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當今社會,你是選擇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
這個問題看似刁鑽,卻能從每個女人的回答中,總結出當今社會女人的婚戀觀是什麼樣的。
對於年輕女孩來說,她們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自然會選擇嫁給愛情;
對於大齡剩女來說,她們在容貌上的優勢越來越少,少了和年輕女孩拼姿色的資本,所以才選擇嫁給物質,畢竟對於大齡剩女來說,嫁給物質比嫁給愛情更靠譜。
但對於絕大多數女人來說,她們沒有機會嫁給物質,只能假裝自己嫁給了愛情。
畢竟靠演技可以裝作自己嫁給了愛情,可嫁給物質卻偽裝不出來,因為別人一看她的狀態,就知道她有沒有嫁給物質。
如果非要女孩在愛情和物質中選一個去嫁,相信百分之九十的女孩根本沒辦法把自己嫁出去。
所以現實是:很多女孩既沒有嫁給愛情,也沒有嫁給物質,她們在挑三揀四了很多年之後,還是選擇了隱忍和妥協,嫁給了那個窮的叮噹響的男人,自己不愛那個男人,還天天和那個男人吵架。
你看,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不曾放過任何一個心存僥倖的人。
明華,是我上大學時的學姐,比我大三歲。
在我結婚7年,二胎都已經兩歲之後,明華還是孑然一身,她今年已經37歲了。
37歲的明華,在經過戀愛,失戀,分手,再戀愛,再分手之後,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不敢相信這世上會有純真的愛情。
所以明華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嫁給有錢的男人,如果遇不到,她寧願一直單身下去。
現在的明華,依然在相親的路上奔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和她相親過的男人,完全可以組成一個足球隊了。
每次相親之前,她都會媒人對方收入怎麼樣,有沒有車房,如果媒人說沒有,她是連見面都不會去的。
如果媒人說對方經濟條件不錯,有車有房有存款,她會跑的像兔子一樣快。
儘管她對有經濟實力的相親對象很熱情,可對方一聽到她的年齡,就不再和她聯繫了。
為此,明華特別不甘心,她覺得憑藉她的長相和能力,找一個在物質上足夠富裕的男人綽綽有餘。
可現實卻打了臉,看上她的男人,她嫌人家沒有經濟實力;她看上的男人,人家嫌她年齡大。
在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相親失敗之後,明華的父母終於忍不住了,對明華說:「你要是再挑三揀四,我們以後就不管你的事了。你愛找什麼樣的男人就去找什麼樣的男人,等到你老了還是沒嫁出去,連生病了都沒人管的時候,你別來找我們哭就行!」
聽到父母這麼說,明華並沒有放在心上,依然很傲氣的對父母說:「你們放心吧,大城市的人結婚都很晚,三四十歲沒結婚的人多了去了。再說了,我才37歲,肯定能嫁給一個有錢人,你們就等著跟著我享清福吧!」
明華的父母作為過來人,明知道明華這樣的想法太盲目,可又管不住她,只能隨著她折騰。
37歲的明華,雖然長相不錯,工作也可以,但由於擇偶標準太單一,而且她只願意嫁給有錢人,註定會在相親路上走得很艱難。
現實生活中,像明華一樣的大齡剩女其實有很多。她們秉承「寧可單身到發黴,也要找個有錢人把自己嫁了」。
可真實情況是,和明華有類似想法的女人,要麼是到了最後嫁給一個既沒錢,自己也不愛的男人,湊湊合合過一生;要麼是一直剩下去,在其他女人享受幸福婚姻的時候,她們還在高唱著「一輩子孤單」!
這樣的大齡剩女一邊羨慕著其他人的幸福,一邊又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擇偶觀,準備一條路走到黑。
她們習慣性的用「如果嫁給了窮男人,肯定會很辛苦,早晚還會離婚,還不如一個人過得自在呢?」
對於很多大齡剩女來說,追求物質並不錯,因為任何好的婚姻都是需要一定物質作保障的。
但任何事都要把握一定的度,那些過於追求物質,抱著「這輩子不嫁給有錢人就不結婚」想法的女人,註定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為男人也很現實,當他們有錢之後,也會想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而不是找一個將近四十歲的大齡剩女。
結語:
結婚過日子,物質固然重要,但我相信在漫長又瑣碎的婚姻中,肯定有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彼此間的愛。
這世上,再多的錢也會有花完的那一天,唯有愛才能永恆。
家庭的幸福指數和物質有關,但物質不是決定因素,決定一段婚姻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素是:夫妻同心,同甘共苦,有那種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溝溝坎坎,夫妻二人都能一起邁過去的勇氣。
對於像明華一樣的大齡剩女來說:再多的物質,也比不上遇到一個能對自己知冷知熱的男人。
那些固執己見,只想著嫁給有錢人的女人,註定會被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