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2016「Loro Piana諾悠翩雅年度最佳羊絨大獎」於北京瑰麗酒店揭曉。
當天現場展示了一小捆稀世精細的羊絨,這捆宛如耀眼新星般的羊絨參與了備受關注的「北京到巴黎」洲際古董車拉力賽(2016年6月12日至7月17日);這種天然的纖維是世界上最精緻、最罕有的材質之一,於中國和蒙古採尋,然後直接送往LoroPiana義大利工廠以頂級工藝處理製作;至此,專門為這場非凡旅程設計並以該批最佳羊絨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全新「Capsule系列」誕生了。
為了彰顯永不過時的優雅設計,LoroPiana獨家推出了110套限量版男女服飾,女士系列包括一款Maxi Carré方巾以及一款帶有可拆卸慄鼠皮草領的披肩,男士系列則含有一款圍巾與一款帶有雙色提花針織裡襯的針織夾克。這些服飾皆採用最精細的羊絨精心製作而成,其秉承了Loro Piana一貫宗旨,彰顯品牌對原材料的探尋研究、技術的創新與服裝製作的卓越追求,並通過嚴謹認真的態度以及永不妥協的品質淋漓盡致地展現,目前僅在巴黎蒙田大道的全新精品店內有售。
於2009年發布的「Loro Piana官方研究項目及方法(The Loro Piana Method)」(以下簡稱「Loro Piana方法」) 應用最現代化的選配育種系統,旨在優化阿拉善地區羊絨的質量。目前,該方法已跨越地域界限,擴展至整個內蒙古及新疆地區。自1960年成為羊絨行業的核心企業之一的Loro Piana,為保證帶給顧客最高品質的產品,從單純性購入世界頂級原材料,逐漸放眼於對社會道德的貢獻。
實際上,正是這種關聯促使Loro Piana啟動了以生物經濟(bioeconomy)原則為基礎的畜牧業試點項目,並從中開創了「Loro Piana官方研究項目及方法(The Loro Piana Method)」。該方法是通過Loro Piana和中國吉林農業大學、義大利Camerino大學(UNICAM)及義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可持續經濟發展局(ENEA*)三方合作共同研發的。鑑於所取得的出色研究成果,Loro Piana被授權與當地政府機構直接籤署協議,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該項目合法研究許可的國外公司。
伴隨著此項研究的成功以及一直以來對動物、地域及當地人民之間微妙關係的深度認知,Loro Piana決定著手於另一創新——自2015年起,每年向產出最優質羊絨的牧民頒發「諾悠翩雅年度最佳羊絨大獎(The Loro Piana Cashmere ofthe Year Award)」。
獎項的角逐將在內蒙古及中國其它地區的大量牧民以及Loro Piana信任的供應商中展開,並以細度、長度與羊絨性能作為主要考量標準參與競爭篩選。最終,兩對牧民夫婦——石玉社先生與其妻子王存香女士、詹發玉先生與其妻子李菊英女士,他們憑藉毛重171.20公斤、纖維直徑13.76微米的羊毛捆獲得了2016年的最佳羊絨大獎。
之所以開展這一研究項目並擴大其生產區,是Loro Piana希望通過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並促進社會的長遠平衡,提高羊絨品質。通過篩選培育最優質的山羊(平均能生產纖維直徑14微米**以下且羊絨產量超過500g的山羊),有選擇性的培育,優化採選更清潔、品質更統一的羊絨纖維,提高細度的同時保證每一絲纖維的高品質。現階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幫助我們在5年的時間內將羊絨纖維細度減少了1微米,這是一個超乎想像的飛躍。因此,通過篩選以及精心飼養少量的山羊使得牧民得以獲得更高品質的年產量,幫助牧民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同時也讓當地的動物和其棲息地之間獲得了更好的平衡。
Loro Piana副主席Pier Luigi LoroPiana先生表示:「繼我們在Vicuña駱馬絨以及羊毛上取得激動人心的成果後,保護羊絨自然成為我們的使命。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此項研究極大地提升了牧民對該區域的保護意識。該獎項的設立以及項目地域的擴大將見證牧民們意識提升後的槓桿效應。我們希望借著這股參與熱情與協作精神,為提升行業的整體標準做出貢獻。」
*長春吉林農業大學(JAU)、義大利Camerino大學(UNICAM)及義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可持續經濟發展局-生物科學及農工業署-生產及土地可持續發展部(ENEA SSPT – BIOAG)
**纖維細度的單位,相當於一千分之一毫米。一根人類頭髮絲相當於30-40微米。
Loro Piana諾悠翩雅專注於奢侈品領域,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品質,為最具品味的顧客提供從成衣、配飾到禮品的全套選擇,產品均採用全球最優質原材料,在義大利精製而成。諾悠翩雅通過其遍布全球的直營零售網絡、loropiana.com網上商城以及少數精品店,承諾將最優質的服務提供給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顧客。經營高端紡織品六代之久的 Loro Piana 始終保持市場領導者的地位,並憑藉其縱向一體化的運營模式有效確保最新研究成果、最優質原材料以及最嚴格流程控制得到最有效執行;它不斷追求高貴品質,融創新技術與義大利傳統剪裁工藝為一體。
被選中的公山羊被飼養到2至3歲後進行繁殖,而通常情況下公山羊飼養不超過2年就將被售賣出農場。擁有纖維直徑在14.50微米、變異係數低於30%、纖維總產量不少於500g的公山羊將會被選中。
為了闡述篩選計劃,我們確保2014年參與的山羊是繼2012年項目開展後在2013年出生的1歲小山羊,並且它們的父母是在2010-2011年項目中被選中的山羊。這個項目每年都會循環重複。
超過2,000隻絨山羊被送往中心進行了基因分析。僅去年一年中,新生1,118隻山羊,其中母山羊663隻,公山羊455隻。
這些挑選出來的山羊每年都會繁育一批小山羊,這些小山羊會被送到試驗基地附近的其他100個農場進行飼養,這是為了能連鎖反應式地提高不同羊只羊絨的產量。據統計,這項試驗中共計有24,000隻羊,涉及100個農場或家庭。
成果
第一個可喜的成果實現於首個研究階段的最後一年:
從這組2014年與2013年的數據分析對比中可以看出,基因篩選法可以使羊絨細度減少1微米,使羊絨更細膩,品質更統一,進而增加達標羊絨的產量。
產絨的合理管理
Loro Piana羊絨項目把其定義為一種「通過重新修訂關於羊絨分梳管理、纖維收集與評級的明確指引準則,實現對羊絨生產的合理管理」的方法。
研究結果如下:
- 根據絨山羊的年齡不同,其羊絨品質分不同等級:
a)一等絨 = 第1次及第2次梳取的羊絨(1-2歲的山羊)
b)二等絨 = 第3、4、5次梳取的羊絨(5歲以內的山羊)
c)三等絨 = 第5次或第6次之後梳取的羊絨(5歲以上的山羊)
- 同一頭山羊身上會有至少2種不同品質、且需分批收集的羊絨
Loro Piana已經與中國的合作夥伴分享了現行的指引準則,且已有多個牧場採用「Loro Piana方法」收集羊絨。該方法要求只能採用梳取的方式收集羊絨,這不僅能保證所得羊絨的品質與動物福利,更能確保每年同一時期的絨山羊都有底層絨毛可供梳取。該方法摒棄了剪羊毛的方法,剪羊毛不僅會迫使工廠在初步加工時進一步降低產量,還會使纖維經受更多不必要的機械壓力。
牧民們也已經在採用「LoroPiana方法」,因此能夠從源頭(牧場)提供更清潔、更纖細、經認證的羊絨捆。運用這一方法,Loro Piana能夠在細度、變異係數、長度與產量等方面確保不同羊絨捆的質量。
在2015年與2016年,Loro Piana分別與內蒙古科學院及新疆科學院籤署協議,將該項目擴展到內蒙古的其他地區和新疆地區。
這也預示著牧民心態的變化,他們正逐漸成為更具有競爭力的飼養專家。現在的他們傾向於少量飼養毛質細軟的山羊,減少那些產出低、造成環境負擔的羊只。出產的羊絨品質統一,優質上乘,同時這也給他們帶來了經濟上的回報。
本文來源:網易時尚 責任編輯: 耿陽_NQ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