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逐夢過程是艱辛的,很難看清未來,更多是當下的困難,很多人往往會放棄。李光洙在韓劇《心裡的聲音》中飾演了的漫畫家趙石,一個堅強樂觀,但出糗態百出,一個被人嘲笑,甚至誤以為有病的人,依然堅持幾十年如一日追逐漫畫夢。
這部影片對於追夢人,是值得一看,原來追夢也可以這麼有趣,在別人眼裡是傻,而自己心裡則是痴,堅持的力量和夢想為導航,最終成為一代築夢人。
有人說李光洙是本色演出了,在這部劇中,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喜劇的效果,但我覺得,每個人都出色演繹著生活日常,藝術源自生活,漫畫家也是平常的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想逃離喧囂,尋找寧靜,這部劇非常生活化,屬於情景喜劇類型,每集時間較短,但是內涵豐富。
一開始,我很奇怪的是,為什麼趙石那麼喜歡畫畫,雜誌社的編輯一次次拒絕,但是趙石一次次的堅持,甚至願意聽編輯的建議,把自己的日記本交出去。
是希望還是絕望呢?其實,仔細看,趙石看上去雖然傻,但特別善於觀察生活,我想這是他成功的原因。
首先,趙石會將生活的點滴畫成作品,以自己的獨特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哥哥、媽媽、爸爸。可以說是,毫不掩飾。讓人感覺貼近生活,拉近了觀眾距離。
其次,趙石很早的時候畫畫,但是沒有靈魂,直到看到女同學愛鳳喜歡自己的畫,於是給自己定了目標,要成為漫畫家。為了讓人有笑容。說明趙石,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最後,就是堅持不懈,趙石第一次被拒絕時,受到了來自編輯和雜誌工作人員的嘲笑,可以說,很難聽,不僅嘲笑畫風,還抄襲創意。但是他沒有放棄,回來後,又畫了別的風格,甚至聽到編輯建議他,把日記分享出來,他願意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事實證明,成功的契機恰恰是源自於生活的日記。
《心裡的聲音》也是一部很符合人性的作品,沒有過於誇大主角。當趙石的作品被觀眾認可了,他有點飄了,甚至剛出名就想休息,想了很多槽點,僅僅為了出去旅遊,只是後來,看到沒有成名的後輩,因後輩的羨慕,回憶起曾經的自己,多麼想獲得認可,所以他能及時停止了這樣的想法,繼續堅持夢想,不畏辛勞,出了一部部優秀的作品,成為知名的漫畫家。
堅持夢想,追逐夢想的過程,雖然是艱辛的,但是只要堅持樂觀,一定可以成就自己,完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