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網際網路公司:落難兄弟之團貸網&小黃狗

2020-12-04 中國質量萬裡行

來源:網貸之家 | 作者:鹿鳴財經

曾幾何時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可是現在呢?雷軍的嘴,真是騙人的鬼。

1997年,貝佐斯對《紐約時報》說,我們可以盈利,盈利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也可能是最愚蠢的,我們把可能是利潤的那部分錢用來再投資於將來的生意,如果現在就讓亞馬遜盈利,不管是哪個領導層做出的決定,都將是最愚蠢的決定。

說這些話的頭一年,他手中亞馬遜的估值為6000萬美元。後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跟「亞馬遜們」一樣,把錢作為一家企業最關鍵的彈藥,打市場,打對手,甚至打自己。

燒錢,幾乎變成所有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搶佔風口信奉的重要準則,無論是出行、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新能源造車,亦或者是直播等都沒能避開這個大坎。唯一的區別是,有人燒著燒著就把自己燒死了,有人玩弄金錢最後被金錢給玩弄,有人是沒錢燒,還有的人是有錢但不想燒。

就像2018年一度被認作網際網路的至暗時刻,因為年初最熱的風口區塊鏈坐了趟高速過山車,一年時間不到就泡沫散去,下跌破發者數不勝數;6月份,P2P行業集體爆雷,在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裡停業的P2P平臺高達383家;共享經濟爆發的點燃者共享單車也陷入了大洗牌時期,其中ofo從資本寵兒直接淪為了棄嬰。

只是,網際網路公司倒閉潮並沒有在今年終結。原以為寒冬過去就該迎來春天,但寒風卻吹到了2019,曾經追逐風口留下的副作用,徹底在今年爆發。

曾幾何時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可是現在呢?雷軍的嘴,真是騙人的鬼。

01 愛屋吉屋,暗黑地產童話

愛屋吉屋的開篇故事寫得像童話故事一樣夢幻。

創始人黎勇勁履歷襄了層金邊,不僅是一位連續創業者,還是一位網紅創業者,並且每一次都剛好趕上了風口。

2007年他加盟獲得千萬美元融資的服裝網絡直銷公司PPG,沒想到公司創始人攜款出走,被凡客打敗。隨後黎勇勁轉身投入土豆網的懷抱,奈何土豆曲折上市後依然沒能逃過與優酷合併的命運,不甘心的他又與好朋友鄧薇投身網約車,創辦了大黃蜂專攻上海市場,結果無法抵抗彼時快的與嘀嘀所佔的80%市場份額,最終2013年被快的收購。

黎勇勁曾感嘆,每次都押中創業風口,但每次都跌落谷底。

愛屋吉屋是他的第四次創業,當時是2014年,每個人都在想著用網際網路來顛覆傳統行業,團購、網約車、外賣等大戰接連不絕, 房地產剛好也在這一年遇到轉折點,房產電商、租房等O2O平臺噴湧而出,黎勇勁趁著這個風口殺了進去,在上海創立了愛屋吉屋。

「現在輪到網際網路顛覆房地產行業的時候了,愛屋吉屋要用網際網路飛機大炮的方式挑戰傳統房地產中介的刀耕火種。」

這是愛屋吉屋最初的夢想和預想的結尾,後來人們才明白,原來開篇的夢幻童話,只是一個假象,寫著寫著它就變成了一篇暗黑童話。

也許是做網約車時有了對市場佔有率的執念,黎勇勁帶著愛屋吉屋一開始就引用網約車模式,瘋狂燒錢補貼獲客。

首先是在主戰場上海推出「租客佣金全免」補貼政策,迅速拿下上海整租市場28%的份額,而線下門店昂貴的租金與人力成本被愛屋吉屋看作是前進的鐐銬,其選擇僅在4公裡內設置一間辦公網店,幾乎是純線上模式。進軍二手市場後,其去門店化沒變,高額補貼也沒變,補貼用戶的同時拔高了房屋經紀人的待遇,開出「6000元固定底薪」「65%的提成」等高於中原、鏈家等的條件。

燒錢也的確燒出了市場,數據顯示,2015年愛屋吉屋全年成交量超過2萬套,GMV大約在400億元,是鏈家GMV的三分之一。不過,愛屋吉屋一年的成績鏈家曾經走了十年才完成。

愛屋吉屋燒錢的底氣來源於一年多裡的5輪融資,從2014下半年到2015年年底,其5輪融資吸金3.5億美元,被公認為創業以來融資最快的獨角獸,市值一度高至10億美金。

只是,造血能力缺失的隱患在2015年年底爆發,討薪門開始頻頻發生,此後一年時間裡愛屋吉屋經歷了欠薪、增加佣金、大規模裁員等風波,說著不開門店的它還是開了幾十家門店,然而這些並沒有阻止隕落的發生。

房地產門店說到底是搭在業主與企業間的一座信任橋梁,並且經紀人可以依託門店輻射周邊更多小區。但愛屋吉屋最初有錢的時候認為成本高不開門店,後來沒錢了卻亡羊補牢地開上了,無異於資金上雪上加霜。

再加上低中介費+高提成的補貼模式,導致其每月淨虧損最高高至8170萬元,縱然市場上分得一席之地,地底下也是鏤空的,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於是今年2月份,愛屋吉屋徹底停運了。

5年時間,3.5億美金,愛屋吉屋終於把自己燒死了。

02 途歌,共享汽車「老賴」

與愛屋吉屋相似的還有途歌,一出生就落在共享經濟風口上。

2015年戴威創立了ofo,三個月後王利峰帶著途歌走進共享汽車的角鬥場。王利峰此前做的是網約車領域的AA租車,踩著風口走進共享汽車領域後途歌自帶了一層無形光環,兩個月時間就拿到幾百萬的天使基金,第二年A輪融資又拿到了3000萬RMB。

王利峰當時充滿信心與期待,拿到融資後他說:「我們先把北上廣深做好,之後計劃擴展到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有了一線城市的經驗,其他地區做起來會更容易。」

途歌入場後打的差異化路線是中高端共享租賃,且是少有的燒汽油的共享公司,並主要的模式是自由停放、接力用車與隨時取環,其車輛基本由Smart、寶馬、奧迪以及Mini Cooper等組成。

這種漂亮又富貴的差異化一開始的確很吸引人,開著檔次不低的車出行,能隨意停放在任何停車場,不像別的品牌必須停在指定位置,投資者們一度認為途歌會成長為共享汽車界的另一個滴滴。

2017年資本湧入市場,途歌瞬間成為業內明星,從創立到今天短短幾年時間裡就拿到了6輪融資,數額為5個億。當年,王利峰穿著白襯衫參加一個汽車論壇,意氣風發,他認為以後人人都不用再買車,用途歌就足夠了。

資本站臺給了途歌很大的推力開始瘋狂擴張,王利峰的計劃順利進行,一年的時間途歌就開展了包括北上廣深以及網紅城市成都西安等地的運營業務。這意味著無限的燒錢,也意味著無限的虧損,要命的是途歌差異化戰略漸漸地真的變成了用戶心中的差異化。

隨時取還與自由停放極大程度上給了用戶便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自由」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比如你把車停在途歌的網點裡,就沒有車費,但如果是網點外那必然會產生停車費,停車費誰來承擔?接著就看途歌的接力停車了,接力的意思是,上一個自由停放的車的停車費用,需要下一個用戶來支付,雖然客觀來說這種做法合理,但主觀來看則變成了對人性的一種挑戰:憑什麼要給陌生人支付停車費?

途歌的模式雖然方便了用戶,但也造成了用戶心理的不平衡,間接降低了用戶對品牌的粘性。

不過,資本的追捧蒙蔽了途歌的雙眼。

2018年途歌又開拓了南京這座城市,並且在北京車展上把上百輛途歌共享汽車停放於展館附近,每輛車身上都貼了張當年火熱的「小豬佩奇」壁紙,以「途歌佩奇車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為亮點營銷自己。有人因此說了一句:做人要做社會人,開車就開社會車。結果營銷熱度還沒過去,《小豬佩奇》動畫娛樂壹公司與艾貝戴就把途歌以侵權的緣由告到法院。

到了下半年,共享經濟浪潮消退,裸泳者逐漸顯現。ofo因退押金事件風雨飄搖,途歌的運營模式被視作行業痛點,豪車的高維護費用和隨開隨停產生的運營成本,都變成途歌死亡的原因。縱然經歷了6輪不菲的融資,但還是沒能跟得上燒錢的速度。

去年下半年,與ofo一樣,途歌也陷入了拖欠用戶押金的負面,關鍵是ofo的押金才199,途歌的為1500。今年元旦節王利峰剛到北京十裡堡,就被用戶及合作商們圍堵,到最後不得不求助於警察才得以脫身。

有人曾經算了一筆帳,按照途歌所說的每天能給15個人退押金,那麼其200萬用戶,最快退完需要365年。

說白了,押金已經石沉大海,王利峰和途歌也從行業明星變成了老賴,被列入全國失信人名單,如同戴威一樣。

03 團貸網&小黃狗,落難兄弟

「唐軍是想做個資本的局,一手環保科技小黃狗,一手上市公司派生科技,中間還有網貸平臺作為資金端,可惜,玩砸了。」3月底唐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以後,有人這樣說道。

唐軍是團貸網與小黃狗的創始人,派生科技的董事長。2012其創立的團貸網曾通過光影俠曲線上市新三板,結果2017年新三板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關閉了市場功能導致團貸網退市,後來唐軍借殼鴻特精密(更名「派生科技」)再次上了市。

可P2P暴雷副作用到了今年,團貸網變成了唐軍的噩夢,也變成了22萬出借人的噩耗,受團貸網的拖累,派生科技如今股價不好看不說,小黃狗也在破產邊緣徘徊。

在創業這條路上唐軍是「死」過一次的人。

創立團貸網前唐軍曾經辦了個俊特信貸諮詢公司,兩個月盈利進帳40萬。這個公司給了唐軍一種賺錢容易的錯覺,只是他亂投資亂房貸的做法遇到2011年的金融風暴,一夜之間就從天堂跌到地獄,欠上800萬債務。

這是他最困的時候,他甚至想過去死,不過他轉念又想到,史玉柱當初因建樓欠了別人2.5億都活過來了,800萬算什麼?趁著2012年P2P網貸東風,唐軍創立了團貸網。等到年底史玉柱在「名人時間拍賣」拿出3個小時來「陪聊」的時候,唐軍毫不猶豫地花213萬給拍了下來。

這次會面,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唐軍後來團貸網一路順風的基調,他不僅成功擠入史玉柱的朋友圈,也因此得到了史玉柱的引薦。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認識史玉柱幾年時間唐軍和其團貸網知名度大幅度提高,並獲得了4輪投資,累計24.75億元。

不僅如此,2015年湖畔大學招生首批學院時,唐軍還從幾百位競爭者裡拿到一席之位,而湖畔大學正是當年馬雲、史玉柱等人聯合創立的。

用一路高歌用來形容唐軍和團貸網一點也不過分,他甚至請來了當紅藝人王寶強擔任團貸網首席體驗官和形象代言人,用王寶強憨厚老實的形象為團貸網保駕護航。但唐軍的野心很大,除了兩度借殼讓團貸網上市外,他會花4100萬拍下支付寶的開屏廣告,還在2017年搞了一個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項目。

小黃狗的擴張很激進,直到團貸網暴雷前都還在擴張中,計劃覆蓋全國。去年6月唐軍接受金融界採訪時目標很明確:2019年的目標是鋪設30萬臺,2020年是50萬臺,整個五年時間內是100萬臺。他還作了個預估,如果100萬臺全部鋪設並運營,每天的收入會超過1.5億,一年收入將超過500億。

結果2019才過了四分之一,團貸網就出事,小黃狗也走上了破產重組的道路。出事後小黃狗曾發公告把自己摘出來,說與團貸業務無關,但這樣的聲明蒼白無力,縱然後來全國推進垃圾分類,7月份起史上最嚴垃圾分類在上海實施,可小黃狗也沒能在這個風口飛起來。

上個月19號,派生科技發公告表示,吃垃圾吐黃金的小黃狗7月份已經申請破產,涼了。

而這一次的唐軍沒有那麼好的契機再捲土重來了,如同出獄後的快播王欣沒能在其他領域做出第二個快播一樣。

04 尚品網,猝死者

尚品網也是追風口公司之一,當然,也死了。

7月份尚品網發公告宣布因融資重組不順和經營阻力,以後無法再為用戶提供服務,有意思的是涼涼的三個月前,其創始人趙世誠還接受了媒體的採訪,說:中國奢飾品市場即將迎來最好的時代。

這是趙世誠時隔近一年後的首次現身和發聲,沒想到三個月後尚品網就猝死了。

趙世誠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做過電子商務外包公司盈天訊,也做過餐飲行業營銷雲服務商雅座在線,而尚品網則是他的第三個創業項目。2008年奢侈品電商興起,走秀網、寺庫、美西時尚等平臺陸續成立,隨後的兩年行業進入野蠻生長時期,珍品網、魅力惠、第五大道等湧入賽道,這批湧入者裡包括了趙世誠的尚品網。

尚品網入場的時候,正是風口爆發的時候,奢飾品電商在當時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姿態,尚品網拿下了耀眼成績:四個月創造出156萬美元的銷售額,平均每季度營業收入200%增長速度,客單價平均2000元以上。2011年僅半年時間垂直奢侈品電商就披露融資案例12起,總額高達2.82億美元,為歷史至高點。

張磊的高齡資本、雷軍的順為資本以及劉芹的晨興資本都在為尚品網打call,雷軍還曾在微博公開站臺趙世誠,對他說創業不容易,加油。不過激情後來敗給了現實,尚品網宣布停業的前一個月,雷軍就悄悄地退出了尚品網董事一職。

回顧其發展史,可以發現尚品網的下坡實際上是從2012年開始的。最初上線的時候尚品網賣的全是國際知名大牌,在資本的撐腰下趙世誠還把網站定位於會員邀請制私賣,商品的品質是趙世誠看重的,「每一款衣服和鞋子都是由買手試穿出來的。」據說,買手每年都會飛往歐洲國家按照一年四季來訂貨。

然而,會員邀請制限制了平臺用戶量,買手的採購並不能換來對等的消費,趙世誠曾說,尚品網2012年一季度買了一千萬的美國品牌貨,結果賣不動,花了一年時間才清理掉庫存。而隨著尚品網規模的擴大,國際大牌也感覺破壞了傳統授權體系,紛紛上門維權。這一年春節,尚品網第一次傳出裁員消息。

英國快時尚品牌Top shop變成了尚品網的救命浮木。國際大牌賣不了,就轉型時尚輕奢,為了說服Top shop,趙世誠跑了倫敦好幾次,2014年尚品網搶先天貓成為Top shop在中國官方授權的官方合作夥伴。

這個時候Top shop也只是試水,期間尚品網在營銷上出手闊綽,比如在《女神新裝》裡不僅大手筆競拍服裝設計版權,還砸了6000千Top shop的現金券贊助,2016年雙方終於達成協議尚品網在中國獨家運營Top shop,且要在內地開設80家品牌門店。

《新聞晨報》曾有一整版報紙廣告是這樣打的:就算市場規模第一,但我價格比你低;就算送貨速度第一,但我價格比你低;就算價格你確實低,但品牌low到沒法比。這頁霸道的廣告主,就是尚品網。

然而物極必反,沒多久尚品網就陷入一系列陰雲裡,不僅被海光查出三批假冒BURBERRY商標的侵權產品,Top shop的母公司還出現了虧損,接著其創始人又陷入性騷擾醜聞的輿論,而原本說好要收購自己的A股上市公司赫美集也一直沒付錢。

2018年8月,Top shop質疑尚品網的能力,提前提出分手。

分手8個月後尚品網停運,對於奢飾品電商行業來說,尚品網不是第一個陣亡者,在它之前品聚網、走秀網等都早已死掉,可想而知,尚品網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雖然《2019奢侈品行業洞察》顯示中國的奢飾品市場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但《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2019》也指出,有42%消費者對網購奢侈品不滿意,對比普通電商而言奢侈品電商全網年購復購率只有17%,更不用說還有天貓、京東等已開設奢侈品專欄的頭部電商平臺的夾擊了。

05 熊貓直播,誰的熊貓直播?

2019最讓人驚訝的是,虎牙上市了,鬥魚上市了,熊貓直播卻死了。

3月6號晚上,熊貓平臺的主播們不約而同的開始直播告別,熊貓年度總冠軍雨神在直播的時候說:之前傳出來熊貓要倒閉我還不信,所以刷了一千萬左右的禮物全力以赴拿到了熊貓的年度總冠軍,結果我贏是壽命最短的年度冠軍吧,挺諷刺的。

兩天後,熊貓直播正式宣布破產。

不止雨神覺得諷刺,平臺的用戶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明明年初的時候在成都東郊記憶演藝中心舉辦年度盛典時,熊貓直播熟悉運營官張菊元還很信心:「目睹了資本風口的瘋狂,見證了千播大戰的硝煙,也體會了網際網路寒冬的殘酷,無論經歷多少風雨,熊貓直播始終保持初心。」

然而即使未倒閉,這種初心到最後都化成了同一個疑問:熊貓直播,到底是誰的熊貓直播?

嚴格來說,直播的瘋狂與硝煙很大程度都是起於熊貓直播,或者說起於王思聰。

王思聰2015創辦熊貓直播前,市場一直處於鬥魚、虎牙兩虎相爭的局面,且幾乎都是良性競爭。在鬥魚創始人陳少傑口中,王思聰曾是與他私交很好的朋友,鬥魚獨立的第一年王思聰就在上面開過直播間,並以超管的身份去各大鬥魚直播間做查房、互動、送魚丸。

他在龍珠直播與鬥魚發生矛盾的時候為鬥魚站臺,甚至在主播聲討鬥魚欠薪時打算為鬥魚支付薪資。但他帶著熊貓直播入場後就開啟了平臺間的挖人大戰,而且是高價。後來龍珠創始人陳琦棟說,行業的混亂都是王思聰的鍋。

對於王思聰而言,熊貓直播算是其繼投資IG戰隊後電競版圖的另一部分,他在接受新浪遊戲採訪時說:可以說,我既是熊貓TV的首席產品經歷,也會是熊貓TV的第一個主播。

頂級流量主播的挖掘,電競選手與IG戰隊的籤約,再利用娛樂圈的人脈關係拉來流量明星鹿晗、Angelababy等站臺,熊貓直播在2016年的千播大戰中一躍,排行老三。

此後一兩年的時間裡,談起直播行業,熊貓直播必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兩虎相鬥變成三龍相爭。最輝煌的時候熊貓直播的估值達到過50億,然而最不缺錢的王思聰創辦的熊貓,恰恰是錢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它的最後一輪融資,停留在兩年前的5月份,在此之前它一共經歷了五輪融資,而這五輪裡,包括了周鴻禕的奇虎360。原本奇虎360在熊貓直播的持股比例僅次於王思聰,資金是一方面,奇虎360還為熊貓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持。而根據娛樂資本論的報導,王思聰雖然是最大的股東,但此前他100%持股的珺娛(湖州)文化發展中心已經對外股權出質,質權人就是奇虎360。

結果就是,雙方股權相當,內鬥開始發展,奇虎360的高管在內部排擠其他高管,包括王思聰帶來的人,都已經邊緣化。

姓周還是姓王,變成一道未解題。

去年12月主播PDD起訴熊貓拖欠籤約費後,熊貓直播便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王思聰沒出錢救它,周鴻禕也沒有。

也許是不值得,幾年前所有資本深信不疑的「看遊戲會是一門好生意」到了今天,不得不打上一個大問號。短視頻等快食文化的崛起分割了直播的人流,《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短視頻行業佔比從2017年12月的不足6%,上升到了2018年12月的11.4%,娛樂直播,僅僅佔據其中的0.2%。

直播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或許對於王思聰而言答案已經不太重要了,反正熊貓直播死了。

06 尾聲

很多人都說,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只有兩種,頭部的比如阿里騰訊等,和有錢的,可事實上有錢的也不一定能活到最後,不然熊貓直播也不會死。

近些年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都是隨風口而生,又隨風口而亡,風口來了就想當飛起來的豬去創業,一進來創業就開始燒錢融資再燒錢。但這兩年成批倒掉的明星公司不斷在揭露一個事實:網際網路公司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在走遠,或者說已經走遠了,風口不再是唯一利器。

創業已經吞噬了許多天才,燒炭自殺的茅侃侃,難以為繼的戴威,大賭傷生的劉立榮,說著要收購蘋果卻一直被打敗的羅永浩,以及正式申請個人破產重組的賈躍亭等。那些通過網際網路放大效應來謀取紅利的底層商業邏輯不穩固的企業,在紅利消退之後也被尷尬地晾在了沙灘上,無路可退。

而網際網路企業的終局,也絕不會是盲目追逐一個接一個的風口,和一個又一個的金錢窟窿。

特別申明:首先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

相關焦點

  • 「小黃狗」停擺,或與「團貸網」案有關
    分析人士認為,很可能與其母公司派生集團涉及「團貸網」案件有關。  3月28日,上市公司派生科技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唐軍、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林、董事餘軍、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晉海曼,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公司股票當天起停牌。當天東莞警方通報,東莞團貸網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唐某、張某主動向東莞市公安局投案。
  • 團貸網爆雷牽連小黃狗,「派生系」百億資本大戲臨近落幕
    9月19日晚間,上市公司派生科技(300176,股吧)(300176.SZ,之前證券簡稱為「鴻特科技」)發布公告稱,受團貸網事件影響,派生集團旗下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黃狗公司」)運營出現困難,已於今年7月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而入股的迅輝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迅輝財富」),也因團貸網事件處於停業狀態。
  • 垃圾分類企業小黃狗「涼涼」:與團貸網同源,騙局還是新模式?
    而此前被指非法集資的「團貸網」運營主體東莞團貸網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也為派生科技,實際控制人亦為唐軍。  公開報導顯示,唐軍出生於1987年,卻通過連續創業一手打造了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團貸網、多媒體視頻企業光影俠和小黃狗等多家創業公司。
  • 小黃狗宣布破產,還敢說和團貸網無關?
    團貸爆雷立案,團貸網關聯方「小黃狗」也不見得好過。不過在團貸立案經偵之後,小黃狗就公告聲明與團貸毫無關係。 3月28日,小黃狗在官方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小黃狗的運營主體為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團貸網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法律主體,小黃狗運營的環保產業與團貸網運營的網際網路金融產業也並不存在任何業務關聯
  • 小黃狗破產重組,對團貸回款會產生哪些影響?
    周末,有投資人給我發了一篇關於小黃狗破產重組的公告,突發奇想,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小黃狗,順便也跟進團貸的消息吧。1小黃狗涼了?5月25日,有相關媒體爆出小黃狗的一封告知函。「筆者也和平臺的客服確認了,現在小黃狗的確是在破產重組中,而回收業務還是正常運營,但筆者也發現,小黃狗降價了,朋友們給出了最真實的評價:吐槽完了,說回正題,進入破產重組的小黃狗,是不是要涼了?前幾天吧,筆者也有收到消息,中植系已經確認要收購小黃狗了,所以才開啟破產重組程序。但對團貸日後的回款有影響嗎?
  • 切割團貸網後 小黃狗是否能撐起派生科技200億市值
    派生科技緊急切割團貸網互金業務去年貢獻75%淨利潤目前的派生科技正急於與團貸網徹底切割,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2019年1月19日,上市公司披露了與控股股東終止原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原協議籤訂於2017年10月,協議約定,派生集團將「團貸網」商標、平臺授權給萬和集團(鴻特精密原控股股東)及其旗下子公司永久免費使用,派生集團同時幫助鴻特精密建立互金業務部門。此舉相當於變相將團貸網注入了上市公司。
  • 多地「小黃狗」暫停服務 或成下一個小黃車?
    據媒體報導,除北京多個區的「小黃狗」處於暫停服務外,上海、長沙、青島等地的「小黃狗」也出現大面積「罷工」。另據媒體報導,3月底,P2P平臺團貸網被立案調查,公司實際控制人唐軍投案自首,現已被批捕,而唐軍同時是「小黃狗」的董事長。  多地「小黃狗」暫停服務,是否禍起團貸網?已入駐全國34個城市、覆蓋8469個小區的「小黃狗」會不會像小黃車一樣曇花一現?
  • 小黃狗窮途「棄卒保命」
    值得注意的是,小黃狗東莞總部辦公地址就位於該金融街2棟;而上個月爆雷的P2P平臺「團貸網」辦公地址在東莞眾創金融街1棟,與2棟相鄰。實際上,小黃狗與團貸網公司系同一個實際控制人——唐軍。正是受「團貸網」事件的影響,成立不到2年的環境守衛者「小黃狗」目前正遭遇停運危機。危在旦夕之際,小黃狗選擇「棄卒保命」。
  • 小黃狗復活
    2019年3月,受網貸平臺團貸網事件影響,小黃狗曾一度陷入資金困難。幾個月後,即2019年7月18日,小黃狗不得不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重整。2019年9月5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小黃狗破產重整申請。
  • 小黃狗實控人自首 易事特1.5億投資和30億承諾訂單懸了
    每經記者 潘婷 實習編輯 易啟江3月28日,東莞市公安局通報,對派生集團旗下P2P平臺東莞團貸網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工商信息顯示,唐軍任團貸網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 小黃狗啟動破產重整,傳民間資本中植系接盤
    小黃狗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唐軍,唐軍同為網貸平臺團貸網以及派生科技(小黃狗最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目前團貸網已因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唐某也已主動投案。根據東莞市公安局披露的關於團貸網的最新案情通報顯示,截至5月23日,在前期收回(團貸網)平臺出藉資金1.96億元人民幣的基礎上,新增收回3.18億元人民幣,累計收回平臺出藉資金96839筆,共計5.14億元人民幣。
  • 羅盤避雷|派生科技:小黃狗,這劑藥是回魂丹還是鶴頂紅?
    2017年1月,盧氏兄弟辭去董事長、總經理職位,團貸網創始團隊進入鴻特。2月份,鴻特正式進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到2018年,"金融科技服務"佔淨利潤比例高達85%,鴻特精密也改名為鴻特科技。2019年,隨著國家嚴管P2P,派生科技被迫割肉,剝離金融業務,淨利潤的85%不翼而飛。隨即,唐軍以25億增資鴻特的大股東碩博投資,取得控股權,鴻特科技更名為派生科技。
  • 小黃狗「迷失」:昔日估值150億 如今面臨破產重整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獲悉,曾經風光無限的小黃狗接連遇到麻煩。該公司大部分人員已經流失,其中北京公司已人去樓空。記者在北京多個小區走訪發現,部分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處於無人運營狀態,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擺設。另外,小黃狗董事長唐軍實際控制的派生科技(300176.SZ)公告顯示,目前小黃狗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 動物系高炮平臺團滅 套路貸黑手是網際網路公司前高管
    在此前的文章《起底714高炮:炒房團放貸,「雲追殺」催收,學生黨復仇》裡面,我們曾對地下現金貸平臺714高炮的產業鏈條進行深度剖析。那個刀口舔血的開心虎及其背後的一系列「動物系」高炮平臺,倒了。6月24日,人民日報《讓「套路貸」無路可逃》一文詳細記載了甘肅省蘭州市破獲「2.12」特大套路貸案件的情況。
  • 唐軍被捕後,停擺的小黃狗,已成了資本棄子
    3月28日,團貸網實控人唐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 遍布無錫的「小黃狗」 突然全體「停擺」
    據了解,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在2018年落地無錫,由於其操作簡單又方便、分類細緻全面,甚至還能用垃圾換錢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使用。   去年9月,無錫市新吳區、濱湖區已有多個居民小區在使用「小黃狗」,全國共有20多個城市投入應用。
  • 「吃垃圾」的「小黃狗」要破產?四千員工被離職,估值曾150億
    報導稱,小黃狗研製的無人管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一度被作為新型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的樣本,在全國多個城市均有鋪陳。其利潤模式是低價回收垃圾、高價賣出,如紙類垃圾的回收價為0.35元/公斤,而金屬和塑料則是0.2元/公斤,均低於廢品回收站價格。不過由於垃圾的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小黃狗目前還未實現盈利。
  • 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開啟全國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隸屬於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黃狗公司」,該公司位於東莞南城區)與上述「方案」正不謀而合。在去年8月剛成立時,小黃狗公司就開始致力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環保科技項目(下稱「小黃狗」),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新模式。
  • 吃廢品吐錢的「小黃狗」不吃食了 濟南超200臺回收設備停擺
    近日,有不少濟南市民發現,小區裡今年剛設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箱不少已無法使用。記者隨機走訪了濟南5個小區,小黃狗的紙類回收均顯示已滿或維修。小黃狗山東區域負責人表示,因前段時間總公司的帳戶被凍結,確實出現了業務暫停。雖然現在帳戶部分解封,但回收業務仍需自負盈虧,目前業務正逐步恢復。
  • 「小黃狗」面臨破產重整 智能垃圾分類櫃可用不?
    「小黃狗」破產重整  但不影響設備運作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4月起,「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櫃在東莞、廣州、深圳等城市率先投放,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在全國30個城市投放6000多組。  事實上,由於受到「團貸網」事件的影響,「小黃狗」的正常運營受到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