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水災損失高達2.15萬億日元

2021-01-09 氣象小秘書

中新網東京8月21日電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1日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匯總了2019年日本因水災遭受的損失金額,高達2.15萬億日元(約合203.4億美元),刷新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日本從1961年開始統計水災損失相關數據,2004年的水災損失總額為2.02萬億日元,創下了當時的最高紀錄。

2019年,「範斯高」「羅莎」「法茜」等大型颱風相繼過境日本,狂風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造成大範圍停電、斷水,導致數百人受傷、死亡。據統計,2019年因水災受災的建築多達9.9萬棟,浸水面積高達8.07萬公頃。

國土交通省表示,近年來日本大範圍地區普降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紀錄,由此造成的河流泛濫、泥石流災害層出不窮,居民住宅受災情況增多,尤其最近兩三年水災造成的損失急速增加。(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日本首都圈今日重啟緊急狀態,經濟損失將超萬億日元
    日本內閤府此前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顯示,由於「軟性封城」,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的實際GDP比第一季度下滑7.9%,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8.1%,超過此前預估的萎縮27.8%,比金融危機時的萎縮17.8%更嚴重,這也是自1955年以來的最差表現。解封後的2020年第三季度,日本經濟逐步復甦。
  • 矢野綜合研究所:2020年日本住宅翻新市場規模減少至5.9萬億日元
    根據矢野綜合研究所於8月21日發布的對翻新市場規模預測顯示,2020年翻新市場規模將比2019年降低9%。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15年內淘汰...
    據了解,日本經濟產業省將通過監管、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動員超過240萬億日元(約合2.33萬億美元)的私營領域綠色投資,力爭到2030年實現90萬億日元(約合8700億美元)的年度額外經濟增長,到2050年實現190萬億日元(約合1.8萬億美元)的年度額外經濟增長。
  • 日本旅遊業或因疫情損失萬億日元
    來源:一財網裡索那綜合研究所在3月11日的最新報告中預估,由於新冠疫情導致海外遊客銳減,將使日本經濟直面9813億日元的損失, 當新冠疫情不斷在日本蔓延之際,京都奈良的小鹿都做出了出奇舉動。近日,據日媒報導,有日本民眾在距離奈良小鹿大本營——奈良公園2公裡外的奈良車站目睹了小鹿閒逛的身影。
  • 8153億日元規模的日本玩具市場
    連續六年,日本玩具市場規模超過了8000億日元。作者:阿靚近日,日本玩具協會發布了2019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玩具市場規模調查結果。2019年,日本玩具市場的規模為8153億日元,同比2018年下降了2.6%。
  • 日本軍艦島刷新禁止登島時長記錄 損失至少26億日元
    來源:海外網受颱風影響,軍艦島損毀嚴重(西日本新聞)海外網2月17日電 日本長崎港外海西南方約19公里海面上有座名為「端島」的島嶼,因外觀極似軍艦,因此又叫「軍艦島」。去年(2019年)秋天,島上的參觀設施被颱風損毀,至今已有4個多月時間禁止登島。軍艦島自2009年4月開通旅遊項目以來,已經是第12次禁止登島,這次創下了時間最長記錄。日媒稱,損失至少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給地區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
  • 遊輪取消停靠日本港口443次 損失超100億日元
    原標題:遊輪取消停靠日本港口443次 損失超100億日元23日消息,日本國內接納遊輪之多排名前10位的港口收到的取消2020年2月-12月靠岸至少達443次。當地的經濟損失總計超過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
  • 日大阪預測南海大地震經濟損失將近1.7萬億元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東京大學某教授曾預測稱,日本或許會發生震級為9.0級的「南海海槽大地震」。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24日報導,日本大阪府24日公布了「南海海槽大地震」被害設想,預想了大地震發生後,大阪府內經濟、用水以及供電等方面的損失。
  • 有點"背"的軟銀終於回了一口血:願景基金挽回全部損失
    鬧心的共享辦公空間WeWork、昔日明星項目如OneWeb、公司裁員、2019財年願景基金虧損1.9萬億日元......走了這麼久「背運」的軟銀,終於在2020年迎來了不少好消息。
  • 日本國會議員人均收入2427萬日元,最高達8.4億日元
    共同社消息,日本眾參兩院30日公開了國會議員2019年收入報告。對象為653人。人均收入為242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9萬元),較上次公開的2018年收入減少230萬日元,4年來首次減少。上次位列第二的自民黨參議員元榮太一郎此次以8.4502億日元排名首位。收入超過1億日元的有3人,均為自民黨議員。超過5000萬日元的有10人。
  • 日本最大公開收購案來了,NTT計劃以4萬億日元回購Docomo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電信業龍頭NTT(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正計劃以4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2582億元)的價格,將移動通信運營商NTT Docomo納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的昔日汽車巨頭真的快樂嗎?
    日產汽車2月12日在日本東京的地方法院,向卡洛斯·戈恩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賠償100億日元(約合91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日產汽車表示,「公司提出的經濟損失是由於戈恩多年的腐敗行為所造成的,這些行為包括非法挪用公司資金、無償使用海外住宅以及私自使用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等」。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截至2019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按照此人口計算,上半年臺灣人均GDP約為9.1萬元。
  • 日本像一條餓急了的蛇,開始啃食自己的尾巴-虎嗅網
    5月2日,日本銀行發布《關於當前的金融政策運營》,其中這樣寫道:資產購入方針按照如下方式購買長期國債以外的資產:對於ETF和J-REIT,將分別以每年約12萬億日元和1800億日元為上限,持續買入。如果真的執行這個方針的話,日本銀行將在今年年內成為日本股票市場最大的「股東」。5月27日,日本銀行發布了2019年度的決算——截至2020年3月末,ETF持有額達到31.2萬億日元,較去年增長了7.9%,佔東京證券交易所1部上市公司實時股價總額的5.8%。
  • 六大國有銀行2019年 淨利潤合計突破1.1萬億元
    六大國有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去年淨利潤集體實現正增長,資產質量較上年年末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019年全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淨利潤(集團口徑,下同)逾1.1萬億元,相當於日賺31億元。截至2019年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715.21億元,比去年年初增加1614.07億元,增長52.0%。客戶數42.3萬戶,增加15.3萬戶。當年累放貸款平均利率4.52%,下降0.43個百分點。建行普惠貸款餘額接近1萬億元,客戶數超過130萬戶,繼續領跑市場。
  • 日本首都圈進入緊急事態 為期一個月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 湯藝甜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湯藝甜)日本首相菅義偉1月7日正式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新冠病毒疫情嚴峻的首都圈1都3縣(東京都和埼玉、千葉、神奈川3縣)將從8日起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緊急事態,預計持續至2月7日。
  • 日本網絡動畫市場:年規模685億日元,美國與本土巨頭競逐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市場規模還為「0」的日本動畫網絡市場到2019年已增長至685億日元(43.2億元人民幣),2000年還是192億日元的電影市場已漲到692億日元(43.6億元人民幣)。
  • 12年花的1萬億打水漂:日本國產客機黃了
    造大飛機是一國創造水平和綜合科技先進性的體現之一,在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等之後,日本也想把本國自造的大飛機送上藍天。然而,別說大飛機,日媒報導稱,日本國產小型噴氣式客機三菱重工Space Jet(原來MRJ。90座)的商業化之路戛然而止,由於諸多因素,導致項目將被凍結。
  • 2019年臺灣GDP超過4萬億,放在全國來看是什麼水平?
    近日,我國臺灣地區公布2019年最新修正的經濟數據,來看看有哪些變化吧。此前公開數據顯示,臺灣地區2019年GDP初步數據為4.2萬億元,經濟增速達到2.73%。修正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經濟增速為2.96%,與初步數據相比上調0.23個百分點,GDP總量調整為189325.25億新臺幣,約為4.224萬億元人民幣。
  • ...將使總預算由最初的1.35萬億日元(約合130億美元)增加到1.644...
    2020-12-04 22:12:51來源:FX168 【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增加支出超28億美元】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帶來的額外費用4日推算清楚,金額大約是294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