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餌發展到如今,產生了很多經典,比如藍鯽、918等等,在釣魚界的名聲可謂如雷貫耳。但是要說它們是萬能餌,那可能還是差點,到不了那個高度,沒有什麼商品餌敢號稱萬能餌,敢打出這個噱頭的,可能真就只是噱頭而已。
但是說起蚯蚓是萬能餌,應該絕大多數釣魚人是認可的,絕大多數魚情蚯蚓都能適用。尤其現在冬天,很多釣友都說,商品餌不行就試試蚯蚓,如果蚯蚓都不行,那趁早收東西回家得了。
也有很多釣友覺得蚯蚓不好用,釣不到魚,還噁心人,一掛鈎就分泌粘液,氣味也難聞,說的蚯蚓一無是處。
其實不管是蚯蚓還是商品餌,都各有其優劣,用法上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懂得方法,再精良的裝備、再好的餌料也是沒用;如果什麼方法都精通了,再簡陋的裝備一樣能釣得很好。
蚯蚓畢竟跟隨我們釣魚人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了,歷史比商品餌更加悠久,肯定不至於用了就空軍。很多時候是我們沒注意一些細節,說白了就是用蚯蚓的方法不對,才導致釣不到魚。
不空也是不愛用蚯蚓的,覺得埋汰啊,我是湖南人,一邊釣魚一邊吃著檳榔的,抓過蚯蚓的手讓我再去抓吃的我是真接受不了。但是在這樣的大冷天,沒辦法,我出去釣魚還是得老老實實的帶上一盒蚯蚓,以備不時之需。
蚯蚓在用對了的情況下,肯定不會空軍的,關鍵還有幾個小細節值得注意:
1、掛鈎方法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掛鈎方法不對非常影響魚獲。以前的人用蚯蚓,都喜歡把蚯蚓拍死或者掐斷,方便掛鈎。但是隨著後人的測試和實踐,發現活著的蚯蚓會在水中蠕動,更容易吸引魚的注意力,讓魚來吃餌,所以現在都講究蚯蚓不要拍死,直接掛活的。
另外也有爭論是否要露鉤尖的,我個人認為這個並不是很重要,露不露都行。露出來了魚看見也不會知道那是釣它的魚鉤吧?魚還沒聰明到這個程度;不露也不至於影響刺魚,蚯蚓就一層薄薄的皮,魚鉤連這都刺不穿,我得把賣我魚鉤的店家燒了去!
關鍵還是怎麼掛蚯蚓,以前我也喜歡把蚯蚓反覆的穿過魚鉤,最後掛成了如同餌團般的模樣,結果可想而知,只看見浮漂動,看不見上魚!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種形狀不適合魚吞食,畢竟蚯蚓是實打實的一團肉,不像餌料是蓬鬆的;再就是蚯蚓被鉤成了一團,沒法蠕動,誘魚效果也差了些。
後來經過學習,覺得最好的掛鈎方式還是只掛一下,掛在蚯蚓的頭部或者身體當中都行,穿過蚯蚓就行了,拋竿作釣。
這樣蚯蚓既能在水中通過蠕動來吸引魚的注意力,又很方便魚的吸食,就像吃麵條一樣,一吸溜就進去了。等魚兒發現嘴裡有異物時,魚鉤已經牢牢刺在它們嘴唇上了。
2、蚯蚓也是要挑選一下的
要說最適合釣魚的蚯蚓,那肯定是自己在菜地裡挖的,又肥又大,還活蹦亂跳的。而且這樣的蚯蚓腥味更重,還皮實,不會一下被魚咬去半截。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去挖蚯蚓的條件和時間,大部分情況我們還是去漁具店買。去漁具店買蚯蚓也要多看看,別隨便拿一盒給錢就走了,打開看看裡面的蚯蚓活性怎麼樣。
如果都是半死不活的,那趕緊換一盒吧,這樣的蚯蚓肯定不利於作釣。找一盒活蹦亂跳的是最好,實在不行就換一家買唄。
3、蚯蚓很依賴打窩,須得誘釣結合
蚯蚓這類活餌,霧化效果肯定是沒有的,氣味也不能傳播很遠,誘魚效果很一般,基本就靠著自身的一點扭動。所以在用蚯蚓的時候,打窩非常重要,要靠窩料把遠處的魚吸引過來,才能夠發現蚯蚓。如果直接全靠蚯蚓釣魚,那就太隨緣了。
像不空在湖南這邊,以前都是蚯蚓加糠餅這對黃金搭檔,哪哪都是用這個的。除此之外很多商品餌窩料也都是不錯的,既有霧化又能傳播很遠,只要是誘魚效果好,搭配蚯蚓都是沒問題的。
在冬天蚯蚓是真的挺好使,以前我也不信邪,認為只要窩子裡有魚,給啥都會吃。但是事實證明有時候魚兒對餌料不怎麼感冒,但是換上蚯蚓撲上來就是一口,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