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多次不改正的學生,怎麼辦才好呢?「天上下雨,母親出嫁」這句諺語,不能管理的事情,不能管理的人就由他來做吧。
所謂「屢教不改」,就是說老師已經熱心了,已經把合適的老師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對犯了錯誤的學生不關心,也不想問,也不可能一碰釘子就灰心喪氣,忍耐性格,抑制怒氣,多次直面,在感化之前糾正出現認知和行為偏差的學生,體現了不達目的就不罷休的誓言,死亦無悔的決心和態度。再要苛責這樣的教師,恐怕真的要人神共憤了。
「教了好幾次」意味著學生同時「犯了好幾次」,這不僅僅是這個「屢犯」學生愚蠢頑固不化,否則又怎麼會這樣無知,老師的諄諄教誨,把一片苦心當成驢子?老師的怨恨不成鐵,視而不見,不聽,頑固不化,邋遢性,這種學生是孔子活著,棄而不顧,罵「朽木不可雕,糞土牆不能塗」!對屢犯不止的人,從古至今,人們都會格外痛恨,無法接受,在現代的法律中,對於慣犯和重犯的懲罰也會變重。
但是,「多次犯」還不是最可怕的,這是因為學生的認知度還很低,所以在提高了知識和認知度後,自然而然地從「會犯很多次」到「少犯」,從「偶犯」到「不犯」都可以做到,最可怕的是「不改正」,已經不是認知問題,而是品質問題,「江山易變本性難改」,無論教師怎麼教育,這種學生始終像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犯了多次且堅決不改,教師的血肉體,又怎麼這冰,這個堅挺的冰可以加熱鐵嗎?
不做一件事的話,就不能判斷那個能不能做,我不知道能不能簡單吃,但是,我知道我下了好幾次車,怎麼也不行,請不要勉強,碰得頭破血流也不值得同情,古人早就說過不能對牛彈琴,不但沒聽,還彈了一次,自己辛苦了,牛不高興了。
所以,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不要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和心血,這樣的人只會讓老師體驗連戰連敗的絕望,不會帶來連敗連戰的悲壯,更何況,對很多人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