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十萬火急 反疫苗運動緣何反倒更茁壯

2021-01-08 騰訊網

日前中國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疫情發布會上,提及自今(2020)年9月以來已向重點對象緊急接種疫苗74.3萬人次,《環球時報》也披露有不少普通民眾都致電諮詢何時能施打,顯見中國人民盼望新冠疫苗正式應用的急切。對比之下,確診人數已超過845萬的美國,願意施打疫苗的人卻非多數。根據英國輿論觀察公司(YouGov)所做的幾次民調,美國在5月時表達同意施打的比率竟只有55%,7月時更跌到僅有41%。儘管如今楊百翰大學(BYU)在10月3日公布的調查發現,已有68.57%的受訪者表態願接種疫苗,但這種「疫苗猶豫」甚至「反疫苗」的現象仍教外界驚詫不已。

「反疫苗」非始於美國,早在18世紀英國摸索牛痘接種法時,就有保守民眾加以抵制,在美洲殖民地嘗試人痘法的牧師科頓 馬瑟(Cotton Mather,1663─1728年)甚至遭人丟炸彈恐嚇,上面還寫著「讓我用這顆炸彈幫你接種,讓你長痘」,迄今全球各地也依舊有大量因宗教或經濟因素懷疑疫苗功效的人群存在,逼得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9年將「疫苗猶豫」認定為十大健康威脅之一。但諷刺的是,質疑疫苗的民粹最後卻在科學實力最進步的美國開花結果,這實在不能不歸咎於美國長年以來的反智識主義以及自由主義作祟。

儘管美國開國先賢們不乏像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與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般熱愛知識的人,但這畢竟只是極少數菁英,廣大美國人民大多只在乎如何同印第安人與林野競爭好謀取利益,再加上上層有意與象徵「舊世界」的歐洲相區隔,因此崇尚自然、反對權威、大膽試錯的粗獷傾向,便逐漸被認可為典型的美式風格。也因此,法國外交官託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年)指出美國人民在乎物質利益與應用科學遠過於純理論的研究,諷刺渠等「現實中的利益會驅使人們甘於徘徊在中等的智力領域」。

不過反智主義之所以能沉澱發酵,也是源於美國獨立初期經濟不發達、人民求溫飽的欲望遠大於追求真理的形勢使然。因此當18世紀美國興起基督教「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時,大批未受經院訓練、空有傳道熱誠的福音派「素人牧師」應運而生,渠等遠較飽讀詩書的傳統牧師更受群眾歡迎。這群牧師們鼓勵信徒們否定權威、拒絕教會層級、批判教理、焚毀書籍,鼓吹稱「上帝其實賦予每位弟兄都有資格來講道,只要他是夠虔敬的。講道的最基本資格由是否充滿聖靈來決定,對經典語文的熟悉與人文社會學門知識之有無並非絕對必要」。

福音派的代表牧師芬尼(Charles Grandison Finney,1792─1875年),甚至詆毀道「基本上學校的訓練摧毀了許多原本可以成為好牧師的人」,還有攻訐神學院學生「花了四年讀很多古典作品,但上帝並不在其中」。這就埋下了反教育、反智識的種子。而美國社會崇尚平等自由的特色,允準各種歐洲或本土的思想異端共存,這雖然有益於多元文化的摶成,但在客觀上卻助長了福音派散播的保守氛圍。

因此即便美國經濟水平開始上升、政府也打算推廣教育之際,宗教勢力仍能影響課程與教材的選訂,而選票式民主的體制,又使得政客們沒法忽視──甚至有意結合廣大保守派的力量好替政治生涯添磚造瓦。譬如國務卿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1860─1925年)竟曾公開表示「美國所有的問題都從演化論而來。乾脆把所有書籍都燒掉算了,只留創世紀前三段即可」,還擔任過控告傳授演化論的教師斯科普斯(John Thomas Scopes,1900─1970年)的原告方律師,釀成轟動的「猴子審判」。而斯科普斯的敗訴又給了反智民粹極大鼓舞,政客們便更樂得加以援引。

此外,工業革命與海外擴張帶來的帝國主義果實,恰好給了不少美國人白手起家的成功機會,這又給了反智主義一個極好的藉口。參議員卡本特(Matthew Hale Carpenter,1824─1881年)便嚷著「一群被學院填鴨教導的書呆子,卻在文官考試中會勝過那些最成功、正直與能幹的企業人才」;美國總統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1886年)亦以擔憂「有豐富經驗的人反而考不過那些大學剛畢業的菜鳥」為由,拒絕文官考試的法案。鋼鐵大亨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也依著自身成長經歷,主張「大學教育對於經營企業幾乎是致命的傷害」。如此上行下效,美國的反智民粹自然愈發不可收拾。

而對自由主義的曲解,亦助長反智識與反疫苗的浪潮。由於美國的獨立正植基於否定英國專制,因此一旦有任何強制性的公共政策,便容易遭到保守派與極端自由派的反撲,認為這違反了自由意志,故舉凡疫苗接種、居家令、乃至開辦全民醫保等都面臨重重阻力。最糟糕的是,1955年美國脊髓灰質炎疫苗因遭汙染導致200名兒童癱瘓、10人死亡的慘劇,令反疫苗者有理由懷疑疫苗的安全性。還有1986年美國通過《全國兒童疫苗傷害法案》(NCVIA),允許自認受到疫苗損害的民眾可向國家求償,形式上雖保障人民利益,但從另個面向來說,亦等同遷就了保守派的論調,將疫苗視為危險因子。

還有1998年英國醫師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撰文聲稱,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MMR)會導致自閉症,更助推了反疫苗運動的高峰。雖然該論文最後被拆穿造假,韋克菲爾德亦被揭露懷有以自制單價疫苗取代三聯疫苗牟利的意圖,但拒絕施打疫苗的比例卻在爾後驟然升高。美國參議員伯頓(Danny Lee Burton)還推波助瀾,將韋克菲爾德引薦至美國,並拿自己孫兒當宣傳看版,聲稱「在接種了9次疫苗之後,他就患上了自閉症」。連川普(Donald Trump)都多次發言附和此論,這導致麻疹在美國捲土重來,2019年共確診1,282例病例。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還有一部分人竟在反疫苗運動中,展示反資本主義傾向。渠等認定推廣疫苗不過只是資本財團的陰謀,人們不應隨之起舞云云。因此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投入大筆資金挹注疫苗的研製時,美國竟有不少人加以痛斥,甚至懷疑他想要借著施打疫苗時植入監控人類的晶片。根據民調顯示,起碼有28%美國人相信如此荒謬的說法,這對疫情的防控肯定不是好事。

正因反智主義與極端自由主義的泛濫,令不少美國人民寧可在嚴重的疫情下乞靈於宗教或相信「自體免疫」,也使得宣稱兒子感染新冠肺炎後「大概15秒之後就痊癒了」的川普,總能靠此類反科學的言詞博取大眾矚目。加上美國的政黨政治過於側重競爭,習慣將各種事件泛政治化,又使單純的氣候暖化、施打疫苗等科學爭端成為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脫離問題的本質。但如此混亂又反智的輿論究竟能給實際問題帶來什麼幫助?恐怕連保守派們信仰的上帝都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美國疫苗「曲速行動」緣何變成「慢動作」?
    美國媒體分析,部分原因可能是目前處於傳統新年假期季,衛生機構紛紛休息,而疫苗分發接種的許多具體工作(如日程安排和人員配備)都要由地方衛生官員和醫院來做。美國總統川普在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9日專門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分清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責任:「聯邦政府將疫苗運到指定地區後,由各州負責疫苗分發接種工作。」
  • 美國疫苗接種五大亂象 疫苗難成美國疫情的「救命稻草」
    來源:央視近日,美國新冠疫苗接種已經開始,這對於深陷疫情的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時至今日,不僅接種進度遠遠落後於預期,而且接種過程亂象叢生。亂象三 疫苗分發難美國的疫苗分發也存在問題。聯邦和地方各自為政,缺乏統籌安排,聯邦政府只負責疫苗運輸,卻把繁重的分發、接種任務都交給地方政府。面對洶湧的新冠疫情,美國各州地方醫療機構早已疲於奔命,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如今分發、接種疫苗更是讓他們分身乏術。疫苗儲存也是個難題。
  • 全球第一個獲批的新冠疫苗來了 我們離終結疫情還有多遠?
    而且新冠肺炎這種傳染病,比Mers更適合快速生產疫苗。Mers的死亡率非常高,限制了參與實驗的人群。而新冠肺炎雖然感染率非常高,但致死率不高,人群快速傳播但有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在製造疫苗的必要性和進行臨床試驗的便利性上,新冠肺炎更適合被研發疫苗。   因此,mRNA新冠疫苗的快速研發,是因為一個成熟的技術平臺,遇見了一個「合適」的傳染病導致的一個結果。
  • 美國疫情一步步失控,只能祈禱疫苗能扭轉現在的局面了
    疫情的危害是不可預估的,每個國家都必須要嚴格防控,切勿麻痺大意,不然或將會面臨巨大風險。美國就是最好的說明,由於政府不重視,美國疫情一步步失控,導致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美國現在只能祈禱疫苗能扭轉現在的局面了。
  • 接種疫苗搶奪賽開始,美國醫護人員陷入嚴重內鬥,都要優先接種
    最近兩個月美國的疫情以一種極快的速度惡化,無論是日增確診患者還是日增死亡患者的最高紀錄都一再被打破,尤其是隨著感恩節到來大批美國人不聽勸告執意出行,給美國疫情帶來嚴重影響,糟糕且一直得不到控制的疫情讓不少美國人陷入恐慌,為了遏制疫情繼續在美國惡化,同時給美國民眾吃下一顆定心丸,美國政府開始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 美國疫情要崩?殯儀館告急!疫苗劑量減半以加速接種,可醫生拒打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就在2020年的最後幾天,美國每天因新冠死去的人都超過了3000人。而2021年的1月1日,加州作為美國「新的」新冠重災區,當天已經有超過兩萬人因新冠而住院。現在美國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數已經達到365620+。2021年的美國新冠,一切沒往好的方向發展,反而更糟了。
  • 美國疫情惡化之際,疫苗又出現問題,美媒:需要世界的援助
    疫情持續惡化的美國正在遭遇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周。據美國廣播公司12月20日報導,在過去的七天時間裡,美國單日平均新增病例21萬例,死亡超過18000人,單日新增、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均創下了歷史新高點。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研製的疫苗此時也出現了重大問題,多名接種者連續出現不良反應。對此,美國國內媒體紛紛呼籲世界對此予以援助。
  • 美國恐怖紀錄讓全球驚慌,「抗疫隊長」福奇警告:有疫苗也沒用了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二次爆發,已經再次升級,據報導,美國已有1300多萬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7萬人。在美國重啟經濟活動之後,至少已經有31個州出現了疫情反彈現象,有11個州已經推遲或暫停了重啟計劃。
  • 美國一藥劑師破壞500多劑新冠疫苗,只因他覺得會改變人類DNA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國家一直立足全球的宏觀走向,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毫無保留地將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就連新冠疫苗的研究成果也無條件分享給全人類。在抗疫期間有著不少無名英雄感動著我們,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的強大!
  • 美國會跟伊朗握手言和,還是趁你病要你命?疫情當下經濟一落千丈
    美國共和黨總統唐納·川普政府發動了所謂的「極限施壓運動」,並以「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將伊朗國定為目標。川普總統的批評者-拜登,已經在2020年大選中獲勝,他表示,他將把美國重返伊朗核協議,作為後續談判的起點。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表達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願意與美國就新問題進行會談,但表示伊朗將永遠不會重新談判已經通過談判解決的問題。
  • 緩解疫情憂鬱 美國加州華人積極投身運動減壓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對許多人的精神情緒造成很大影響,美國加州不少華人通過健行和跑步來減壓、治療精神疾病。阿罕布拉市的華人秦先生,疫情開始後成為亞凱迪亞市洛縣植物園常客。
  • 美國首批疫苗本月15號交付,誰將最先接種疫苗?
    在疫情相當嚴峻的美國,距離新冠疫苗接種又近一步。據CNN最新獲得的文件顯示,輝瑞的第一批新冠疫苗將於12月15日交付,隨後Moderna的第一批疫苗也將於12月22日交付。此前,醫學專家曾提倡醫護人員首先接種疫苗,其次是老年人、患有疾病的人和基本行業工作者;兒童和年輕人應最後接種疫苗。該項指導為各州提供了框架。美國疫情有多嚴重?
  • 中國疫苗驚豔全球,美國疫苗卻接連出事,緊要關頭中方亮明態度
    新冠肺炎疫情大肆蔓延之際,中國疫苗的上市為全球抗疫帶去希望。當地時間1月3日,印尼宣布向全國分發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疫苗,與此同時,埃及也緊急授權疫苗使用許可。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正式批准國藥集團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隨後,來自烏克蘭、埃及以及巴基斯坦等至少10個國家的疫苗訂單「紛至沓來」,希望購買中國疫苗以遏制病毒。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到中國疫苗的優勢後,西方多國的政要近期也先後發聲,表示看好中國疫苗,而中國疫苗的問世,也讓世界向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又邁進了一步。
  • 羅漢堂PET追蹤每周疫情經濟:新冠疫苗的臨床測試地區圖譜
    儘管幾種候選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均顯示了較好效果,但本周被寄予厚望的阿斯利康-牛津大學合作開發的腺病毒疫苗AZD1222近期因一例受試者出現不明原因疾病而暫停,顯示疫苗研發仍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儘管美國政府希望能夠在11月初大選之前推出新冠疫苗,但這有可能反而引發公眾對有效性證據不足的疫苗的抵制或猶豫。
  • 不送疫苗就滾,杜爾特對美國的威脅大有深意
    最近,菲律賓總統公開喊話,如果美國不能提供至少2000萬劑疫苗,那美軍最好離開菲律賓,他將終止菲美《來訪部隊協議》(VFA)。為了疫苗杜爾特也是拼了,這麼直白的威脅美國,也是無奈之舉。自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是少有的幾個應對措施最為嚴格、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從3月「封國」,到6月逐步放鬆,菲律賓的防疫作業要比大多數國家優秀太多。
  • 英國加速疫苗接種,醫學顧問警告:未來幾周疫情形勢更嚴峻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擴散,英國開啟了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行動。與此同時,英格蘭首席醫療官克裡斯·惠蒂仍警告稱,未來幾周疫情形勢將更加嚴峻。據路透社11日報導,為了應對不斷升級的疫情形勢並在春季前部分恢復社會秩序,英國正在推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計劃,以期在下月中旬為約1500萬人注射疫苗。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每周將需要提供200萬種劑疫苗。目前,英政府開設了7個大型疫苗接種中心。即便如此,惠蒂警告說,在此期間疫情情況仍將惡化。
  • 特斯拉正在研發第三代疫苗印表機 今後或可列印新冠疫苗
    馬斯克在航天領域研究也比較的出名,9月份就準備再次發射太空艙到火星,還準備把人類移居到火星; 在醫藥生物方面也有比較高的造詣,目前全球的疫情還是比較嚴重
  • 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這些疫苗概念股或受益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這些疫苗概念股或受益丨牛熊眼據美國數據統計網站worldometer的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9月22日21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31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數已近百萬
  • 美國十二月中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FDA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英文全稱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宣布與大型連鎖藥店合作,疫苗一旦上市,大家可以到Costco、沃爾瑪等地免費接種。「保證絕大多數人在住所五公裡內,就能找到能夠接種疫苗的藥店。」目前加拿大和美國已經表示,全民免費接種。加拿大訂購了3.58億隻疫苗,平均人均十支,人均配置十分充裕。
  • 美國疫苗會改人類DNA?美藥劑師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隨著冬季的到來,一些國家備受疫情折磨,國家發展寸步難行,疫苗成了人類唯一的希望,希望疫苗可以改變各國的現狀。但疫苗畢竟是注射在人身體上的,所以必須要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研發和生產,這樣才能對人類的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