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姜:被「鬼子」侵略者帶來,從小吃到大,它有什麼危害?

2021-01-08 shans心理

我認識菊芋是從鬼子姜開始的。小時候,每到冬天,就會有一種像姜一樣的、白白脆脆的小鹹菜會被放上餐桌,加點糖很提味,伴著飯吃味道也很獨特。

母親告訴我這是鬼子姜的根,但當時我傻乎乎地分不出鬼子姜和生薑,只是點點頭,這是我最初認識菊芋的經歷。

在我們那個年代,北方的冬特別寒冷。冬天到了,除了蘿蔔、白菜等菜以外,是沒有太多的新鮮蔬菜來供人食用的。因此,我們會把一些小眾的菜醃漬好,讓餐桌上的菜品不那麼貧乏,鬼子姜就是其中的一種。

冬天是很單調,鄰居們便會把鬼子姜提前醃漬好,走街串巷作為禮物相送。這樣,不僅可以交流醃漬的經驗,而且還可以比比誰製作的更美味。在單調寒冷的冬天裡,窩在家中,在餐桌上多加一碟鹹鹹脆脆的醃漬鬼子姜小菜,混著飯吃格外美味。

其實,在家鄉的小山村裡,鬼子姜十分常見,只是很多人不了解它的枝葉,只知道它的根莖可以用來醃漬鹹菜。每到春夏兩季,鬼子姜抽枝散葉後,長得高高大大地,這時它並不開花。等到了秋季,天氣涼了,別的植物都開始開始落花落葉、紛紛凋零,只有菊芋會開出一串串的小黃花,掛在高高的枝條上。這時候,路過農家院落,從高高的院牆外就可以看見開放的叢叢簇簇的黃花,在這個蕭條的秋天分外扎眼,當然也格外嬌美。

秋季,田地裡的玉米、穀子等作物都收完了,菊芋的還在伸展著,嬌美的黃花也還在開放著。瑟瑟的秋風中,只有菊芋的花在綻放。在霜降左右,溫度持續降低,這時菊芋才肯向天氣低頭。但被凍倒之後,它的花也還是綻放著的。

在菊芋的上半身被凍死之後,在泥土被凍硬之前,人們會把它的根莖挖掘出來,採摘放在一起。根莖被挖出後,不用擔心,洗乾淨就可以生吃。不過,大家更多選擇放在陶陶罐罐裡,撒上點配料醃漬,做成鹹甜的小菜,冬天窩在家裡,剛好可以食用。

因為菊芋的根莖在秋冬兩季就成熟了,所以每到這個時候,菜市場上就會出現它們的身影。但由於長得並不出眾,人們對菊芋根莖的營養價值也不了解,所以菊芋的根莖通常只是一種小眾的菜品,普通老百姓只會把它用來醃漬鹹菜,而不會像白菜、大蔥那樣廣泛食用。

其實,作為一種菜品,菊芋的根莖在日常飲食中並不止醃漬一種做法,它還有很多的食用方法。比如切塊曬製成菊芋幹、切絲和肉共炒、切片和州煮食,都是極其美味的。

菊芋:由「鬼子」帶來,生命力頑強!

菊芋有很多名字,比如在東北被稱為姜不辣,在廣西被稱為五星草,在有些地方又被稱為洋姜、鬼子山藥。它通常只有1-3米高,有塊狀的地下根莖及纖維狀根。莖直立,有分枝,表面有白色短糙毛。葉通常對生,有葉柄,莖上部的葉片互生;下部葉卵圓形,葉的上面有白色短粗毛、下面有軟毛。花開之後是黃色,不大但有些鮮豔,就像一個小小的向日葵。

菊芋頗有來歷,它並不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從它的別名「洋姜」就可以知道。當時的人們可能只知道它來自外國,根莖又像姜一樣不規則,於是便冠名為「洋姜」。而它為什麼又被稱為鬼子姜呢?原來,菊芋是德國人侵略我國時引入的。當時,外國人都有種花的習慣,它們將種在別墅的花園裡,作為觀賞植物。而國人十分痛恨這些侵略者,將他們稱為「鬼子」。那麼,菊芋理所當然就成為「鬼子姜」。

菊芋雖然由鬼子、由侵略者帶來,但它可不簡單!一位菊芋產地的老鄉這麼形容:鬼子姜真的鬼,種一塊下去,你看著它表面沒啥,地底下卻在到處竄根。來年你再去看,已經長了一大片,挖出來有幾十上百斤。

小時候我也遇見過更神奇的事。那時我非常淘氣,曾有一次把吃過一半的鬼子姜丟在了院子的牆角,當時也沒當回事,沒有想著把它處理掉。沒想到第二年再去看,那半塊鬼子姜,已經有了一片不小的規模。從此以後,家裡的秋冬小菜也有了來源,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但事實也正是這樣。菊芋不僅能靠種子繁殖,也能進行無性繁殖,只要把它丟到合適的環境裡,不管不問,它也能冒出新的植株來。而且,如果不把前一年的塊莖挖乾淨,它會以20倍以上的繁殖速度長出一大片。

將菊芋放到沙漠裡會怎麼樣?

菊芋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於是有人就想,將它放到沙漠裡會怎麼樣?

別說,這個操作還可行有效。

有研究表明,菊芋耐旱、耐鹼、耐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裡也能生存。如果遇到乾旱的環境,它會將塊莖變小變細,同時不會開花。這樣,即使地上的部分全部死掉,地下塊莖也能保存完好。等雨季到來,它又能重新萌發。

最重要的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下,菊芋的根系十分發達。一般情況下,每株菊芋都會有上百根0.5-2米長的根深扎土壤。如果是一片菊芋,那就是成千上萬的根交織在一起,能夠緊緊地抓住沙土,起到固沙的作用。同時,菊芋高大的莖葉也可聯合形成防護林帶,防風沙能力比較強。

因為有這些優秀的特點,菊芋被比喻為「地上一把傘」、「地下一張網」,被人們稱為「治沙先鋒」!

最後

雖然看著十分優質,但它也有糟糕的地方。比如,由於生命力太過頑強,通常會擠壓土著植物的生長空間,改變土壤肥力,真實使生態變得單一。所以,在種植菊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管理。

但不可否認的是,菊芋也就是鬼子姜,將其醃漬成鹹菜、泡菜過後十分美味,同時,你也可以將它做成涼拌菜,絕對是下飯的不二選擇。當然,切片炒絲吃也非常不錯。

同時,你也可以將它種在牆邊院落,一顆就能收兩三斤,不用管理,只需要種、收就好。不過也可以將它種在花盆裡,「小小向日葵」在秋天也能開放,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上面連結,領券可以減免30元。你只需要花兩頓飯的錢就能買到,趕快點擊下單吧!

話題:你吃過鬼子姜嗎?你了解它嗎?

相關焦點

  • 爆醃鬼子姜,步驟詳細,做法簡單,吃一年都不壞
    爆醃鬼子姜過春節,就是吃貨節。家家戶戶都是大魚大肉,就不能均勻在一年四季的一日三餐麼?!儘管我不理解這種做法,可是還是避免不了婆婆這樣做。十幾年如一日,就是那麼三五個葷菜過大年。醃掉鬼子姜,準備吃膩大魚大肉的時候來來來胃。家裡不吃辣的人多,就沒放鮮辣椒,放辣椒味道更好。
  • 「日本鬼子」成了漫畫人物?文化自信還是文化誤會?
    近日,有位網友在社交平臺貼出了自己在日本某地拍到的照片,兩張照片拍到的內容其中一個海報,另一個是漫畫書籍,光碟等周邊。它們的主題都是「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是華人對日本人的蔑稱之一,源自針對西洋侵略者的「洋鬼子」此一蔑稱。
  • 盤點《抗戰》精妙武器:成鬼子大掃蕩夢魘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抗戰》中可以自制各種各樣的地雷,踏雷、水雷子母雷、五花雷、腳踏雷、絆雷、翻子雷、抬頭見喜雷、蜻蜓點水雷、掛雷,讓鬼子心驚膽跳之餘,卻又始終無法摸到頭腦。《抗戰》將中國大刀的魅力展現到極致,忠魂大刀、熱血、破軍、驅寇、破日等聲名赫赫且具有一定意義的刀名幻化為一股永不屈服的抗戰精神,向鬼子們的頭上凌冽砍去!
  • 猛虎下山「手撕鬼子」,這部老虎當主角的抗日神劇爽爆了
    抗日歷史作為一個經久不衰的題材,一直以來都有各種抗日題材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和觀眾見面,拋開抗日神劇不說,中國經典抗日題材電影如《金陵十三釵》、《集結號》、《鬼子來了》等都被奉為經典;韓國電影如《鳴梁海戰》、《軍艦島》等也激烈控訴日軍無恥罪行。而韓國還有一部電影則用隱喻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 「屎尿罐」炸日軍工兵 地雷埋進鬼子據點
    ,受傷的鬼子滿地爬……」這首當年傳唱於膠東抗日戰場的歌謠,生動再現了「爆破大王」于化虎帶領鄉親自制地雷,與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戰的場景。★千變萬化布雷陣村民有一大片菜園,敵人經常到那裡胡亂作踐。于化虎得知後又氣又恨,找來一個大砘,鑿上眼,裝進炸藥和雷管,把砘放在黃瓜地附近的樹陰下。第二天,一幫敵人來到這裡摘黃瓜吃時,把樹陰下的大砘搬弄響了,隨著石塊的飛舞,以後敵人再也不敢輕易糟蹋百姓菜園了。日軍吃盡地雷的苦頭,便挖空心思想招應對。
  • 日本鬼子未公布照片:張張令人憤怒,女鬼子臉上堆滿諂媚的笑容
    日本鬼子還叫囂著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這個計劃最終失敗了,可是日本鬼子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是歷史永遠也無法忘記的。日本鬼子真是太無恥了!日本鬼子真是太可惡了,犯下這樣的罪行還毫無愧疚之心。後來日本政府出於對自身的考慮,沒有選擇公開這張照片,因為害怕中國網友的責難。
  • 醃菜三醃,黃瓜鬼子姜冬天醃著吃超爽口
    4、等熬製的醬油涼透後倒入盛有黃瓜、辣椒的小盆內。5、另起油鍋,放入花椒燒熱。6、把燒好的花椒油倒入盛有黃瓜的盆內,醃漬24小時即可食用。二、醃鬼子姜食材明細:鬼子姜1000克、甜麵醬500克、鹽150克、糖80克、白酒100克、生抽150克、花椒10克、大料做法步驟1、鬼子姜用水浸泡洗淨,洗淨的鬼子姜將其放在通風陰涼處風乾2、甜麵醬500克、鹽150克、糖80克、白酒100克、生抽150
  • 八路軍最勇猛戰士:身高一米9,帶頭衝入敵陣,一連刺死27個鬼子
    1931年9月18日,日軍隨便找了個藉口發動軍事事變,在3個多月時間裡佔領我東北全境,至此日本侵略者踐踏著我們的國土,殘害著我們的人民。為了趕走侵略者,重拾我們的家園,我國無數的英烈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打光最後一顆子彈後,就用刺刀拼...刺刀拼沒了,用槍託砸,槍託砸爛了,就撿起磚頭砸,磚頭砸爛了就用牙齒咬,即使戰鬥在最後一刻,也絕不投降,就是靠著這種精神,我國才靠著落後的裝備和武器趕出了日本侵略者。
  • 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野外燉兔子的女鬼子,圖7八路軍訓的鬼子服...
    鏡頭下真實的日本鬼子:野外燉兔子的女鬼子,圖7八路軍訓的鬼子服服帖帖 圖1:太平洋戰爭中,美軍抓獲一位日本鬼子,兩名美軍緊緊抓住赤手空拳的胳膊,還是擔心狡猾的鬼子會溜。
  • 廣西著名作家鬼子、李約熱到崇左市開展文學講座
    作家鬼子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解釋文學創作的意義。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潘柯君 攝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潘柯君 攝 廣西新聞網崇左12月25日訊(記者 許乾雷 實習生 潘柯君 葉馨琪)12月24日下午,廣西著名作家鬼子、李約熱到廣西民族師範學院(以下簡稱民師院)音樂廳進行了「文學創作和生命意義」的主題講座,受到該校學生的熱烈歡迎。
  • 地雷戰:「屎尿罐」炸日軍工兵 地雷埋進鬼子據點
    ,與日本侵略者英勇作戰的場景。  ★千變萬化布雷陣  村民有一大片菜園,敵人經常到那裡胡亂作踐。于化虎得知後又氣又恨,找來一個大砘,鑿上眼,裝進炸藥和雷管,把砘放在黃瓜地附近的樹蔭下。第二天,一幫敵人來到這裡摘黃瓜吃時,把樹蔭下的大砘搬弄響了,隨著石塊的飛舞,以後敵人再也不敢輕易糟蹋百姓菜園了。  日軍吃盡地雷的苦頭,便挖空心思想招應對。
  • 為何日本鬼子的帽子耳朵兩旁會有2片布?其實作用非常大
    日本鬼子在近代歷史上對我們國家造成了無比的傷害,作為現在的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美好的年代,我們應該緬懷先烈!是他們的大無畏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在近些年,關於抗日戰爭的電視劇非常非常的多,當然也很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但是與當時真實的抗日戰爭差距很大。
  • [抗戰口證大搶救]陳震武:鬼子屠村幾無活口 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我當時會辨別是非了,雖然當時加入共產黨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共產黨從來不傷害百姓,我相信它。」  1940年,陳震武正式加入新四軍五師,在天漢湖區醫院就職。  據陳震武回憶,隨著戰事吃緊,醫院需要不斷地轉移來躲避鬼子的追堵,往往一個醫生帶著兩三個傷員坐在一條小舟上沿著湖區打遊擊。他在不停地跟鬼子打轉轉之後,往往都成功逃出鬼子的包圍。
  • 日本投降前的鬼子,會更加殘忍嗎?「老鬼子」的回憶出人意料
    這是一段日本鬼子投降前的真實故事,從中可以看出鬼子究竟有多慘。同時可以看到在生命的絕路盡頭,被軍國主義洗腦後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是殘忍百倍,還是人性回歸?事先聲明一下,本文是根據日本鬼子的回憶錄所寫,不是飛春讀傳自己瞎編,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就是想說說真實的最後鬼子。
  • 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一旦發現寧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死它
    距今為止我國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了,而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對於戰爭都是從電視或者是老人口中得知了而說到二戰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動物,戰場上最不能留的動物,一旦發現寧可先不殺鬼子,也要先殺死它,它就是信鴿。
  • 抗日戰爭中國人殲滅了多少鬼子?自己傷亡又有多大?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從東三省開始,將自己的侵略行為暴露在了世界目光之下,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日,於1945年8月15日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無疑是充滿「鮮血和罪惡」的,無數學者對這段歷史都有深入的研究,但其背後的辛密依然掘之不盡,小編最近就在拜讀《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這本書。而且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內戰,國家國力大幅度降低,不過即便這樣,日本還是戰敗了。那麼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打死多少鬼子?自己傷亡又有多大?
  • 抗戰老照片:在慰安所的日軍,鬼子露出邪惡的笑容!
    抗戰老照片:在慰安所的日軍,鬼子露出邪惡的笑容!很多人都知道,在抗戰的時候,鬼子有著自己的慰安所,這裡面的婦女有的是自己去的,也有的是被騙去的,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鬼子有閒暇時間的時候都會過去,這時的鬼子在虛心求教?有點不科學。鬼子露出邪惡的笑容,為何是邪惡的笑容呢?
  • 鬼子進村兒!為啥總喜歡捉雞,鬼子:但凡有吃哩,誰能幹這缺德事兒!
    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一群日本士兵拿著牛肉罐頭,幾個人圍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到了後來變得極為磨鍊人,一位剛入伍的新兵是這樣說的:在我進部隊的第一天就享受到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就在我還在暗自得意時,我的長官突然告訴我們,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美食,今後你們將面臨更加嚴酷的考驗。
  • 史上最流氓連長,為了美女竟滅了日本鬼子一個師……
    張猛一愣說道:「不錯,有什麼不對嗎?要不你來設計?」翟勤不知到他身體這個主原來什麼樣子,不過明顯的看出來這個副連長十分瞧不起自己。這讓翟勤心裡升起一股怒氣,老子沒當過兵沒打過仗,可是看的多了,當然也知道不少。這他媽的是防禦阻擊陣地嗎?原來自己不是什麼大官,但也是生產部長,每天就指揮農民工幹活了,這樣明顯的表情有什麼不明白的。
  • 抗日戰場上一旦發現這種鳥,寧願不打鬼子,也要先把它除掉
    抗日戰場上一旦發現這種鳥,寧願不打鬼子,也要先把它除掉說起今天中國的犬類品種,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的本土犬種統一叫做中華田園犬,但是事實上中國的田園犬裡也分為細犬,京巴,藏獒,但是中國有一種狗,看起來是中國的,事實上是當年日本人培育訓練出的一種狗。