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大家一定或多或少會有些印象,王大錘的形象和那句「萬萬沒想到」深入人心,這也是最早進入網劇搞笑領域的喜劇類短片,這是是叫獸易小星執導。
叫獸易小星,原名易振興,大學畢業之後,易振興按照家人的意願,去了中石化旗下的一家公司做工程師。在工地上,一幹就是五年。易振興考取了湖南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又早早地拿到了建設部頒發的監理工程師證,成為了單位裡最年輕的總監理工程師之一。由於工作踏實努力,領導也都很器重他,把一些大項目都交給他做。
「當時我就想做一個工程師,好好地考證,考級,然後在這個單位好好混下去。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爭取當一個帶團隊的人。」
從學生時代起,由於很「宅」,易振興就經常花大量時間在網際網路上泡著。而到了工作崗位上,由於身邊接觸的同齡人非常少,工作又比較乏味,網絡世界更成為了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來源。早期,易振興在論壇上上傳一些自己錄的翻唱歌曲,還做過網絡電臺的主持人。後來,他開始上傳一些自己製作的視頻作品,有的是將一些電影片段重新剪輯後加入原創的配音和劇情,有的是他戴著面具的脫口秀。由於風格詼諧,製作手法獨特,臺詞和嗓音辨識度極高,他在網絡上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完全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和天分,用業餘的時間做片子。
「那時候白天忙,晚上有時間。而且當時做片子的頻率也不高,一個月出一部。能堅持下來的原因是比較有成就感,比較虛榮,很多網友說喜歡,好玩,崇拜你等等,從虛榮心上能夠得到滿足。而且我覺得可能我的天分是在導演這個職業上,而不是工程師。每個人有自己的天分所在,有的人可能天生適合做會計,有的人可能天生適合當作家。在自己的領域鑽研,做到最好,其實都很偉大。」
「叫獸」系列的搞笑視頻在網絡上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獲取了巨大的點擊量,於是從他上傳「叫獸」系列第三部視頻開始,便有廠家找他合作拍一些廣告片,為自己的產品做宣傳。這一業餘的愛好開始為他帶來利潤,也引發了他對網絡視頻商業運作模式的思考,從這時起,叫獸開始探索片子中廣告與內容的平衡,為後來轉型為商業導演積攢了一些經驗。
每一部視頻發布之後,叫獸都會去轉載視頻的網站去看網友的評論,無論是謾罵的還是支持的,他都一條一條地看,從中吸取意見,然後對自己的下一部片子進行調整。除了導演、編劇、後期製作,他又肩負了收集觀眾意見、市場推廣等工作,由一個愛好者慢慢向創業者靠攏。2011年,在兩位合伙人的邀請之下,叫獸決定到北京發展,正式轉行成一名導演。
「我覺得三十歲前做的事情不要後悔。可能三十歲之後你沒有後悔的機會了。所以我決定拼一下。但其實也是留好後路了,大不了回來繼續做工程師嘛。」
叫獸說,由於沒有學過導演專業,甚至連劇組都沒有跟過,所以很多人對他來北京發展持懷疑態度。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之後兩年多的時間裡,他的公司從最初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了現在的一百多人。雖然也曾遇到過不少挫折和冷眼,但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片子也拍得越來越好,在2013年,他們用網絡爆紅的作品《萬萬沒想到》成功證明了自己。在他們公司的年會過後,叫獸在一條微博中寫道,「最後大家喝多了抱頭痛哭,不知道有什麼好哭的,現在嘲笑我們的人不多了呀。可我也哭了。」
「現在這個團隊我還是挺高興的,能夠看到大家一直在成長,這點非常重要。能看到大家一起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應該獲得的東西。我覺得這是社會的一個主旋律。」
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叫獸說,很感謝自己一路上都有貴人相助,比如在福建油田用業餘時間做片子已經無法更進一步時,就接到了合伙人的電話邀他來北京發展;後來拍片子想找韓寒合作,可是一直開不了口,剛好收到了韓寒發來的消息,問有沒有可以一起合作的事情。叫獸說,他認為自己現在還處在事業的初期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覺得現在還不算成功吧,除非說我真的在影視行業被廣泛認可了。現在在很多人眼裡我其實還是一個做網際網路搞笑視頻的這麼一個人。現在才剛起步而已。我希望通過努力讓大家能夠提到叫獸易小星的時候知道,他是很不錯的一個導演。那時候我才算是在這個職業裡紮下根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