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3年前,與流浪藝人詹姆斯·鮑文(James Bowen)在一個樓梯口相遇後,Bob就走上了一條「拯救人類」的道路:不僅將鮑文從一個深陷毒癮的處境拉回正軌,還以它的故事、它親自出演的電影,治癒了成千上萬的人。
這周一,14歲的它在倫敦去世了。
我們會懷念Bob與人瀟灑擊掌的動作、經常站在詹姆斯肩膀上的畫面,以及它上了雜誌封面總是一副淡淡不笑的表情,綠色眼睛裡有著一種奇妙的平靜。
但最動人的,始終是它與詹姆斯因緣際會的相遇。詹姆斯因它的陪伴帶來牽掛,又因牽掛有了改變生活的勇氣。
昨天,詹姆斯公布消息時說:「Bob救了我的命,就這麼簡單。他給我的不僅僅是陪伴,因為它,我找回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他見過成千上萬的人,觸動了數百萬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像它這樣的貓,以後也不會再有了。我感覺像是生命中的一道光熄滅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
詹姆斯曾是《大志》(The Big Issue)銷售員,而Bob也是這家雜誌封面的常客。《大志》的主編Paul McNamee悼念Bob說,「Bob先是改變了詹姆斯的人生,之後又改變了整個世界。Bob代表了一種重生的希望。」
網友們也紛紛留言悼念,追憶與Bob有關的細節:
「周六的時候我有了一隻貓,它讓我想起Bob,因為它也喜歡搭在我的肩膀上。」
「我永遠愛你,Bob。我也有一個像你一樣的毛小孩,取了和你一樣的名字。但九個月前,我的Bob離開我了。安息吧。」
詹姆斯遇見Bob,是在2007年3月。倫敦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
從公園裡賣藝回家時,他在樓梯口聽到一聲溫柔的「喵」——那就是Bob,一隻薑黃色的貓。
詹姆斯從小就喜歡貓,他過去撫摸它,它則撒歡似的蹭來蹭去。
但詹姆斯很難下決心把它帶回家。
電影《流浪貓鮑勃》
那時,他快30歲了,正在嘗試戒毒,但反反覆覆,很難堅持——當時,他有個女友貝爾,也沉迷於毒品,他們互相拖累。
他懷著成為下一個科特·柯本的夢想,但也只能通過彈唱乞討,勉強餬口。
所以,他一個人住,不想再添加任何負擔。
但第二天早上下樓時,他看到貓還在那裡。
他想著把貓帶到街上,或許能幫它找到主人。但從身上的傷口,他知道它已經流浪很久了。
這些觀察和陪伴,讓詹姆斯感到,他們是一樣的傢伙,都是迷失在這座城市裡的「流浪貧民」,每天為生存爭來鬥去。
人們或者對你完全不感興趣,或者就是想研究你怎麼墮落成這個樣子。
可是,那些原因連詹姆斯自己都說不清楚。
電影《流浪貓鮑勃》
和心理工作者交談多了,他也會找到一些原因:比如3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帶他去了澳大利亞。母親做銷售工作,又四處旅行,所以他們經常搬家。他沒有辦法融入學校,也沒有真正的朋友。
為了討好別人,他總是努力表現自己,急於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這又成為他被別人霸凌的藉口。
9歲搬回英國後,他們依然居無定所。因為媽媽的生意,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為了躲避霸凌,他輟了學;為了逃避現實,他沾了毒品……
電影《流浪貓鮑勃》
他曾讀到過一句名言:「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第二次機會。它們等待著被發現,但我們通常都沒有把握住。」
是的,很長時間,有很多機會,他都沒有抓住。媽媽為了幫助他戒毒,殫精竭慮,但他只想和她對著幹……漸漸變得自私,只關心自己,只想對自己負責。
就這樣,詹姆斯成了城市裡的透明人,沒有人想和他扯上關係。有時,還在街角垃圾箱裡與老鼠搶食物吃……
他沒想到,會因為一隻貓,又迎來自己的「第二次機會」。
詹姆斯給這隻貓取名Bob——因為Bob就像他最喜歡的電視劇《雙峰》中的殺手一樣,有著雙重的性格。
Bob對他似乎天然地充滿信任。每天晚上,坐在門口等他賣藝回家。
電影《流浪貓鮑勃》
詹姆斯也確定自己很喜歡Bob的陪伴,但又很小心,希望自己不要用情太深——因為那畢竟是一隻貓,自由自在、無情無義才是它的本性;而自己還在戒毒中,有時還會食不果腹,未來一切難料。
所以,這段緣分最好早一點結束掉吧。有好幾次,他試圖把Bob轟走,卻都失敗了。
電影《流浪貓鮑勃》
有一天,他趕公交車時,Bob像電光火石一樣尾隨而上,沒等他反應過來,就坐在了他身旁。
詹姆斯把它帶到公園 ,自己賣唱的地盤上。奇妙的變化開始了。
以往,不管自己多麼用心地彈唱,多麼想和別人聊聊自己的故事,都沒什麼人願意給他這個機會——「在他們眼裡,我只是一個想不勞而獲的人」。
但帶著Bob一起賣藝,更多的人停了下來。有時,他還沒開始唱,就有人丟下了錢。
也有人願意和他說說話了——因為Bob心甘情願地待在詹姆斯身旁,人們就覺得他一定是個有魅力的傢伙。
「在某些方面,它讓我重新找回了自我。我再次開始成為一個正常人了。」
Bob改變了別人對詹姆斯的看法,也改變了他對別人的看法。
前面說到,詹姆斯少小離家,逐漸變得很自私,不想對任何人負責。
但現在,他必須要對Bob負責,盡力讓它健康、快樂。
而且,他發現自己很喜歡這種狀態。
雖然他屢屢逃避過、抗拒過,但能夠感到被別人需要、能夠驅散自己身上的無能感,那個曾經封閉的心,也就慢慢融化,重新生長。
詹姆斯還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銷售雜誌。收入其實比賣藝要低。但現在,穩定對他和Bob來說很有意義——那意味著更高意義上的負責任。
他需要結束自己持續十年的渾渾噩噩的狀態,像個生意一樣去經營自己的小攤點。還要對付「同事」們的嫉妒和中傷。
在街頭,他為Bob呵退了小混混,Bob也打走了鬥牛犬,他們是兩個日夜不離的火槍手。
但有一次,Bob突然生病了,非常脆弱。那讓詹姆斯想到自己為了戒毒屢屢進出醫院,和各種藥物為伴的感覺。
他決定為了Bob徹底戒毒。
那可能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48小時。戒斷症狀帶來的頭痛、幻覺,仿佛墜入黑暗,循環不止。但好在,在他就要暈厥過去的時候,Bob用力抓著他,把他拉回了清醒的世界——雖然爪子戳進皮膚,很疼。
電影《流浪貓鮑勃》截屏
這樣的重生之後,詹姆斯終於鼓起勇氣,去見了他躲避多年的媽媽……
2012年,詹姆斯把他和Bob的故事寫成了書,獲得了英國國家圖書獎的提名。
2016年,根據該書改編的電影《流浪貓鮑勃》接著治癒了更多的人。
在書的最後,詹姆斯曾寫道,「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轉折點,每個人都可以有第二次機會。Bob和我抓住了!」
而在電影裡,有兩個很特別編排的情節:
一是重獲新生後的詹姆斯去見他的父親,當後媽問父親在幹嘛時,老爺子回答說:「我在和我兒子說話……還有孫子」。
是的,Bob是只公貓。
電影《流浪貓鮑勃》
還有一個情節是,詹姆斯的圖書籤售會上,有一個粉絲來籤名,Bob看它的眼神十分特別——因為那個粉絲就是現實中的詹姆斯。而Bob則由它本喵出演,因為導演試了很多貓,發現都沒有Bob有靈氣。
電影中,Bob盯著男主角戒毒的複雜眼神,也讓很多人難忘,敲出「要吸貓!不要吸毒」的評論。
電影與現實中的James和Bob
去年10月,這部電影的續集《鮑勃的禮物》(A Gift From Bob)首次傳出開拍的消息,是講詹姆斯和Bob在街上度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
《鮑勃的禮物》海報
當時,詹姆斯已經很多年沒有過聖誕節,他很怕節日的熱鬧會刺破自己孤獨的心。就像他之前染上毒癮,就是想逃避孤獨,忘記自己沒有家人和朋友。但這一次,他終於決定好好過一個聖誕節,因為他有了家人Bob、朋友Bob……
這部新電影原計劃在今年年底上映。可惜的是,不管是否如期,Bob都看不到了。
《鮑勃的禮物》劇照
這些年,詹姆斯給Bob專門建了一個社交帳號。他們不用再流浪了。
Bob有時會在沙發和床上熟睡,有時靜靜地看詹姆斯玩遊戲。再後來,詹姆斯上傳的照片和視頻中多了一個紅頭髮的姑娘——他訂婚了。
這不是一個人和寵物的故事,而是兩個靈魂的相遇:Bob選擇了詹姆斯,詹姆斯則選擇了為Bob承擔起人生責任,找到了自我。
人生難免會有低潮落魄、迷茫自棄、挫敗孤單,有時,你需要外界推你一下,給你一根稻草。但在這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想要自救,就像詹姆斯,在遇到Bob之前雖然很失敗,但一直在斷斷續續地掙扎著,想回到正軌。
「人必先自救,而後人救之。」
Bob給了詹姆斯一個動機,讓他解開了自己的殼,找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
雖然Bob離開了,但也藉此祝願每個想要走出孤獨無援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Bob,能抓住自己的第二次機會。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james-bowen-says-goodbye-unforgettable-bob-cat-1206791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charles-martin-smith-direct-a-street-cat-named-bob-sequel-1246231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20/jun/16/street-cat-named-bob-pet-who-inspired-books-and-film-dies-aged-14
https://twitter.com/StreetCatBob
《一隻名叫鮑勃的流浪貓》,詹姆斯·鮑文著
電影《流浪貓鮑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