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塑造了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如「千古第一賢相」的諸葛亮,「亂世奸雄」的曹操都讓人記憶猶新。隨著諸侯雄起,戰事的推進,各種各樣的兵器兵種隨之誕生,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一些比較著名的特殊兵種和他們的相關故事。
哪些比較出名的特殊兵種?
一 陷陣營
陷陣營的指揮官是呂布大將高順,《漢末英雄記》記載: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意思就是高順為人清廉有威望,不喝酒也不收受賄賂。手下有七百個強兵,武器裝備訓練有序。每次出擊,都所向睥睨,這支部隊名為「陷陣營」。後來呂布疏遠高順,剝奪了高順的指揮權,把陷陣營的指揮權交給了魏續。呂布兵敗後,手下人盡皆投降曹操。唯陳宮與高順不肯投降。
二 白馬義從
公孫瓚在與胡人的對戰中,深刻地領悟到精銳騎兵的重要性。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不過「白馬義從」在三國歷史也僅是曇花一現,界橋戰役中被袁紹的大將殲滅了。
馬匹清一色都是白色的
三 西涼騎兵
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西涼騎兵有兩個分支部隊,一支是由董卓指揮,另外一支由馬騰馬超指揮。西涼騎兵作戰彪悍、兇狠、尤其適合沙漠戈壁的長距離持久奔襲作戰。潼關一役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後來多虧半路曹洪截住馬超大殺一陣才救了曹操。
四 張遼的「八百死士」
公元215年,孫權率眾十萬圍合肥。時張遼、李典、樂進將七千人屯合肥。主力又在關中和劉備僵持,短時間內無法增援張遼。張遼從七千守軍中挑選了八百人作為第二天的突擊敢死隊。而就是這不起眼的八百人,在第二天戰鬥中,殺得東吳軍隊丟盔棄甲。
《三國志·張遼傳》:
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
此戰張遼威震逍江東,孫權差點被俘。「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五「無當飛軍」
無非當軍防守力還是相當不錯
「無當飛軍」是蜀漢後期主力之一,是諸葛亮徵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兵源特點,組建的一支特殊部隊。他們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用弓弩和毒箭,野戰能力強,擅長防守作戰。第一代指揮官由王平率領,後來在姜維第七次北伐中,為掩護大部隊撤退,5000飛軍在末任軍官張嶷的率領下與兵力二倍於己的魏軍同歸於盡。南土越幽民夷聞張嶷死,無不悲泣,為張嶷立廟,四時水旱輒拜祭他。
另外還有其他有名的兵種:如劉備親衛「白耳兵」,刀槍不入怕火燒的「藤甲兵」,陶謙老軍閥壓箱貨「丹陽兵」,魏國許褚的攻擊步兵「虎衛軍」。但今天主要說一下,更廣為流傳,為眾人熟悉的兵種「虎豹騎」。
一代目虎豹騎的指揮官及功績
第一代「虎豹騎」的總指揮是曹仁的弟弟曹純(曹仁是曹操的堂弟,曹純是曹操的堂弟,)被選進這支隊伍中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要用現代的觀念來比喻呢,那就是由一群特戰連連長所組成的。據傳曹純十四歲喪父,但家族生意一直打理得挺好,為人有勇有謀,深得人心,關鍵還是曹操親戚,便把這支部隊的兵權交到了曹純身上。
他的能力值相當的平衡
曹純也確實不負所托,他帶領虎豹騎跟隨曹操徵討河北,在南皮之戰斬殺袁潭,討伐北方的烏桓族,擒獲了首領蹋頓。公元208年,曹純跟曹操出徵荊州,曹純帶領虎豹騎,發揮騎兵超強機動力,日行300裡在長坂坡追上劉備並俘虜劉備兩個女兒。(三國就是搶人搶錢搶地盤的時代,曹操後來把劉備這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賞賜給了曹純,長坂坡一戰劉備把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在南徵荊州作戰任務後沒多久,公元210年初代虎豹騎兵團團長曹純就過世了。有人建議曹操找人接班。曹操大佬表示像曹純那樣的人呢,不是這麼容易找的,乾脆我自己先帶隊吧。(可能是因為虎豹騎是親衛騎兵,必須交給絕對信任的人才放心)
二代目虎豹騎的指揮官及功績
公元211年的寶刀未老的曹大佬在淮水對抗馬超率領的關中聯軍。兩邊原本僵持不下,曹操看準時機派出虎豹騎,從側翼夾擊對手。大破敵軍渭水之戰過後呢,曹大佬享受了衝鋒的快樂,加上他物色到兩位人選,終於可以讓他把虎豹集團長的重則大任再次交棒出去。這兩個人分別是曹休與曹真,他們跟初代團長曹純一樣,都是年少喪父,而曹操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栽培長大。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年輕將領。曹休曹真初次大戰就不簡單,是參與曹操與劉備的漢中攻防戰。(曹休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曹操對他如同親子;曹真為曹操養子)
當時劉備率領法正黃忠、趙雲等主力部隊進攻漢中,另外呢,派張飛、馬超、吳蘭等人進攻武都郡,屯兵在下辯這個地方。而我們兩位年輕的虎豹集團長就奉命出兵對抗劉備軍的偏師。但儘管是偏師,對方的陣中,仍然有張飛馬超這樣的猛將。於是曹操派了自己的堂弟曹洪掛名主帥隨行,希望他用沙場老將的經驗幫助年輕人。同時呢,曹操也交代曹休說這一次名義上曹洪掛帥。但實際上啊,你就是主帥好好表現給我看。
曹休,曹真等人抵達前線,準備要進攻的時候,卻收到探子回報,說張飛親自帶領軍隊繞道,打算襲擊後方的補給線。曹軍將領因此陷入了遲疑,曹休立刻跳出來鼓勵大家。張飛啊是老江湖了,如果真的要偷襲糧道怎麼可能會被我們發現呢?如今故意大張旗鼓,其中必定有詐。他可能是在等待援軍會合。因此我們應該主動出擊。
曹洪聽了能同意了這一位小老弟的建議,讓曹真率領騎兵朝敵陣衝鋒,一切果真如曹休所預料的。當時張飛馬超帶兵佯攻,而負責防守下辯的則是吳蘭。吳蘭沒有料到敵人會果斷出擊。一時之間呢措手不及,被虎豹騎衝破防線後大敗而逃命,命喪武都附近部落之手。經過了這場戰爭呢,曹休,曹真兩位小將算是打響名氣。
大戰後為何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後代史家推測,虎豹騎的性質,應該是曹操的直屬親衛軍。前面講到的曹純,曹休,曹真呢都是曹操清點值得信賴的曹家第二代。中間曹純英年早逝,一度有個青黃不接的空窗期。曹操寧可自己累一點,親自帶兵,也不願意與假手他人。
那為什麼漢中攻防戰過後沒多久,虎豹騎就銷聲匿跡了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呢有兩個,第一點,戰爭結束沒多久,曹操就過世了,繼位的曹丕呢,對於曹修、曹真兩個虎豹騎團長都十分的器重,把他們倆分別派到蜀漢和東吳的前線擔任大將,而他們既然成為駐外將領呢,就不適合同時率領具備禁軍性質的虎豹騎的。
第二點曹丕後來從漢獻帝手中接下了皇位,漢朝保護皇帝的禁軍本來就有虎賁羽林等編制,沒有必要額外再多一個虎豹騎編制。況且曹丕和老爸曹操不一樣,他跟曹氏宗親的關係沒有很好。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又把向來由宗親擔任團長的虎豹騎給解散。打入了原本的禁衛軍當中,其實這是一個蠻合理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