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3無錫訊 錫城雖然已入冬,但是白天溫度較高,似乎還感覺不到刺骨的寒風。動物像我們人類一樣,到了冬天,也需要「貓冬」來度過。即使現在溫度沒有達到冰點,但是日夜溫差較大,有些動物已經全面進入過冬狀態,無錫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忙活著安裝油酊、暖氣片、暖風機、空調、加熱板、稻草、粉皮窗簾等取暖設備,同時在動物菜單中也增加了能量飼料的量。
寮國象首次在錫過冬 新型加熱設備「溫暖上線」
室外溫度低於15度,無錫動物園的大象就要進室內過冬啦。今年,因為兩位重量級的新成員的加入,大象似乎進室內過冬的時間又提前了點。今年新來的兩頭寮國大象是第一次在錫過冬,對於寮國年平均氣溫25度來講,到了無錫後溫度一下子降好多。為此,動物園工作人員提前改造大象園,加裝了取暖設備。新型大功率取暖器——三個9000瓦的暖風機、兩個3000瓦踢腳線取暖器「溫暖上線」,一般室溫維持在20度左右。
我們動物園的明星動物小象茜茜因為要給新來的兩頭寮國象挪地方,只能在旁邊加蓋的一間內場中休息,但也是加熱設備一應俱全。飼養員爸爸陳師傅介紹說:「本來到了室內展廳後,是準備讓茜茜和公象在一起培養感情的,但是考慮到過冬溫度的差異,還是只能讓茜茜先委屈隔開一段時間了。茜茜已經適應無錫的天氣,所以到了冬天室內溫度可以稍微偏低一點。」據悉,當冬天的日溫超過15度,並且無風的情況下,3頭大象也還是會到室外進行散步活動的。
陳師傅還介紹說,到了冬天,大象除了吃草料、瓜果蔬菜,還在飼料菜單中增加了甘蔗等能量飼料,光甘蔗每天就要約200斤。為了更好的監控好大象,每天對於大象產生的超多大便還要進行稱重。3頭大象每天約產生大便300多斤,而每天飼養員要倒整整3車大便。
打造「原生態」陸龜保護區 救助陸龜安然過冬
無錫動物園除了擔負著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的責任外,還肩負著野生動物救護的職責。救助的一大批野生珍稀陸龜被安置在了無錫動物園內的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紅腿象龜、亞達伯拉象龜、豹紋陸龜、緬甸陸龜、星龜、蘇卡達陸龜……為了給這些大大小小、來自不同地區的陸龜們以最適宜的過冬環境,飼養員們也是費了一番腦筋。只見在救護中心一間不小的房間內,以磚壘矮牆,內場配以紅土覆於地面、綠植環繞、上面加以數十展加熱燈、UVA、UVB、太陽燈等,多種組合,多種功效。因陸龜的特殊需求,外圍還配備了加溼器、暖氣片等。據飼養員王師傅介紹,飼養這麼多品種的陸龜要做到「乾濕隔離 溫度分區」。場地雖然受限,但在這個區域內為陸龜設置了熱區、冷區、溼區、進餐區這四個區域。而熱區的溫度28-30度之間、冷區的溫度則是在23-25度之間。為了給這些陸龜加溼,王師傅還要定期給每隻陸龜身上撒水,而龜龜們也很配合地會將背部拱得高高的。場地中間沒有紅土覆蓋的區域則為進餐區,每天飼養員打掃完衛生後才會將新鮮的食材擺放好,生菜、苦苣、油麥菜、桑葉、黑麥草、番薯葉、番茄、蘋果……儘量做到食物的多樣性。
樹懶成了「萬元戶」 動物取暖各有妙招
對於「過冬困難戶」的樹懶來說,工作人員為他們配備了8個油丁、12個浴霸加熱燈、2臺空調,環境溫度能達到24-28度,滿足整個空間中不同角落的溫度。而備受關注的小樹懶寶寶除了享受適宜的溫度外,還有來自媽媽的溫暖。每天除了窩在媽媽懷裡睡覺就是調皮地爬樹。就是這麼一個50多平方的小暖房,每個月的電費就要一萬多,飼養員常戲稱他們為「萬元戶」。同樣來自南美的大食蟻獸,對於環境溫度的要求也是蠻高的,環境溫度不能低於23度。
除此之外,來自日光的照射也是取暖的重要途徑。節尾狐猴喜歡面對著太陽曬日光浴、犀牛喜歡邊曬太陽邊玩頂角遊戲、金剛鸚鵡曬曬太陽梳理羽毛、獼猴們環做一團在太陽下抓蝨子、長頸鹿運動場閒庭信步……
那麼,還有哪些動物最喜歡冬天呢?國寶大熊貓,越冷越撒歡,每天上午的外場進食活動是最活躍的時候;「熊大熊二們」無論什麼時候,永遠是最活躍的一個團體;披著厚厚皮毛的東北虎,爬高下水,完全沒有影響……這個冬天,看動物們的花式過冬吧!(張則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