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致癌?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2021-01-09 科學闢謠

謠言:無糖飲料會致癌

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致癌。

闢謠:

很多人認為無糖飲料是人工合成的東西,吃了有害,關於它致癌的說法也一直流傳。

其實,無糖飲料是用甜味劑製成的。由於甜味劑很容易溶解在水裡,而且也非常穩定,它能產生甜味,但幾乎不會產生能量,在食品加工中應用非常廣泛。目前,甜味劑在美國、歐盟及中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有的品種使用歷史已長達100多年。

從國際範圍來看,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只要按規定使用甜味劑,它都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闢謠專家: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無糖成飲料消費核心趨勢 天然安全代糖赤蘚糖醇站上風口
    有報告認為,健康和瘦身經濟下,去糖化成為中國市場飲料消費的核心趨勢,無論是康師傅、農夫山泉、雀巢、健力寶等傳統飲料企業,還是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等新晉飲料企業都在加速布局無糖賽道,這一眾無糖氣泡水配料表中,被譽為「糖界貴族」的赤蘚糖醇成為絕對的主角。無糖飲料早已不是稀罕物,可口可樂在1982年就推出了以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替代蔗糖的健怡可樂,但為何卻讓「元氣森林」搶盡了風頭?
  • 無糖飲料能減肥?營養師提醒:其實是甜味劑飲料
    這是甜蜜的誤會  營養師提醒  無糖飲料其實是甜味劑飲料,熱量較低,但不能達到減肥效果  無糖奶茶只是不另外加糖,奶茶本身就含糖分和植脂末等,長期飲用不利於健康昨日,記者走訪多家商超發現,此類飲品逐漸贏得貨架「C位」,不少飲料品牌紛紛推出此類新產品。  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這種飲料是否有助於減肥?營養師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無糖飲料其實是甜味劑飲料,可以代替高糖高熱量的飲品,為甜癮重的消費者提供「緩衝選擇」,但並不能達到減肥效果。
  • 備受爭議的無糖碳酸飲料,裡面的代糖究竟對身體有傷害嗎?
    1965 年,一個叫施萊特的化學家在合成一種藥物的時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然舔了一下手指,哇!甜的!大名鼎鼎的甜味劑「阿斯巴甜」問世。很多人工合成甜味劑的甜度係數百倍於蔗糖,這對於食品工業者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能使降低更多的成本。
  • 15款無糖飲料測評:元氣森林、雪碧檢出糖,一款檢出碳水化合物
    、元氣森林燃茶玄米烏龍茶飲料(無糖)、元氣森林白桃蘇打氣泡水、輕啵蘇打水(檸檬味)、維他ViTa無糖巖香烏龍茶、維他ViTa無糖玄米茶、三得利烏龍茶、東方樹葉綠茶原味茶飲料、[雪碧][纖維+]檸檬味汽水、道地尚品解茶茶飲料、道地尚品烏龍茶飲料、道地尚品玄米茶飲料、鴻福堂羅漢果無糖植物飲品等15款熱銷無糖飲品檢測項目:糖、脂肪、能量、碳水化合物參考標準: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 無糖可樂,到底能不能減肥?代糖真的就安全嗎
    於是為了迎合這些減肥人士,商家又推出了無糖的可樂,「0」熱量,「0」糖。為這些健康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很多朋友私信嚴sir問嚴sir無糖可樂減肥期間到底能不能喝,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下,無糖可樂到底能不能使我們發胖! 「0」糖卻很甜?
  • 可口可樂推出新健怡可樂 添加甜味劑安賽蜜
    安賽蜜與阿斯巴甜一樣,為高強度甜味劑,甜度為蔗糖的200倍。這意味著添加非常少量的安賽蜜,就可以使食品達到與蔗糖相同的甜度。安賽蜜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發現,經常與阿斯巴甜配對使用,在無糖汽水中則更為普遍。1988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安賽蜜,並表示有90多項研究「支持其安全性」。然而,一些批評者認為,目前對甜味劑的研究還不夠。
  • 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甜味劑,多元化的甜蜜選擇
    甜味劑是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它可以在保證食品口感的同時,降低糖分和熱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甜味劑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藝性能穩定、安全性高等特點,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於食品和飲料生產加工中。作為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甜味劑還為需要減糖和控糖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
  • 緊急提醒:這家店的紅糖開花饅頭別亂吃,查出不得使用的甜味劑
    近期,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55期食品抽檢信息稱,該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和飲料8大類食品532批次樣品,經貴州省檢測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檢測,檢出4批次餐飲食品不合格含有一批紅糖開花饅頭,具體信息我們一起往下看。
  • 陳根:吃糖還是吃代糖,這是一個好問題
    具體來說,研究小組用糖和甜味劑做了一項測試。科學家們在給老鼠準備的「飲料」裡分別加入了糖或安賽蜜(Acesulfame K),後者是一種常被用於無糖汽水、蜜餞等產品的甜味劑。 起初,小鼠們兩種飲料都喝。到了第二天,它們就幾乎完全放棄了甜味劑。此外,被去除了甜味受體的小鼠,舌頭上嘗不出甜味,也會偏愛選擇真正的糖。
  • 氣泡飲料有點甜,代糖安全性有點懸?
    隨著對健康認識逐漸加深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過量的糖對人體的危害不比鹽少但是對甜的渴望已經被培養成習慣這時應勢誕生的代糖成為新寵無論是線下鋪貨還是網絡銷售代糖產品的銷量都一路飆升市面代糖產品越來越多被糖「欺騙」過一次的人們又開始懷疑代糖是否對人體有害是否有致癌風險
  • 小糖包的「天然」甜味劑會是大生意嗎
    在本文中,我們將其代稱為「天然」甜味劑。這些甜味劑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但也經歷過提純等化工處理。為了改善口感,一些天然甜味劑也在飲料中和人工甜味劑混合使用。這些甜味劑以往更多地是出現在包裝(現調)飲料中。飲料品牌提前調配好,直接賣給消費者。現在,有些人想讓代糖產品更廣泛地代替白糖,進入中國家庭日常的烹飪、烘焙和自製飲料。
  • 多家包點店查出這種東西,吃了傷腎還致癌!
    然而,近日溫州市鹿城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公布該區今年七八月份的食品安全監測信息。在定量檢測不合格的31批次食品中,包子未能倖免!  溫州三家包子店的實心包、菜包、肉包都被檢測出含有過量的甜蜜素。甜蜜素已經被科學證明,如果吃得過量,會導致傷腎又致癌!
  • 年輕人青睞的「無糖」「代糖」,真的更健康?
    打開便利店的冷飲櫃,一隻手在「肥宅快樂水」和「無糖蘇打水」之間猶豫不決。對比了包裝背面的熱量表後,最終這隻手取走了標註著「無糖」的飲料。這個夏天,「無糖」「代糖」「0熱量」成為影響年輕人選購食品時的關鍵詞,市面上出現了以此為招牌的飲料、酸奶、零食等各類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遠超以往的更多選擇。
  • 如何開啟「無糖生活」?
    所以我們決定在兒子下次做膀胱掃描之前,完全戒掉精製糖和人工甜味劑,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在預約完醫院後,我們立即開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幫助了我們 結果讓我們所有人都非常驚訝。我不想將所有的功勞都歸於無糖飲食。但是,經過六個月的各種藥物治療,我兒子的膀胱壓力大大下降了。
  • 木糖醇那麼甜,糖友可以吃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關於木糖醇,有人說它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代糖品,也有人說它能導致腹瀉,甚至說木糖醇會致癌到底應當怎樣看待木糖醇?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含有木糖醇的產品,我們應該怎樣選擇?讓我們來一探究竟。木糖醇作為甜味劑,主要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1.口香糖這幾年,含木糖醇的口香糖風靡全球,它能夠預防蛀牙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公認。
  • 溫州多家包點店的包子被查出這種東西,吃了傷腎還致癌!
    昨天,鹿城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公布該區今年七八月份的食品安全監測信息。在定量檢測不合格的31批次食品中,個別案例觸目驚心。鹿城區水心蔡菲早餐店、水心戴建英早點店與曙光包點店內的實心包、菜包、肉包被檢測出含有過量的甜蜜素。
  • 善食坊丨人工合成食物 正確選購 少吃為宜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食的前提是以安全為主。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便捷的人工合成食物也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吃火鍋時,點個魚丸、牛肉丸、蟹棒、鴨血、紅薯粉等不同的食物;給孩子做早餐時,煎個牛排或者雞柳,孩子吃起來美味也方便。殊不知,這些食物基本上屬人工合成,吃多了不僅不營養反而會給身體埋下無窮隱患。
  • 黃粉致癌?!如何安全使用?
    在我們養魚圈裡,魚友們接觸最多的魚藥,也就是黃粉了,說到黃粉,最基本的兩種,就是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最近很多魚友前來諮詢,聽說黃粉是致癌物質,還要使用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首先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的區別:很多新手魚友覺得日本黃粉和國產黃粉成分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產地的區別,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