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廣芩京味兒童文學作品《花貓三丫上房了》發布

2020-12-05 青瞳視角

10月17日,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童真,童趣,耗子丫丫的故事——葉廣芩京味兒童文學作品《花貓三丫上房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這本新書繼續了上一部《耗子大爺起晚了》中女主「丫丫」的故事,講述了她離開頤和園,回歸胡同生活的熱鬧與充實。

據了解,這本新書生動地展現了北京的日常生活,並以養貓為故事線索,刻劃了一群生活在老北京胡同裡的鮮活的人物形象,讓胡同裡的大爺、大媽和孩子們,成為老北京文化生動的載體。

作為葉廣芩的妹妹,《花貓三丫上房了》一書中「小荃」的原型人物葉廣荃表示,這本書把她帶回了童年,各種回憶一下子都出現了。對葉廣芩投身兒童文學創作,她認為更多的是一種回歸,感覺非常欣喜。

圍繞童心、童趣,訴說耗子丫丫的故事,《花貓三丫上房了》一書打開了一幅耗子「丫丫」和夥伴們在胡同裡飛揚自在的童年畫卷,把關於童年的一切,徐徐展現在讀者眼前:養一隻貓,愛一個小妹妹,幫助一位孤苦無依的老人,教給孩子們人世間的最初之愛;跟著花貓三丫爬上屋頂,搭建秘密樂園,體會上房揭瓦、下河摸魚恣意快樂的童年時光;品嘗艾窩窩、炸糕、豆汁兒,讓美食變成童年的一部分……

在《花貓三丫上房了》的後記中,葉廣芩這樣寫到:「滿滿當當的愛,滿滿當當的友情,滿滿當當的有趣而多彩的童年,充盈著北京的生活。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我的心裡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快樂……我不能忘記我的胡同,我愛北京的日子,我是北京的孩子。」

據悉,葉廣芩的兩部兒童文學作品《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有聲讀物音頻已經全部完成製作,將於近期在喜馬拉雅上線。該音頻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唐燁,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朱少鵬合作完成。

另據出版方介紹,下一步,將圍繞《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這兩部作品,陸續在長沙、上海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分享活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賀夢禹

相關焦點

  • 作家葉廣芩再推兒童文學作品 《花貓三丫上房了》展京味童趣
    作家葉廣芩再推兒童文學作品 《花貓三丫上房了》展京味童趣 2019 小新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能夠給孩子們寫書是我的幸運,也是老天爺給我的一個靈感」,葉廣芩近日推出兒童文學作品《花貓三丫上房了》,這位著名作家在這部作品中延續自己輕鬆幽默的京味風格,展現了別樣童真與童趣。
  • 葉廣芩再寫兒時的北京——「耗子丫丫」慢慢長大了
    繼2018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耗子大爺起晚了》、2019年中國好書《花貓三丫上房了》之後,北京作家葉廣芩「耗子丫丫的故事」第三部《土狗老黑闖禍了》近日出版。《耗子大爺起晚了》中,北京大妞「丫丫」在頤和園陪「耗子大爺」度過了幼兒時光,《花貓三丫上房了》中回到東城胡同生活,在《土狗老黑闖禍了》中,「丫丫」終於上小學了,每天接她上學放學的就是那隻土狗「老黑」。老黑是丫丫在東壩河給爺爺奶奶上墳時看見的狗,這隻狗竟然一路跟隨她進了東直門回到四合院,一家人覺得有種莫名其妙的緣分,便收養了它。
  • 葉廣芩再出新書,回憶兒時北京
    繼2018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耗子大爺起晚了》、2019年中國好書《花貓三丫上房了》之後,北京作家葉廣芩「耗子丫丫的故事」第三部《土狗老黑闖禍了》近日出版。《耗子大爺起晚了》中,北京大妞「丫丫」在頤和園陪「耗子大爺」度過了幼兒時光,《花貓三丫上房了》中回到東城胡同生活,在《土狗老黑闖禍了》中,「丫丫」終於上小學了,每天接她上學放學的就是那隻土狗「老黑」。
  • 兒童文學作品《土狗老黑闖禍了》亮相童書展
    該書為作者回望童年的第三部兒童文學作品,也是「耗子丫丫的故事」系列收官之作。 《土狗老黑闖禍了》延續了葉廣芩慣有的寫作風格,大氣又不失活潑,透過日常生活中一個個微小的細節,將家的溫馨、朋友的真誠、街坊鄰居的熱心與善良融入世間百態的大背景,再現了美好的童年生活。
  • 葉廣芩用一支筆描繪逝去的富麗和殘酷
    葉廣芩,著名的格格作家。她身為未代皇族後裔,家學淵源、經歷豐富,用一枝筆為我們描繪了一篇篇精細富麗又殘破的畫卷。她的作品小說有《青木川》、《狀元媒》、《 黃連·厚樸 》,散文:《頤和園的寂寞》,兒童作品:《花貓三丫上房了》《耗子大爺起晚了
  • 福建兒童文學獲獎者:「二胎」助力兒童文學進入「白金時代」
    10月16日下午,全國首屆青運會即將開幕之際,在「海納百川」精神的福州林則徐小學,第二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暨《童年真好》校園文學徵文啟動儀式在福建省作協副主席陳章漢作品《林公頌》的朗讀聲中開幕。活動中,關注兒童的精神需求,為時代提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成為與會者共同的追求。 兒童文學去除時代浮躁,讓人心靈純潔。
  • 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在甌海發布,50部作品獲推薦
    他表示,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的推薦對象為2019年度在國內公開出版的兒童文學和圖畫書作品,作品由出版社報送。主辦方組織初推、復推和推委會終推三級評審進行推薦,50種作品進入本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推薦名單。經推委會反覆斟酌、比對、討論,形成了最終推薦名單。即「特別推薦作品」10種,「推薦作品」20種,「提名作品」20種。
  • 2019年兒童文學:延續「熱點」氣象 呈現多面景觀
    陶耘的《夢想天空》從鄉村少年的夢想起筆,大跨度反映爺孫、父子三代人追逐夢想的努力。宗介華的《大槐樹下》以小村落葦子店村的起伏變化講述「鄉村振興」的時代故事。秦文君的《雲三彩》持續關注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並選取了獨特的女性視角;紀紅建的《家住武陵源》是一部書寫精準扶貧的作品。劉耀輝的《野雲船》,描寫一位北大學生回家鄉支教並為之付出生命的動人故事。
  • 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創作:童心如歌 繁花似錦
    70年代前期的兒童文學出版物幾乎全是現實題材的兒童小說,出現小說「一家獨大」的現象,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李心田的《閃閃的紅星》、楊嘯的《紅雨》、童邊的《新來的小石柱》三部長篇。《閃閃的紅星》於1974年改編成同名電影後引起轟動。
  • 幼兒綜合素質:外國兒童文學重要作品
    兒童文學是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此次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特整理了外國兒童文學重要作品,一起去看看吧! 1.
  • 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1891年,巖谷小波發表《小狗阿黃》,標誌著日本兒童文學從翻譯外國作品逐步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小狗阿黃》描寫了一隻叫阿黃的小狗在獵犬鷲郎的幫助下為父親報仇雪恨的故事,這部作品被認為是日本近代兒童文學的開端。不過由於歷史環境所限,這一時期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是民間故事的翻版式再創作,內容大多也是千篇一律的勸善懲惡式的傳統故事。
  • 俄羅斯兒童文學:一座富礦
    在上世紀30年代,俄羅斯(蘇聯)兒童文學主要經由茅盾和魯迅這兩個重要人物介紹到中國。魯迅和茅盾為中國兒童文學引入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他們不約而同地借鑑了蘇聯的兒童文學。上世紀50、60年代,《馬列耶夫在學校和家裡》《丘克和蓋克》《鐵木兒和他的隊伍》等一大批作品被譯介到中國,成為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經典。
  • 傳說中的三花貓,千年前中國的三花貓是招財貓的原型?
    古時候,國人認為三花貓能夠帶來好運,所以很多時候都爭著想要養它。招財貓一說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中國,原型就是中國的三花貓。,故名為三色三花貓。三花貓指的是顏色大部分為黑色、橘色和白色的貓,並不區分種類。
  • 傳說中的三花貓,千年前中國的三花貓是招財貓的原型?
    古時候,國人認為三花貓能夠帶來好運,所以很多時候都爭著想要養它。 招財貓一說起源於1000多年前的中國,原型就是中國的三花貓。 招財貓 所謂的三花貓就是身上有黑色、橘色和白色三種顏色的貓,故名為三色三花貓。
  • 京味文化之旅引爆臺灣彰化北鬥鎮
    京味文化之旅引爆臺灣彰化北鬥鎮 2010年09月21日 13:0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中國臺灣網9月21日彰化消息 9月20日傍晚,「京味文化之旅」移師臺灣中部彰化縣北鬥鎮,在久負盛名的中南部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北鬥奠安宮舉行來臺後的第二場展演活動
  • 「作家小書房」推出系列兒童文學:以現實主義書寫中國童年
    紮根大地的創作  當日研討會討論的三部作品,都是踐行「現實主義」寫作理念的作品。會上,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王泉根教授這樣總結三部書的現實主義精神:它們都是「走」出來的作品,作者只有深入帕米爾高原的學校,熟悉藏傳佛教寺院小僧人的生活,挖掘闖關東的歷史縱深和東北土地的地域風貌,才能寫出這樣有生活、真正表現人生與人性、溝通上下兩代人心靈的作品。「兒童文學不應當只表現小玩鬧、小清新,更要做大背景的思考,寫大生活、大社會。」
  • 首屆謝璞兒童文學獎揭曉,19篇短篇兒童文學新作獲獎
    此次評獎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400餘位作者的來稿,各類參評的兒童文學短篇作品1000餘篇(首)。評委會從全國兒童文學界聘請作家、評論家、編輯(本人沒有作品參評者)擔任評委,對來稿進行了嚴格的三次評選:首先由編輯初評,評選出入圍作品;然後由專家評審,以盲評方式打分;最後終評,綜合專家打分評選出獲獎作品,然後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確定符合條件的19篇(組)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