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瀾:我有圈外人的思維,所以能從市場出發|黃瀾 虎媽貓爸 趙薇...

2020-12-04 網易娛樂

《虎媽貓爸》的製片人黃瀾戲稱自己是「圈外人」,在她看來,因為有銷售的經驗,所以自己做項目時候會有圈外人的思維,能夠從市場出發。(文/梅子笑)

黃瀾是當下電視劇市場最當紅的製片人之一,她根據自身經歷策劃的電視劇《辣媽正傳》、《虎媽貓爸》都取得相當豐厚的盈利回報和社會反響。

實際上,黃瀾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大學到碩士讀的是俄語、經濟,與影視並不搭界。但在黃瀾看來,80後的成長伴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市場化與商品化潮流,集中映射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社會焦點話題;自己這一代人與上一輩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與市場)較勁」。

談《虎媽貓爸》:每部戲都展示價值觀的衝突 「幼升小」是個縱深的小切口

《虎媽貓爸》表面上說的是「幼升小」的話題,實際上還是價值觀、人生觀的碰撞——成功與快樂,哪一個更重要?所以看似是在說教育,其實後面折射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80後是新中國的新鮮人群,他們是面臨著價值觀選擇的。70年代末期開始改革開放,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經歷了若干次的思想爭鳴和價值衝撞,80後的成長是伴隨著這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潮流,恰好集中映射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社會焦點話題。

黃瀾表示,自己的價值觀非常主流,最大的特點是「不(與市場)較勁」。

從《奮鬥》開始,國產生活劇的就一直跟隨著80後的生活熱點,由趙薇和佟大為聯袂主演的《虎媽貓爸》也是如此——80後們已經為人父母,開始面對孩子上學的問題,以及當下眾說紛紜、無從選擇的兒童教育理念等諸多問題。將話題集中對準「小朋友從幼兒園升小學」,觀眾群似乎很窄。在製片人黃瀾看來,「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個體真實價值觀的表象顯現。《虎媽貓爸》表面上是教育理念的衝突,實際上講述了當下幾代人的價值衝突。

網易娛樂:《虎媽貓爸》是一部話題劇,話題的起點應該是「幼升小」,其實是比較窄眾的。當時有沒有過擔心受眾太窄?

黃瀾:最開始設定在「小升初」也有些擔心,害怕太貼近我們自己的生活,擔心太過窄眾。所以後來儘量把這個劇按照合家歡的方向去搭建,除開教育上有分歧的虎媽貓爸,還有姑姑、弟弟、老人、狼爸,故事上也除開教育戲、家庭戲,還有職場戲……儘量把內涵擴展。《虎媽貓爸》表面上說的是「幼升小」的話題,實際上還是價值觀、人生觀的碰撞——成功與快樂,哪一個更重要?所以看似是在說教育,其實後面折射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網易娛樂:《虎媽貓爸》播出後,有一個媒體人是這麼形容的:「並沒有一個細節似曾相似」;我周邊很多適齡媽媽的反饋是,「這就是我家的生活」。感覺細節非常的新鮮也非常真實,這些細節都有你們生活的影子在嗎?

黃瀾:確實有我生活的影子在。我兒子2009年上小學,所以2008年一年我都特別緊張、特別焦慮;然後2009年後他又上興趣班,我與老師打交道,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而我發現,作為這一代家長,我的遭遇是有共性的,於是就有做這麼一個劇的想法。後來我就找到了編劇申捷,他是兩個女孩的家長,我們把自己與孩子相處的經歷放了進去,又參加了很多社會訪談,這保證了細節都源自於生活並經過提煉而不是想像。

網易娛樂:也有觀眾表示,除了虎媽貓爸其他角色比較卡通化。

黃瀾:這是我們的刻意為之。除了有生活的基礎外,我們做了一些技巧性處理,包括色彩人物的架構,包括虎媽、貓爸、羊姑姑、狐狸奶奶、獅子姥爺等等——這也是我一貫的理念,不管任何類型,古裝片、諜戰片、喜劇,人物邏輯必須真實,但情節可以是虛構的。人物要來自於現實,又真實,讓大家有共鳴,這一點大多數人都有共通的認知,但古裝、戰爭可能容許情節更大的誇張,生活劇則只能容忍一定幅度的誇張。所以生活劇誇張的幅度最難把握,這只能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反覆打磨。比如我們同學中也是誰在教育系統工作也會被大家簇擁,但劇中趙薇同學會上,同學們看到重點小學的同學是全部立刻撲過去、眾星捧月;貓爸把教委主任抱進包房、虎媽陪酒醉到一塌糊塗……這就有些誇張。但這也是基於現實做的一點演繹,讓大家在歡笑的同時有一點點諷刺。不能在屏幕上一再渲染這種艱辛,這樣大家更不愛看了——生活本來已經很累了,回家就想放鬆放鬆,再那麼嚴肅就無人問津了。所以我們會把現實中的無奈、糾結、難受,做一些喜劇的變形。

網易娛樂:在「幼升小」的話題之外,《虎媽貓爸》還有沒有更大的野心?

黃瀾:我所做的所有電視劇都是想展示價值觀的衝突,《虎貓貓爸》也是一樣。不管人怎麼表述自己的價值觀,實際上他最準確的價值觀表現在「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這裡面有各種價值觀的衝突,虎媽承接著獅子姥爺那種專制的、強勢的、填鴨式的教育,但也同時受到民主的、尊重的、人性化價值觀的衝擊,所以她的焦灼與無措,也是國家在轉型中、價值觀急劇衝撞中的反映。我們把它從大化到小,放到一個家庭當中來展現。「小升初」只是一個縱深問題的切口,讓我們透過這一話題看到更深層的家長困惑。

網易娛樂:在《虎媽貓爸》開播之後,我們的攝影同事說,電視劇是跟隨著80後的生活境況的。從最開始的《奮鬥》,到後來《蝸居》、《裸婚時代》,再到《辣媽正傳》和現在的《虎媽貓爸》,幾乎包括了他們畢業後工作、生活、結婚、生育的全部歷程。為什麼大家扎堆把視線對準80後呢?

黃瀾:比較起來,80後是新中國的新鮮人群,他們是面臨著價值觀選擇的。70年代末期開始改革開放,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經歷了若干次的思想爭鳴和價值衝撞,80後的成長是伴隨著這種市場化、商品化的潮流,我們身上恰好集中映射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社會焦點話題。其次,80後已經逐漸成為社會主流的年齡,他們有一定的社會經驗與話語權,也是廣告商的主流消費群體。所以這幫人的想法、感悟、困惑,都會引發共鳴。這在電影中也很明顯啊,大部分都是80後的情感與青春,包括《匆匆那年》。《虎媽貓爸》裡面趙薇、佟大為、申捷,都是70末80初,大家遭遇的時代和價值觀都比較類似,跟上一輩人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不較勁」。

網易娛樂:在你的想像中,觀眾喜歡看什麼樣的生活劇?

黃瀾:趙薇跟我分享的一個,她說觀眾喜歡看狼狽的普通人,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談超級大劇:興奮點是劇本主題 邀約到大牌是雙方理念相同

能夠邀請到大牌演員一方面是我們的項目有足夠的說服力,其次也是我們有足夠的誠意,最重要的是雙方理念能夠合得上。比如《虎媽貓爸》,這樣有爭議性的人物也許別人不敢演,但剛剛做過媽媽的趙薇願意嘗試。

現在電視臺播劇那麼多,競爭那麼激烈,那麼多新戲,強情節是最好的讓觀眾進入辦法,所以上場就是大事件。

《虎媽貓爸》和《辣媽正傳》都是黃瀾根據自身經歷策劃出來的項目,在她看來《虎媽貓爸》的強情節開場、對人物進行色彩畫提煉和表現、每個人物成長變化曲線,就是既提煉生活,又尊重觀眾收視習慣的做法。

話題前置、對人物和故事進行策劃、全明星陣容製作、超強話題營銷……這樣的超級大劇逐漸成為電視劇行業的「劇王」。從《辣媽正傳》到《大丈夫》到《虎媽貓爸》,新麗出品的超級生活劇莫不如此。擔任過這些電視劇製作人的黃瀾認為,自己對超級策劃劇的興奮點依然在話題捕捉和前期劇本策劃上,足夠好的內容才能吸引到足夠好的主創團隊;而反過來足夠好的主創團隊又給了項目信心、市場信心,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網易娛樂:業內很多人都認為,《虎媽貓爸》敲定趙薇來出演就差不多算是成功了,請到多年不演電視劇的趙薇來出演這部戲,有什麼秘訣嗎?

黃瀾:我的個性是不怕嘗試、不怕被拒絕。當時覺得趙薇很適合這個角色,但她已經不拍電視劇很多年了。但是從角色來看,她特別理想,所以就嘗試著去聯繫了,沒想到嘗試的結果比我們想的都順利。第一次約見,把劇本交給他們經紀人,然後第二次再打電話就直接跟趙薇見面了,她就當場答應了。然後就是去他們公司談條件、籤約,特別快。

網易娛樂:因為你的劇大多數不少都是採用大牌。要約他們有什麼秘訣嗎?

黃瀾:這只是呈現出來的結果。實際上我們一部戲都是挑選最合適的演員,也經常被拒絕。比如檔期不合適、角色不喜歡、劇本風格不喜歡……經常被拒絕,剛開始會有一些小難過和小失望,但很快就過去了。所以,能夠邀請到大牌演員一方面是我們的項目有足夠的說服力,其次也是我們有足夠的誠意,最重要的是雙方理念能夠合得上。比如《虎媽貓爸》,這樣有爭議性的人物也許別人不敢演,但剛剛做過媽媽的趙薇願意嘗試。

網易娛樂:從《辣媽正傳》到《大丈夫》到《虎媽貓爸》,這些都是策劃劇,市場表現和反饋都很不錯。感覺你在策劃這類電視劇上特別有心得。

黃瀾:算是有一些經驗吧。包括強情節開場、對人物進行色彩畫提煉和表現、每個人物都有成長變化曲線等等。一方面需要提煉生活、另一方面還要尊重觀眾的收視心理。

網易娛樂:能不能具體講一下你的這些經驗呢?

黃瀾:比如說《虎媽貓爸》開始看的時候是加重了有些觀眾的焦灼,但實際上這還是一個勵志劇。虎媽貓爸從開始生活輕鬆愉快、夫妻和美到中間賣房子、職業危機、上不了學、家庭危機,到後期重塑自己,殺回職場,重建家庭關係……這是一條符合規定的人物曲線,這些人物曲線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其次,強情節開場觀眾比較容易接受——現在電視臺播劇那麼多,競爭那麼激烈,那麼多新戲,強情節是最好的讓觀眾進入辦法,所以上場就是大事件。強情節的設定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虎媽貓爸》前幾集圍繞著能不能上小學開始的,不了解情況、了解情況、想個章方法解決、所有路都堵死……實際上是按照遊戲闖關的模式設定的——這樣的好處是保證強情節的同時單線切入、一路打怪,觀眾容易帶入。在觀眾進入之後,我們就會開始展開多條豐富的線索,這是我多年來做劇的一個經驗。其他的,比如之前說過的色彩化人物,其實就要要特點分明,要人物和人物之間有了深層的價值觀衝突,這個很重要。除開之前的所說的一些角色,其實劇中「公主病」女孩兒是特意設定的。雖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是因為兒子上學,但明顯女孩教育有更大的爭議。

網易娛樂:《虎媽貓爸》播出後,有網友截了片尾,很多奢侈品的品牌贊助。

黃瀾:贊助方面還主要是看明星,趙薇、大為都太有號召力了,所以他們就贊助嘛,服裝居多。但即便是大牌服裝,也並不覺得我們的人物跳出來對吧?因為他們選擇的款式,都是氣質不錯,但並不張揚。畢竟最開始他們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

網易娛樂:大家去年開始提一個「劇王」的概念,現在看看你們這三年的劇基本上都是「劇王」,都有頂級的演員,都有足夠的話題與營銷配套,對播出的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來看,也能夠好好盈利。

黃瀾:很多人關注可能是好的演員,但實際上好的演員也需要足夠好的內容。有些演員非常紅,但是沒有好的作品支撐和延續,如果有足夠好的內容支撐的話,觀眾基礎也都會更加牢固。雖然說,作品可能不能保證你每天都在頭條位置上,但保證了你走進千家萬戶走進觀眾心裡。啟用知名演員的好處也不用說,就是那麼高的人氣與知名度,他們有好的內容一經擴散就會有更大的效應——也就是馬太效應。而這個前提就是有好的內容,這樣才會有雙贏和馬太效應。在廣告與內容的配合上,我的經驗之談是把人物向下拉。比如說《辣媽正傳》,我們就把她拉成一個前臺;《虎媽貓爸》的人物身份很多種方案,但後來我們就做成超市市場部。這樣一是讓觀眾感覺場景熟悉;其次電視劇廣告投放多的還是日用消費品,這樣植入更加容易。我不喜歡做那種脫離群眾的金領階層。

網易娛樂:你覺得做這樣的超級大劇,興奮點是什麼呢?

黃瀾:還是劇本主題,這是一切的基礎。

談自己:有圈外人的思維,所以能夠從市場出發

「圈外人」的身份對我做項目其實有很大幫助。首先是因為學外語,比較有國際化的視野;其次學經濟,教會了我很多思考方法,從宏觀聯繫微觀等等的,個人感覺特別受益;做過銷售再做策劃,有圈外人的思維,能夠從市場出發。

創作跟商業有時候是背離的,你越功利化越越沒有思路、越想掙錢越想出名就越事與願違。現在看來,很多能紅的編劇導演,都是因為大家摽著一股勁,想把事情做好。


黃瀾戲稱自己是「圈外人」,在她看來,因為有銷售的經驗,所以自己做項目時候會有圈外人的思維,能夠從市場出發。

《虎媽貓爸》中頗多黃瀾的生活經歷,學霸畢勝男就有她的影子。現實生活中,黃瀾已經有兩個孩子,她主導的電視劇也被新麗傳媒的老闆曹華益戲稱為「刷生活」。經濟系研究生畢業的黃瀾在生完孩子後原本計劃在家帶孩子,卻被「獅子父親」給趕著來到北京,進入了影視行業。在國際公司的七年時間中,黃瀾在影視行業的各個環節中輪流,逐漸確立了方向和目標。

網易娛樂:你並不是影視專業院校的科班出身,但突然之間做出來這些頂級大劇,大家還是很好奇你的個人經歷。

黃瀾:我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學俄語,本身其實並不對語言感興趣。但是我有個獅子教育的父親,他給我選擇了大學學俄語,後來讀研究生的時候我自己考了莫斯科大學的經濟系研究生。學經濟明顯比學外語更開心,更喜歡,那時候也結了婚有了兒子,畢業後回國孩子一歲,當時國外都說母乳餵養要到兩歲,就不想工作了。然後我父親一聽說,讀了研究生居然想當家庭婦女不想上班,氣壞了。他是多年的編劇,正在跟國際公司談一個項目,就帶著我一起去。國際公司的馬總看我各方面素質條件都還不錯,就問我願不願意到北京來工作?當時孩子爸爸還在俄羅斯讀書,一個人帶著孩子來北京其實不容易,但是父親對我有很高的期望,他堅持著把我趕到了北京。進了公司以後我還是非常努力的,從2004年一直廢寢忘食,流轉了整個影視行業的各個環節,做過收視率調查、國內發行、海外劇引進、投資拍攝,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在這些環節中,我對製片,尤其是從劇本創意開始的策劃更感興趣。在國際公司的平臺上的七年,也認識了很多人,後來認識了曹總(曹華益)。認識他兩年後,我辭職來到了新麗。

網易娛樂:這說明做好的內容並不一定需要完全科班出身。

黃瀾:對。現在想想,我覺得「圈外人」的身份對我做項目其實有很大幫助。首先是因為學外語,比較有國際化的視野;其次學經濟,教會了我很多思考方法,從宏觀聯繫微觀等等的,個人感覺特別受益;做過銷售再做策劃,有圈外人的思維,能夠從市場出發。另一方面,我父親對我的影響還挺深的,因為他是編劇嘛,所以我雖然是圈外人,但從小對影視這一塊都比較熟悉,對編劇本身的創作的心態、方法也都很熟悉。

網易娛樂:不過你製片人的這條路走得還挺順風順水的。

黃瀾:我覺得也是因為之前的積累比較多,之前的七年做了足夠的市場研究。另外也是機遇比較好,曹總也特別信任我,也很少碰到老闆這麼信任的。還有就是編劇、導演大家都相處的比較好。

網易娛樂:很多製片人會先拿小項目練手,而不是一上來就操盤大項目;或者是模仿跟風。你一上手就是達幾千萬的項目,會不會感覺焦慮?

黃瀾:我們學霸嘛,就是你要做就要做好,就不要給自己藉口。要做就要盡最大努力,然後就不後悔。人越怕越不好,不要怕失敗,因為每次失敗最後都會變成你的生活經驗。其次,焦慮是沒用的啊,不會因為你焦慮事情就會變好。再者,是大家都給信心,劇本OK、老闆說OK了,你就有信心了;然後演員願意演、導演願意導——好的演員每天看到太多的好項目了,他願意選擇你的項目,說明本身就是個好東西。所以我覺得只要能成形的項目,都是還不錯的。千萬別說拿錢去砸,這樣是不好的。

網易娛樂:市場上確實有蠻多人以為用錢可以補起來。

王琛:那肯定不對。越想賺錢越賺不到。做藝術你一定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創作跟商業有時候是背離的,你越功利化越越沒有思路、越想掙錢越想出名就越事與願違。現在看來,很多能紅的編劇導演,都是因為大家摽著一股勁,想把事情做好。

網易娛樂:你現在做的電視劇《辣媽》也好,《虎媽》也好,其實都是生活劇。熱衷於生活、認真生活才能提煉出這些話題以及戲劇內容吧?

黃瀾:我們曹華益曹總看了我的片子,笑我說是在「刷生活」。刷就刷唄,我就是普通觀眾一名,我生活中的遭遇大家肯定都有共鳴。在生活中我確實很操心,能做的就儘量做。一般晚上都會回家輔導孩子功課,儘量晚上不安排應酬和工作;即便是出差,也儘量早去早回;適合帶著孩子的場合,我一定會帶著他們。生活就是這個樣子,要認真負責。而且孩子給了我更多,他們更新了我的很多理念。沒有他們也沒有我們這個劇,對不對?人不要怕付出,付出總會有回報。

網易娛樂:今年開始執行「一劇兩星」,很多人感覺市場更不容易,做劇更艱難了,電視劇一片凋敝。你怎麼看呢?

黃瀾:我看了一下感覺還好。不管是一劇兩星還是一劇四星,觀眾並沒有減少啊。而且,我認為現在的觀眾是非常缺內容的,但凡有一點好的內容,大家都趨之若鶩去追看。所以我覺得作為業內人,不用太考慮兩星、四星,踏踏實實把內容做好,觀眾喜歡,電視臺的廣告能夠回收,商業模式就確立了。

談製作:不要擰巴著找演員 「劣跡藝人」的管理政策警示作用不錯

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選擇,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在生活中另一面是怎樣的。你說尿檢嗎?給結婚證嗎?沒有一個人可以在道德上面做出承諾,如果這樣的話,國家就不用這樣管理了。

IP與影視之間是有壁壘的,有些人就是在賭,但盲目的用賭博的心態做文化行業就太容易一直交學費了。


作為數部超級大劇的製片人,黃瀾一直強調「隨緣」、「不勉強」,在她看來,不擰巴著找演員,讓演員愛上人物,一切都好說;自己也接受正向的、有建設性的調整。

現在生活劇幾乎只有兩種做法最討巧:全明星陣容的超級大劇、性價比超高的強情節劇。相比而言,超級大劇更難把控,經常會出現演員、編劇、導演各自為政的狀態,導致項目超期、超支,嚴重的更有可能導致項目嚴重變形,乃至流產。對於當下綜藝節目導致演員荒、IP熱、劇組防風險措施,黃瀾表示「一切都看機遇」。不過在她看來,限制劣跡藝人作品播出後,對整個行業的警示作用還是很不錯的。

網易娛樂:因為生活劇都源自於生活嘛,很多演員覺得自己也不缺乏生活經驗,所以也喜愛改劇本。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黃瀾:就《虎媽貓爸》來說,因為趙薇來演,所以劇本也為她做了不少調整。趙薇來了之後,很多喜劇的內容就可以用了,所以原本這個人物比電視劇中呈現出來的還要更緊張一些,因為趙薇調和了很多。有一些情節我們擔心演出來會招人討厭,但她處理得特別好。就整體情況而言,我認為改劇本要有分寸。首先是對方要對劇本認可,創作理念和人物的基本面上認可,比如男孩給成女孩,這就是不行的;大面上要認可,過程中提出一些有效建議,那麼大家商量著來做就很好。這說明在演員在人物中,按照她的感覺做出一些調整,包括臺詞、情節、處理方式,只要是正向的、有建設性的調整,就ok,不要做180度的大轉彎。

網易娛樂:實際上也有一些演員添加細節反而很出彩的地方。

黃瀾:沒錯。趙薇有,佟大為也有。潘虹把錢給佟大為後,佟大為不是特別感動嗎?回家之後,虎媽坐著在算帳,而佟大為則躺在椅子上哼唱著「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那個唱歌效果就非常好,只可惜我們的背景音樂太重了——這個效果就是超過我們想像的,他們有很多很多這樣的發揮。就是我覺得首先做一個劇,一定是讓演員覺得他理解這個人物了,他一旦是這個人物,他就會自然的露出來他的想像,不要擰巴著找演員。一部戲的創作氛圍一定是編劇、導演、演員共通認可,這樣由內而外的認可很重要。

網易娛樂:現在一些現象,現在綜藝節目搶大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好多人都說缺演員,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黃瀾:搶大咖,反正就是這樣,如果說演員他們覺得用真人秀的方式,在某個層面上面比電視劇更能表現自己,那就讓他去唄,我覺得這個事兒不要糾結,有人喜歡演戲他就能演好,如果說他不想演戲他就演不好,我覺得這個都隨緣吧,總有人會喜歡演戲吧。我們暫時沒有感覺到演員匱乏的情況,一切都是隨緣。

網易娛樂:之前的話道德有瑕疵的藝人,我想問一下,因為你們這種大劇組的話,有沒有一些什麼防範性的措施?

黃瀾:完全沒有,怎麼防範?我覺得沒有辦法防範,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選擇,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在生活中另一面是怎樣的。你說尿檢嗎?給結婚證嗎?沒有一個人可以在道德上面做出承諾,如果這樣的話,國家就不用這樣管理了。只能說,大家拼人品了。不過政策出臺之後,對大家有警示作用,現在整體情況好轉了許多。

網易娛樂:現在感覺不管是生活劇、古裝劇、年代劇,都有偏女性化的傾向。你怎麼看待這種情況?

黃瀾:影視行業從表象來看是偏女性化。一方面是女性比較有時間看電視劇;其次是女人有交流與表達的欲望,電視劇對女性而言不僅僅是娛樂和消遣,還是一種社交工具。中國對男人教育更多是建功立業,很少有情感教育,所以男人很少會開放地討論和表達情緒。

網易娛樂:2015年影視行業最紅火的詞彙莫過於IP,怎麼看待當下的IP熱呢?

黃瀾:現在的IP有蜂擁而上的架勢,太熱門了。不說別人,在我看來,不是所有的熱門內容都可以稱之為IP,都適合改編。就電視劇而言,適合改編的IP有幾項是特別明確的:長篇的線性敘事、符合審查標準、符合觀眾的審美習慣。所以IP與影視之間是有壁壘的,有些人就是在賭,但盲目的用賭博的心態做文化行業就太容易一直交學費了。

網易娛樂:什麼樣的版權才會打動你?

黃瀾:首先是符不符合我的價值觀了;其次要符合我的創作觀。簡單地說,就是希望人物來源於生活;能夠反映時代價值觀變遷的。我喜歡編劇真誠的表達,而不是在刻意的編纂。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獨家對話 《虎媽貓爸》製片人黃瀾:我從「虎媽」變成了一個正常的媽媽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上海教育-第一教育」---✄-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虎媽貓爸》由於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了一場關於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討論。「第一教育」獨家對話《虎媽貓爸》電視劇製片人黃瀾女士,看看這位曾經的「虎媽」如何看待虎媽,又是如何從一名「虎媽」變成一個正常的媽媽的。
  • 專訪|《虎媽貓爸》製片人黃瀾:用誇張的故事反諷現實
    黃瀾:我認為總體是超過預期的,我們能感覺到周圍觀看人群很廣泛。我們之前以為只有有孩子的家庭才會更關注,其實我發現好多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的各種人群都在看這個劇,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澎湃新聞:不得不說,很多人都認為《虎媽貓爸》從頭到尾都比較「極致」,你怎麼看?       黃瀾:其實劇中的很多情節,我們都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現實問題。
  • 藍盈瑩現身《虎媽貓爸》慶功會 結局反轉獲諒解
    藍盈瑩現身《虎媽貓爸》慶功會。  搜狐娛樂訊 昨日,電視劇《虎媽貓爸》慶功會在京舉行,該劇製片人黃瀾與主演佟大為、藍盈瑩、王森、劉亭作、郭曉婷現身發布會現場。  電視劇《虎媽貓爸》的熱播對現實生活中的教育問題與職場問題也起到了很大的警醒和反思作用。這部劇還向觀眾傳達著許多積極的正面信息,不管是建立家庭後的孩子教育問題,還是在職場中的人際關係,都給觀眾上了正面的一課。而藍盈瑩在劇中飾演的90後職場新人黃俐,從一開始成為虎媽趙薇的下屬後的心高氣傲、野心勃勃,再到經歷各種打擊與成長後,受到虎媽幫助的轉變。
  • 育兒大劇"虎媽貓爸"熱播 劇情源自製片人家裡故事
    原標題:「虎爸」黃亞洲心疼了:當年對女兒好像是嚴厲了點   由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育兒大劇《虎媽貓爸》,目前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劇情圍繞孩子「幼升小」,展現「虎媽」和「貓爸」兩種教育理念的碰撞。   該劇的製片人黃瀾,曾製作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大丈夫》和《辣媽正傳》三部熱播劇。
  • 評《虎媽貓爸》:引發親子教育反思熱潮
    該劇收官當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虎媽貓爸》在獲得與會專家點讚同時,也引發社會各界的共鳴與熱議,掀起一波接一波的親子教育反思熱潮。有觀眾評價,《虎媽貓爸》所表達的內容及引起的教育反思,遠超國內同類電視劇,特別是將教育現實原汁原味搬到電視劇中,讓觀眾與劇中家長和孩子共同思考、一起成長。
  • 《虎媽貓爸》空降新加坡 引亞洲家長共鳴
    接受採訪時,被當地媒體問到,是否被教育嚇到,是否會讓女兒小四月在新加坡上學,趙薇笑答「哪裡都是一樣的」。從新加坡當地媒體的反應來看,趙薇此行頗受追捧,新加坡《聯合晚報》、《新報》、《新明日報》、《海峽時報》等主流媒體紛紛捧場,以大篇幅對《虎媽貓爸》記者會進行了報導,更對劇集做出了重點推薦。
  • 資訊 《虎媽貓爸》,把未來還給生命
    等孩子考卷一拿來,我就仰天虎嘯。這樣的虎媽,我當得心安理得,因為我覺得全中國的媽媽都是這樣的。」——黃瀾 電視劇《虎媽貓爸》製片人在前幾日公布的,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入圍名單上,《虎媽貓爸》成為唯一包攬7項提名的電視劇。
  • 《虎媽貓爸》貓爸婚外情不真實? 編劇稱角色有原型
    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前晚在東方衛視收官,在一片叫好聲中,羅素和唐琳險些擦槍走火的婚外情也很受爭議,編劇申捷前天在出席該劇專家座談會時表示,生活遠比戲精彩,劇中的幾個角色生活中均有原型。《虎媽貓爸》資料圖  《虎媽貓爸》專家研討會前天下午在京舉行,製片人黃瀾、編劇申捷,以及李準、仲呈祥等專家到場。
  • 《虎媽貓爸》被譽關係教科書 教法之戰攪風暴
    、王森、郭曉婷、藍盈瑩、紀姿含等聯袂出演的2015年度「現象級大劇」《虎媽貓爸》,日前正在河南衛視、深圳衛視黃金檔二輪熱播,虎媽、貓爸、獅子姥爺、狐狸奶奶等動物家長們匯聚一堂,摩拳擦掌展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教法PK。
  • 《非誠勿擾》黃瀾的幾張照片,氣質真是由內而生
    《非誠勿擾》黃瀾的幾張照片,氣質真是由內而生。(圖片來自 IC photo)現在的黃瀾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大學到碩士讀的是俄語、經濟,涉獵的範圍遠超過影視的範疇。在黃瀾看來,80後的成長伴隨時代的快速發展,集中映射了各種社會焦點話題。
  •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 話題性、針對性是必殺技
    話題性、針對性是該劇的必殺技   這部劇主要選取了「幼升小」「富養女」「隔代疼」等親子教育話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是製片人黃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延展而來。她表示,劇本中的很多細節都源自真實生活,很多矛盾衝突和細節都是通過和孩子的班主任、身邊的「虎媽」們聊出來的,同時也參考了很多教育類的書籍。
  • 《虎媽貓爸》動畫片曝光 趙薇佟大為與動畫飈戲
    視頻一開始,虎媽趙薇就拋出了「第一小學」的難題,而此時的兔妞早已在狐狸奶奶、鹿爺爺的重度溺愛下,得了嚴重的「公主病」,甚至傲嬌到讓爸媽跪下,趙薇一氣之下變身嚴厲虎媽,噼裡啪啦動手拆房,將兔妞強行拖出,一旁的貓爸和爺爺奶奶滿心焦急卻也無計可施。  除了兔孩子的傲嬌公主病,虎媽趙薇還遭遇了嚴重的職場危機,被新人算計後甚至怒摔東西發飆離場,並在內心卯足了勁兒KO職場蛇蠍新人。
  • 電視劇《虎媽貓爸》讓年輕父母患上「恐孩症」
    原標題:《虎媽貓爸》讓年輕父母患上「恐孩症」 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的白領禕禕說,她看了這部電視劇後就有了輕微的「恐孩」症狀,因為這部劇讓她意識到,原來自己並沒有成熟的育兒觀,更可怕的是,看著劇中如同「過關打怪」一般的「幼升小」競爭態勢,如此殘酷的劇情已經讓她有點兒對未來失去信心了。 《虎媽貓爸》裡,「虎媽」奉行嚴苛的中國式教育,可「貓爸」卻崇尚貴族教育、快樂教育,兩人為此發生了多次爭吵。
  • 《虎媽貓爸》將登東方 幼升小打開家庭劇新視角
    4月30日,東方衛視將在黃金檔播出特別錄製的《虎媽貓爸》開播大典,主演趙薇、佟大為調皮地玩起了「角色扮演」,母子、父女,將「虎」、「貓」角色玩轉得如魚得水,為觀眾提前揭開《虎媽貓爸》幕後故事。  開播大典現場連線班主任,佟大為兒時青澀照大曝光  對於這部年度最受期待的精品大劇,此次東方衛視為《虎媽貓爸》開啟全媒體宣傳,還邀請導演姚曉峰、製片人黃瀾以及主演趙薇、佟大為、董潔特別錄製開播大典,為觀眾提前揭秘該劇。
  • 網傳趙薇和秦昊組cp?《虎媽貓爸》升級版,直面孩子教育問題!
    《虎媽貓爸》《少年派》《小歡喜》,近些年來,電視劇拍出了不少關於兒童教育的好劇,真的是太「發人深省」了,為什麼這樣劇的比較受歡迎?因為「藝術來源於現實」,這些劇就是太能反映現實,引人思考,所以這種劇播出之後無論是從話題量還是關注度上都會有很大的反響!
  • 《非誠勿擾》黃瀾加了「條件」
    我一直都在陪著她,我又沒出去打籃球、玩遊戲,這難道不是愛嗎?」對此,黃瀾表態:有質量的陪伴才叫陪伴,沒質量的陪伴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煎熬,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有質量的陪伴才叫陪伴沒質量的陪伴就是煎熬男嘉賓賈偉康曾經是一名消防兵,後來因為受傷無奈退伍,在接觸到運動健身領域後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今年年初在太原自己開辦了一家高端健身館。
  • 《虎媽貓爸》結局現五毛錢特效 網友:慘不忍睹
    5月25日,由趙薇和佟大為飾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播出大結局,結果,大結局趙薇所就職的農莊竟是「五毛錢特效」,網友紛紛吐槽這「五毛錢特效」慘不忍睹。 網易娛樂5月27日報導 (文/舒小)5月25日,由趙薇和佟大為飾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播出大結局,在最後的結局處,趙薇女兒所在班級的孩子們紛紛到趙薇所就職的農莊去採摘
  • 黃瀾:確認過眼神,才能遇見對的人
    「確認過眼神,我遇見對的人……」本周六(12月21日)晚《非誠勿擾》,一位來自新加坡的男嘉賓不僅顏值高,而且多才多藝,一首《醉赤壁》驚豔全場。談及擇偶話題,男嘉賓表示自己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一定要好好確認眼神」。黃瀾認同道:「確認眼神,是一種很實用的愛情觀。
  • 虎媽貓爸終極預告片曝光 趙薇董潔為佟大為撕破臉
    ※◇※◇※◇※視頻:《虎媽》曝動物園終極預告※◇※◇※◇※  日前,親子教育電視機《虎媽貓爸》此外,該劇的「動物園」版終極預告也新鮮出爐,小兔妞陷入重點小學的升學困境,虎媽、貓爸、獅子姥爺、狐狸奶奶等全家老少齊齊上陣「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