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炎熱、雨水充足,萬物拼了命似的繁殖和生長,包括老鼠。
暑假期間,學校出現了鼠患,白天在屋裡、灶臺上出現,晚上跳上床、從蚊帳頂跑過,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了。
學校教導主任梅老師與其他老師商量後,決定從學校經費裡抽出一些經費作為滅鼠費用,面向住校的老師子女開展滅鼠比賽。
說是面向所有老師子女,實質上就只有我們兩家三男三女共六個孩子會有興趣。
交回老鼠尾一條,梅老師獎勵5分錢。
這個激勵在那個年代是很大了,那個時候,5分錢可以買到兩個「鹹鐵蘇(類似現在廣東小吃:雞仔餅)」或者一包話梅幹,吸引力十分大。
任務剛開始時,的確是有難度的,不知從何入手。
我爸教我們抓老鼠,挨牆邊,放一條小木板,另一頭搭在水桶上。
果然,我親眼看到老鼠沿著牆邊跑,跑上木板,順著木板,直接掉入桶裡出不來了,拿個火鉗鉗住老鼠,剪掉老鼠尾去換錢,老鼠就殺死掩埋。
我們三姐妹後來每天都能抓到六七隻,家裡的抓沒了,再到其他老師家抓。
張老師家的三個兒子開始時用老鼠籠,每晚能抓到三四隻,後來,用了我們的方法,也收穫頗豐。
學校裡的老鼠看似都抓完了,有一段時間真的不見了老鼠的身影。
我們向村裡的小夥伴發出了收購信息,每條老鼠尾3分錢收購,梅老師給錢後才結帳。
一下子,村裡炸了窩,小夥伴們紛紛行動起來,加入了滅鼠行動。
當地的老鼠一定會銘記這段災難的日子。
問題來了,由於供貨太多,梅老師開始兌現不了承諾。
由於我們從發出採購信息時就想到會發生這個後果,所以立刻向小夥伴停止了行動,小夥伴見慣了類似的情況,也就一笑了之。
梅老師在那個暑假,一見我們就繞路行,老鼠債一直都沒有還清。
那時候的那點錢,怎會夠得上老鼠多?
經過這一輪積極滅鼠行動,學校裡甚至是村裡的老鼠很明顯少了許多,而且,人們已經知道怎樣可以抓到老鼠,即使沒有錢收,也在臨睡前布個陣,滅一滅家裡的老鼠。
這可是梅老師的功勞呵!(作品原創,謝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