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電商上線 零售巨頭紛紛布局中國網購市場

2020-12-05 網易財經

日前,零售巨頭麥德龍宣布其B2B網上商城正式上線。繼線下市場之後,如今國內網購市場已經成為外資零售商與本土競爭對手的首要競技場。

隨著線下一二線市場的增速放緩,網上市場逐漸成為零售商們下一個廝殺的戰場。在沃爾瑪與家樂福之後,國外又一零售巨頭麥德龍加入了線上的「跑馬圈地」。

雖然零售商都開始線上布局,但至今卻並沒有明顯的成功案例。作為網上市場的遲到者,麥德龍的線上布局是否會有不同?

麥德龍B2B網上商城上線

日前,零售巨頭麥德龍宣布其B2B網上商城正式上線。網上商城將實現全國配送,由此將銷售渠道拓展至全國,網站啟動初期送貨服務將在上海、北京、廣州及武漢四個送貨點發貨,為鋪設更多配送網點,其計劃未來3~4年內將在華門店數量翻一番。

「雖然B2B模式是線上最為賺錢的模式,」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指出,但目前國內的網絡市場環境仍舊很難令線下零售企業實現盈利。目前已上線的零售商中,網上銷售額往往都不足實體店的1%。

繼線下市場之後,如今國內線上市場已經成為國際零售商與本土競爭對手的首要競技場。對麥德龍而言,在線下市場布局落後之後,線上布局顯得迫在眉睫。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剛剛公布的2011年中國連鎖百強顯示,麥德龍在中國的盈利為138億,在國內零售企業中排38名。在國內市場外資零售商的排名中,大潤發排在第一位,去年的185家門店的銷售額達到了616億;家樂福排名第二,203家門店銷售額為452億,沃爾瑪排在第三,銷售額為430億,門店數量為271家。

目前,麥德龍在中國區共有54家門店,去年銷售額15億歐元,同比增長18%。雖然麥德龍在全球市場與家樂福、沃爾瑪並列為全球四大零售商,但其在中國的銷售增速並不理想。

在網上市場成為中國市場的下一個業績增長點的趨勢基本已經成型之後,麥德龍在家樂福和沃爾瑪之後也加緊了線上的布局。

「發展電子商務是麥德龍的集團策略,同時也與麥德龍中國現階段的戰略相吻合。」麥德龍中國總裁何哲偉向記者表示,「為驅動高速擴張和業務增長,麥德龍在中國全力加速拓展新店布局的同時,積極開發『商對商』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銷售渠道,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針對核心業務的專業客戶、優化客戶管理體系為專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更加便捷的定製服務以實現有機增長。」

麥德龍指出由於其B2B模式有別於其他的零售商的線上模式,盈利市場並不相同。目前,麥德龍的三大核心客戶群:第一類是酒店、餐飲業和食堂,第二類是中小零售商和批發商,第三類是服務業、企事業單位和機關。

傳統零售商做網購難度不小

「但所有傳統零售商做網購遇到的問題還是比較雷同的。」陳壽送向記者指出,先期的高投入、物流體系的建設以及面對的市場環境截然不同,現在鮮有傳統企業成功的案例。

目前國內不乏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零售企業,比如百聯的超市類商品專網聯華OK網、OK數卡網、OK手機城專網、電腦數碼網、OK家電城等,上海農工商超市的 「便利通網上商城」,其他零售企業如蘇寧、北京西單商場等都開通了網上購物網站。但從其網上業務經營情況來看,參差不齊,很多網上銷售額都不足實體店零售額的1%。同專業經營電子商務的淘寶一年盈利十幾個億相比,目前實力差距很遠。

沃爾瑪目前通過入股一號店進入中國網上市場,家樂福此前雖然一直在嘗試,但陸續關閉了部分網上商城。

「雖然很多零售商在國外的網上市場做得很好,但是國內網上市場卻舉步維艱。」陳壽送指出,「兩者環境相差太大,消費者購物習慣也截然不同。很多零售商僅僅只是希望布局上不落於人後。」

中投顧問流通行業研究員黎雪榮認為,雖然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可觀,但目前傳統零售企業進軍電子商務並非一帆風順,與淘寶等成熟的網上商城相比差距還很大,現有發展瓶頸短期內很難突破。而相對於百貨零售和家電零售業,大型超市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難度會更大。

一方面,目前國內網絡消費環境尚不完善,網上購物立法匱乏,信用體制、網上支付、物流網絡三大瓶頸仍有待解決。尤其是對於大型超市而言,與實體店相比,其發展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環節和支付環節的困難更多。實體零售店鋪的房租、人工、水電等成本佔到總銷售額的12%左右,但通過供應商的進場費、返點及促銷費等可抵消約6%。而電子商務僅物流費用就佔到銷售額的6%~8%。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網絡消費群體還沒完全發展起來,我國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環境同國外有較大差別,由於去大型超市都比較方便,人們還是更享受購物的體驗和樂趣,去超市購物也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的一種生活方式。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鄭佩珊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麥德龍有意讓萬得城退出中國 競爭超預期
    德國當地時間1月7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傾向於放棄旗下歐洲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萬得城電器在華擴張計劃。
  • 實體零售破電商局:融入電商技法 展開新零售創新路
    天貓、京東競逐線上線下第一商超,電商巨頭步步緊逼,實體零售如何實現絕地反擊?照搬線上模式,已被證明此路不通;而從實體零售經營出發再融入電商技法,或可另闢蹊徑,展開新零售的創新之路。   據9月10日聯商網訊,2016年上半年,我國零售業122家零售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8943.68億元,但淨利潤率僅為2.40%。
  • 盤點:國內6家商超巨頭的網際網路轉型之路
    2013年6月投資創建B2C電子商務網站「飛牛網」,並於2014年1月16日正式上線。飛牛網全部為自營商品,產品由廠商直接供貨,統一採購入倉和送達。3、天虹布局「微信+虹領巾+天虹微品」的O2O戰略「天虹」品牌的原有的兩個商號「天虹商場」和「天虹百貨」進行合併,其公司全稱為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
  • 網購自行車電商 土撥鼠山地車品牌不只賣產品
    在我國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國際大品牌是根本看不上電商平臺的,因為當時電商儼然一副「線上的小商品雜貨鋪市場」模樣。但隨著近些年電商的迅猛發展,不斷成熟,用戶基數飛速飆升,在短短的幾年內就使很多實體零售店客源大幅度流失。於是,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甚至是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再也不淡定了,他們紛紛放下之前「高傲」的身段,開始積極投身電商平臺中。
  • 國際大牌MARMOT土撥鼠單車:網購自行車電商不只賣產品
    在我國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國際大品牌是根本看不上電商平臺的,因為當時電商儼然一副「線上的小商品雜貨鋪市場」模樣。但隨著近些年電商的迅猛發展,不斷成熟,用戶基數飛速飆升,在短短的幾年內就使很多實體零售店客源大幅度流失。於是,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甚至是世界頂級奢侈品牌再也不淡定了,他們紛紛放下之前「高傲」的身段,開始積極投身電商平臺中。
  • 興盛優選:被電商巨頭逼著「大開殺戒」
    除卻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賽道火熱外,「社區團購」更是成為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不惜燒錢也要角力的戰區。這一市場的變化,對於社區團購行業的領跑者興盛優選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它不僅要面臨市場份額被搶佔的危機,而且還要首當其衝的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圍攻。
  • 進口中國自行車十大名牌MARMOT土撥鼠受邀入駐電商天貓
    伴隨著中國網購自行車電商的高速迅猛發展,更多的人們習慣於從網上購買各種單車自行車,更多的國外自行車品牌也紛紛進軍各大電商平臺,甚至是世界自行車品牌排行榜的一些高端甚至頂級自行車品牌也不甘其後,不斷發力各電商平臺。
  • 店寶寶:中國零售最後一戰——「社區團購」
    ​這就是有「中國零售最後一戰」的社區團購,目前該潮流正處於風口浪尖,騰訊,阿里,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大頭紛紛加入,瘋狂燒錢搶奪市場份額中.....而且從種種跡象不難發現,社區團購中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市場份額爭奪大戰會愈演愈烈。2020年10月以來,幾乎中國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突然都擠到了生鮮電商的賽道,砸錢、砸流量、搞補貼……買菜大戰,一觸即發。10月的最後一天,美團CEO王興在內部會議中喊出: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的生鮮零售業務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戰。
  • 麥德龍多點Dmall 數位化升級計劃曝光:2-3年完成35家門店
    與其他門店不同的是,新概念商場著力提升線上線下融合的購物空間,以數字手段賦能場景化布局,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購物體驗。多點Dmall數位化技術在新概念商場落地 走進麥德龍上海普陀商場,可以看到其強調的新概念中,最大的「新」在於線上線下一體化。這是多點Dmall數位化技術優勢與麥德龍融合過程中,在新概念商場中成功落地實施。
  • 巨頭搶灘同城零售,下線城市商超機會何在?
    在「皆可送」的品類之內,除老本行餐飲外,最具前景性的就是零售商品,在疫情的催化下,到家業務儼然已經成為零售業的新寵,生鮮電商異軍突起、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傳統零售不甘落後,在對零售業最後一公裡的爭奪戰上,各方都來勢洶洶。01 同城零售格局重塑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即時配送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生鮮電商興起之時,即時配送就被大家搬到了檯面上競爭。
  • 巨頭紛紛回歸線下,那麼實體店到底該怎麼運營?
    一直做電商的賣家們,要知道傳統企業的體量遠大於電商,轉型成功的會吞噬很多原本電商的業務。機會也是有的,試想一下,一個成熟的電商團隊,如足夠有錢有魄力的傳統企業收編,比做了很多年電商卻沒有穩定供應鏈,再勞神費力建立一個工廠要容易得多,而阿里的「中國質造」項目,會加快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步伐。
  • 網購衝擊實體店生意 百貨關店潮只有中國才有嗎
    【TechWeb報導】1月8日消息,受網絡購物的衝擊,近些年來,一大批中國實體店紛紛關門歇業。面對網際網路衝擊的並不只是中國,來自雅虎財經的消息顯示,一大批美國實體佔正在關門中。
  • 中國化妝品電子商務行業報告:十大電商企業案例,深度剖析市場商機
    1.1.4 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競爭分析(1)網絡購物競爭業態分析從資本背景來看,目前中國的頭部網購平臺多由阿里巴巴及騰訊投資。如淘寶、蘇寧易購、閒魚、天貓等平臺的投資背景主要是阿里巴巴,而騰訊則投資了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平臺。此外,網易、滴滴、順豐等也通過多種方式紛紛涉足網絡購物行業。
  • 2020-2026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近年來我國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年我國零售業商品銷售額  《2020-2026年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零售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零售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零售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零售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阿里、京東、拼多多……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能否攪動四萬億家居...
    」的中國家居家裝市場,從來不缺乏攪局者和野心家。 2020年在市場消費意願下降、海外市場受阻的情況下,家居行業陷入銷量低谷,然而在網際網路巨頭眼中「家居江湖看似迷離,實則商機無限」:前有阿里家裝生態戰略再升級,後有京東居家正式發布「省心裝」服務。硝煙四起的家居新零售賽道,網際網路巨頭角力新戰場,誰能打好「家居家裝」這手牌?
  • 「運營」曾經年營收324億的零售巨頭,現48億賤賣,家樂福到底輸在...
    公告中,蘇寧表示,公司通過收購家樂福中國能夠進一步豐富公司智慧零售場景布局,加快大快消類目的發展,有利於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2./ 家樂福在華24年沉浮 /1995年,成立36年的家樂福首次將商業版圖擴張到中國,帶來「大賣場」這個新興業態。彼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萬物待興,正是收割市場的大好時機。
  • 中國電商五個時代:從蠻荒走向品牌化運作
    電商正在以人們難以想像的速度改變著中國的領售市場的格局,網購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們主流的消費方式之一。而在這一巨大的變革背後,有一個巨大的身影在其背後推動的,他就是「淘寶網」,一個武俠江湖文化的淘寶。  個人時代(2003-2005):非典成為中國電商的一個巨大催化劑,淘寶以驚人的每月760%升幅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迅速成為中國電商第一網站。
  • 中國零售2.0:獅貓鵝「三國爭霸」
    Part.1、零售新共識:整合網際網路在國內普及前後不過二十年,但短短二十年裡,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的線上消費,從無到有,現如今已經成長為衡量國民消費力的重要指標。在剛剛過去的618年中大促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家電商平臺紛紛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 G-Super綠地優選上架BEGGI 進口商超聯合紐西蘭國民大牌布局大健康...
    憑藉阿里巴巴、綠地集團兩大零售巨頭的品牌背書,紐西蘭BEGGI不僅擁有了日趨完善的線下渠道布局,其優質的產品力也更加凸顯,讓更多國內消費者成為這個進口健康大牌的忠實擁躉。   此前,劉小姐採購BEGGI產品都是通過天貓、京東等海淘平臺,如今,這個在紐西蘭本土銷量第一,並依託主流電商平臺在中國市場迅速成長起來的優質進口健康品牌,開始大舉攻入國內線下渠道,為消費者帶來零距離的實體消費體驗。
  • 【2018.5.3-深圳】——亞太寵物行業電商及跨境電商高峰論壇
    近年來,中國寵物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16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總體規模達 寵物經濟在中國的大爆發,正好伴隨著電商的高速成長。根據尼爾森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寵物主糧市場的網購滲透率已經超過50%。同時,隨著消費經濟的升級與轉型,跨境寵物經濟成為時下日趨普遍的寵物消費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