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少年歌行》第一季已經完結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最後無心的那滴淚,卻讓人想起了21集的劇情。其實這一路走來,即便是遇到很多困難,無心都很少落淚,而他流淚的時候只有兩次,第一次是在老師和尚現身之時,而第二次就是無心回到天外天的時候,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不過未到傷心處吧,老和尚把無心教的很好,雖然身為魔教之子,但是他從未有過傷害別人的想法,反而他比誰看的都通透。
在無禪的回憶當中,那時的無禪只是一個小和尚,他在日復一日的練習金剛伏魔神通,這個時候樹上出現了一個小孩,就是無心,他問樹下的無禪:「這就是金剛伏魔神通」?
無禪自然老實回答,而無心卻反問:「只是佛魔之心如此之重,與魔又有何異?」
無禪撓了撓腦袋,似乎很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他傻乎乎的問道:「除魔本來不就是應該的嗎?」
無心卻說出了一番很有誠意的話:「除魔是殺盡煩惱之魔,當除的不是外魔,是心中之魔」。
誰能想到,這一番話是出自五歲的孩童之口,那時候的無心用一種奶聲奶氣的口氣,說出了這一番話,著實讓人印象深刻,雖為魔教之子,但他卻早已看透了這世間塵世,一句「憑心而動」,讓唐年這個23歲的成年人如何都看不懂,可早在多年以前無心早就學會了「憑心而動」,從老和尚的離去,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憑藉自己的內心而去做的罷了。
都以為他會是怎樣的妖孽,可是誰又懂,無心自始至終只想要回到寒水寺,他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他只要能夠與師傅相伴。而忘憂大師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小徒弟找不到回家的路,可是這武林中的人都在逼忘憂大師把無心交出去,所以忘憂大師被不得不入魔,結果了卻了一切,離開了世間,但老和尚的離去並沒有打倒無心,他看破了這塵世間的一切,一個「心魔引」沒能讓他入了魔,其他人更不會讓他迷失本心。
這麼多的人找他,有人想讓他回去天外天,有人不敢讓他回去,大家都在阻止他,可是他不怕艱辛,不遠萬裡的也要送師傅回故鄉,拉上了蕭老闆和雷二哈,這一路三個人經歷了太多,最後蕭瑟才知道無心做了這麼多,只是想要為老和尚做一場法,送師傅離去。所有人都以為他會去找殺父仇人王仁孫,可無心早已把昔日的仇恨隨風飄去了,他只是想要一個可以回去的家而已。
何所謂的武林正義?其實就是先動手的不佔理而已,這些認為是武林正義之士的人,他們不懂雖然魔教之子葉世安名為無心,但他是有心的,而忘憂大師到最後都忘不了優,自始至終他都擔心著徒兒找不到回家的路,老和尚開啟羅剎堂也只是為了讓無心學會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罷了。
這是一部很有故事的國漫,無心與忘憂大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每一個人就算不是主要的角色,但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江湖,這也許就是武俠吧,因為這些愛恨情仇才會如此的精彩。
文字原創,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