加油站內的油價指示牌。圖片來源:Jazz Bishop / 東方IC
最近六個月,原油價格「跌跌不休」,讓全球經濟喜憂參半。在非洲也是如此,西非石油出口國成了受害者,而東非的一些石油進口國卻從中獲益,但對整個非洲來說,可能還是弊大於利。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持續下跌的石油價格威脅著非洲經濟的崛起。數十億的投資正進入非洲石油項目,但油價的下跌卻讓這些國家開始擔心項目會被擱置。《投資非洲》(Ventures Africa)雜誌報導稱,現在仍有30於個項目未達成最後的投資決定,這些項目裡具有商業價值的可開採儲量達200億桶,油價一旦跌破70美元每桶,50%的項目將作廢或者受到推遲。
其中,道達爾公司、埃克森美孚以及其他公司正投資於安哥拉一個價值達160億美元的項目,花旗集團分析師估計,只有平均油價高於70美元每桶時,該項目才會盈利。
布倫特原油價格在6月19日達到115.71美元每桶的高點以來下跌了45%,目前已創五年新低,逼近60美元每桶。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價格更是跌破了60美元每桶。
如此慘澹的油價走勢,讓奈及利亞成為非洲國家中最大的受害者。
2013年奈及利亞已超過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據《投資非洲》(Ventures Africa)報導,奈及利亞80%的政府收入以及95%的出口均依賴於石油,考慮到政府支出,尤其是基礎設施支出,要平衡其預算,油價應達到110美元每桶。
奈及利亞財政部長Ngozi Okonjo-Iweala此前曾表示,石油收入減少6%就會迫使政府減少非必要開支,並花去主權財富基金的一半來填補預算的不足。其主權財富基金規模已從2013年初的115億美元降至41億美元。
隨著油價的下跌,投資者擔憂情緒加劇,而奈及利亞貨幣奈拉今年已經貶值11%。非洲郵政衛報援引的一份報告顯示,6月到11月,由於油價下跌,奈及利亞損失達115億美元。
安哥拉作為非洲第五大經濟體,情況也不比奈及利亞好多少。安哥拉70%的政府收入以及95%的出口收入依賴於石油,其平衡預算的保本價格低於奈及利亞,但也達到95美元每桶。其目前的深水項目保本價格大多高於80美元每桶,有的項目高達120美元,這意味著一些項目在2015年及以後會被撤銷。安哥拉貨幣寬扎自9月以來已貶值4%。
除了奈及利亞和安哥拉以外,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的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等也是此次油價下跌的受害者。而目前情況還在變得更糟。摩根斯坦利投資分析師預測,原油價格明年將下降至43美元每桶。摩根斯坦利還將2015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展望調低28美元至70美元每桶,2016年的展望調低14美元至88美元每桶。
但對於東非的一些石油進口國來說,油價下跌為其經濟帶來了利好。彭博報導稱,隨著奈及利亞等原油生產國經濟受到抑制,投資者將目光轉向了東非。自6月以來,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肯亞股市分別上漲了22%、18%和9.4%。位於南非開普敦的天達資產管理公司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從低油價當中獲益的大多是東非國家。」
事實上,儘管石油生產國的經濟遭到了損害,世界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是從油價下跌中受益的。據非洲郵政衛報報導,資本經濟公司經濟學家Andrew Kenningham 表示,國際基準價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著全球GDP將增長3300億美元,即增長0.4%。
儘管如此,非洲作為一個整體,卻似乎並沒有享受到油價下跌的紅利。華爾街日報稱,儘管有一些石油進口國從中受益,但非洲最大的國家都將其未來賭在了強勁的石油價格上。
資本經濟公司表示,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將會導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增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至4%,這將是1990年以來最低增速。其經濟學家Jack Allen表示,「石油下跌對於整個非洲來說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