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
- 「死前看不完《死前必看的100部電影》怎麼辦?」
- 「沒事,跟別人說你看過就行。」
1.
誰也沒看完過的「最佳片單」
2019隻剩下幾天,比新年祝福來得更早的,是紛至沓來的年度片單——2019年度最佳影片、10年來最佳影片、2000年後最佳影片……
縱觀這些片單,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近幾年還冒著熱乎氣的電影因為還沒經過時間的包漿,尚且不能放入神壇,孰優孰略眾說紛紜;
而片單的時間跨度一旦超過二十年,排在前幾位的來回來去就是那幾張熟悉的臉——你大概也能猜到是哪幾部——不論是BBC評選的影史TOP100、《視與聽》評選的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部電影,還是IMDB評分榜單,甚至是豆瓣電影TOP250,都成為了這些電影的排列組合遊戲。
當然,這裡並不是想對影史經典難以撼動的地位提出什麼異議。
提起上述這些電影,大多數人都能像是回答文學常識一樣熟練地對號入座導演、演員、經典場景和臺詞,而究竟又有多少人真的從頭到尾看完過它們呢?
想必並沒有太多人能自信地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要知道,在這個多看幾篇豆瓣影評就能大概了解全部劇情,再讀幾篇推文就能對影片的製作班底、深層含義和社會影響如數家珍的年代裡,你已經很難分辨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看過某部電影了。
從看電影,到看過電影的一部分然後關掉了、很早之前看過記不太清了、看過劇情梗概、看過影視博主的截圖分析、看過豆瓣頁面、看過深度長評……所以你到底看沒看過一部電影呢?變成了一個曖昧又模糊的「不可說」狀態。
那今天就來講講「不可說」的背後——當我們裝作看過一部電影的時候,我們又在看些什麼?
2.
我做過「電影騙子」,你呢?
不是所有人都愛看電影,但是大部分人都樂於認領自己沒看過的電影。
在英國主營方向為電影的視頻平臺LOVEFiLM被亞馬遜收購之前,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匿名調查:請用戶來談談他們假裝看過的電影。
調查顯示,有80%的人承認自己在與別人聊天的時候,曾經裝作自己看過某部電影以加入話題或者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而統計出來的「最多人裝作看過的電影」TOP10,可以說是毫不令人意外:
NO.1 /《教父》
30%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在這麼多經典電影中,《教父》榮登榜首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原因想必也不用過多解釋了,比它更嚴肅的電影被討論頻率不如它高,它之後的流行黑幫片終究少了一份復古的優雅。
你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看《瘋狂動物城》裡面的小老鼠(其實是鼩鼱)轉身時笑出聲的人都真的看過《教父》:在小樣本統計中,每號稱看過《教父》的三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並沒有看過,要是放在更大的樣本量裡面呢?
NO.2 /《卡薩布蘭卡》
13%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這部影史上最經典的愛情片之一,在國內還有一個譯名是《北非諜影》——也許你會對這個名字更熟悉一點。
BBC評選百大美國電影榜單中,《卡薩布蘭卡》排名第7位,愛情片排名第1位;IMDB評出的全球100部最佳影片中,《卡薩布蘭卡》得分8.7,位列榜單第5位,愛情片第1位;豆瓣上《卡薩布蘭卡》有超過16萬人看過,短評3萬多條,得分8.6……
事實證明,不是每個說過「我們永遠擁有巴黎」「她偏偏走進了我的酒館」的人都坐著把這部上映於1942年的黑白電影從頭看到了尾。
不過沒關係,《卡薩布蘭卡》的經典結局,你已經在向它致敬的《愛樂之城》裡面看完了。
NO.3 /《計程車司機》
11%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說到馬丁·斯科塞斯,在幾年前人們還熱衷於討論《禁閉島》裡到底有多少重反轉的時候,總有更加資深的影迷建議你去看看他早期的《計程車司機》。「看完你才能真正理解孤獨。」他們這樣說。
雖然影片本身獲獎無數、是各種經典電影榜單的常客,但看起來也不是所有人都對一個越戰老兵在霓虹燈下的寂寞與迷茫同樣感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計程車司機》的豆瓣頁面也有將近3萬條短評,但是將近一半都是給另外一部《計程車司機》的,來自韓國的那部。
NO.4 /《2001太空漫遊》
9%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如果朋友跟你聊起了《2001太空漫遊》,你問他:「宇宙的終極答案是什麼?」,對方很可能會回答「42」並露出很懂的表情(這個梗來自於《銀河系漫遊指南》)。場面之弔詭超過了在星戰首映上做出LLAP的手勢。
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固然偉大,BBC把它評為最佳美國電影第4位,其後的一系列科幻電影裡都能找到它的影子,但是這部將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在上映了50多年以後,很多觀眾依然撐不過前20分鐘,撐過了的觀眾則在爭論看沒看懂的問題。
《2001太空漫遊》的原著作者克拉克說過:「如果有人覺得完全弄懂了《太空漫遊2001》在講些什麼,那一定是我和庫布裡克弄錯了。」所以裝作看過的人和真正一頭霧水的觀眾,也許在大家看來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NO.5 /《落水狗》
8%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昆汀的處女作,因為《殺死比爾》《無恥混蛋》而愛上昆汀的人一般不會承認自己沒看過《落水狗》,但事實是:大部分人的「昆汀補完計劃」只截止到《低俗小說》。
NO.6 /《搖滾萬萬歲》
7%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可能是因為搖滾文化的水土不服,《搖滾萬萬歲》在國內並不算是很知名。
如今「偽紀錄片」在恐怖片裡風靡一時,而這個詞就來自於本片導演在受訪時對《搖滾萬萬歲》的定義——導演在片中充滿諷刺意味地虛構了一個搖滾樂隊,當時的觀眾在看完電影想要買唱片的時候才發現這件事。
而現在的人們又在裝作自己看過這部虛構出來的假電影,可以說是一種富有戲劇色彩的套娃行為。
NO.7 /《現代啟示錄》
6%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科波拉的經典之作,也是公認的影史上最偉大的戰爭片,很可能沒有之一。
這部電影在1979年上映的時候還只有147分鐘,現在的觀眾則能夠幸運地看到202分鐘的重置版,不幸的是並沒有太多觀眾能把這部各種意義上都過於沉重的片子看完。
NO.8 /《好傢夥》
5%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這部片子豆瓣短評區裡面最高贊的一條是:「《教父》《美國往事》《好傢夥》,三大黑幫經典,居然無一能看進去,罪過。」且贊數倍殺第二條。
NO.9 /《銀翼殺手》
5%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也許《銀翼殺手2049》不是那麼盡如人意的票房,跟很多打算去看的觀眾都被警告要補完《銀翼殺手》才能看懂這一部的劇情有著一定的關係。
NO.10 /《大逃亡》
4%的人裝作自己看過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還沒有看見《肖申克的救贖》,其實在越獄片分類中,1996年的《肖申克的救贖》算大眾流行,1963年的《大逃亡》才算小眾經典——當然了,假裝看過《大逃亡》好像也用處不大,還是先假裝看過《肖申克的救贖》吧。
此外,專門進行網友意見統計的著名網站Ranker也發布過一個叫做《如果你的朋友號稱看過其中一部電影,那他很有可能在騙你》的榜單,除了上述出現過的以外,還重點提到了BBC百大美國電影榜單中排名第一的電影:
《公民凱恩》,學電影或者想要學電影的人繞不過的一道坎。
這部上映於1941年的電影的確創造了很多相當先進的架構、攝影、剪輯技術,且被後世的電影廣泛應用。不過說實話,一個來自2019年的普通觀眾真的很難從中獲得太多觀影樂趣。
3.
在電影只剩下談資之後
翻完這個殘忍卻真實的榜單,仿佛看到了我們如今對待經典電影的態度:堅決捍衛它們在神壇上的地位,然後儘量地遠離神壇。
有人說,經典是人人都知道,但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看過的東西。這句話曾經用來形容文學,沒想到現在也可以同樣適用於電影。
前幾年,法國文化界流行過一本書叫做《不用讀完一本書》(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作者是文學教授皮耶·巴亞德。
他在書中深層分析了人們胡亂認領沒讀過的書這一社會現象,現在看來,他的很多分析在電影上也是相通的:
作者認為,我們的文化是由「義務與禁令」構成的,而正是這些「義務與禁令」構成了大眾心目中等級分明且虛偽的文學價值體系。
我們對某本書所說的謊言數量往往與大眾賦予給它的意義成正比:也就是說,越經典的名著,越值得我們為了證明自己讀過它而說謊。
他還為這些大家都知道是經典、卻很少人真的去讀的所謂「神壇上的書」,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虛擬圖書館」:在人類歷史悠久又數量龐大的文化遺產中,有一些書在它們的時代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成為了現代文化的基石與背景,只要是有一定常識的人都大概知道它們的內容。
如今,並不是所有人都真的看完了四大名著、莎士比亞甚至是簡·奧斯汀,我們在談論這些內容的時候,也並不是在談論情節或者文字本身,而是在談論我們的記憶、社會偏見以及文化看待這些內容的方式。
轉換到電影上,就是當我們談論一部電影的時候,這部電影就不再是它本身,而是關於它的全部討論的總和。而這個時候,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是一件關乎話語權的事了。
要知道,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看一部電影」已經變成了一個不確定的狀態,不同程度看過的人用不準確的話語對其展開討論。
在討論者的語境中,怎樣才算是看過一部電影?要在電影院裡從頭看到尾嗎?那在電影院中途睡著了還算嗎?在電腦上看呢?在手機上看到一半呢?看過這部電影的幾個經典片段呢?看過別人對這部電影的截圖分析呢?看過好幾篇豆瓣長評呢?
太多人把內容草草略過,急著想要拿到討論它的入場券。這個時候,不僅電影的內容不重要,究竟是哪部電影其實也不再重要了。
我們對假裝看過的電影也有了新需求
皮耶·巴亞德在書裡說:「批評所需要的文化比藝術創造出來的還要多。」人們忙著用一切事物表達自我,載體可以是文學,也可以是電影、電視劇、遊戲、體育……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因為,表現出「我看過」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意義了。
參考來源
If Someone Tells You They've Seen One Of These Classic Movies, They're Probably Lying To You | Ranker
『The Godfather』 Tops List of Films People Pretend to Have Seen | Slashfilm
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 brainpickings
圖:《黑幫家族》
黑手黨都要求實地觀摩《好傢夥》了
你還在假裝自己看過嗎?
撰文:蕎木
監製:貓爺
原標題:《假裝看過一部電影,是現代人的心照不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