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三角區:怕感染
位置:面部三角區由鼻根部與兩側嘴角連線形成,包括上下唇、鼻子、鼻翼兩側。
注意:面部三角區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面部血管沒有靜脈瓣,血液可以向心臟及大腦兩處分別形成雙向回流,眼部的靜脈與大腦內部的血管相通。
當面部三角區血管出現病灶感染等問題,就會波及大腦,引起腦部病變擠痘痘時,手上或針上的細菌可隨著破口進入靜脈,再反流進顱內海綿竇,起腦膜炎、腦炎,甚至危及生命。
防護:對面部危險三角區的黑頭、粉刺、痘痘及膿點,切勿盲目搔抓、擠壓,症狀較輕的可以塗抹一些殺菌消炎的藥膏,比較嚴重時,建議及時就醫。
膀胱三角區:怕憋尿
位置:膀胱三角區在膀胱底的內面,位於兩側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的三角形區域。
注意:此區黏膜與肌層緊密相連,缺少黏膜下層組織,是膀胱結核和腫瘤的好發部位。這個區域最怕憋尿、怕飲水不足。如出現排尿困難、排尿次數增多,可能是此三角區肌肉鬆弛或病菌感染。
防護:在夏天應重點防護。要保證每日飲水量,以對膀胱起到衝刷作用,每日飲水不少於1500毫升,不要憋尿,保持尿道口衛生、清潔。
枕三角:怕受寒、怕勞損
位置:枕三角是指枕骨下,包括頸後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的範圍。
注意:之所以被稱之為危險三角區,是因為這個區域兩側不僅有很多的血管神經通過,還有人體最複雜的關節:枕→第一頸椎→第二頸椎關節。頭部的左右旋轉、點頭、搖頭動作主要靠這些關節完成。
正常頸椎向前微凸,神經動脈在中間穿行,這樣的弧度可以增加頸椎的彈性,使得頭部震動減緩。如果長期坐姿不良或者睡覺喜歡枕比較硬、比較高的枕頭,會使頸部肌肉酸痛甚至使頸椎的生理彎曲消失,頸椎變直,或轉為後凸。
由此就會壓迫正常工作的神經,從而導致一些頸椎病的輕微症狀,比如頭痛、頭暈、噁心等,還容易引發偏頭痛、腦中風、頸性心絞痛等疾病。
防護:避免高枕睡眠。高枕會使頭部前屈,增大對頸椎的壓力,容易加速導致頸椎的病變。頸肩部要注意保暖,如果頸部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受到冷風吹拂,很容易發生強直和疼痛。
此外,要經常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經常偏頭聳肩。同一個姿勢維持1小時之後,要注意放鬆一下肩頸部的肌肉,做些頭和上肢的前屈後伸、旋轉運動,以增強頸肩肌肉應對突然變化的能力。
肩部三角區:怕重、怕不動
位置:肩部三角區是指肩部、背部和肩胛骨構成的左右兩個三角形的部位。
注意:這兩個三角形的部位被兩側的三角肌包圍,此處的活動範圍比較大,但是關節周圍的韌帶卻不夠強韌。所以過度運動或者提重物用力不時,很容易導致拉傷和關節脫位。
防護:背包避免過重,最好雙肩背;久坐後活動肩關節,可做擺臂運動、雙臂大繞環;鍛鍊前要充分熱身,讓肌肉、韌帶得到充分伸展;運動量適度,在運動中各個關節要保持微彎,避免動作過大傷及關節。
足底三角區:怕擠壓
位置:足底三角區主要是前腳掌區域。
注意:這個區域不僅在走路時承受全身的重量,而且還與全身的多個臟器形成反射。它一怕壓,二怕擠,常見問題有腳疼、多汗等。
防護:挑選合適的鞋,保證腳背不被壓迫,鞋前有約一個拇指的空間,腳後跟和鞋幫之間不覺得磨擦。儘量避免穿高跟鞋,長時間穿後要讓腳部完全放鬆,如熱水泡腳。材質過硬或形狀過尖的鞋子也會對足底形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