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幾年來,網購越來越火熱,但網購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新聞也隨之而來。相比於網購,實體店購物似乎更有質量保證,起碼自己能夠現場去觸摸商品、了解商品。然而,有些產品並不能馬上識穿其劣質的本質,實體店也有可能出售偽劣產品。無論是網購還是實體店購物,消費者都應當擦亮雙眼,好好辨別產品的優劣。
河南濮陽的王先生,就不幸遭遇一次偽劣產品風波。天氣越來越冷,王先生想為自己添衣,前往商場的一個專櫃購買了一件棉襖。原想著在實體店買的衣服,質量應該沒問題,沒成想,自己沒穿多久,衣服就接連掉毛。王先生找到專櫃店員說理,豈料對方的態度來了180度轉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商場專櫃買衣服,竟賣到假貨?
據王先生描述,自己前往廣場一個專櫃購買了一件"北面"品牌的棉襖,回家穿了幾天後,掉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為了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王先生聯繫了"北面"的客服。然而,客戶的回答卻讓王先生傻眼了。北面的客服明確告訴王先生,他們品牌並沒有在該商場裡有授權店。
王先生在這個商場專櫃買到的北面棉襖竟然是假貨!這樣的結果讓王先生氣憤不已,他連忙趕到商場,找店員說理。
沒想到,原本賣著北面品牌衣服的專櫃,搖身一變變成賣其他品牌衣服的專櫃。所幸,裡面的店員並不是新面孔,正是賣衣服給王先生時的那名店員。
據理力爭,監管部門介入
一開始,店員百般狡辯,不肯承認衣服是經由專櫃賣出去了。所幸,王先生手裡有視頻佐證,自己確實是在這個專櫃買的衣服。
鐵證如山之下,店員的情緒一下子激動起來,衝著王先生大喊:"有問題找老闆去。"店員惡劣的售後態度,瞬間點燃了王先生的怒火。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王先生將此事報知給商場物管處和政府的相關監管部門。在多部門的調查下,專櫃的管理確實存在調貨漏洞。商場對專櫃進行了賠付全額違約金的處罰,同時,在監管部門的壓力之下,專櫃願意給王先生賠付一千元。王先生不接受專櫃的賠償方式,表示會拿起法律武器,據理力爭。
王先生的種種維權流程走下去,正正反映了在現在的社會,人們的維權意識和法制意識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現代社會,是一個文明的社會,國民應該懂得如何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作者:殷星
責任編輯:林晨
免責說明:本號有部分內容來自網際網路,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公司、企業或個人等的智慧財產權,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本號將在規定時間內給予刪除等相關處理。
文章部分信息參考來源:河南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