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車庫超負荷,業主吐槽「回家路」太難

2021-01-19 瀟湘晨報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下班回家了,但是王先生卻一回家就頭疼,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從地下車庫到家的這條路太難走了。

銀海大廈業主 王先生:因為兩邊都是車,只有一條過道,本身兩邊車都沒有多少距離了,只能一點點很小心地過來,進不來也出不去的感覺。

王先生告訴幫女郎,地下車庫本身只有22個車位,但是停進來四五十臺車,把所有的通道全都佔了,屬於超負荷運轉。

銀海大廈業主 王先生:最大的問題是,如果發生火災,根本就來不及撤離。

除了車庫超負荷問題,大廈的電梯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王先生告訴幫女郎,電梯上面清楚地寫著下次檢驗日期是2020年4月,但是現在已經過去9個月了還沒有人來檢驗,而且電梯經常出問題,自己根本不敢坐。

隨後銀海大廈物業的相關負責人也來到了現場。

長沙開福區銀海大廈物業相關負責人:現在目前電梯狀況很正常。我們的年檢每年都是有日期的,我們這個日期是到2020年4月10號,就是因為跟維保單位協商做超載試驗的時候,這個時間拖久了。

針對王先生提出的車庫超負荷問題,物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在籌集資金,打算把車庫的路修好,再把線重新畫了,同時,在門口安裝自動道閘和自動的收費系統。

停車難確實是不少小區都特別頭疼的問題,也希望物業能儘快整改,給業主們一個良好的停車環境,讓業主的「回家路」不再難。

【來源:芒果幫女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星城小區業主質疑地下車庫停車收費
    12月21日,市區福星城小區居民致電本報,質疑該小區地下車庫停車收費問題。 業主:地下車庫停車收費是否合理 居民甘先生家住福星城小區D區2棟,他說,最近小區物業封閉地下車庫,要收費。 「此前都沒有收費,作為業主,我們有權了解地下車庫的所有權到底屬於誰,以及它的收費方式、收費標準是否合理。」
  • 地下車庫光導照明,給點陽光就燦爛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高樓大廈雨後春筍般湧現,道路交通擁堵,地下空間成為人們建築開發的又一選擇。但是很多業主被地下空間的照明狀況困擾,很多客戶吐槽常用燈泡照明,導致環境昏暗影響視線,經常會發生剮蹭現象。
  • 三盛國際海岸和業主玩躲貓貓 地上垃圾轉移到地下車庫
    此前記者報導了《物業費每平米3.6元 三盛國際海岸生活垃圾卻堆成山》,時隔不到一個月,記者又收到該小區業主王先生的投訴稱,三盛國際海岸小區目前已經不在小區內部堆放垃圾,卻開始堆放在地下車庫。王先生稱:「大概堆放了半個月左右的生活垃圾,佔地好幾百平米。」
  • 男子停在地下車庫的愛車頻現貓爪印
    原標題:停在車庫裡的愛車頻現一串串貓爪印 武漢晚報10月12日訊(記者戴旻陽)在小區地下車庫停車,經常能看到車庫內有野貓出沒,取車時車上有貓爪印和劃痕。近日,洪山區仁和路金地自在城小區業主曹先生反映愛車被野貓「劃傷」,向物業投訴半年未解決。
  • 一夜大雨 萬達華府地下車庫漏成了"水簾洞"
    14日,濟寧萬達華府業主撥打濟寧大眾網新聞熱線(0537-2372789)反映,萬達華府1至4號樓地下停車場每逢大雨就會漏成「水簾洞」,部分車位上停放的車輛都被「泡湯」。牆邊放置著三個塗料桶在接漏下的雨水,業主告訴記者,在種情形在地下停車場隨處可見,停車場快成了「水簾洞」  地下車庫成水簾洞,垃圾箱成接水工具  14日,記者跟隨業主來到了萬達華府地下車庫,發現大部分地面上都留有積水
  • 青島:地下車庫管理混亂,有業主的車位被亂佔,物業還很不作為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物業和差的物業區別很大,好物業能把小區管理的井井有序,而差物業是管理得很混亂,甚至連個車位都管理不好,把地下車庫變成公共停車場,隨意讓外來車輛進入停車,還會出現外來車輛佔據私人車位的情況。
  • 地下普通車庫產權的迷悟
    有沒有辦法將地下車庫成本計入到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中?今天,在這裡我們先不直接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先來研究討論一下關於地下普通車庫的產權性質。 1、地下(普通)車庫是誰的?是全體業主的嗎?或者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地下車庫的建造成本已經公攤處理了,地下車庫就是全體業主的嗎? 2、房地產開發商可以賣車庫產權嗎?
  • 地下車庫引入"顏色識別系統" 車主找車很方便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見習記者 王俊宏) 近日記者得到消息,廈航·高郡將在地下車庫引入「顏色識別系統」,通過對地下車庫進行顏色區分,方便車主找到自己的愛車。業內人士指出,廈門樓盤正從「粗放型製造」邁向「精工式雕琢」,其代表之一便是地下車位的人性化設計。
  • 地下車庫可以用光導管嗎?
    隨著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地上停車場遠遠無法滿足停車需求,而地下空間的開發,越來越多的地下車庫也應運而生,而地下車庫往往通風不暢、封閉陰暗,其採光和通風問題也成了開發商和業主又一難題。而綠色照明市場的引起,利用自然光實現空間照明的光導管採光系統迅速得到眾多場館、工廠車間、學校醫院的青睞,那麼地下車庫可以使用光導管照明嗎,光導管照明又將為地下車庫帶來什麼?光導管在地下車庫使用有哪些益處?1. 解決地下車庫在內地下建築的採光問題。
  • 小區地下車庫車位所有權問題你知道多少?
    最近,家住深圳福田區百花園二期的業主反映,小區有500多戶業主,此前小業主車輛一直停在地下車庫的480多個車位上,然而,今年元旦,小區地下車庫約有100個車位被商業城給鎖了起來。他們說這些車位是他們買的。  小區業主們不服,自行處理了車位鎖。於是,雙方鬧騰開了。
  • 西安一小區地下車庫偷施工加蓋儲藏室
    (1月14日),西安增源·航都綠洲小區業主意外發現,其小區11號樓地下車庫區域突然多了一間儲藏室。業主們說,除了這一間,地下車庫最近陸續加蓋了不少儲藏室,而地下車庫如此多發的加蓋現象,讓業主們不能接受。
  • 山河城地下車庫水滴成「河」 庫內如同霧都(圖)
    近日,李滄區九水東路山河城小區的多名業主向本報反映稱,小區地下車庫長期大面積積水,車庫內雲霧繚繞,對停放在裡面的幾百輛車車況影響很大,其中一輛車已經爆漆,另外一名業主甚至因地面溼滑發生車禍。業主們表示,他們曾多次反映,但物業公司一直沒有解決。
  • 地下車庫的安全的小常識(上)
    2020年12月28日某報一則《女子某小區地下車庫遇害!男子行兇過程令人髮指,一審判處死刑》的報導傳遍朋友圈,當大家仍然沉浸在對罪犯十惡不赦罪行咬牙切齒,對不幸遇害女子及其家人惋惜同情,以及對法院的懲惡結果大快人心的時候,我們卻陷入了沉思:對於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地下車庫慘案,如果只是宣洩我們憤怒的情感,可能法院的判決結果足以彰顯正義,但是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這就足夠了嗎?如果我們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地下車庫本身存在的危險並積極預防,悲劇可能仍然會再次上演!
  • 小區車庫入口無法通行 旅順一業主「逆行」撞牆氣囊彈出
    上周大雪過後,旅順中庚「香海金鼎」三期的一位業主在開車進入小區車庫時,因車庫入口自動捲簾門被撞壞,業主便從車庫出口進入,路面積雪成冰未及時清掃,導致車輛失控,其無法剎車,與圍牆相撞,雙氣囊均彈出,損失嚴重。
  • 石獅豪富廣場小區地下車庫漏水半年多 車主「冒雨」取車
    從2014年8月份起,位於豪富廣場小區的地下車庫就遭遇眾多業主投訴。業主們反映:半年來地下車庫經常漏水、滲水,有時水直接滴到車頂,且通往車庫的樓梯也被水泡得牆面脫落。「地下車庫怎麼漏成這樣,會不會有質量問題?」業主很擔心。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豪富廣場小區G棟樓。在3-5單元一樓大廳,記者看到牆邊已溢出不少汙水。
  • 沒有直通地下車庫的電梯,現在又不讓從其他樓借用 小區裝梯控,超半...
    &nbsp&nbsp&nbsp&nbsp近日,因為乘坐電梯的事情,雅居園小區二區的業主之間鬧起了不愉快。一直以來,二區1、2、3號樓的業主大都「借用」4、5、6號樓的電梯出入地下車庫,但如今4、5、6號樓的電梯全都加裝了梯控,非本單元樓業主無法乘坐。這讓原本可以「借道而行」的其他業主著了急。
  • 住宅樓地下車庫竟然建「魚塘」?物業:已拆除
    11月26日,針對太原市富力天禧城小區物業在住宅樓下地下二層車庫建魚塘養魚一事,富力山西媒體公關經理向新京報記者稱,因冬天該小區人工湖的水被抽乾,湖中的魚無處安放,暫時養在車庫。事事發小區物業稱,上述魚塘為物業所建,目前已拆除。  太原富力天禧城小區物業在30多層住宅樓下地下二層車庫建魚塘養魚。
  • 綠色建築黑科技,地下車庫照明零能耗
    地下車庫成為了有效解決停車問題與用地緊張這一矛盾的重要方向。但是佔車庫能耗80%的照明能耗,一直是眾多業主頭疼的「電老虎」。現有地下車庫主要是採用人工照明的方式,我們會發現地下車庫通常比較昏暗,這對於對於出入車庫的車主來說,十分費神,尤其是在車道轉彎或是車燈無法照射的地方。但是如果要保證車庫的引用光亮度能夠達到不影響車主的正常駕駛出入的程度,就必須加大燈光照射。
  • 連雲港萬象福景苑小區車庫大門壞了兩個月都沒修好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訊 「小區北側地下車庫入口壞了兩個月也沒修好,現在車輛只能從東門進出,但是東側的道路本身就比較窄,邊上還有一所小學,一到上下學時車輛就被堵。」日前,家住市區萬象福景苑小區的居民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兩個月來上下班車難開、門難進。
  • 武林花園地下車庫一到晚上野貓散步 嚇住膽小業主
    武林花園,地下車庫外,一隻野貓躲在車底乘涼。  記者金潔潔核實報導:武林花園位於馬塍路和天目山路交叉口,1998年交付,一共400多戶。  孫女士每天要去5幢地下車庫停車,但每次到車庫停車都提心弔膽的,因為每下去一次身上都會多幾個包,現在手上、腿上的加起來有2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