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來源:紅網 作者:易果 何建軍 田富 編輯:劉豔芳 2016-07-06 10:20:11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這蜥蜴沒腳
7月7日消息,日前,湖南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山時發現了一條身體截面近乎方形的「蛇」,經專家鑑定,這是十分罕見的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專家指出,這次發現的脆蛇蜥屬於爬行綱蜥蜴目蛇蜥科,系我國較為原始的因長期穴居而導致四肢退化的蜥蜴物種,已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保護等級,屬於瀕危野生動物。資料顯示,脆蛇蜥因尾易斷而得名。蛇蜥數量稀少且生性隱密,不易見到,外形似蛇,無四肢。所有的蛇蜥都無毒。蛇蜥主食蚯蚓、蛞蝓或甲蟲之幼蟲,跟所有蜥蜴物種一樣,尾巴會自割。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現在中國國內僅2種尾巴會自割
2016年7月7日訊,白雲山發現脆蛇蜥的新聞被曝光後,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保靖縣境內,有動、植物2855種,其中,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57種,保護植物70種,是中國動植物極為豐富的資源庫。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時間:2016-07-07 12:0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雲山發現脆蛇蜥屬瀕危野生動物 該保護區第一次發現有脆蛇蜥分布 脆蛇蜥外形似蛇,無四肢,因尾易斷而得名,屬於瀕危野生動物。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因長期穴居而導致四肢退化【圖】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因長期穴居而導致四肢退化【圖】 圖源網絡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7月5日,湖南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何建軍等三人巡山護林時,在一水井旁發現一條身體截面近乎方形的「蛇」並拍攝照片。
-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似蛇非蛇系蜥類原始品種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 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原標題:白雲山發現脆蛇蜥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白雲山發現脆蛇蜥的新聞被曝光後,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保靖縣境內專家指出,這次發現的脆蛇蜥屬於爬行綱蜥蜴目蛇蜥科,系我國較為原始的因長期穴居而導致四肢退化的蜥蜴物種,已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保護等級,屬於瀕危野生動物。那脆蛇蜥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
白雲山現脆蛇蜥 十分罕見屬於瀕危動物還是野生的
白雲山現脆蛇蜥 十分罕見屬於瀕危動物還是野生的時間:2016-07-07 23:30 來源:蘇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雲山現脆蛇蜥 十分罕見屬於瀕危動物還是野生的 白雲山發現脆蛇蜥的新聞被曝光後,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白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保靖縣境內,有動、植物2855種,其中,有國家一
-
重慶縉雲山發現一條方形蛇 原來是瀕危物種蛇蜥 圖
原標題:重慶縉雲山發現一條方形蛇 原來是瀕危物種蛇蜥 圖 脆蛇蜥圖片(縉雲山供圖)脆蛇蜥圖片(縉雲山供圖) 新華網重慶頻道5月4日電(陶玉蓮)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前首次發現脆蛇蜥
-
「會眨眼睛的蛇」——那是無毒的「脆蛇蜥」 國內僅存兩種再現奉化,該動物被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記者趕到現場時,已有不少人在圍觀討論這個不明生物。記者隨即聯繫了森林公安楊警官,並傳了照片。楊警官連夜聯繫了省規劃院野生動物保護專家,通過照片比對,專家基本確定此物種為罕見的脆蛇蜥,屬於瀕危保護動物。 據了解,脆蛇蜥屬蜥蜴目,蛇蜥科,蛇蜥屬的爬蟲類,又稱土龍,是一種無四肢的蜥蜴。蛇蜥數量稀少且生性隱密,不易見到,外形似蛇。
-
重慶首現瀕危物種「蛇蜥」:屬蜥蜴 無四肢似蛇
原標題:重慶首現瀕危物種「蛇蜥」:屬蜥蜴 無四肢似蛇 圖為工作人員在巡山護林途中偶然拍攝到的「蛇蜥」。 王二志攝 原標題:重慶縉雲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瀕危物種「蛇蜥」 重慶市林業局4日發布消息稱,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期首次發現蛇蜥,該物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
重慶發現瀕危物種蛇蜥像黃鱔又像蛇
原標題:重慶發現瀕危物種蛇蜥像黃鱔又像蛇 在縉雲山發現的脆蛇蜥通訊員王二志攝 昨天(5月4日),市林業局透露,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蛇蜥,該物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列為瀕危保護等級。
-
奉化發現瀕危動物脆蛇蜥 像黃鱔又像蛇(圖)
近日,寧波大堰鎮後畈村村民梁女士在位於楊梅山腳的雞棚旁發現一條既像黃鱔又像蛇的「怪物」,經過專家鑑定,這是一條脆蛇蜥,屬於瀕危野生動物。梁女士稱,她一早去雞棚發現有隻雞脖子卡在雞籠縫隙間死了,在死雞旁邊,她看到了少了半截身子的「怪物」,推測雞很可能在啄食「怪物」時,被雞籠給夾死的。見「怪物」外表光滑特別,此前又從沒見過,梁女士就把它帶回村裡,但村裡人見過的不多,有人稱「土黃鱔」。
-
我市發現沒有腿的蜥蜴,你見過嗎?
我市發現沒有腿的蜥蜴,你見過嗎?脆蛇蜥常生活在隱密的地下洞穴,主要以蚯蚓、蛞蝓、昆蟲幼蟲等為食,野外數量稀少且不易被觀察到。該物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在雲南等地常被非法捕捉以作藥用,導致野外種群受到很大威脅,因此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列入「瀕危」等級。
-
國內有一種長得像蛇的蜥蜴,脆蛇蜥沒有蜥蜴的四肢,爬行也像蛇!
一、脆蛇蜥的分布 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屬中爬行動物,體長一般為20-40釐米左右,外形像一條小蛇,其中脆蛇蜥的背部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光滑鱗片,它們和其它蜥蜴最大區別,就是最像蛇的部份:脆蛇蜥的四肢已經完全退化,可能和它棲息的環境有關。
-
關注丨像黃鱔又像蛇 陽明山發現瀕危保護動物「蛇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7日訊(通訊員 唐娟 蔣秦棟 皮揚焱)近日,雙牌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罕見瀕危保護動物蛇蜥。這條像黃鱔又像蛇的動物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200米的萬和湖大黃江源上遊巡護時發現,目測長約50釐米,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只對其進行拍照留存。
-
脆蛇蜥:粉碎了多少傳言
有一種蜥蜴還真就像蛇,它就是蛇蜥。蛇蜥的種類不多,數量也較稀少,活動很隱密。最主要的是沒有腳,看上去很像蛇,卻會像蜥蜴一樣自斷其尾,身體很脆。只不過不像人們描述的那種「還會接起來」,而是很快會重新長出來。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行動迅速,還真就看到過它著急時將身體「彈」起,真像「撂棒」。
-
恩施發現瀕危物種脆蛇蜥 外形像黃鱔又像蛇(圖)
經林業部門鑑定,此物種名為脆蛇蜥,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當日,野保專家將該物种放歸大自然(如圖)。 脆蛇蜥屬蜥蜴目蛇蜥屬的爬蟲類,因尾易斷而得名。蛇蜥數量稀少且生性隱秘,不易見到,外形似蛇,無四肢。所有的蛇蜥都無毒。蛇蜥主食蚯蚓、蛞蝓或甲蟲之幼蟲,跟所有蜥蜴物種一樣,尾巴可自行斷掉。
-
零陵區何仙姑村驚現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脆蛇蜥。近日,永州市零陵區駐富家橋鎮何仙姑村扶貧工作隊在走訪貧困戶途中,在都龐嶺北麓的馬鞍岌自然村發現一條身體截面近乎方形的「蛇」並拍攝照片。經區林業局野保處和中南林大專家鑑定,這是十分罕見的瀕危野生動物脆蛇蜥。
-
室內常見盆栽觀葉蕨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
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北到河南、陝西也有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多盆栽觀賞。為室內常見盆栽觀葉蕨類植物。一、形態特徵常綠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莖根狀直立,株高60釐米左右。葉叢生直立,1回羽狀複葉,紙質。能育葉卵圓形,長30釐米,寬18釐米,談綠色,羽片窄披針形,長15~25釐米,寬0.6-0.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